酌古鉴今:詹谷一诺十年胜千金

慧勉


【正见网2016年10月07日】

徽州婺源是南宋大儒朱熹的故乡,儒家思想始终浸润着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婺源茶商大多表现出“贾而好儒”的特点,他们以儒家道德观,作为商业道德的根本,在商界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其中,徽商詹谷,信守承诺,十年寒暑如一日,为老板打理生意的事迹,在商界传为千秋佳话。

乾隆年间,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的一个姓陈的老人,在上海崇明岛上,开了一家江湾茶业铺,需要雇请一个伙计帮忙,于是就写了一张招聘启事,贴在了茶业铺门口。

不几天,有一位20岁上下的年轻人,走进茶业铺里来。陈老板见有人来,便问道:“先生何事?”那年轻人拱手行礼,并答道:“听说老先生茶业铺里,需要人手,我是看到了门外的招聘启事,特地来应聘的。”这名青年,正是詹谷。

詹谷是徽州婺源人,婺源茶商在当时的商界如雷贯耳。受家乡经商风气的影响,詹谷便也出来,谋生自立。老人见他相貌堂堂,一副忠厚相,又不乏精明,对他很有好感;再问他一些茶业经营的知识,他对答如流,老人更是喜欢,当即决定将詹谷留下试用。

詹谷在陈老板的(上海)江湾茶业铺十分勤勉,非常能干,接待顾客诚恳实心,深受顾客的好评,江湾茶业铺的顾客,也日渐增多起来。凡是詹谷经手的买卖,他都办理得一清二楚。半年下来,江湾茶业铺,获利丰厚。陈老板高兴之余,庆幸自己找了个好帮手。从此以后,陈老板把茶业铺的事务,大都放手交给詹谷去做。

不久,陈老板收到了老家四川的来信,说他妻子病重,要他火速赶回老家看望。陈老板闻讯之后,心急如焚,忙着要回家,就将茶业铺中的事,全都托付给詹谷。詹谷说:“先生,这江湾茶业铺里的事,我独自料理恐怕……”

陈老板忙说道:“詹谷,我懂你的意思,如果你是新来乍到,我可能不了解你,但现在你已经来了半年多了,我观察你是诚实君子,万事拜托了,请你千万不要推辞!”詹谷见不好再推辞,就说:“感谢先生对我的信任,茶业铺的生意,我一定尽力维持,您就放心回去,只是希望您尽可能地早点回来。”

有了詹谷的这几句话,陈老先生也就放心地走了。他先乘船到汉口,再转船沿江而上,一路关山阻隔,辗转好久,才到家中。陈老先生本来就年老体衰,再加上车船劳顿,家事忧心,回到家后,便一病不起,命归黄泉了。

上海崇明与四川万县,千里迢迢,关山重重,信息不通。陈老板走后,詹谷就独自挑起了经营茶业铺的重担,不敢有丝毫松懈。这期间,东南一带又发生战乱,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詹谷不存半点私心,艰苦经营,因而茶业铺的生意,十分兴旺。这期间,詹谷很想回家探望父母、妻儿,可是陈老板没有归来,所以他也就一直没有能够回家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年过去了。一天,江湾茶业铺里突然来了个年轻人,与陈老板的相貌,十分相似。詹谷一问,才知道是陈老板的儿子。詹谷见了陈家公子,不禁大喜,忙问:“陈老先生可好,什么时候回来?”

陈公子说:“家父自打回乡以后,就染上重病,不久就辞世了。当时我家里又没有兄长,自己年龄还幼小,无法前来接手店铺。这些年,实在是有劳您了!”詹谷闻听陈老先生已经过世多年,想起他的知遇之恩,心里一阵难过,不禁潸然泪下。

过了一会儿,詹谷镇静下来后,从木柜中,取出这十年的账簿,请陈公子过目。陈公子看了一下,见所记账目一丝不苟,清清楚楚。然后,詹谷又带陈公子清点货物,交代得明明白白。显然,这十年来,詹谷把江湾茶叶铺,当作自己的店铺来经营,吃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只有他自己清楚。陈公子深受感动,算好、付给詹谷十年应得的薪水,并另外赠给他四百两银子,以表谢意。

詹谷收下了十年的薪水,但对陈公子赠送的银子,却坚决不收。他说:“受人之恩,理当相报;受人之托,理当守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你也不必再言谢。只是我已经出来十年,如今你来了,还请公子允许我回老家去,与家人团聚。”

詹谷临行前,还向陈公子殷殷叮嘱茶业铺的业务,然后背起行李,告辞而去。陈公子十分惋惜未能留住詹谷,他看着詹谷离去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真是诚信君子!”崇明一带老百姓,听说了詹谷的事迹,无不叹服。

“受人之恩,理当相报;受人之托,理当守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詹谷受陈老板之托,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经营茶业铺,真是诚信君子!

(事据《清史稿》)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