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虞母以口授教子(二文)

陆忍


【正见网2016年03月22日】

一、虞母以口授教子

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虞集,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祖籍蜀郡仁寿(今属四川),后迁居临安崇仁(今属江西)。他是宋代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孙,元成宗大德初年(1297年),入京为大都路儒学教授、国学助教。元仁宗时,为集贤修撰,后升为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元文宗时,任奎章阁侍读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等编纂《经世大典》,篇幅甚巨,有八百帙。晚年以病辞归。

虞集很有文名,能诗善文,与杨载、范梈、揭溪斯并称“四大家”,著有《道园学古录》五十卷和《道园类稿》等。

虞集能够成为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与他母亲杨氏为他亲授书籍是分不开的。虞集自小聪明过人,三岁便知道读书。遗憾的是,当时正处在宋、元交替、兵荒马乱之际,百姓大多流离失所。那一年,虞集的父亲带着妻子杨氏及儿子,全家老少为避战乱,逃到福建、广东一带。当时正处于战争时期,仓促逃难中,哪里顾得上带什么书籍!所以一旦安居下来,虞集家中竟无书可读。幸亏虞集的母亲杨氏,曾经熟读古书,知书识礼,便凭着自己平时读书的记忆,每天给儿子口授《左传》、《论语》、《孟子》以及宋代著名文学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名文,教虞集认真读。虞集也十分聪明,又能刻苦向学,听过母亲的口授,几乎就能够背诵。凭着过人的天赋,在战乱中,虞集就这样读了不少的口授之书。

等到战事稍平,他们回到长沙,虞集正式跟从老师学习时,才能够得到刊刻的书来读。而这时候,虞集差不多已将古代的诸经读了个遍,并且已经通其大义了。虞集母亲杨氏的父亲,精通春秋之学,而其族弟杨栋,又明于性理之学,杨氏还未出嫁时,就已经深受其父亲和族弟的影响,精通春秋和性理之学,所以,教起儿子虞集及虞集的弟弟虞盘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因为这个原因,虞集及其弟弟,均在家中受启蒙教育,达到很高深的程度。出外又跟从其父虞汲的好友、著名学者吴澄学习,渊源有自,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底子,这是虞集后来成为著名学者、文学家的坚实基础。终其一生,虞集写了足有一万篇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多产的作家。他所作的诗词、散文,有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虞母杨氏以口授的方式,教虞集读古代典籍,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显得十分特殊,神奇!留下了一个珍希可贵的教育特例。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多有神奇。华夏子孙,都应该感谢上苍的恩惠,并要努力学习、继承,发扬光大,不负神意!

二、王冕庙中读书通晓达旦

王冕是元代末年著名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中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他的一生并不顺利,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到处奔波;谋求官职不成,失意回家。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进军浙东,第二年,王冕在浙江金华(当时称婺州)投奔朱元璋,任咨议参军,不久便病死了(王冕逝世于1359年)。可以说,王冕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潦倒的。

但是,王冕却有很高的画名和诗名,当然这些成就并非轻易得来。王冕出身于贫苦人家,所以从小就过苦日子,年幼的时候,每天都要出去放牛。但是王冕生性好学,不甘心天天过这样的牧童生活,便时常偷偷到学堂中,听秀才们读书。他常常听读书听得入了迷,以至到傍晚将要回家时,竟找不到牛了。王冕的父亲,见儿子放牛竟然丢了牛,十分生气,狠狠责打他。可王冕仍然醉心于偷听读书,放的牛常常照丢不误。

王冕的母亲,倒是比他的父亲开通,见儿子如此沉迷于读书,便对丈夫说:“孩子对学习痴迷到如此程度,为什么不遂了他的心愿呢?”这样,王冕才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家里实在太贫穷,晚上点不起油灯,王冕无法,便常常夜晚到附近的一所寺庙中去,坐在庙中佛像的膝盖上,就着佛像前点的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常常是通宵达旦。寺庙中的塑像,有一些是狰狞可怕的,王冕一个小小孩子,深夜独处于其间,却丝毫也不觉害怕。

后来,绍兴的一位学者韩性,听说了王冕的好学精神,深为赞赏,将他收为自己的弟子,悉心教育,王冕终于成为一名通儒。韩性不幸去世后,韩性的门人对王冕仍然很恭敬地侍奉,就像对待韩性本人一样。

如果不是王冕的母亲劝告丈夫,支持儿子读书学习,王冕也就不可能成才。王冕母亲虽然没有亲自对王冕加以教育(当然这其中也有客观的原因,因为王家十分贫穷,想其母亲恐也不可能读书识字),但道义上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那位前辈学者韩性以及韩性门人的善良相待,也都是令人十分感佩的!

(《明史•王冕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