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4年03月12日】
商朝的纣王,是个非常暴虐的国君。人民对他非常痛恨。当时,周国是商朝的一个附属国。周国的国君周文王,是一位仁德之主,他精心治理国家,积极准备力量,决心消灭纣王,以解救百姓的倒悬之苦。他很得人心,因此许多诸侯国,都背离商朝,归附了周国。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灭商的大业。
纪元前1066年,武王率领兵士四万五千人,勇士三千人,战车三百辆,出征讨伐商纣王。各个诸侯国纷纷响应,出兵参战。
周武王指挥大军,向商朝的别都朝歌(即现在河南省淇县),发起猛烈的进攻。他没有遇到多大抵抗,就攻到牧野(即现在河南省汲县北部),距朝歌只有七十里路。
周武王在牧野召开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行,号召将士团结战斗,奋勇杀敌。
此时,商纣王正在和妃子饮酒取乐,突然听到周武王进攻的消息,慌了手脚,匆忙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
商军官兵,不愿替纣王打仗,战斗一开始,纣王前锋部队的士兵,就倒转矛头,配合周军,反戈向纣王杀去。结果商军大败,死伤无数,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血水把木棍子都漂起来了。
纣王走投无路,就点着了火,把自己烧死。从此,商朝就灭亡了。
此事,出自《尚书•武成》,书中记载说:……“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前徒”:是前面的士卒;“倒戈”:是倒转矛头。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引伸出“前徒倒戈”和“血流漂杵”两个成语。“前徒倒戈”:用来比喻军队背叛,调转枪口,攻击指挥者自己。“血流漂杵”:用来形容战争中死伤众多,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