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舜为例 试谈孝与顺

明德


【正见网2013年08月04日】

(按:我们在做重大抉择时,时常会有诸多顾虑,难以把握何为尊重关怀我们的人,常常把尊重与顺从混淆,本文尝试从孝的角度探讨“尊重与顺从”或“敬与顺”的关系。)

我想,如果有人问大舜,他是否听从父母之命的话,他大概会笑而不语。

为什么提大舜?在五帝时代,舜就以孝闻名于天下;在《中庸》中,孔子更盛赞舜──“舜其大孝也与”;大舜之“孝感动天”也位于《二十四孝》之首。可以说,舜之孝行是所有人中典型中的典型,以舜之孝探究孝之真义和内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本文欲结合其他典籍试着阐述一下个人对孝的理解。

《弟子规》言“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其实,任何人做任何事情,不遇困厄,不遭魔难,都是难以看出其真心实意及决心的,“舜之大孝”也许与“亲憎我”有很大的关系。《史记》记载,舜的生母早逝;父亲双目失明,是非不分,顽固无理;父亲再娶后妻,后母阴毒狠辣,口无忠言;生子为象,性格狂傲。三人都对舜憎恨妒忌,想尽办法杀害他,但每次都被舜躲避开来。据《上古神话演义》,父母设法阻止舜从师学道,阻碍他娶妻成家,妨碍他与同学朋友之交往,甚至对他继承帝位都抱有敌视态度。但舜依然跟从明师,有妻室而就帝位,与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这哪里是“无违”之孝?其实孔子在赞颂武王、周公之孝时还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好一个“善”字!

不知“孝顺”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并流传开来的,而人们对孝的误解正反映在该词上。孔子是很谨慎的,他对弟子提出的具体问题往往是“因材施教”,就不同的素质、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的学生,对何为孝也给出了不同的答复,所以,虽然他也谈了“无违”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都不能简单的推而广之,也不具有绝对的意义。那么,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重在一个“善”字!

其实,我们现在所关心的问题是,父母之命是否是绝对正确而需要完全遵守的,孝是否抹煞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从大舜的故事看,以上两个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弟子规》云,“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可见,古人并不否认父母的知、能之有限性,父母有过错也是难免的,特别是在一些原则性、根本性问题上,表现出来更是突出。实际上,父母给予了我们肉身,也只能在物质身体方面提供充分的保障,而对于精神上的教导,父母因囿于时代背景、家庭氛围、个人素养,常常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才委托给老师或师父。

在《孝经》中,曾参问孔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答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本处的“不义”及上文的“善”,都是子女根据老师所教、自己所学而判断的,因此,孝并不意味着父母之命是至高真理,也没有否定个人的独立选择和自由意志。

那么,孝的根本是什么呢?《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至德要道”。孔子称“孝之终”为“立身行道”,“恐辱先”而“修身慎行”。《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而《孝经》云“修身,则道立”。大雅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所以古圣先贤尤其鼓励人们学道、追求真理,以此能够真正做到正确判断“正义”与“不义”,分辨“善”与“不善”,从而做到“善从父令”“善践父之道”“善继人之志”,以至像大舜一样感化父母昆弟。这样看来,孝也就可以是很理性的了,但要真正做到孝,则必然会经受各种考验,极致者如大舜,所以古人忠告弟子──“号泣随,挞无怨”。

其实,人们在不能直接言明内心所想时,大可以默而不答、笑而不语;在不能公然抵制不义之时,尚可以不配合这种不义;在被别人强加不合理的要求时,还可以“走为上策”,是为天无绝人之路也,这是本人从舜的故事得到的启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