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武训兴学,义感乾坤!

陆真


【正见网2008年08月11日】

武训本来没有名字。他是山东堂邑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县西北)的一个乞丐,因为他排行第七,认得他的人,根据民间的习惯,就把他称作武七。那时人们的排行方法,叫作“大排行”,叔叔大爷的孩子就是堂兄弟,都在一起排。其实,武训的兄弟并不多,并且,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带着他,四处讨饭为生。

他逐渐懂事之后,对待母亲非常孝敬。只要讨到钱,就一定要买一点比较好吃的东西给母亲吃。母亲去世后,他一面给人家打工,一面讨饭。

他最感到遗憾的是自己没有读过书,不识字。因此,他下决心要攒钱办学校,让穷人的孩子能够读上书。他把讨来的钱,一点一滴的积攒下来,够一定数目了,就寄存到一位富人的家里。

当他已经讨了三十年饭的时候,他用积攒的钱买下了二百三十多亩地。有这些土地,在当地已经可以算作是一个不小的地主了。但他还是穿着破烂的衣服,白天继续讨饭攒钱,晚上就在自己家里织布。有人见他人老实,能干。就给他提亲,劝他娶个媳妇,他婉言谢绝了。

又积攒了几年,他的钱终于够盖一所小学堂了,他就用了四千多两银子,在自己的家乡柳林庄办起了一所义学。“义学”就是专收穷人家子弟的免费学校。他把自己的全部土地,也都捐给了这所学校,作为学校的财产和经费的来源。

这所义学分两部分,一部分叫作蒙学,就是打基础的部分;另一部分叫作经学,学习四书五经。

开学那天,他先拜先生,后拜学生,然后设宴款待先生。他不上桌吃饭,而是毕恭毕敬地侍立在门外。等老师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饭菜。他说,这是因为他是个叫花子,没有资格同先生身份平等。

以后,他经常到学校来看看。如果遇到先生睡午觉,或者学生正在游戏,他就默默地跪在床边,有时先生为这事大吃一惊。师生们也经常以武七的事迹,互相勉励。武七如果听说哪个学生学习不努力,就会难过得落泪。

有一次,武七讨饭来到馆陶(在今山东省馆陶县北),遇到一位僧人名字叫了证。这位僧人也想办一所义学,钱却不够,武训就赠给了证几百缗,帮助他建成了这所学校。

后来,武训又拿出一千多两银子,在临清(即今山东省临清县)又建了一所学堂。

这时,清朝官府也表彰了他的勤勉。还赠给他一个名字,叫武训。他建起的这两所学堂,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武训终身未娶,却经常拿出钱来周济穷人,也不对别人讲。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得了重病,生命垂危。

这时,他正住在临清的义学里。他让人把他的病床,抬到教室的外面,当他听到学生们的读书声的时候,微笑着离开了人世。

(事据《清史稿•武训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