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治国之道(五):以百姓之心为心

浊世清莲


【正见网2008年07月29日】

当初,帝尧让天下给帝舜,曾谆谆告诫他:“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他告诫舜:“上天安排帝王的爵位,落在你身上了,你要好好的持守那治国之中道,若是天下百姓陷入困穷之中,上天给与你的爵禄也就永远终止了。”就是说,保护百姓安居乐业,是帝王的天职。当政者若失其天职,必永久的失去天位。后代的明君皆牢记圣王诫谕,治国始终以民为本,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以为百姓排忧解难为执政的第一要务。正如老子《道德经》所云:“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没有私心,以百姓之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百姓最大的心愿,不外乎生活安乐,社会安定太平。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包括后代圣贤心向往之的理想社会,也皆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泰祥和为其准则。

上古圣王与夏商周三代英明君主治世,都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选出贤德而有才能的人给百姓办事,使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敬奉一切老人,爱护一切幼童,使老年人都能终其天年,壮年人都能为社会效力,幼童都能顺利地成长,残疾和无力自养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都有职业,女子都能及时出嫁。整个社会阴谋闭藏不兴起,盗窃乱贼不出现,百姓人人无忧无虑,一心为公,家家户户连门都不用关,天下一片纯朴,一片祥和。古称之为“大同”社会。这也是孔子心向往之的理想社会。

战国时代,诸侯争雄,纷纷以武力争夺土地,争夺百姓,致使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此,圣贤们坚决反对,或著书以劝当政,或奔走游说诸侯,反复申述自己治国安民的主张,希望诸侯们能行仁政,使民生安乐。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提出国家要小,百姓要少。要使老百姓都能精神内守,轻视财产利益,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轻易外迁,不铤而走险,人人都认为自己的食物最香甜,自己的穿戴最漂亮,自己的住处最舒适,自己的风俗最安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百姓对自己的国家及其社会状况满意到这种程度,才符合老子对当政者提出的治国标准。

执掌鲁国实权的季氏将要动用鲁国的力量攻打颛臾国。孔子知道了,指责辅佐季氏的冉有和子路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认为远方的百姓不归服,就应该修明自己的文德教化吸引的他们来。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就是说,怀敌附远,治国安民,一要修文德,行仁政,吸引远方的百姓,二要使所有慕名来投的百姓都安居乐业。认为百姓都安定了,便不存在人少的问题;社会安定了,国家便不存在倾危的危险。一句话:民为邦本,民安则国安,只有保证百姓安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齐宣王想以武力称王天下,孟子劝他推行仁政,回到根本上来:“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这样,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狗、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给每家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农时,八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教化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负着东西在路上奔走了。”孟子的仁政措施――保民,制民之产,教民向善等等,全都是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孟子认为,保证老年人能穿上丝绸衣服吃上肉食,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就是称王天下最根本的保证。

而今天,在中国大陆,当政者除了保其权力,就是求名图利,根本不把民生疾苦放在心上。到处圈地卖地,大兴土木,致使无数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无数百姓失去遮风避雨的房屋,工人下岗,大学毕业生失业……百姓衣食住行问题成堆,访民成千上万,政府不但不接待,不解决,还到处围追阻截,致使冤上加冤,且哭告无门。甚至公开镇压上亿按真善忍标准做好人的善良百姓。权力出现危机,社会出现问题,就嫁祸于民,要求百姓“为政府排忧解难” 。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中国的百姓不只是困穷,简直就是挣扎在生死线上。民生如此,中共邪党的政权还能长久吗?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