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舞:唐代之《庆善乐》

茹之


【正见网2007年03月28日】

《唐会要》卷三十三记载: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唐太宗临幸庆善宫(今陕西武功西北,高祖旧宅),这里曾是太宗诞生之地。太宗故地重游,感慨万千,在随后宴请大臣的酒席上,赋诗10首,抒发了 “况兹承眷德,怀旧感深衷”的怀旧之感和“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的喜悦。后由随行的起居朗吕才制成乐曲,称为“功成庆善乐”,所用音乐为西凉乐,并编制了舞蹈,故又称“九功舞”。

舞蹈由六十四名儿童表演。舞者头戴進德冠,身穿紫色宽袖的裙襦,黑发皮履,动作安徐飘逸,闲静幽雅,以表达太宗仁义治国的德政,天下太平的理想。

《国史异纂》说:“《庆善乐》,长袖曳屣,以象文德。郑公见奏《破阵乐》,则俯而不视;《庆善乐》,则玩之不厌。”

唐太宗时期的国家庆典等重要日子,都要表演《破阵乐》和《庆善乐》两个舞蹈。高宗时祭祀用的文舞也是《庆善乐》。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