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纪实:王朝末影的守护者 ——陆秀夫与袁崇焕

林禾


【正见网2023年08月13日】

在大法修炼中,我们知道了:历史是一个剧本,五千年一次,众神随创世主下世演绎,奠定人的文化与思想行为,在人间留下神传文化,可谓是:“五千文明是剧本   万里山河大舞台  中华儿女唱大戏  神传文化天上来  辉煌中造就理念  繁华间神展风采”(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敬天敬神”、“天人合一”、“忠、孝、节、义”及儒家的 “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都要有人来演绎、来展现,例如:岳飞的“忠”、关羽的“义”、文天祥的“正气”等等,都是在既定的剧本中诠释角色,留下做人的理念。

在本文中要讲述的是我曾经轮回过的两个人物,即南宋时的陆秀夫和明末的袁崇焕。

陆秀夫和袁崇焕都身处王朝末年覆灭之际,陆秀夫面对的是军事强大的蒙古元朝;而袁崇焕更加悲催,他的对手除了清朝两代雄才大略的帝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还有一个很能坑自己人的队友:崇祯皇帝。陆秀夫与袁崇焕都是王朝末世的守护者,或悲壮或惨烈 ,他们也都是历史大戏中的一个角色而已。

本文所讲述的只是我所在层次与境界所能知道的部分剧情以及一些因果在今生的后续,可能有其他的人也转生过这个角色,还有不同的版本,所以此文只是我的一点个人认识,如有不妥或错误敬请谅解。合十!

上篇:陆秀夫与文天祥

一、陆秀夫负帝投海,死节殉身报家国

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有这样一段诗:“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暗喻宋朝赵氏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

陆秀夫,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建湖县建阳镇)人,三岁随父母迁居江苏镇江,十九岁考取进士,和状元文天祥同榜,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是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

陆秀夫才思清丽,性情沉静,不喜张扬,就是在宴席上也默默无语。人们觉的他十分怪癖,难以接近。但陆秀夫稳重干练,颇有治事之才,深得镇守淮南的置制使李庭芝的赏识和重用。

公元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危机,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危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李庭芝深深为他的品格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把他作为砥柱中流之才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陆秀夫多次上书请求到前方去组织抗元,都被拒绝。元朝丞相伯颜率军入健康,威逼临安,当他知道陆秀夫等忠义之士的其人其事时,不由赞叹道“宋朝有这样的忠臣,却不知重用,如果重用的话,我还会在此吗?”

1276年,文天祥被派去和元军谈判,文天祥慷慨怒斥元朝,将伯颜骂得狗血淋头。谈判破裂后,朝廷见临安实在守不住,遂献城投降,不满六岁的宋恭帝赵显,随着母亲、祖母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一同被送到了大都(北京)。至此,南宋朝廷灭亡。

1276年五月,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范的文臣武将建立了福州政权,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陆秀夫在危难之际,受命接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共撑危局。

元世祖忽必烈派汉人投降大将张弘范进攻福州政权。公元1279年2月6日,在广东江门崖山海域,南宋残军与元军展开最后厮杀,海战惨烈,宋军大败。陆秀夫见无法护卫幼帝赵昺(音:丙)突围,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催促自己的妻子、孩子先投了海;又对小皇帝说:“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 陆秀夫背着赵昺,用白绸把他俩身躯紧紧束在一起投海自尽,时年四十三岁。

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不愿屈从蒙古政权的十几万的南宋军民,包括太后、丞相、官员、士兵、妇女、百姓,纷纷相继跳海壮烈殉国! 文天祥在拘押他的元军战船上,亲眼目睹了崖山之战,目睹了祖国的灭亡!

元朝所编的宋史也客观的记载了这段史实:“七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这是中华文明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辉煌灿烂的大宋王朝至此落幕。

在此文中我更想讲的是文天祥,历史上的文天祥和他的今生。对于文天祥的故事,今天的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共的教科书是不讲中国的真正历史、真正的传统文化的,它给孩子从小灌输的是无神论、进化论,是“假、恶、斗”的党文化,用来变异人的思想、沦丧人的道德。今天让我们来重温文天祥的故事,感受一下中国古代士子的丰采。

二、今世不畏强权坚守正信的大法徒,宋时的文天祥。

2023年春,在整理电脑存储时,点开一视频。主人公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因为坚持对“真善忍”的信仰,承受了各种非人所能承受的酷刑,各种迫害,虽被中共邪党判重刑,却依然走在践行“真善忍”的大道上,获得自由后出国定居,他的故事被改编拍成了电影。看着侃侃而谈的同修,我知道了:他曾转生过宋时的文天祥。

第一次看到他的形象是在新唐人的节目中,关注他却是在很早以前。那时我的弟弟同修和他都因为坚持对法轮佛法的信仰被非法关押在北京某某监狱。弟弟对他评价很好,说他“非常精神”,我很喜欢“精神”这个词,因为它形容出一个人的状态。后来母亲同修去监狱探视弟弟时遇到过他父亲,知道他家人已在国外后,我有松口气的感觉。此后对他的信息都很关注,现在想来,这份关注的缘起也许就来自于宋时陆秀夫和文天祥的那份缘吧。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在小的时候,就曾经暗暗立誓要做像欧阳修那样的人。他天生有一幅好相貌,用现在的话说叫“颜值高”,家资颇丰,是个“高富帅”。还不仅如此,身为读书人,却练得一身好武艺,体魄健壮,会下盲棋,尤擅游泳。成年后,为此干出震惊大宋的奇事:与南宋豪侠周子善在赣江里下棋,高超棋力和精湛泳技,震动天下。

文天祥还是个“学霸”,才华横溢,二十岁时考取状元。那场科考是两宋科举史上的传奇,主考官王应麟甚至不顾闲言,当场就击节赞叹:多少年了,大宋终于有了一个治国的英才!

元朝大举南下后,南宋王朝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各地的地方官,或死或降或逃。文天祥认为,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文天祥在仰天大哭一场后,散尽家财,募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北进——救国!

这是一场送死的战斗,但文天祥说:我知道这样做会死,但只希望自己是个榜样,激励更多人为救国而努力!他愤然北上,他带的这支毫无战斗经验的部队,在战场上浴血到最后,却终抵挡不住元朝铁骑!

元军兵临临安后,文天祥受命与元军和谈,谈判中,文天祥不畏元军武力,痛斥伯颜,慨然表示要抗战到底,遂被扣留。

元军占领了临安后,将文天祥押往北方,文天祥冒险逃出,却又背上了“汉奸”罪名。元军施反间计,诬说文天祥已降元,南返是为元军赚城取地,遭到了本该并肩作战的战友李庭芝的追杀!在遭遇了种种颠沛流离、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到达了福州,被小皇帝宋端宗赵昰任命为右丞相。沿途,文天祥写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篇,他把这些诗汇成一集,并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句意,将诗集命名为《指南录》,表明了他对宋王朝的一片忠心。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南部大败元军,成功收复了十几个州县。但1278年冬,元军大举来攻,义军寡不敌众,兵败五坡岭,文天祥吞下随身备用的毒药自杀,昏迷中被俘。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再三胁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没有能力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于是将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拿给张弘范看。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彻底覆灭,张弘范再次劝说文天祥:“宋朝已经灭亡,你的忠孝也已经尽到了。如果你能以事宋朝之心来为元朝做事,你一定会当上元朝的宰相。”文天祥痛哭流涕,说道:“国家灭亡不能救,我身为大臣,已经死有余辜,难道还能贪生怕死改变心意吗?”张弘范只好把文天祥送到了元大都。

元世祖以礼相待希望劝降文天祥。 元世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破口大骂,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派宋恭帝来劝降。文天祥一见恭帝就跪于地,痛哭流涕说:“圣驾请回!”恭帝无法说话,只好怏怏而去。

元朝平章政事阿合马也召见了文天祥。见文天祥长揖就坐,阿合马喝问:“见宰相为何不跪?”文天祥说:“南朝宰相见北朝宰相,凭何要跪?”后阿合马默然离去。元世祖得知后勃然大怒,下令将文天祥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大牢。

接着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丞相行了拱手礼。丞相喝令左右强迫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断挣扎始终不肯屈服。丞相问文天祥:“国家亡了,你不投降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盛有衰败。国家灭亡,臣子应当受戮。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丞相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直到你屈服为止!”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从此,文天祥在监狱恶劣的环境中度过了漫长的三年。

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诗中,文天祥历数十二位历朝忠烈,以他们彪炳日月的丹心壮举,来激励自己。

1280年春,文天祥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知道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都在大都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写信请妹妹嘱咐妻子“归之天命,毋怨毋怨”,嘱咐女儿“好好做人”。后来他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作为宋朝丞相的责任和使命,使自己不得不以身许国,他希望女儿勿以己为念,今生缘分已尽,来生再续亲缘。

最后,元世祖亲自劝降文天祥,只要文天祥降元,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是长揖不跪,文天祥回答:“深受宋朝的恩惠,我作为宰相,如何能侍奉二姓?国家灭亡,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

元世祖又问他:“那你有什么愿望吗?”文天祥回答:“愿赐我一死足矣!” 于是元世祖下令处死文天祥,成全他的一片忠心。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被押解到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只说:“死就死,有什么可说的?”接着他问:“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端正衣冠,庄重的向南方跪拜,说:“吾事毕矣。” 之后从容就义,史载:“天祥临刑殊从容”。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数日后,文天祥妻子欧阳氏收敛遗体,发现文天祥面容不变、栩栩如生。其衣带中藏有绝笔辞:“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舍生取义,他把“忠诚”、“浩然正气”这种精神留给了世间, 给后人树立了做“文臣”的一种“忠”之典范,把一个古代士子的气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留下的这种价值观,震撼、感动着千千万万的后人,融入民族的血脉中,成为民族的一种生命力、一种民族的精神。

文天祥生而无亏、死而无愧,百折而不悔,正所谓: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他真正践行了儒家“仁”、“义”和“天命”的价值观。

孔子在《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说,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去损伤仁德,而是宁肯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然而比生命更可贵的是仁德与对宇宙真理的信仰,“舍身成仁”是指人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德。

“义”就是:一件事情,从道德上衡量是对的,那么你就只管去做,而且一定要尽全力去做,至于结果那是上天自有安排,那就是“天命”。

文天祥被俘后曾吞毒药自杀,没有死;进入江西地界时,他绝食八天,计划以死殉国,埋骨家乡,也没死成。我个人理解: 在表现文天祥忠义的同时,也是告诉人,神在掌握一切,没完成神的安排怎么能死呢!

文天祥就义时说:“吾事毕矣。” 什么事情做完了?是说:他的使命完成了。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文天祥崇信佛教、道教,狱中,文天祥写诗曾署名“浮休道人”,以庄子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为喻,抒发其悟道所得。

在监狱时,患难之中,遇到异人,传授他正法,他悟到大光明的正法,生死随缘而置于度外,顿感身心尘落,了无挂碍。他在《遇异人指示以大光明正法》中写道:“谁知真患难,忽悟大光明。日出云俱静,风消水自平;功名几灭性,忠孝大劳生。天下惟豪杰,神仙立地成。”

1281年除夕,文天祥写下:“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大意:如今生命随着这一年将要结束,以后再也梦不到和家人一起畅饮屠苏酒的欢乐了,拨动一豆灯火,我度过了漫漫长夜。)这是文天祥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春天的时候,文天祥写好了遗书,他已经预知了自己的命运,了悟了生死,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所以就义时说:“吾事毕矣。”

在历史大戏中用一个王朝的落幕,打造一种民族的精神,或者说一个民族的魂,但神的安排绝不是为了单一的一个目的,这是一个周密而完美的轮回安排,是一个大手笔的写意,这也是为了今天的历史大戏在做铺垫。

在历史中的各朝各代,繁华的宋朝不以武力著称,可称“弱宋”。就是这样一个“弱宋”,展现出的宁折不弯,宁死不屈是如此的令人动容。而对每个身历其中的人来说,都是一场磨砺,一种打造,这种精神会融汇在人的灵魂中,留下烙印、痕迹。 千年轮回后的今天,南宋人大多转生到了台湾地区,保留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如画的江山则被西来幽灵所侵占,神州大地满目疮痍,神传的传统文化被破坏殆尽,无神论和战天斗地的党文化邪说毒害着神的子民。台湾人在南宋时他们抵御的“异族”是人——蒙古人,而现在他们要凭着历史的积淀,要抵御的“异族”是魔鬼——共产邪灵。为什么会有“中华民国台湾”?是因为神要用有着相同的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的同种同源的两岸炎黄子孙做个对比,对比出中共的专制和邪恶,让今天的世人能分辨出善与恶,看清共产邪灵的真面目,同时也是在台湾保留下传统文化的一丝香火传承。

希望那些亲近中共邪党,为中共邪党站台的人有机会能看看《九评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这两本书,走出魔鬼的谎言与欺骗,唤醒自己的灵性,掸去历史的封尘,用自己的神性聆听创世主的招唤,因为世人多是神下世来当人,而讨好邪政就会上魔鬼的当!

关于陆秀夫那一世,还有一段公案涉及到我的今生,我觉的有必要交代一下。陆秀夫以身殉国前,催促自己的妻、子先投了海,算是逼死了他们,也就欠下了业债;前世的妻成为我今世的夫(前夫),前世子在今世还为我之子。他们今世在我修炼中给我提供了不少修心过关的机会。大法师父教我按照“真、善、忍”的法理修心向善,知因果、明事理,我现在对前夫没有怨恨,只有感谢。真是:大法尽解渊怨!

【1】李洪志师父著作:《洪吟 三》<对神的承诺要兑现>

下篇:袁崇焕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一、同修讲述的一段轮回故事

2020年秋,在学法小组休息时间里,同修讲述了一段轮回故事:在明朝崇祯年间,皇太极率领大军,避开蓟辽总督袁崇焕的防守区,取道蒙古直逼北京城。袁崇焕率军日夜兼驰赶到北京城,解了京师危难。随后皇太极用了“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了, 袁崇焕入狱,以通敌的罪名,处以“凌迟”,袁崇焕被割了三千多刀。认为袁崇焕是“汉奸”的京城百姓争抢刽子手割下的每一片肉,生吃了。后来老百姓又争相花钱买割下的肉,皮肉剐完了,又开膛破腹,老百姓又去哄抢,抢到一节肠子的人,就着烧酒生吃了,还边吃边骂。袁崇焕的骨头都被用刀斧砍碎砸碎,到最后只剩下一颗头颅,要拿到边疆去示众。

同修在讲述袁崇焕遭受凌迟酷刑惨状时,我不禁心生惨然,双目湿润。同修看着我说:“你转生过袁崇焕” ,对身边的L姐说:“你转生过皇太极,我是海兰珠。”

至此,我解开了几件不解之事。

1、面目皆非的山海关与莫名的流泪。

1995年冬,我去秦皇岛探亲,我很想看看山海关的古长城。当我真的看到后,心里有一种失落感。当我走在山海关清冷的街道里,看着周围的景物,心里的想法是:怎么是这个样子呢?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有着说不出的惆怅与伤感。

三年后得法修炼,有一次偶然和同修说起此事,同修想了一下告诉我:你在明朝时曾镇守过山海关。我恍然。

现在我更明白了,我今生看到的山海关和我轮回记忆里的山海关不一样,所以有一种面目皆非的感觉,觉得很失望。

2005年,在北京的弟弟同修遭邪党非法绑架,我从千里之外的东北老家去要人。坐火车到京后,转坐汽车出城去见能帮助我的同修。汽车在高速路上飞速奔驰,红彤彤的夕阳远远的挂在树梢上,我看着窗外的花草树木及远山近景,眼泪突然毫无预兆的奔涌而出,泪流满面,可我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落泪。我怕打扰车里的其他乘客,只好脸朝向车窗,尽量压制自己的抽泣声。虽然我一再告诉自己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但就是停不下来,哭了一个多小时。当时的想法是:这地方与我有缘,可能在这里转生过。我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我能感受到在另外空间有生命在显现,我闭上眼睛打出意念:我不知道你或你们是谁,与我什么缘分,但都请记住“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 一定要同化宇宙特性“真、善、忍”!意念中我感觉自己双手高举一条写有“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的横幅,立于虚空中向四方展示。

2、看表姐同修不顺眼

表姐的父亲是我的舅舅,按理说,我和表姐即是亲戚又是同修,还在一个学法小组,关系应该比别人更好些,但我和表姐并不亲近。我和表姐也探讨过这个问题,表姐说我从小就瞧不起她。我自己却莫名其妙,没觉的瞧不起她。我归正自己,但我还是感觉到有一种间隔时隐时现的存在。

在同修讲这个故事的大约前半个月时间里,我每次见到表姐同修,就是怎么看她都觉的不顺眼,实际上表姐在言语或行为上都没有伤害我的地方。我知道自己这种状态不对,就使劲的清理自己,但只在短时间内起作用,隔几天就又会冒出这种感受。当同修点出袁崇焕与皇太极的恩怨纠葛时,我明白这段时间的不顺眼来自哪里了:表姐就是转生过皇太极的 L姐。

那天回家后,我回想起此事,一股不平之气一下冒了出来,我吃了一惊,我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不是我的感受,是我空间场里一个生命发出来的,我立刻对他说:“你是袁崇焕的一个魂魄吧,生命都是为大法而来的,演绎历史人物是为了奠定人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按剧本演。现在是正法时期,不要入戏太深,放下一切恩怨情仇,无条件同化大法吧,只有同化宇宙特性‘真、善、忍’,才能有一个好的未来,才能进入新宇宙!” 我又重复说了一遍后, 端正坐好立掌发正念清理这些负面情绪,我感到不平之气慢慢消散了。之后再看到表姐,之前的负面情绪就都没有了,心态平和了。

二、被改写的一段剧本

袁崇焕的冤死,并不是故事的结束。1637年8月,皇太极的宠妃海兰珠生下皇太极第八子,婴儿出生第八天,皇太极宣布因皇子降生,大赦天下,含有视其为继承人之意。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但此子不满周岁就去世。海兰珠遭受丧子之痛,身心受创,始终难以恢复健康。皇太极也伤心不已。实际上,此子为袁崇焕转生而来。 1641年,年仅三十三岁的海兰珠病逝。当时正处在皇太极与明军决战的松山之役关键时刻。皇太极得到海兰珠病危消息后,飞马回奔,却未能见到海兰珠最后一面。海兰珠之死给皇太极在精神上以沉重的打击,皇太极悲痛欲绝、时常精神恍惚,身心崩溃。在海兰珠去世两年之后,日渐衰弱的皇太极驾崩,终年五十二岁。(对这段故事详情感兴趣的朋友可参看正见网2022年02月03日文章:“【正见网二十年征稿】缘定史成:三世情缘成历史 昭君出塞铸华章”

皇太极欠了海兰珠的情债要还,剧本设定是“多情君王为情殇”。 袁崇焕转生皇太极第八子这段剧本是后加进来的,掌管此事的神对袁崇焕说(大意):“皇太极最宠海兰珠,若海兰珠死了,皇太极也活不长,若你执意如此(转生皇太极之子),将来你转生成女身时,要加倍偿还。” 袁崇焕同意了。初始知道这段故事时,我以为袁崇焕只是为了讨债,仇恨心太强,但写文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袁崇焕有一种“卫国”的执念,看看他的刑前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他“忠”的对象是他的“国”,而非皇帝,执念中认为皇太极死了,能阻止住后金军的进攻,为此他愿付出任何代价。这一护卫国家的执念也许就来自于久远的历史中陆秀夫那一世的牵绊,陆秀夫直面国破家亡却无力回天,只能投海自尽殉国,那种无奈也深深的烙印在灵魂中,轮回中也成了袁崇焕的一种护卫国家的执念,一入红尘迷中封啊!

那个被陆秀夫背着投海的小皇帝赵昺就是这一世的海兰珠。这是袁崇焕与海兰珠在那两世的纠葛。
 今世我转生为女身,结婚生子时还不是修炼人。我产子时脱肛,产后严重便秘,痔疮剧痛并伴有肛门撕裂大量出血,每次上厕所都是一次痛苦折磨,是一件很让我恐惧但又无可奈何的事。而我的月经,每月间隔短、血量大、时间长,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正常人两倍的量。我长期虚弱无力。痔疮流血、贫血伴随我二十多年。(注:“痔疮流血”的原因里还有其它的欠命业债原因,因和本文内容无关,所以不在此赘述。)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人无论对别人做了什么,都是在对自己做,都得偿还,真是“因果有轮回,上天饶过谁”! 因果报应,真实不虚。都说“红尘险厄”,人们大都理解为尘世的阴谋诡计、欺骗、谋财害命等等伤害。其实跳出人的层面,是指天上的生命下世当人,脑袋一洗,什么也不知道了,迷在人的反理中,为了名利情仇而造业无数,忘了来世的初衷,毁在人中。袁崇焕在天界是知道剧本安排的,可一入轮回就迷在其中,向皇太极讨债、伤害海兰珠,也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后世要加倍偿还,最终害的是自己。

在此我希望看过此文的朋友,假如你有亲朋好友在大陆公检法司等职能部门工作的,一定要劝告他们不要参与迫害大法弟子,守住良知与善念,因为善恶有报是天理,只争来早与来迟。

三、历史的打造

在袁崇焕的一生中,我个人觉的“宁远守卫战”是对人物打磨最重要的一章,可谓浓墨重彩。打造了袁崇焕的刚、忠、勇、无畏,这是正面的,负面的也不少,如“蛮”、“狠”、“执拗”等。而“关宁铁骑”则是他最为自豪的所在。

袁崇焕任兵部主事不久,冒着被俘虏的危险,孤身一人骑着一匹马出山海关考察军情。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详细报告了山海关外的形势,并说:“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个人就能守住山海关。”  袁崇焕的话虽书生意气,但勇气可嘉。

1622年袁崇焕着手修造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宁远城离山海关二百多里远,城高墙厚,是关外抗敌最主要的防御工事之一。袁崇焕由筑此城开始,在未被杀以前,清军虽然多次绕道进袭包括北京城在内的一些城镇,但他们始终未能真正跨过宁远城一步!

1625年11月,辽东经略高第下令撤退,舍弃山海关外的一切据点,撤走所有能搬走的物资。百姓“家毁田弃,嚎哭震天”。十余万的军队四散奔逃。在这种无法控制的混乱情况下,作为广东人,袁崇焕有一股“蛮劲”,他坚决反对,不服从命令,认为军事上有进无退,宁远一撤,全线即刻崩溃。袁崇焕说:“我是宁前道(官职名),必与宁前共存亡!” “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就算只有我一人,也要守在此处迎战敌人)。

1626年正月十四,努尔哈赤率精锐,号称二十万后金军,毫不费力的占领了大大小小的据点。几天后,努尔哈赤抵达宁远城,惊奇的发现竟然有士兵驻守。于是他派出使者,大意是:“我带了二十万人前来攻城,必破此城,如果你们投降,给你们官儿做。”

当天下午袁崇焕回信:“我既然恢复了这里,就应当死守,怎么能投降呢?”“你说有二十万人,我知道是假的,只有十三万而已,不过我也不嫌少!”

此时的宁远已是一座孤城,没有任何的援军,而在城中只有一万多孤立无援的明军。无论是明朝这方面,还是努尔哈赤以及他的部下,都认为胜负毫无悬念。要知道,在六年前的萨尔浒,努尔哈赤只用四万多人,就击溃了明朝最为精锐的十二万军队。

袁崇焕派人到山海关传信,只请求一件事:“如发现任何自宁远逃回的士兵或将领,格杀勿论!”

在战争即将开始之前,袁崇焕召集了他的所有部下,在他们的惊愕中,郑重的向他们跪拜。他诚恳而坦白的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没有帮手,宁远已经被彻底抛弃,但我不会逃跑,我会坚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刻,我有战死的决心!然后他咬破手指写下血书,郑重的立下了这个誓言。在那一刻,将士们被他所感动,军队的精气神儿都发生了变化。

袁崇焕死守宁远城,努尔哈赤三次进攻都失败,损失惨重,努尔哈赤也身负重伤。他对诸贝勒说:“我自25岁打仗以来,每次都能打胜,没有攻不下来的,历时43年,独不克宁远一座孤城。” 这是努尔哈赤的第一次大败,也是后金军的第一次总退却。几个月后努尔哈赤死在沈阳。 此战就是史书上的“宁远守卫战”。这是战争史上一个经典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袁崇焕也数处负伤,在此次战斗中,所有坚守城池的人,和他们的主将,一起打造了男儿的铁血、勇敢、坚定和无畏!此后,藉着宁远大捷,袁崇焕训练出一支战斗力相当强悍的骑兵,兵力并不大,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作“关宁铁骑”,熟悉明末历史的人应当知道,这个名字在当时意味着什么。

继承后金汗位的皇太极在1627年率军从西、北两面发起了对锦州城的总攻。连攻3日,后金军死伤无数,却毫无进展,皇太极无奈撤军,绕过锦州,直接攻打宁远。令后金军惊奇的事情又发生了:以“关宁铁骑”为核心的明军居然敢出城跟后金军开始打野战了!

虽然有宁远城上红夷大炮的炮火支援,明军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士多死”,但毕竟明军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对攻了,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不论后金军怎样冲击,明军却始终死战不退。后金军遇见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明军,双方的伤亡都相当惨重,明军和后金军的尸体铺满了宁远城外的旷野,用“修罗场”来形容当时场景是很贴切的。皇太极又接到从锦州送来的急报:赵率教乘后金军主力离开的机会,突然大开城门冲杀出来,攻入后金营中,大量杀伤后金军之后又迅速撤回城中。

关宁铁骑首战告捷。在宁远城下的战斗中骑兵成长起来了。皇太极再次无奈撤军。这就是宁锦大捷。

1629年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绕道蒙古直攻北京城。消息刚传来的时候,袁崇焕也不免大惊失色。但他立刻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命防区最近蓟镇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4000轻骑立刻出发,急援遵化;袁崇焕亲率九千关宁铁骑昼夜兼程,急赴京师;第二天,总兵祖大寿负责指挥关宁大军主力前往接应。经过袁崇焕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铁骑的素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督师大人军令一到,十几万将士无不凛遵,只不过一天多的工夫,几万军队就完成了动员,开向前线。从山海关到宁远,辖地数百里的大军区整个进入了戒备状态,锦州的无数座军营几乎同时忙碌起来,但忙而不乱,山海关南门整夜都有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向关内。袁崇焕和他的精骑连续赶了2天2夜的路。 即使是他亲自精选的9000最精锐的骑兵也有4000人掉了队,但还是及时的赶到了北京城下。 两军在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袁崇焕和他的5000关宁铁骑对战数万八旗大军。此时关宁铁骑已是人困马乏,但在崇祯皇帝的催促之下,又不得不与清军接战。这场仗,打得异常艰苦,两军相持了很久,袁崇焕身穿铠甲,冲锋陷阵,两肋受了多处箭伤。最后,掉队的4000关宁铁骑人马终于赶到,在后金军的侧后方发起猛烈的冲击,两面夹击之下,后金军终于不支,这就是广渠门大捷,后又获左安门大捷,袁崇焕力解京师之危,关宁军将士的悍勇可窥一斑。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下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他率4000轻骑急援遵化, 4000轻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数万八旗大军的,袁崇焕所希望的是赵率教能够抢在城破之前驰入遵化。遵化是北京的最后一道门户, 只要有赵率教这样善守的名将主持,再加上4000精兵,像遵化那样的坚城是完全可以守得住的。可在赵率教赶到前,遵化已经陷落。赵军于遵化城外中伏,赵军英勇奋战,直至全部战死殉国。我能感受到袁崇焕对赵率教的阵亡是痛彻心扉的。

1629年12月,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文臣中是有人上书解救的,如周延儒等人。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皇帝死战尽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部署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宫外垦请,愿意全家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锦衣卫头目李若琏(1)经查证也认为袁崇焕通敌是不实的,他被崇祯降职两级,换人再查。

1630年,年仅46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西市遭凌迟处死。这在历史的记录中也是非常残酷的一次。他的惨死,给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树立了一个“忠而见诛”的反面例子,关宁铁骑愤怒的呼喊着“袁督师都被杀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  这大概也是吴三桂等降将对明王朝没了忠义之心的原因之一吧。

关宁铁骑在袁崇焕死后,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军,如左良玉、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

而他们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至粮尽援绝而均最终被俘之后,投降了满清。虽然无法与他的督师和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那些战友相比,但他力竭被擒和终身不为满清献一计一策的表现,在历史上至少也可以赢得李陵那样的评价。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辽将们都显示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写关宁铁骑时我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

我在“正见网”还看过一篇《轮回纪实:宁远守诺》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说:“位于兴城市中心的古城,我去过几次,其中有一次是和当年的“崇祯皇帝”一起去的。这位“崇祯皇帝”今生是位修行之人,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景象。一起走在古城的城墙上时, 他对我诉苦:“你看看当年那些袁崇焕的部下军兵,还是阴魂不散,不依不饶的质问我,为什么在国难当头之时把袁崇焕凌迟处死?”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说了我个人对这种“阴魂不散”现象的看法:“那些将士们大多都转生了,只是他们对袁崇焕将军的爱戴的忠勇精神还浸润在这方土地之中,恰逢你来到这里,才会质问你。”

看过此段话,我心黯然。希望此文能告慰那些还未转生的关宁铁骑英魂:你们都是好样的,都是铁血真男儿!希望你们都能同化宇宙特性“真善忍”,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好去处,祝愿故人一切安好!行文至此,潸然泪下,搁笔起身,叩拜于师尊法像前,诚心祈愿众生都能得到创世主的救度!

四、缘聚今朝:一个忠与义的故事

 2021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在袁崇焕死后当晚,他的一个旧部,后世称佘义士,趁着夜色将袁崇焕的首级偷回家,秘密葬于家中后院。死前给子孙留下遗训,一是不许回广东老家,要世世代代为袁督师守墓,二是不许做官但必须读书,三是自己死后可埋于袁将军墓一旁,以示生死相守。佘家的人从此就一直以袁崇焕守墓人的身份,生存下去,一直到了乾隆年间,乾隆为袁崇焕平反,佘家才公开了这一秘密。

在2020年的8月12日,第十七代守墓人佘幼芝女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她是佘家最后一代守墓人,为了守护袁崇焕的墓,吃了很多的苦。到她为止,佘家人整整为袁崇焕守墓390年。在这里,我也很赞叹佘家人的忠与义,但更让我感叹的是神的安排——今世的“缘”。

2020年11月中旬,邻市一位同修大姐,来到我家,她很不好意思地问我:“我在你家住几天行吗?”于是同修大姐自此在我家安顿下来,直到2022年秋大姐才回她自己家。

我和大姐是前几年才相识的,来往并不多。2020年秋,同修大姐所在的城市里,派出所警察、 “6.10”及社区人员到她家骚扰,逼迫她签字,放弃对“真、善、忍”的信仰,即所谓的“清零行动”。警察开着特警车,敲不开她家门,就拉闸停她家的电,她的多家亲友也被骚扰,同修大姐只好离家出走,最后来到我地。这位同修大姐就是那位佘义士转世。她能落脚我家,是前世的因缘所牵。世上的事,真的没有偶然之事,都有其背后的原因,也许那390年的守护,就是为了今生在我家的停驻;再无佘姓守墓人,是因为袁崇焕这个剧本已近尾声,故事要结束了,前世的这些恩怨都在了结当中了。

我是在2021年的夏天知道了她就是当年的佘义士,我和同修大姐还有其他一些缘分,曾有几世在一起轮回结缘。我还见到了祖大寿转生的同修,为人率直纯净,我叫她“二姐”,她和大姐在同一城市。在我经历魔难时,和其他同修一起对我有诸多的帮助,很感谢同修们!有时看看身边的同修,真是令我感慨,轮回中善缘恶缘交叉往复,恩怨纠结,乱麻一般,都是难解的结(劫)啊! 高层来的生命進到三界入戏以后,真的会错把这人间的舞台当作是家乡,纠葛于恩怨情仇中,袁崇焕讨债转生皇太极第八子之事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不是修炼了法轮大法,师尊替我承担了比山还多的无量业债,真是解脱不出来,弟子感恩师尊的慈悲救度,无以为报,唯有叩首以拜!

五、对今生的一些影响

我们在历史的轮回中扮演过各种角色,每次的粉墨登场,期间经历的荣辱、苦难、生死······种种感受,都烙印在生命里,那是精神的真实留存,也是物质的积存,在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中都会有所体现,对人以后的轮回都有影响。袁崇焕那一世也给我留下了一些影响,比如:我对酷刑有着莫名的恐惧。

在1999年7.20后,面对中共邪党的诬陷造谣、疯狂镇压,大法弟子们前仆后继的去北京和平上访,证实大法的殊圣美好。那时,我是能看到网上揭露迫害的文章的,大法弟子们去和平上访,被抓、被打、被各种酷刑,致残、致死无数,我是一边看一边哭,思想只要一往去北京上想,立马就像触了电一样弹回来,确切的说应该是赶快把思想拽回来,不敢去想。那些无底线的迫害令我感到恐惧,但我又很清楚自己的责任:大法弟子就应该证实法!

记得当年我曾对同修说过:“如果去北京,政府说:炼法轮功的来了,就站一排枪毙!我会毫不犹豫的站过去,我不怕这样死,但如果让你生不如死,什么老虎凳、辣椒水什么的那些酷刑都走一遍,我就不知道能否承受得住了。” 就是说:我不怕死,但我怕酷刑。在2000年6月,我终于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走前我曾写下遗书,留给我上幼儿园的儿子,告诉他我为什么要去北京,讲做人的道义和责任,希望他将来长大了不要被谎言欺骗而敌视大法。那时我以为去北京是有死无生的。当年去北京时我只修炼了一年零八个月,而其中有六个多月的时间,用来克服对酷刑的恐惧,去冲破恐惧的牢笼。

在写此文时,我明白了这种恐惧酷刑的来源,是因为轮回中的那些烙印,那些感受,这其中也包含着袁崇焕被凌迟时的惨烈与痛苦。古之法度,凌迟有六六三十六刀及360刀两种,多以简单取36刀结果性命,即六六三十六个洞之说。而要刮360刀,则需要用渔网网住人,取刀一片片的将从渔网鼓出来的人肉割去,直至360刀人断气为止。如果行刑者没刮到次数人就死了,行刑的人还要受处罚。《大明律》规定:凌迟最重之刑,要刮3543刀(这是刽子手的行刑极限),袁崇焕所受之凌迟就是此种。这些在我今生的修炼中成为一个很大的阻碍,怕心时断时续的冒出来,但大法一直在帮助我清洗这些负面的东西。

大约是2022年春,师尊点我“刚、勇”两个字,从字面看,是两个挺好的词。但我想师尊绝不是为了夸我,一定是我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我回顾自己的修炼经历,想了几天,终于有所感悟。师尊是让我修去性格中“刚、勇”两方面负面的、极端的东西。在迫害初期,在被非法关押中,在绝食反迫害中,要证实法,需要“刚、勇”和在法中修出的正念去抵挡邪恶;而修炼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的那种“刚硬”:说话“硬”、做事“硬”,不考虑是否伤人,不计后果,心直口快、那种不善、那种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已经成为我修炼中的一种阻碍,到了我应该归正自己、修去这些的时候了。

后记:

有人说,皇太极用的反间计,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计谋,不知当年怎么就瞒过了明朝皇帝和满朝文武?也有人感慨,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着强悍的关宁铁骑,历史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我个人所悟:剧本是定好的,最后的设定就是这样的。

袁崇焕被凌迟,从修炼的角度看,是一个系统的消去业力的过程。袁崇焕在辽东近十年的时间里,死去的人是以“万”为计算单位的,他不是武灵下世,是要沾因果的。那样大的业力,就是生生世世被杀也还不完,被凌迟也不过是在符合人间的这层理中,尽可能的偿还。

说袁崇焕很有军事才能,关宁铁骑强悍无比,我却发现他们另有渊源:袁崇焕在六道轮回中,曾转生过阿修罗王,而关宁铁骑中的一部分人轮回中曾做过他的部众,与他结过缘——真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事。

大明王朝的灭亡,是天象的变化,是任何个人都阻挡不了的,一朝天子一朝众,万里山河做舞台。明朝是天上代表着“光明”这一体系的神下世来当人,在中土结过了缘,留下了他们的文化,就要转生到别处。这个王朝的特点中,从皇帝到普通百姓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气节,是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宁折不屈的强大帝国,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明王朝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始终保持着一种极为刚硬的气质。当今美国人就多是当年的大明朝人转生而来,这个国家还保留着许多那时的特质,因为在神的安排中,美国要维护世界秩序,负有国际警察的使命,太软弱是承担不了这一职责的。

清朝是另一体系的神要来中土结缘,大戏演完,演员离场让出戏台,下一场才能上演。改朝换代的板荡就是一个清场的过程,也是一个大范围内给人消业的过程。战争会带来死亡和各种痛苦磨难,人会在其中悲欢离合,吃各种苦消去罪业,才不会因为罪业太大从而被过早销毁掉。

人认为吃苦是坏事,神却不是这么看的,神认为吃苦是好事。李洪志师尊有开示:“下世当人是为了消罪业,以修好自己为目地的。人来世是为了得救,是为了等创世主救回天国世界才来当人的,等待中生生世世都在积累功德,这也是人轮回转生的目地,乱世是为了成就众生。”  (《为什么会有人类》)

最后,恭录师尊诗词《人生何为》与大家共勉 : “历史长河浪千重  百朝文物不相同  风云豪杰知多少  一堆黄土伴英雄  轮回转生何时穷  长空万里为何宏  人生辗转为等法  得法回天上苍穹”(《洪吟 三》)。

此文几度搁置,写了一年多,期间得到同修很多帮助和提醒,在此表示感谢!合十!

【1】注:李若琏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在几乎所有官兵都逃跑的情况下,李若琏坚守崇文门,最终自杀殉国,死前留下绝命词:死矣!即为今日事;悲哉!何必后人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生命探索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