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中的今天(二)

正见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4年03月13日】

康节先生邵雍

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生于北宋真宗四年,即公元1011年,卒于神宗十年,即公元1077年,享年67岁。他生于河北范阳,后随父移居共城,晚年隐居在洛阳。邵雍,虽然不象三国的诸葛孔明那样家喻户晓,但是,无论从才干和品德来讲,他都不亚于诸葛亮。只不过,因为长期隐居,名字不被后人知道而已。宋朝理学家的程颢曾在与邵雍切磋之后赞叹道:“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

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后来,为了增长见识,他还游学四方,越黄河、过汾河,涉淮水、渡汉水,到过齐、鲁、宋、郑等各地,回来后,说道“道在是矣。”于是就不再云游。当时有高人李挺之,见其好学不倦,就传授了他《河图》、《洛书》、《伏羲八卦》等易学秘奥。以邵雍的聪颖才智,他融会贯通、妙悟自得,终于成为一代易学大师,风靡遐迩的鸿儒。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宋史》记载道:他对于“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飞草木之性情”都能“深造曲畅”,通达不惑,而且“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北宋理学的另一位始祖程颐说他:“其心虚明,自能知之”。于是,他著书立说,撰写了《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著作共十余万言。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他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浑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他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可见一斑。

邵雍在世时便已因“遇事能前知”而名声在外。有一次邵雍经过庭园观看梅花,看见梅花树上有二雀相争而坠地,他认为“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为当时是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便以取辰年为五数,十二月为十二,十七日为十七,合共三十四,除八余数为二,合先天卦之兑卦,成为上卦。再以三十四加以时数申时九数,合共四十三,除八余数为三,为先天数之离卦,成为下卦,再以四十三除以六(卦有六爻,故除以6),余数为一,初爻变。故卦成泽火革,互卦为乾巽……他便以此推断,明晚会有女子来折花, 园丁因误以为是贼而前来驱赶,那女子因此而惊惶失措,不小心摔到地上,伤了大腿,幸好伤势并不严重。后来果如其言。

还有一个故事是在一个冬天的傍晚酉时(也就是六点钟前后),邵雍正在炉边烤火,忽听有人敲门。先敲了一声,接着连敲五声并说是要借东西,于是康节先生便应运起了一挂,并立刻断定是邻居来借斧头。 邵雍说出结果后,他儿子不相信,打开门一问,果然是借斧子的。 邵雍解道,来人第一次敲一声,得上卦为乾,接着敲了五声,得下卦为巽,上下 卦得后。上下卦数再加得变爻为四爻,因儿本、互变卦中有三个乾卦,乾属金,体卦巽为木,故来人所借当属金、木之类,又乾金短而巽木长,故此物当为斧子。儿子说:金短木长,当为锄头,不是斧子。邵雍答道:占卦亦当据情理推之,以卦而沦,锄,斧皆可,但以理推之,傍晚用锄何用?必借斧嬖柴用。

今天,熟悉邵雍及其事迹作品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民间仍然流行着他所说过的一些警句。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一生之际在于勤”就是出自邵雍。邵雍,这位遇事先知的奇才,对于后世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准确的预言,写下了他的传世之作 --《梅花诗》,预言了他身后在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演变。当然,和所有预言一样,他采用了很隐诲的语言。并非很容易理解。有的部份,如果不是懂得道学佛理的人,是不易弄懂的。梅花诗全文历史部份我们将在第二章详解。

明朝开国军师刘基

刘基(1311-1375年),世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谋臣。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的《烧饼歌》就是刘伯温做的。刘基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起兵后,刘基出山投靠,并最终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业。

据《明史》记载,自从刘基前来投靠之后,朱元璋常常前来征求刘基的意见。刘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朱元璋说,主公现在据有金陵,形势险要,虎踞龙盘,地理位置很好。但东南的张士诚,西北的陈友谅,他们常常侵扰犯境,与您作对,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后顾之忧,因此必须把这两个人除掉。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势力很大,该怎么对付他们呢?于是,刘基便为朱元璋规划了实现帝业的蓝图。刘基指出:“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此不值得忧虑,可以暂时不去管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他杀主篡位,野心大,阴谋多,是个危险的对手。而且,他占据武昌,地处南京上游,又有巨舰精兵,时时刻都想吞并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不能两边作战,而应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陈友谅。陈友谅灭亡之后,张土诚的势力必然孤立无援,一举可定。然后,主公可以挥师北上,平定中原,最后消灭元朝,那时您的帝王之业就可以实现了!”

最后朱元璋削平群雄,成就了王业,基本上是按照刘基开始的谋划实现的。“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明史》)刘基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不亚于姜子牙之于周武王,张良之于汉高祖,诸葛良之于刘备。他们即有才略以成开国之相,同时也都深明易理。古人深信改朝换代,自有天意。刘伯温在《烧饼歌》中预言了久远的未来,当然也看到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将兴。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说是顺乎天意吧。

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刘基也是屡次力排众议,帮助朱元璋作正确选择。起初陈友谅势力相当强大,攻陷太平后意欲南下。朱元璋部下慌了手脚,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而刘基则怒目圆睁,闭口不言。朱元璋见状,便召刘基到后面商议。刘基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可以杀掉。”朱元璋便问刘基有什么计策,刘基告诉太祖说,陈友谅十分骄横,可以先诱敌深入,然后用伏兵奇袭,必可取胜。朱元璋依刘基之见用兵,大获全胜。事后太祖要赏赐刘基,刘基谢绝了。

刘基不仅有战略眼光,紧要关头也十分机智。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时,双方一天之内交战数十次。朱元璋亲自乘战船督战,刘基就站在他身边。忽然刘基要朱元璋离开战船,当君臣一行刚刚换到另一艘战船上,还没来得及坐稳,原来的战船便被敌人击碎。两军相持了好几天,刘基建议先占据湖口扼守,然后选择金木向克的日子出战。结果朱元璋终于取得了这一决定性胜利。这里刘基也充份运用了地形位置与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谋划战役。

对于刘基为人,《明史》中说,“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 计画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称帝后,刘基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人惮其严。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告老还乡了(太祖赐归)。刘基疾恶如仇,得罪了一些奸妄之人。胡惟庸是明初的头号奸妄,刘基和大将徐达等都曾进言太祖勿用其人,胡惟庸后来派人散布谣言说刘基为自己选择了有王气的墓地,以图后荣。朱元璋虽然是个勤奋的君主,但是要论心胸明辨可比不上唐太宗。于是明太祖剥夺了刘基的俸禄。刘基被诬陷后不得不到京城请罪,太祖没有太多责罪,后来派人护送刘基反乡。据说当时刘基有病,胡惟庸派人曾在刘基药中下毒。

回到家乡后,刘基告诉儿子:如今朝廷应当修德政,减少刑法,可惜如今有胡惟庸当道,讲这些没用。将来胡惟庸败亡之后,太祖会想起我,你要将我的意思奏给皇上。刘基还说:如果我的预言不准,才是天下人的福份啊。一个月后,刘基便死了,终年六十五岁。后来胡惟庸还成了宰相,做了许多坏事。直到多年后他逆谋败露,被处死。

刘基用兵料事如神,却屡次为奸妄所中,看似自相矛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无论是姜子牙、诸葛亮、刘基,还是张良、李淳风,这些古代的著名谋士很讲究“知天命”的,他们不象我们今天这样为了个人的目的而苦苦追求。同时,他们知道不可用其才能为自己谋取利益和地位。

《烧饼歌》的故事

作为君主,明太祖朱元璋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他知道刘伯温是深明数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刘伯温询问有关将来的事情。朝代更替自有定数,天机更不可轻泄。但是朱元璋毕竟是帝王,不好推托,于是刘伯温便作了一首似明非明的诗歌。据称刘伯温面君之时正赶上太祖吃烧饼,所以称之为《烧饼歌》。 故事是这样的:

明太祖一日身居内殿,食烧饼,方啖一口,内监忽报国师刘基晋见,太祖以碗覆之,始召基入。礼毕,帝问曰:“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基乃捏指轮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 帝问曰: “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基答曰: “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

这段文字用白话文简单讲就是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一口,忽听刘伯温求见。于是太祖用碗扣住烧饼,待刘伯温进来,便叫他猜碗中是何物。而刘伯温十分准确的讲是被皇帝吃过一口的烧饼。朱元璋十分佩服,便向刘伯温询问未来的事。

大家知道,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祟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宣告灭亡。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朱羽钧)万历皇帝的孙子。很明显,刘基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这里可以看到刘基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预言了未来。

帝曰:“虽然,自古兴亡原有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基曰:“泄漏天机,臣罪非轻,陛下恕臣万死,才敢冒奏。” 帝即赐以免死金牌,基谢恩毕,奏曰:“……”

就这样,刘基对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法”,“康乾盛世”,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这就是著名的烧饼歌的内容。历史上的部份可以说清晰无误,但是对于烧饼歌近代以后的部份解释颇多,而且互相之间大相径庭,也许要等事情过后才明白吧。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其它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