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横牛背 清音弄晚风

季黛


【正见网2011年08月01日】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宋 雷震“村晚”)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 吕岩“牧童”)

这两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刻画出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最典型的场景,最具代表性的乡间生活,最突显的乐器──笛。它与先民作业息息相关,与每个农家子弟时时相伴;而笛声与笛韵,也就变成了许多人成长过程中,倾诉心情、发抒感触的最佳表达和见证!

简介“笛”

依据《周礼.春官》记载,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称“八音”,而竹音包括箫、笛、管、篪、籥、筚篥 、唢呐、巴乌、芒筒、唎咧。

竹笛是中国人类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也是世界《乐器史志》上年代久远的古老吹奏乐器,是全球笛类乐器的鼻祖。竹笛的产生、发展过程,是与宇宙中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万事万物有序的、共同的相互繁衍、促進、联系、進化与提高的。

笛以竹制管身,管身上开有吹孔、膜孔、两个(或四个)出气孔和六个按音孔。膜孔上蒙以芦膜或竹膜,吹孔的左端堵以笛塞,横吹。能吹两组多的音,音色清脆。经过多次改革,又先后制出了成套的十二调的笛,在曲笛的基础上改制了加键笛。保留原有的六个音孔,用键子控制新增的半音,便于临时升降半音及转调。

不管长、短,或是中土原有还是外族流入,笛,都属“竹音”中的吹管乐器。古称横吹,后来也称横笛。俗称“笛子”或“梅”。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文物中,有笛两支,斜吹,无笛膜孔,说明早在西汉初年(西元前168年以前),笛类乐器已在我国南方流传,比历史上文献记载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西元前l19年)后将笛传入当时首都长安早半个世纪。而《史记》中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溪,做笛吹之,似凤鸣。”确定了用竹制笛的时代为华夏社会的殷商时期。

隋代以后,笛有大横吹和小横吹的区别。宋时,笛在整个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已经很重要了,当时流传的“鼓笛曲”这种演奏形式,就是以鼓、笛作为演奏的中心, “笛韵浑如丹凤叫,板声有若静鞭鸣”就是对“鼓笛曲”演奏的一个生动写照。

明、清时期,笛已成为大量民间音乐如:江南丝竹、二人台牌子曲、十番鼓、十番锣鼓、西安鼓乐、潮州笛套锣鼓,以及北方鼓吹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合奏乐器,并广泛地应用于戏曲、说唱、歌舞音乐的伴奏。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声乐伴奏和民间器乐合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了它的独奏艺术。

与笛有关的名诗

历代文人墨客都曾为竹笛抒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古时为人送行,须折一枝杨柳,交在远行者的手中,这是当时的风俗习惯),何人不起故园情。”

【深夜里,是谁在吹玉笛?那幽幽的音韵,随着春风飘散、远扬,弥漫在整个洛阳城中。今夜,我在笛声里,听到了熟悉的“折杨柳”曲;在那凄凉的悲伤调子感染下,有谁不会被勾起满腔的思乡情怀呢?】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中,也多处记载了笛和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舟人吹笛》:“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轻峰手如雨;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用扁青石烧制而成的透明物质)丈击许。”

【船上掌舵的少年郎,耐不住舟行的无聊,在薄醉中、在四面水气氤氲里,吹起了横笛;第一声嘹亮清脆的长音,响彻天地,就像深山里的猿猴对月悲号不已;又似绝涧中扑坠的泉水泠泠不断。吹着吹着,意兴更浓了,竟然打起了羊皮制的小腰鼓;他的头,随着鼓声如山峰般的轻轻晃动;那落在鼓面上的手势,如雨点样的急速;船至中流,忽然有条大鱼,被这欢乐的节奏所吸引,泼啦一声跳跃上船,那劲道强大,还击破了一丈多的琉璃窗哪!】

“笛”的分类

笛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有曲笛、梆笛两种。用于伴奏昆曲或合奏的叫做曲笛,用于伴奏梆子腔的叫做梆笛。梆笛短于曲笛,音高一般相差四度。曲笛和梆笛又各有相差高低半音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无膜笛、潮州笛、短笛、鹰骨笛等。

曲笛音调浑厚圆韵,柔美流畅。旋律進行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平稳舒展。乐曲情绪顿挫有致,抒情委婉,富于歌唱性。在演奏上以用气的技巧为特长,常用技巧有垫音、倚音、泛音、颤音、赠音、震音等。

梆笛主要流传于我国北方,用于戏曲梆子腔音乐的伴奏及北方各民间器乐合奏。梆笛比曲笛管身略短,管径比曲笛小。梆笛演奏风格音调高亢明亮,旋律起伏跌宕,节奏活泼跳动。乐曲情绪粗犷豪爽,热情奔放,富于戏剧性。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为特长,常用技巧有顿音、颤音、抹音、历音、垛音、花舌音等。南北笛曲风格相互吸收影响,推动了笛子演奏艺术和创作上的发展。

长笛是现代已知的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笛 ”这种称呼被古人用来统称其他所有的管型乐器,包括各种横笛和竖笛,而并不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

石器时代的人们因为不满足苇管单调的声音,所以在野兽的腿骨上打上洞,制造出的就是最原始的笛;现代长笛的祖先,并不同于现在的其他一些笛子。尖头笛和鸟嘴笛通常被认为是现代长笛真正的祖先,但这两者本身同长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十七世纪前就已经相当流行的尖头笛,它本身的前身是一种古竖笛――一种结构简单,管身有音孔,同时又有音键的竖笛,靠簧片发声。这种小笛子在民间很流行,现在依然能找到它的变种。

长笛另一个近亲祖先就是横笛,它的祖先是从亚洲流传而来的芦笛。横笛的特点是它已经不使用簧片,而是在管身侧面打开一个“吹口”,更接近于今天的长笛,但是横笛在十七世纪前的地位却是远远在竖笛之下,十七世纪后,横笛的优点才渐渐地被肯定。而尖头笛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自身的发展有限,在横笛日趋流行的时期,尖头笛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横笛不同于尖头笛的没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种种改進。音孔和音键的数量慢慢地增加到现代长笛的标准,并且设计出了分节的笛身――这种新的设计使得调音变得更容易。长笛必须的机械结构也得到逐步的增加,结构与今天的长笛已经十分的类似。

结语

其实不管是哪种笛,在神州中土的先民们的淳朴心灵里,它只是一种竹制的乐器,只有长、短之分,横、竖吹法而已。它是一种随处可以采摘、可以利用的大自然产物“竹”制成的;既不用花大钱购置,只须用心学制、再三改進就能弄好的抒发情绪、锻炼技巧的、并可以随身携带的轻便工具,何乐而不为?

也因此,它与百姓接触最多,更与牧童亲密有加,是一种最平价与普及化的乐器呢!所以它是陪伴凡夫俗子、市井庶民在闲暇时,自娱与娱人的最佳乐器。只是,随着时代的演進、社会的变迁,人的思想越变越复杂,于是有了多种笛的出现、多种制法的区分、多种吹法的规范……。

渐渐的,它成了专业的项目和乐器;成了专业的一门艺术,成了专业人才专攻的一门学问啦。如今,它渐渐的远离平民,远离生活,远离纯真,远离朴实……。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