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 拾珠玑】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柳宗元)

幸紫


【正见网2011年03月23日】

【白话试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是玉佩玉环相互碰撞时的鸣响一般清脆,心中乐极了。砍伐了竹子,弄出一条道路走去,看见下面有一个小潭,那潭水特别清澈凛冽。整块儿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翻卷过来,透出水面,有的成为水里的高地,有的形成小岛,有的变成高低不平的岩石错落着,有的矗立为水边的崖头。苍青的树干,翠绿的茎蔓,相互掩盖缠绕、彼此摇摆低垂,参差不齐的临风飘拂。

潭里的鱼大约有百来条,因为水的清澈透明,看起来,全像在真空状态中游动似的,毫无依傍一样。在日光通透的照射下,鱼的影儿映在石头上,动都不动,如痴呆一样被定住了;可突然间又“哧喇”一声的远游消失,鱼的一动一静都在倏忽之间往来变化,轻快飘忽,就好似同游人逗乐一样。

顺着潭向西南望去,地势曲折像蛇爬行般,哪儿凸显,哪里凹隐,一目了然。那水岸的形势,如同狗牙那样相互交错着,没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坐在潭上,被四面的竹树团团包围着,寂寥得连个人影都没有,不觉心神感到有点儿凄凉,寒气也似乎透進骨髓里去了,这么静悄,如此幽深,让人怆然之情油然而生。因为这个环境太过清寂,不能久留,便记下了这次赏游的经过而离开了。

同游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还有跟着来的,姓崔的两个青年: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成林的竹子),闻水声,如鸣佩环(玉制的装饰品),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犹清冽(冷)。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水中高地)、为屿(小岛)、为嵁(高低不平的岩石)、为岩(崖头)。青树翠蔓(缠绕攀附的藤蔓),蒙络(遮掩缠绕)摇缀(摇摆下垂),参差(不整齐)披拂(飘动)。

潭中鱼可(约)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通明),影布石上,佁(痴貌)然不动;俶尔(猝然)远逝(远游而不见了),往来翕忽(倏忽、轻快)。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深)。以其境过清(太冷清了),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附着、带着、跟着)而从者,崔氏二小生(青年):曰恕己、曰奉壹。

【心得体会】

本文乃《永州八记》之第四篇,记小石潭之景色,历历如绘,简明可喜,惜字如金,真乃写景文之妙品。而这大自然的杰作──小石潭,真是灵秀精巧:“全石以为底”,全部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形成的,不可思议!光凭想像就够“诱人”的了,何况他们亲临其境,那震撼就不用说啦!更绝的是:靠近岸边,石底居然会翻卷过来,透出水面,有的成为水里的高地,有的形成小岛,有的变成高低不平的岩石错落着,有的矗立为水边的崖头!就这常人眼里,不屑一顾、平淡无奇的石头,竟然能绕着潭边,变化出各式各样不同的奇石妙景,你不觉得吗?冥冥中肯定有一位万能的造物主,在打造、在设计这红尘大千呢,否则咋会有如此的动人景色哪!

以往指导学生写作时,我总是强调:能用三句话表达完的事,绝不能用五句话!言简意赅,别写废话。瞧瞧此篇“游记”短文,几个字,囊括了多重内涵的表达;几句话,把个潭鱼的动、静、空灵,表露无遗。那真是珍惜笔墨,绝不浪费多余的心神脑力呢。再加上神传汉字的绝顶妙用,诗词曲赋各种缤纷文体,以及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等等的多样变化,使得“中文热”成为现代“时尚”!一句“成语”,你只要明白那个典故、那则出处,你就知道那背后的内涵,那深层的寓意。少少几个字的成语一用,节省了多少笔墨、少去了多大心力?可表达的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广内蕴呀!

因此,古代对“读书的”“另眼看待”,那是其来有自的!那得花多少心血、多少时间、多大工夫才能提笔为文、才能引经据典、才能言之有物?才能说得动也是满腹经纶的皇帝老子采纳或改正行为?不容易的!不简单的!只是今日的现况是:人人读书,个个识字,也就不足为奇啦!

人为万物之灵,可此篇文末加上作者共六个,却成了小石潭的烘托与陪衬。这“风景生命群”,以“寒气”与“清寂”的表现,让庸俗的人类感觉“不可久居”而知难而退,以保持他们的纯净与不受打扰,我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那些有名的景点、山水胜地,一开放旅游之后,立即被污染、被破坏,那一带所有的生灵,全都隐遁、全部撤退,久而久之,你会发觉那山、那水、那石、那树……,全失去了以往的灵性与风韵、特点和气质。由此看来,人的自私,人的无知,并非是万物之灵哪!

【作者】柳宗元(西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解人。十七举進士,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升礼部员外郎。因王叔文案贬永州司马,后徙柳州刺史。诗文皆极有名,文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