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天地之和(二):礼乐的智慧来自天地

一竹


【正见网2010年07月25日】

天地之间的和谐,表现为天高地下,万物布散于天地之间,高低大小各有情态,各具自然秉赋的本性,而又孳生有序,各得其宜。就象月日星辰,光耀不同,各有运行的轨迹;山川人物,状貌不同,各有自己的定位。这其中最根本的和谐因素就是“秩序”,只要这种秩序不被打乱,自然是万物繁衍,一片繁荣景象。先贤明君正是在洞彻这一自然规律中,领悟了这种“秩序”的内涵,从而制定了规范人类秩序的“礼”。如果人类社会能够尊崇这种秩序――人人各居其位,各守其职;同时又维持了各自不同的本性,各得其宜??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争斗了,社会自然就和谐稳定了。

万物的正常生长繁衍,来自于天地化育的各得其时,风雨催生,四时消长,各以其时,这一切又源于天地间的阴阳和顺。这个道理用之于人,一个人,如果内心平和,那么就可以保持自然的天性了。人之初,本性是纯净淡泊的,当有感于外物,就会有情意的波动,这种情意的波动,如果不加以适当的节制,在不断的受惑于外物的情况下,就无法再归于纯净淡泊,渐渐的就会迷失本性。迷失本性,就会背逆正道,为非作歹,就会出现以强凌弱,老无所养,幼无所安等等天下大乱的态势。所以先王制作礼乐,就是为天下人制定节度的意思。由此看来,“乐”的制定,并非要满足口耳之欲,而是以此来教化人心,使之对好恶有平正的判断力,从而可以回返到人生的正常状态。而乐曲的最高境界,那一定是情性意念的和悦。

先贤圣君取法天地之和,制定了礼乐,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也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以社会的和谐百姓的安乐为最终目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化人心。

我相信,大自然是上天给人的一本书,那是用来学习与感悟的,不是用来所谓“改造”的。在这一点上,古人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典范,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或寄情山水留下咏叹之佳篇,或探问万物寻求生命之真谛;而现代人,在对现代科学的追求中,加之无神论的蛊惑,唯我独尊,对自然万物肆意践踏损毁,来满足着难以填满的欲壑,甚至于天地震怒,灾祸频现,仍不知悔悟。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