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欧阳修“治民如治病”(外六篇)

严自律


【正见网2010年05月25日】

一、欧阳修“治民如治病”

欧阳修是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著名文学家,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曾任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参知政事等官。

欧阳修曾经说:“治民如治病。有位‘一等’的医生,穿的是绫罗绸缎,骑的是高头大马,举止得体,谈医书、讲病症,口若悬河,可病人服了他开的药,却不见效。另有一位穷医生,没有坐骑,不善言词,举止也不老练,然而病人服了他开的药,马上就见效。治民的官吏,就如同医生一样,只要是对百姓认真负责,关心他们的生命健康,能够治好他们的疾病,被百姓所称赞的,就是好官吏。”

二、“花草竹木都是巴焦”

唐朝的乐师焦德,有一天,随从皇帝去观赏御花园。

皇帝指着御花园中的花草竹木,询问各叫什么名称?焦德说:“它们都是巴焦。”

皇帝非常惊讶,就继续追问他为什么?

焦德回答说:“这些花草竹木,都是从四面八方,经过长途跋涉运来的,巴巴结结,到了上林苑,都已经心焦体干了。”

皇帝会意的笑了,并且停止了向各地索取花草竹木的作法。

三、司马光与蔡京的高下之别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实。進士及第。曾任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宰相)等官,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他编著的《资治通鉴》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

蔡京,北宋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曾任知开封府、户部尚书、右仆射、太师等职,是北宋臭名昭著的奸贼。

司马光来到京师开封时,首都的居民争相观看,都说他才是真正的宰相。

街道上观看的人十分拥挤,以至车马根本无法行進。市民们登房、上树以便观看,说:“希望看一眼司马相公。”结果竟踩碎了房瓦,攀折了树枝。

司马光逝世时,开封的市民停业前往吊丧,出卖衣服以供家人祭奠使用,在街巷里痛哭的人,数以万计。许多人家悬挂司马光的画像,每次吃饭时都以食品祭奠。

各地都派人来买画像,以致京师的一些画师,因此而暴富。

但是,蔡京被揭露,流放到南方时,途中需要购买饮食之类,商贩们得知是蔡京,都不愿卖给他们。有的人甚至高声谩骂,即使被官吏、士兵驱赶,也不停止骂声。

官员做得好坏不同,民心的向背爱憎,竞有这样大的差别。谁能说“百姓愚昧”呢?谁能说“可以倒行逆施而没有报应”呢?

四、为犯人选好风水地

王博文,北宋时济阴(今山东定陶西)人。小吏出身。宋真宗时,官至同知枢密院事。他一生为政,务求平和宽松。

他常对自己的孩子们说:“我这一辈子,每当判决到流放罪时,没有一次,不暗中为犯人选择风水较好的去处,心中想到:总要给他们一个有阳光、有风水、能够让他们活下去的地方。不能把人家逼到绝路上去!你们做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五、刺史与百姓互相关爱

辛公义,隋朝时代的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任侍郎、刺史、司隶大夫等官职。曾参加灭齐、灭陈战争。在岷州时,人们称他为慈母。

辛公义在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时,岷州的风俗是很害怕传染病,一个人生了病,全家人都回避、不理睬。病人失去照顾,大多数都会死亡。

辛公义命令把病人,全部用车拉来,安置在衙门里,以便照顾、治疗。夏天的几个月里,衙门的走廊里,都住满了病人。

辛公义自己也设了一张床,日夜与病人相处,并用自己的俸禄为病人请医买药,亲自看望慰问病人。

病人痊愈后,辛公义就召集其家属解释说:“人的生与死,都是命中注定了的,如果病人真能传染,那么我早就死了。”病人家属都愧谢而去。(笔者注:遇到传染病人,即要热心帮助治疗,又要积极预防传染,二者不可偏废。大家都诚念“法轮大法好!”更有实效)

后来,辛公义调任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他知道并州积压的囚徒太多。所以,一下车就直奔监狱,坐在露天地里,审讯犯人。只用了十几天,该判的判,该放的放,全部处理完毕。

回衙后,又受理新的诉讼案,都是立马判决。如果有需要监禁的,辛公义就住到办公的大厅内,陪着犯人。他说:“我没有能力让百姓们不发生争端。但我怎么可以把别人关在监狱内、而自己却安睡于家?”

辛公义关爱百姓,百姓们也关爱辛公义。后来,有要打官司的人,父老们都劝告说:“这么点小事,怎么能忍心去麻烦辛刺史呢?”大多数人都能相互谦让,从而使争端平息。

六、为吏忌作俑

做官最忌讳始作俑,首先带头去巴结上官,开创歪风邪气之先河。古代有人以土特产上贡朝廷,给地方留下了无尽的灾难。

比如交趾(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上贡生荔枝,沿路每隔十里,就需要更换马匹,每隔五里就必须有人侍候,其危害百姓,有如毒蛇猛兽。唐羌(东汉汝南人。和帝时辟公府,补临武县长。后来弃官还家,不应征召。)、上书陈述这种情形,和帝才制止了荔枝的上贡。

本朝(明朝)常熟知县郭南,是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虞山出产软粟,有的地方,把这种软粟,上献给官府。郭南知县,下令立即毁弃其种子,并说:“它将来很可能成为常熟的灾难。”他就是这样为老百姓深谋远虑的。

七、献女求媚,义不为此!

刘辟,唐朝人。曾辅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韦皋死后,自领其事,并反叛朝廷。后来被唐将高崇文所打败,俘虏,送京师后处死。

高崇文,唐幽州(今北京市)人。曾任左神策行营节度使,率兵讨平刘辟。后来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宁节度使,统领京西诸军。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

刘辟有两个妾,长得非常有姿色,刘辟被讨平后,监军官想把她们進献给朝廷。高崇文说:“皇帝命我们讨伐凶恶的敌人,就应当以抚慰百姓为首要的任务。進献美女,以讨取上官的欢心,难道是皇帝的意思吗?我高崇文,不愿做这种谄媚之事!”于是把刘辟的那两个美女,送给了没有妻室的军官。

(均据明代郑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