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12):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9月23日】

颛孙(ㄓㄨㄢ ㄙㄨㄣ)。(Zhuān sūn)

【历史来源】

出自于妫姓,以祖名为姓。根据《尚友录》记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春秋时期,陈国簪缨之后代有位公子名颛孙,在鲁国做官,后代子孙以他的业绩感到荣耀,就以祖名颛孙为姓。

【郡望】

丹阳郡:(1)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省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2)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3)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南京市),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市)为丹阳郡。

【历史人物】

颛孙师

颛孙师,字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后来到鲁国去拜孔子为师。那时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他是很年轻的一个,比孔子小48岁。古书上说,他长相端正,谈吐举止宽容文雅,待人接物友善从容,总之仪表很出众。不过孔子更重学问,所以他没有排入七十二贤者。唐代赠“陈伯”,开元八年(720年)从祀。宋咸淳二年(1266年)封“宛丘侯”,再封“陈国公”为列哲位,称先贤。

端木(ㄉㄨㄢ ㄇㄨ?)。(duān mù)

【历史来源】

1、源自于姬姓,以先祖名字为姓。黄帝生了二个儿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直到20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根据《端木氏家谱》、《祖德性谱》记载,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西周末代,有端木典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追随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端木?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宝玉”,遂诞子,因名端木赐。赐字子贡,春秋卫(今河南浚县)人。生于周敬王已25年(前520年),卒于周贞定王13年(前456年),享年64岁。子贡是孔子的一位出色弟子,受到历代帝王祭祀和封爵。唐代开元间封为十哲之一,后追封为黎侯(因浚县古称黎阳),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人改封先贤端木子。清代,封子贡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子贡先世多单传,且居聚地不详。唯子贡有据可考,葬于祖籍今浚县大?山南。

端木氏源远流长,祖述圣学,书香门第,历代英才辈出。端木赐的后裔目前繁衍已至八十八代。自先贤端木子贡之后端木家族有系统的族谱,繁衍、迁徙昭然有序。

在著名汉朝学者刘向的《刘向说苑》中,将端木赐之字称为子赣,并指出,子贡乃子赣之误。端木赐为鲁国宰相时,鲁公赐端木氏字子赣,(因赣字在古代读音为ㄍㄨㄥ?),因此后人凡作子贡者,亦音讹所改。在汉朝典籍《石经》中也有修正,贡应作赣。

端木赐的诸多后裔历经两千五百余年,绵延数十代,至今后裔宗脉遍布海内外,分衍有端木氏、端氏、木氏、沐氏、赣氏、贡氏及部分林氏。端木氏即是以先祖之名端木为姓氏。

后来赣字被读音为ㄍㄢ?,是因古代吴越人的地方读音而至,为汉语八大方言中赣方言的特点。今人因之。

2、源自于回族,汉化改姓。端木氏为回族复姓之一,端木原为中国古老的姓氏,后来融入回民族之中。端木,早期见于回族的有清朝书法家端木采、书画家端木焯、端木治等。端木氏回族主要分布在安徽和东南沿海地区。

【郡望】

1、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有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

2、广平郡:广平郡始建于西汉景帝中元初年(西元前149年),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复置广平郡,辖境扩大。隋朝开皇初年废黜。

【历史人物】

端木赐

孔子弟子,字子贡。(前520~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能干有济世之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在孔子那个时代,国与国邦交中,礼官人员的言辞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孔子也曾说:“不学《诗》, 无以言”,《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灵活运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

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十分贴切,“断章取义”恰到好处,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而且说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他对该诗的理解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在《论语》中给予子贡极高的评价。

端木赐死于齐国。死后至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其为“黎侯”;宋大中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子贡故事一例: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像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像君子的憎恶小人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巫马(ㄨ ㄇㄚˇ)。(wū mǎ)

【历史来源】

所谓巫马,本来是周朝时的一个官名,也就是掌管治疗马匹的官职。巫马氏正是由这种官职的后人以巫马为姓。这可以在《姓氏考略》得到有关于他们“掌养疾马而乘治之”以官为姓的记载。而根据《通志・氏族略》上有关于巫马氏的子孙,孔子门生之一的巫马施,曾经担任单父的宰相的记载。巫马施精心于国事,可从史书记载中知道。巫马以后,这个复姓,就很少见名人出现,也可能是改姓单姓巫的原因吧。

【郡望】

单父郡

【历史人物】

巫马施,孔子门生之一,曾经任单父的宰相。巫马施精心于国事,可从史书记载中知道。巫马以后,这个复姓,就很少见,也可能是改姓单姓“巫”的原因吧。

公西(ㄍㄨㄥ ㄒㄧ)。(Gōng xī)

【历史来源】

出自于姬姓,鲁国公族季孙氏的支系后代所改。公西一姓,根据《姓氏寻源》记载,春秋时鲁国公族,为季孙氏的支子后裔所改,以公西为姓。公西氏在春秋时代也是鲁国的一个公族,出自于权高名重的季孙氏,算起来也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根据《姓氏寻源》资料上记载,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姓公西的不少,其中以公西赤的名声最大,也最有成就。公西氏鼎盛于鲁(今山东境内的一大名门)。

【郡望】

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西元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省清丰西南),下领四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省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废。

【历史人物】

公西赤

公西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曾言其志说:“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孔子认为他很谦虚。 他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钜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公西子 ”。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