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8月09日】

【原文】

帝沈(1)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進(2)、钱,m(3)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4),伐契丹(5),继有交州、西夏之役(6)。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7)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8),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9)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10)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出自《宋史.卷五.本纪第五.太宗二》)

【注释】

(1)沈:深沉,沉着。
(2)陈洪進:平海郡节度使,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夏四月,朝见宋太宗,献漳、泉二州,县十四。
(3)钱,m:吴越国君,太平兴国三年上表献其境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
(4)取太原:太平兴国四年平北汉。
(5)伐契丹:太宗雍熙三年北伐契丹。
(6)交州、西夏之役:太平兴国八年到雍熙、淳化年间讨伐西夏主李继迁的战争。
(7)俘馘(音国):俘虏。馘,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计功。
(8)恻怛(音彻达):同情,哀怜。
(9)五兵:指茅、戟、钺、~J、弓矢等五种兵器。
(10)耆耋(音其达):老的意思。

【语译参考】

皇上深沉多谋,英明果断,慷慨有平定天下的志向。即皇位之后,陈洪進、钱,m相继献出土地。不久,攻取太原,讨伐契丹,接着又有交州、西夏的战役。战争不断,天灾正盛行,俘虏每天送来,而老百姓不知道有战事;水灾、旱灾、螟灾、蝗灾,几乎遍天下,而老百姓不想造反。这是为什么呢?皇上以慈悲节俭作为宝,穿一再洗过的衣服,捣毁珍奇巧妙的玩物,拒绝所進献的美女音乐,认识到出猎游玩的坏处。杜绝物欲,不宣传祥瑞的征兆,关心农业,考察政绩。讲究学问以求得博学多闻,不惩罚悖逆言行来鼓励直言敢谏之士,哀怜体恤百姓的疾苦,勤勉自励,往往为公事忙到天晚忘记吃饭。以至于要自焚来抵销上天的责罚,要除去天下的全部赋税来使民力得到宽舒,最后获得不动刀兵、庄稼连续丰登的功效。因此青州、齐地的年老长者,愿意率领子弟平整道路请皇上登泰山封禅的情况接踵而来。君子说:“获得百姓的拥护方能当好天子”,大概说的就是太宗皇帝吧!

【研析】

太宗皇帝得到百姓的拥护,乃由于他慈悲节俭、讲究学问、不奢侈浮华、不贪图享受、处处替百姓着想、关心民间疾苦、勤勉自励,公而忘食……即使战争不断、天灾连连,老百姓也不会逃走、造反,缘于皇帝的品格感动了他们,愿意一起与皇帝共体时艰,终致不动刀兵、庄稼丰收。所以当好天子与获得百姓拥护,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延伸思考】

1.领导者得不到百姓拥护,将会产生什么困境?
2.请就古代皇帝与子民,到今日总统与百姓,他们之间微妙的转换关系,做一简述。(可就权力、责任、态度等,选一项说明。)
3.宋太宗诸项德政中,哪些项目让百姓感受最深,为什么?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续资治通鉴》(第一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