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05):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9月16日】

赫连(ㄏㄜ? ㄌㄧㄢ?)。(Hè lián)

【历史来源】

1、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姓。根据《晋书》记载,“刘元海之族也,僭称天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改姓姚,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齐,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父王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为天子,是为徽赫,实在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铁伐。” 由此可以看出,自刘元海起,其后代遂以赫连为姓,称为赫连氏。

译:刘元海之族,篡位自称天王,有诏书曰:我的先祖,从北方迁至幽朔后,改姓姚,与中原的姓氏不同音,故又随母亲姓齐。子孙随母姓是不合礼仪的。古代人姓氏不定,有随母姓的,有随父姓的,我现在要根据礼法改变这种习惯。帝王是上天之子,是显赫的徽记,天地相连的枢纽。故现在改姓称赫连氏,顺应天意,永享天下。天子位尊,不能与支庶同姓,其他非正统的子孙,皆以铁伐为氏。愿我的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能征善战。

2、西晋至东晋时,吐谷浑族有赫连氏。

【郡望】

1、盛乐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祁县东部一带地区。

2、渤海郡:西汉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辽宁省渤海湾沿岸一带地区。
  
【堂号】

乐川堂、仁恕堂:北周有赫连达,是赫连勃勃之后,刚鲠有胆量。他年少时随贺拔岳征伐有功,赐为长广乡男爵。后来又迎接宇文泰匡,收复秦、陇、弘农,战于沙苑,皆有功。武帝时拜大将军、夏州总管。他廉俭仁恕,進爵仁恕,進爵乐川郡公卒。赫连氏因以“乐川”、“仁恕”为堂号。

【历史人物】

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公元425年),匈奴族铁弗部,十六国时期夏国创建者。公元407年―425年在位。赫连勃勃骁勇剽悍,善骑射,多智谋,称雄漠北,早年归附后秦姚兴,深得姚兴信任。历任骁骑将军,奉车都尉,持节、安北将军,并封为五原公。

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出镇朔方。是年杀害岳父没亦干。弘始九年(公元407年)反叛后秦,起兵自立。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公元413年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名曰统万(今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 君临万邦”之意。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

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進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

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瑰镇守,封赫连瑰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瑰另立太子,赫连瑰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

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昌继位。427年,北魏攻取统万,次年,赫连昌被擒。431年夏亡。


皇甫(ㄏㄨㄤ? ㄈㄨˇ)。(Huáng fǔ)

【历史来源】

1、出自于西周,以官名为姓。西周太师(高级武官)皇甫的后代以皇甫为姓。

2、出自于子姓,为皇父氏所改。西周后期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充石,字皇父,宋武公时任司徒。当时有长狄囝瞒部落進攻宋国,皇父领军反击,打退了长狄任,但皇父和两个儿子却不幸战死沙场。后来皇父的孙子南雍陲以祖父的字为姓,称皇父氏。而第6世孙皇父孟子,生子皇父遇。秦国灭宋时,皇父遇逃至鲁国。西汉中期,皇父遇嫡系子孙皇父鸾,自鲁迁居陕西茂盛陵,便把姓氏中的父字改为甫字(在古代二字同音通用),便成为皇甫氏。

【郡望】
1、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为汉代“三辅”之首。相当于现在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地区。

2、安定郡:汉武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
  
【堂号】

威远堂:后汉时有皇甫规,用兵很有韬略。羌人侵犯陇西,皇甫规打报告要求由自己率兵抵抗。梁冀忌妒他,他只好藉口有病回家,几乎被梁冀陷害而死。他在家中用《诗经》、《礼记》教学生,当时都称他贤人。梁冀死后,朝廷把他召回,拜泰山太守。因为他过去征服西羌有功,又拜他为渡辽将军,在职数年,东北边疆畏威服德,又升尚书,迁弘农太守,转护羌都尉。

【历史人物】

皇甫谧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是东汉太尉皇甫嵩的曾孙,拜乡人席坦为师。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岁。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含河南渑池县)。叔父、叔母,尤其是叔母,很疼爱他。而皇甫谧自幼贪玩,无心向学,人们笑他是傻子。到了十七岁,人高马大,竟“未通书史”,整天东游西荡,像脱缰的马,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

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他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他很受感动,噙着泪花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下定决心要编著一部针灸学专书。

由于参考书奇缺,这给皇甫谧编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症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典范的巨著―《黄帝 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

该书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症、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并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40岁时,他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有人不解他为何对学习如此沉迷,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说如果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晚上便死去,也是值得的。皇帝敬他品格高尚、学识丰富,便请他做官,他不但回绝了,竟然还向皇上借了一车的书来读,也算得上是一桩奇事了!

其著的《帝王世纪》,为重要的历史地理著作,记录了各代帝王时期的地亩、属国、人口。他对先秦时代的人口估计是目前人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资料,一直为历代学者所引用。


尉迟(ㄨㄟ? ㄔ?)。(Yù chí)

【历史来源】

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以部落名命姓。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拔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拔啁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進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

【郡望】

太原郡:秦汉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隋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太原市)。以后宋、金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以来省会都在此地。

【堂号】

镝余堂、忠武堂:唐朝时有鄂国公尉迟敬德,战功累累。有奸臣说他要造反,太宗问他,他回答说:“臣从陛下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我随陛下身经百战,现在留下的,是枪刀弓箭里面捡回来的一条剩下的命。现在天下已定,你就疑惑我要造反吗?)说罢,就脱光衣服往地下一扔,要太宗数数他身上的伤疤。太宗留着泪抚摩着,安慰他。他卒后谥忠武。

【历史人物】

尉迟恭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兵器:单鞭,丈八长矛。座驾:踏雪乌骓马。传说其面如黑炭。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

隋大业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隋大业十三年刘武周起兵,收罗尉迟敬德为偏将,与宋金刚南侵,陷晋、浍二州。尉迟敬德破永安王孝基,俘虏孤怀恩、唐俭等。武德三年,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太宗遣任城王道宗、宇文士前往劝降。尉迟敬德与寻相举城投降。太宗大悦,赐以曲宴,引为右一府统军。

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任泾州道行军总管等职。晚年信方术,杜门不出。以下是尉迟恭镇鬼成为门神的传闻:

隋末人尉迟恭骁勇善战,后来率部降李世民。李世民和王世充作战,因为王世充势大,许多降唐的人又叛逃了,众人怀疑尉迟恭,请求杀掉他,李世民不肯,引入内室,赐以金银,说:“你要走,可用这些钱做盘缠。”

几天后,李世民打猎,敌兵几万人来突袭。正在危急之际,尉迟恭飞骑来救,刺落敌将,救护李世民杀出重围。

李世民坐天下后,重用尉迟恭,想把公主嫁给他,尉迟恭说;“我虽然是武将,也知道古人富不易妻,我愿意和糟糠之妻相守终生。”

后来李世民患病,每夜梦鬼,因为尉迟恭有勇有德,所以派他夜里守宫门,得以安然入睡。演变到今天,人们都爱画尉迟恭像贴在门上镇鬼。


公羊(ㄍㄨㄥ ㄧㄤ?)。(Gōng yáng)

【历史来源】

出自于姬姓,以祖上名为姓。根据《尚友录》资料记载,公羊氏家族,是先秦时期鲁国的公孙羊孺之后,以王父字而得姓。春秋时代,鲁国有位才学出众的人物,叫做公孙羊孺,往后他的子孙便取祖上名字中公羊二字为姓。

【郡望】

顿丘郡:始建于西晋泰始二年(西历266年)置,治所在顿丘(今河南省清丰西南)下领四县,辖境相当于今河南清丰、濮阳、内黄、南乐、范县等地。北齐废。

【堂号】

春秋堂: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他钻研《春秋》,作了《春秋公羊传》。他的玄孙公羊寿与弟子都禄把书稿整理出版成书。至汉代,何休又作了《解诂》,使《公羊春秋》一书得以大传。公羊氏遂以“春秋”为堂号。

【历史人物】

公羊高

公羊高,战国时候的著名学者,齐国人,承继发扬孔子的儒学,为卜子夏高徒,他讲学有《春秋传》一书,也叫《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到汉初,他玄孙公羊寿,邀集了研究公羊高的学者,辑录成《春秋公羊传》。何休又作《解诂》十一卷。多阐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倡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为天下文人学士看重,传播很广,成为儒学“十二经”之一。后来就以《公羊传》之名流传至今。

这儒学十二经是:《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公羊传》是今文,盛行于汉武帝、汉宣帝之时。自王莽时,古文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到清代后期,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主张复兴今文学,借用公羊传“微言大义”来说经,议论时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

《公羊传》尤为今文经学派所推崇,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历代今文经学家都常用它作为议论时政治的根据。它也是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