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94):晁勾敖融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9月05日】

晁(ㄔㄠ?)。(cháo)

【历史来源】

1、源自于姬姓,以祖名为姓。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非常疼爱小儿子王子朝,打算将他立为太子。只是事情没办完时景帝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没想到景王的另一个儿子丐早谋得王位,于是他便乘这个机会暗中勾结晋国的君臣作为外援,景帝一死,他便和王子朝争夺王位。这时,执政的卿士单氏和刘氏拥立另一个王子猛作为国君,称为周悼王。王子朝发动周都部分贵族和失去官位的旧贵族的子弟起兵,赶走悼王。这时晋国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归国复位。不久以后,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继位,称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贵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赶走了敬王,自立为王。三年以后,周敬王在晋军的帮助下复位。王子朝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国。王子朝的子孙后代后来并以朝为姓,称为朝氏。晁是?、朝的古字,因而又写做晁、?氏。晁与?、朝古代的时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出自于史姓,也是以祖名为姓。春秋时期,卫国有位大夫名叫史晁,他的子孙便以晁作为他们的姓。

【郡望】

1、京兆郡:及国都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京兆,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阴市一带。

2、南阳郡: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3、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设置,以颍水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许昌市一带的地区。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禹县。
  
【堂号】

智囊堂、学书堂:汉代晁错,为太学掌故,文帝派他跟伏生学习《尚书》。人称他为智囊。景帝的时候他是御史大夫。

【历史人物】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

《宋史.晁补之传》云:晁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生长在书香门第。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日诵千言,故早负盛名。

晁补之少时即受到苏轼知赏,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晁补之19岁时,从父游宦杭州,观览钱塘风物之盛丽,山川之秀异,于是写了《七述》一文。此时,大文学家苏轼正做杭州通判,喜欢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赋。晁补之以《七述》谒见苏轼,苏轼“读之叹曰:‘吾可以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宋史》本传),具体原文为“于文无所不能,博辩俊伟,绝人远甚。”(《晁君成诗集引》) 

这是二人订交之始,此后直贯终生,对晁补之影响极深远。熙宁八年,父亲晁端友病卒京师昭得坊,最终官至著作佐郎。补之因家贫,竟不能以时葬,引为终身憾事。这年他才二十三岁,即奉母归巨野故里,耕读度日,常常为衣食困窘叹息。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晁补之27岁时“举進士,应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拿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是个深入钻研经术的学者,可以革除官场历来的浮薄歪风。)后调澶州司户参军,改充北京国子监教授。

元佑间调至京师,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后派任扬州通判,又召回秘书省等职。绍圣初,出知齐州,后来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罪名,连贬。后退闲故里,啸傲田园。晚年,朝廷又起用他任泗州知府。死于任所。

晁补之一生嗜学不倦,文章名重一时。《宋史》本传云:“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辞》,立论集屈原、宋玉以来之大成;赋咏有《变离骚》等三书。因朝廷对安南用兵,又着有《罪言》一篇,大意是说,计划选择具备仁厚、勇略才干的官吏为五管郡守,及修葺海上诸郡的武备等等,评议者认为他的见解通达世务,颇有见地。”

晁补之散文流畅,其政论、论史之作,比较注重“切中实务”,并对空泛、迂腐、不切实际的议论,有所嘲讽。他除善文之外,亦工诗词书画。其所作诗文凡70卷,名《鸡肋集》,另有收录晁补之词作的 《晁氏琴趣外篇》6卷。

勾(ㄍㄡ)。(gōu)

【历史来源】

1、以官名为姓。根据《山海经》记载,有困民之国,勾姓。为此姓之始。勾又写作句。其实此姓最早是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此外,帝少昊的一个儿子名重,死后被封为木正,为五行神之一,掌管天地万物的生老病死,号称勾芒。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勾为姓。勾姓在南宋时是为了避免与宋高宗赵构的名讳,而改为句(音为ㄍㄡ)、钩等姓。

2、以官名为姓。根据《路史》记载,少?氏的第三个儿子重,曾经是勾芒官,为五行神之一,为木正,主管树木。于是重的后代便用此官名勾作为姓。至今另可写为句。

3、出自于为避帝讳所改。南宋时,为避高宗赵构之讳,勾氏改为句(音为ㄍㄡ)氏;有些是加草字头,改为苟(音为ㄍㄡˇ)姓。

4、出自少数民族姓氏句龙氏所改。东汉时,南匈奴有句龙氏,進入中原后便逐渐汉化,所以句(音为ㄍㄡ,古时是写为勾)为姓。

【郡望】

1、平阳郡:三国的时候魏国所置。在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一带。

2、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历史人物】

勾践

勾践,春秋战国时代,越国君王,生年不详,西元前496--前464年在位。

勾践即位后不久,吴王阖闾乘机攻越。越军于~-李大败吴军,阖闾被创身亡。阖闾临终遗嘱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即位为吴王之后,励精图治准备攻越报仇。勾践不听范蠡劝阻,仓促下抢先出兵攻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大败。吴军占领越都会稽,将勾践围困在会稽山。范蠡建议勾践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向吴王求和,用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海?⑾咨厦琅?魇?7虿钤诓?喝八迪掠朐焦?楹停?示?毓?9醇?蛟焦?济裣纶?锛海?缓笕ノ夤??虿钭髋?停?壮⒎啾悖?钪掌?梅虿畹男湃危??旰蟊皇头呕卦焦??p>勾践回国后发誓复雠灭吴,卧薪尝胆,休养生息,重用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货殖列传》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一年,越国向吴国進贡蒸熟的种子,使第二年吴国大饥,削弱了吴国的国力。

西元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北上黄池争霸,趁虚而入,攻入吴都姑苏,杀吴太子。夫差返国后被迫向勾践求和。勾践不久后再次攻吴。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军围困吴都三年后终于破城。夫差困于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勾践随后北上迁都琅?,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敖(ㄠ?)。(áo)

【历史来源】

1 出自于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另一方为大敖。太敖的子孙便以祖上的名字为他们的姓。

2 出自于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因此这些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郡望】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堂号】

采庵堂:宋代有位叫敖陶孙的学者,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進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采庵集》。

【历史人物】

敖陶孙

敖陶孙(西元1154-1227年),字器之,号攀庵、攀翁,南宋长乐(今属福建)人。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敖陶孙乡荐第一,不久“入太学”。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曾从龙榜進士。历任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平海节度判官、温陵佥判等。理宗即位(1125年),转奉议郎,赐绯鱼袋,主管莘州西岳庙。宝庆三年(1227年)去世,享年74岁。
  
敖陶孙原籍江西。宁宗年间(1195年),理学家朱熹被朝中当权者贬谪。因敖陶孙尊重与仰慕朱熹的学问和为学态度,有一次去探望他,并赠诗表达自己的心迹,不想因此得罪了宰相韩?胄等人。韩?胄四处捉拿敖陶孙,敖陶孙不得不化名走上逃亡之路,最后隐居福建省福清县东塘(今后山顶瑞亭村)。韩?胄死后,敖陶孙方恢复姓名。

据说,一直到南宋宁宗时,敖陶孙方才名满天下。史载,敖陶孙 “少倜傥有大志气,为文援笔立就(拿起笔来,立刻一挥而就)”。他“内负摩云冲斗之气,而外自蟠屈寝趋平夷然。长身庞眉、轩昂惊俗……知者以为质,不知者以为亢”。意思是说,敖陶孙英华内敛,外表平和,浓眉高个,气宇轩昂,志向远大,人格高尚,知道的人,认为他内质优秀,不知道的人,会误认为好张扬。其实他是一位“胸蟠二万卷,笔落五千言”的人物。

据记载,敖陶孙“侍奉双亲极尽孝道,对手足有恩意。娶昆山沈氏,夫妇相敬如宾。室内并无妾媵佣婢,夫人每日亲自执掌家务、炊事,其日子过得清苦如此。晚年稍稍有点俸钱积蓄,立即取出在故山筑宅所在地区,买田百亩……”晚年深居谢绝宾客,惟与同乡林公遇、连江李韶、莆田刘克庄相过从。

敖陶孙不仅诗文俱佳,同时兼擅诗评,其《攀翁诗评》用比拟手法来形象地说明魏晋唐宋诗人风格,很受后人推许。如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等,鉴别裁定精致、造语隽永绝妙。

敖陶孙著有《江湖集》、《江湖后集》、《攀翁诗集》、《攀翁诗评》、《知不足斋丛书》等。另有《敖器之诗话》1卷。(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攀庵敖先生墓志铭》。)


融(ㄖㄨㄥ?)。(róng)

【历史来源】

出自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代。颛顼的后代有祝融氏,帝喾为部落首领时,祝融为五行神之一的火正,后世尊称为火神。祝融部族原本居住于中原,后来搬迁于江南,与少数民族杂居,其中有芈姓。后来建立楚国,祝融氏后人分为祝姓和融姓两支,所以历史上称祝、融二姓同宗。

【郡望】

1、南康郡:晋代从庐陵郡分置南康郡。相当于现在江西省南康、赣县一带地区。

2、高阳郡:本战国时高阳邑。北魏置青州高阳郡,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堂号】

古皇堂: 《白虎辟儒通义》中,以伏羲、神农、祝融为三皇,早于黄帝,故融姓又称“古皇”。


【历史人物】

祝融

综合上古史料,我们可以知道,祝融氏是神农氏时代,或者早在伏羲氏时代出现的一个以善于取火、管火、用火而闻名的部落,并逐渐迁移到南方生活,促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用火技术有了提升与发展。到五帝时代,“祝融”又因此被用作官职名称,其实更准确地讲应该是一个行业名称。
《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这是古人对“祝融”一词的解释。

“祝”字在甲骨文的字形,像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其本义指男巫,是祭祀时主持祝祷的人,引申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

“融”字是个形声字,从鬲,虫省声。鬲是古代一种烹饪器。“融”字的本义是炊气上升,引申为长久、明亮、通达、流通、显明、昌盛、和乐、恬适、和煦、暖和等义。所以,“祝融”一词表示在炊器旁用火,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人,是掌管用火的人。

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运用于战争中。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因此人们把火灾称为遇“祝融之患”或是遭“回禄”之灾,就是由此来的。

关于祝融的传说不少,这里选出几则:

之一: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之二:上古帝喾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儿子,他的官职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庙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之三:黄帝时期,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该说,衡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分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今衡阳南岳祝融峰顶还有一座祝融殿。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

之四:尧帝时期,洪水滔天,浸山灭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尧帝下令鲧(大禹之父)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过去了,毫无成效。后来,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间。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终于渐渐看不见洪水踪迹了。但是,天帝知道息壤被窃,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鲧杀死,并夺回余下的息壤。天帝还命祝融监视人间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权。由于祝融属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之五:北水神王与火神祝融战斗,被祝融真火炼死。从此,祝融成为水火之神。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