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仁赡腰斩幼子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6月01日】

【原文】

刘仁赡(1)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齐王景达不许,仁赡愤邑(2)成疾。其幼子崇谏夜泛舟渡淮北,为小校所执(3),仁赡命腰斩之,左右莫敢救,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以救之,仁赡不许。廷构复使求救于夫人,夫人曰:“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若贷(4)之,则刘氏为不忠之门,妾与公何面目见将士乎?”趣命(5)斩之,然后成丧。将士皆感泣。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三.后周纪四》)

【注释】

(1)刘仁赡(音善):(900年~957年),字守惠,彭城人也。五代南唐大将,左监门卫将军,累迁为右监门卫将军,历黄、袁二州刺史,所至称治。仁赡为将,轻财重士,法令严肃,少略通兵书。
(2)愤邑:忧愤愁闷。邑,烦闷。
(3)执:拘捕。
(4)贷:宽恕。
(5)趣(音促)命:催促命令。

【语译参考】

刘仁赡请求由边镐守城,自己率领部众决一死战,齐王李景达不同意,刘仁赡忧愤愁闷而得病。他的小儿子刘崇谏夜晚乘船准备渡到淮北,被军中小校抓获,刘仁赡下令将他腰斩,左右的人都不敢救,监军使周廷构在中门大哭来相救,刘仁赡不允许。周廷构又派人向夫人求救,夫人说:“贱妾对崇谏不是不怜爱,然而军法不可徇私,名节不可亏损,倘若宽恕他,那么刘氏就成为不忠之门,贱妾与刘公有什么面目去见将吏士卒呢?”催促命令将他腰斩,然后收敛安葬。将吏士卒都感动得流泪。

【研析】

后周攻唐,周世宗、赵匡胤攻寿春,破城外数寨,刘仁赡坚守州城不投降。后来刘仁赡病得不省人事,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人以他的名义作表书,奉表投降,过几天,刘仁赡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周世宗占领寿春后,为表彰他的节操,将清淮军改名为忠正军,并追封他为彭城郡王,宋代加谥“忠肃”,明代又在寿州城内建忠肃王庙祭祀他。此短文是他坚守寿春城,其中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刘崇谏虽然贵为他的幼子,他依然不徇私,难得的是他的夫人也深明大义,知道军法与名节的重要性,忍痛催促赶快将他腰斩,将士焉能不感动呢?他对所事奉的君主,竭尽忠诚,坚守节操,难怪其忠节为后人所景仰。

【延伸思考】

1.刘仁赡大义灭亲,腰斩幼子,因而感动了将士。你也曾经被何事所感动吗?请与大家分享。
2.执政者如果都能依法公正处理,将会减少哪些弊端的发生?
3.夫人支持刘仁赡的决定,请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她内心的挣扎,她为什么能放下亲情?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69)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十五)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二十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4.《资治通鉴轻松读》4 欧惠章编写 希代书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