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9年03月22日】

*正见网2009年3月16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路灯的告白

修改与评注:此诗的成功,主要在于作者选择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来描写诗中出现的全部角色:用拟人的手法,站在路灯的角度来讲述全诗的内涵。把自己要说的话都交给路灯去说,又轻松又省净,读起来也特别明白易懂。角色之间的关系、时空的变换,交代起来都比较容易。这种思路值得大家参考和学习。

本诗的修改不多:对于太长的诗行,尽可能压缩了一些不影响内涵的字词;末节诗行中“都是大法的好儿郎”,这个“好儿郎”要用来称呼“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大法弟子,实觉勉强,因此改为“正法中我助师尊忙”。另外,标题“路灯的告白”改为“路灯的自白”,按此诗的内涵和口气,应该是“自白”。

原稿:诗二首

听女高音黄碧如演唱:
声声行云流水,字字玉润珠圆。 慈心悠婉劝善,慧语润泽心田。

律诗:观《龙泉鼓舞》
手鼓敲欢快,男儿舞逸兴。 翻扑如虎跃,蹦踏似龙腾。
意概雄风展,情豪壮志凌。 群英姿矫健,华夏韵?升。

注:“?升”表日益兴盛之意。

修改与评注:第二首末句中“?”字属冷僻字,而且不是非用不可。作者“注”曰:“?升”表日益兴盛之意。那么应该说“运?升”更好。但同样的意思说“运蒸蒸”似乎更好,因为后者好懂,而且有形象、有气势:就象太阳初升一样。因此改为“运蒸蒸”,“注”也用不着了。希望所有作者都尽可能避免用冷僻字,因为那样会降低读者理解和认同的可能性。由于作者来稿标题为“律诗”,就按律诗的标准说一下:第二句中的“逸兴”一词,“兴”字当读去声而非平声,但此字是韵脚,必须是平声,因此等于是破律了。第三句中的“扑”是入声字而非平声。“?升”之“?”在这个词里读仄声,因此如果不改的话,也破律了。但我们在标题中去掉“律诗”不是因为这几个字,而是所有的“律诗”或“绝句”我们都和古风一样的处理。

原稿:感谢神韵

修改与评注:此诗中只修改了一个成语:“美轮美奂”改成了“美妙绝伦”。在以前的评议中我们已经说过:“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高大和众多的,不是形容歌舞的。误用这个词的作者当然是没有查阅字典或成语词典的,可能是听人说或看人用就跟着用了。一般人这样做,可能人家回说是好事,“会捡话”。但诗歌作者应该要求高一些。不是讲“练字、练句”吗?就是自己经常用的词语,放到诗里边,还可能要再查字典确定它和另一个近义字的细微差别,何况自己没有查过确切词义的词呢。

原稿:春雪(从略)

修改与评注:“春雪”一诗未做任何修改。但同时收到的两首词因来不及审阅而暂时推迟到第二天。审阅中发现一些必须修改的地方,因此没有登载。“离亭燕・脱苦海”一词,第三行中“恐怖诛罚杀斗”一句,“罚杀”两个字都是入声字,但该处都应该用平声。下片第一行中“老丈病魔夺走”,“夺”字是入声字,但该处也须用平声字。此词比较容易读懂。唯一的担心是末行“解脱找良方,大法世间传久”,好象把大法说成了世人解脱病痛的“良方”,不知这样会不会有问题,只是一点感觉,提供作者参考。

“西河・神妪”一词,作者在来稿中注明“根据龙榆生先生的断句,根据《钦定词谱》的韵律”,这个做法是不行的。我们在以前的评议中是说过,遇到某一句的平仄无法合谱时,可以找各谱中平仄可以调得过来的那个谱来填,但不是说只取那个谱的那一句,其它的各句还照原谱。无论选那个谱,一旦选定了,就得全照那个谱来填。此词上片末行的“讲真相拯救苍生”是3-4读,而这句应该是4-3读。同行的“棉服厚重疾步”中“服”和“疾”都是入声字,但按谱都应该平声。下片第一行“末劫乱世苦救度”中“劫”字为入声,但该处应平。全词末句“大法勤读神专注”中,“读”字是入声,该处应平。作者最后一句的句读是按龙榆生先生的断句做的,如果保留这一句,就得把全词中字的平仄都按龙榆生先生的谱查一遍并做必要的修改。如果希望保留原来的平仄安排,就要把最后一句的读法按《钦定词谱》改一改。

原稿:诗歌:天国乐团显神威
乌云翻滚雷声鸣,风雨交加行人惊。
天国乐团鼓号响,雨停风止天复明。
大法圣徒神威显,随师济世正大穹。

修改与评注:此诗末行的韵脚与前两个韵脚不相押。还是那个第一部“东冬”与第十一部“更青蒸”混押的问题。

*对正见网2009年3月14日来稿附言中问题的回复:

来稿附言大要:

1。必须把正见网的《诗词常识》看懂看会,这是最基本的,虽然看的很累,有些地方暂时不明白,但也必须反复看,直至明白。
2。同修推荐的《词林正韵》这本书很好,解决为找韵脚的难度。如果能有简单的看书说明,就更好了。
3。我想建议的看《学诗百法》这本书…还有《学词百法》,我看后觉得受益很大,请同修指正,如果赞成,可在网上评议中推荐给写诗的同修。

简单回复:作者有那样的兴趣和耐心,把《诗词常识》反复看懂,我们当然不反对,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可能不同:有的人喜欢从理性上入手,有的人喜欢从理感性上入手。但我们不建议作者们都去通读《诗词常识》。因为大法弟子时间很有限,我们认为最省时的办法是边写边学。作者们的情况很不相同,如果一位作者真正到了非要弄懂一个概念不可的时候,我们会在“评议”中建议作者去读《诗词常识》中的某一部份。学写诗词和学中医很类似:单是懂了理论还不行,长期积累的直接、间接的经验可能比理论更重要。

《词林正韵》是我们现在采用的押韵标准。每次写好诗、词后,把自己诗、词中的韵脚逐个查一下,看是否都属同一韵部。这样会避免很多麻烦,能节约作者和编者很多时间。可惜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检查自己所用的韵字:等到发现脱韵、错韵了,编者修改韵脚后自己还不一定满意;不修改吧,又不能发。看到自己的诗没有登出,心里也不安静。查韵脚最好用电脑搜索,那样很快,不费事。但如果同一个字出现在不同的声调部份或者不同的韵部,一定要弄清自己所用那个字的含义是否与查到的字相同。比如“胜”读平声和仄声时意思不同,而“看”读平声和仄声时意思不变。如果希望平时多翻看韵书,更快的熟习各韵部的韵字,那就可以把常用韵部的字打印下来,有时作为休息一样翻一翻。

自古以来,谈诗歌写作的书很多,但我们不轻易推荐任何一本书给大家看。如上所述,诗歌的文字水平靠积累和经验;而诗歌的格调则来自作者的心胸、品格和见识。对于修炼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心性的高低。这些都不是读诗词写作方面的书所能得到的。一本书要适应完全不懂诗的、初学写诗的乃至比较懂诗的人阅读,那除了宏篇巨著的大部头以外,是不可能的。作者提到的两本书是初学者可以看得懂或基本看得懂的。写诗到了一定的水平后,就可以看看古人的各种“诗话”,那都是经验之谈,可以借鉴。但作者提到的两本书有个显著的缺点:立名立“法”太多。对于進门的人可能觉得条分缕析的很清楚,但你真弄明白了后,就觉得没有必要了:哪有那样多法呀,交代几句就够了,还专门立一“法”。但这两本书的很大好处是:没有邪党文化的污染。我们不推荐大家去读,也不阻挠谁去读。我们要强调的还是:多读好诗(包括大法弟子写的好诗),多写作多练习,保持做好三件事,自己的诗歌就会越写越好。

*正见网2009年3月14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神韵观感三首
阮郎归:

奇缘神韵愈折肱,
悄松尘带绷。
海天无限释鲲鹏,
日长花木荣。

生老骤,
病亡频,
黄昏孤影茕。
明白真相见峥嵘,
更知天地宏。

西江月:

玉指抹开遗憾,
银弦诉尽忧伤。
劫波汹涌雾茫茫,
快快找寻真相。

吊影还逢圆月,
愁云又见朝阳。
莺啼婉转喜洋洋,
处处洒播希望。

雨淋铃:

横舟斜雨,正飞云暮,一院风树。
飘英漫叩苔户,曾欢语处,幽香如故。
对景那堪,秀出总遭骤风妒。
泪洒去、春水东流,望断青山屹然住。

清弦易断难移柱,雨淋铃、可是周郎顾。
声声杜宇何赴,随凤舞、紫云神路。
极乐仙游,应是良辰美景无数。
缘定许、琼馆重逢,执手倾相诉。

修改与评注:“阮郎归 ”首行“折”为入声字,非平声。下片第四行“白”也是入声。另外,此词的韵脚,作者选用的是第十一部(庚青蒸),但此词韵脚的大部份现在的读音都属于第一部(东冬)。第一部和第十一部混押的问题至今在许多北方人中还存在,这也有历史留下的原因:“词林正韵”中这部份韵字就是其痕迹。这个问题暂不深说。我们想说的是:押韵在首先考虑合乎韵书的同时,如果能同时合符现代人的读音,那就是最令人满意的做法。除了格律上这点小问题外,此词在用词构句上也不太通俗,尤其是上片,很难明白作者要讲的具体内容。“西江月”末行“播”字属去声,不宜当作平声用。因此将“洒播”改为“给人”。这首词没有甚么问题,也比较明白易懂,因此登载了。下一首“雨淋铃”在格律上唯一的问题是第三行“对景那堪,秀出总遭骤风妒”,后七字作者用成七言诗的读法了。各谱的这一词牌都引柳永原词,但白香谱对这一行的读法与其它谱不同。钦定谱和龙先生的谱都读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白香谱读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在前一种读法中决不会被弄错的引字“竟”,在后一种读法中就很容易被忽视,以至将后面七字误用为七言诗句(就象作者在这里的误用)。由于这个原因,白香谱的〔作法〕中也特别添了说明:“第五句上四下七,于第四字略豆,下七字第三字系衬字,切不可作为七言诗句。”作者虽然把〔作法〕也抄寄来了,但对这一段还是忽略了,因此造成这一句的错误。以后作者们如果按白香谱填词,不必把〔作法〕抄来,如果须要,审稿人自己会去参阅谱中的〔作法〕。但作者们在下笔前细看一遍〔作法〕倒总是有益无害的。这一首的内涵比较容易懂一些,但对一般读者,还是会比较吃力,特别是现在的读者肯费时间和思考的也不多了。而我们又希望他们能懂,因此就只好迁就一点,把话写得尽可能好懂一些。

原稿:诗二首
主佛:
天上圣王造穹主 世中大师转法轮 力除亿劫正寰宇 万古佛法第一尊
中共恶:
悲愤访民撒传单 皆因恶党搞欺骗 人大政协皆撒谎 天怒人怨三月间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第二行“第一尊”,可生歧意:“尊”又是称神、佛时的量词,相当于“位”。其次,佛法也不必按“第一、第二”来排列,作者只是想表示“最高”而已,因此把“第一尊”改为“称至尊”,没有更高的了。第二首韵脚“骗”“间”一仄一平,改“欺骗”为“欺瞒”,使之押平声韵。作者同时寄来的还有一首新体诗“梦中的伞”没有登载。此诗中作者所说的“一把遮风雨的伞”喻义不太明确,如果是比喻大法,那是不恰当的;如果不是指大法,又有甚么东西可以这样重要呢,因为作者说这伞“为我撑起一方天空”。另外,情景的描写有些不当:“秋雨绵绵”和“洪水滔天”不是同一时节的表现;“船头张开一把雨伞”,那这个“船”是连“棚”都没有的,怎么能在“风吹雨打”中“把回还”(可能是“把家还”的笔误)?

*正见网2009年3月13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趣诗五首

评注:作者用“趣诗”作标题,当然是想写得诙谐、有趣些。诗歌的风格应该多种多样,有严肃的,也要有诙谐的。作者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值得我们所有的诗歌作者注意和重视。但诙谐有趣只是表现手法,内涵仍然是严肃的、充实的、目标明确的。作者此诗中有的句子是很形象生动而且有诙谐的效果,比如“井里蛤蟆扯弹弓”,但作者此诗中好些句子的内涵却很难确定(包括上面那句),特别是有些词语不确切,句子的意义也就不确定了。比如“亡徒暗命刮阴风”(亡徒)“共党宗诣引邪途”(宗诣)“胡吃海噻大螃蟹”(海噻)“歪理强词抖残垣”(抖残垣)“贼子拉灵棚”(拉灵棚)。要写得生动有趣,而且内涵明确,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有难度而能克服,就是收获。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