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教子庭训格言(十八):苗人犷猂 以德服之

三新


【正见网2009年03月05日】

【原文】

训曰:王师之平蜀也,大破逆贼王平藩于保宁①,获苗人三千,皆释而归之。及進兵滇中,吴世璠穷蹙②,遣苗人济师以拒我。苗不肯行,曰:“天朝活我,恩德至厚,我安忍以兵刃相加遗耶?”夫苗之犷猂③,不可以礼义驯束,宜若天性然者④。一旦感恩怀德,不忍轻倍主上⑤,有内地士民所未易能者,而苗顾能之⑥,是可取之。子舆氏不云乎⑦:“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⑧;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宁谓苗异乎人而不可以德服也耶?

【注解】

①王平藩:吴三桂部将。保宁: 地名。在四川境内,今阆中县。
②吴世璠: 吴三桂孙。吴三桂病死后,他继承帝位,改元洪化。后兵败自杀。
③犷猂: 蛮横。
④宜若:就好像。
⑤倍: 通“背”。背叛。
⑥顾: 反顾,反而。
⑦子舆氏: 孟子的字。
⑧赡:充足,丰富。

【语译】

庭训道:我朝大军平定四川那会儿,在保宁打败了王平藩这个逆贼,俘获苗族人三千多,我们把他们都释放了,让他们各自回家去。等到我朝军队進军云南中部时,逆贼吴世璠走投无路,便鼓动苗族人出兵相助来抗拒我朝大军。苗族人不肯照办,他们说:“天朝曾让我们生还,恩重如山,我们怎能忍心报之以刀兵相加?”众所周知,苗族人生性粗犷彪悍,似乎不能够用义礼来驯服约束他们,好像天性就是这样。但是,他们一旦产生感恩怀德的感情,就不忍心轻易背叛自己的主人或上级,这个方面,是内地民众所不容易做到的,而苗族人反而做得很好,这是很可取的。孟子不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么:“用武力征服他人,并不是心服,是力量不够;以德服人,才是心悦诚服啊。” 我们怎能说苗族人和一般人有差别,不能用“德”去感化调服呢?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