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9年02月23日】

*正见网2009年2月17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词五首
望江南・拜祝师尊新年好
新年好!遥拜祝师尊。沐浴五洲净莲艳,焕发四海众生魂。浩荡主佛恩。
望江南・盼师归
佳节日,望眼倍思尊。岁月无情辞旧岁,春光有意迎新春。思念满乾坤。
如梦令・修炼/宇新
人世只须小住。沉醉忘思归渡。何日驾回舟?
陷入红尘深处。迷悟!迷悟!惊醒返家之路。
神鸽二首
神鸽展翅任翱翔,四海奋飞无界疆。唤醒世人迷梦解,点击窗口明真相。

破网神鸽竞自由,巨资封锁付东流。任凭恶党狂风起,振翅高翔志不体。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词第三句“沐浴五洲净莲艳”:“净”和“莲”一仄一平,和词谱要求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是写七言律诗,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拗句,用来代替“中三平”的律句是可以的,但词谱里的律句不能改为相应的拗句。因此改为“沐浴五洲莲蕊艳”,使其合谱。下一句“焕发四海众生魂”:“发”字在“词林正韵”中是入声字,到元朝时“中原音韵”派入上声,现在多数南方人还是读上声(或去声),因此当作仄声字为好。故改“焕发”为“唤回”,也更切救人之意。第二首词第二句“望眼倍思尊”:“尊”字用作名词表示被尊敬的人时,一般不单用,要和另一个名词合成双音词才有确定意义。比如:令尊(谈话对方的父亲),县尊(县官),太尊(知府),等等。“师尊”也是这种构词方式,因此不能简化为“尊”。此句改为“望眼盼师尊”。第四句“春光有意迎新春”:“迎”为平声,按词谱当仄。而且“春光”“迎新春”也不太合理:春光都先等在那里了,怎么还不算“新春”呢?改“迎”为“引”,虽然“春光”与“新春”一前一后,但至少是同时来的。第一首诗的两个韵脚“疆”“相”平仄不同,改末句“明真相”为“破迷茫”。第二首诗末句失韵:“体”不押“流”,而且“振翅高翔志不体”句意也不确。改为“振翅高翔天外游”使之押韵且句意明确。

原稿:词二首
忆秦娥・寄马三家蒙难同修:
秦时月,*(寒风咽),
清光浩洗清白雪。
清白雪,
琴丝漫诉,
汉臣徐啮。

几回蒙难妖魔穴,
十年正念心如铁。
心如铁,
蟾蜍首断,
赤龙腰截。

风入松・寄马三家蒙难同修:
浮沉三界岂无因,一切为修真。
月明业海心波粼,法光照、淼漫皆银。
四海齐归净域, 十方同化洪钧。

惊涛骇浪枉然频,依旧赏清轮。
影残玉碎还如故,定风波、霁宇娟云。
慈映乾坤端正,祥笼天地氤氲。

修改与评注:第一首词上片,作者思如奔马,在月光下远驰秦汉,又让读者在无来头的琴声的“漫诉”中,看那悲苦的苏武啮雪的特写境头,一般读者是无法追踪作者的蹄迹的。要让一般读者都明白,就不能这样写。其它必须改的理由:首句“秦时月”,读者不可能从一个“秦”字中抽出作者要的内涵。第二句“月光浩洗清白雪”不是一个好的比喻,两者都以“清”“白”为特徵,谁洗谁都不太值。按形象来讲,“白雪”经水一洗就没了,形象思维强的读者会一下就看出这个毛病来。下句“琴声”自然是来自作者了:“马三家”里的同修没那条件,其他人在上下文没有交代的时候進不来,这样就给读者造成视觉上的“大跳”,如果不知道后面苏武的典故,读者就会在这里一骨碌从作者的词境中滚出来。下片虽然写得好,可能也看不到了。苏武牧羊的典故,通常用来赞美在艰苦环境中守节之人,这里当然是比喻大法弟子。但苏武忠于汉朝,与大法弟子忠于大法,不可同日而语:苏武只有生活上的苦,没有酷刑摧残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而且还让胡女伺候他,以至于有了生育。因此决不可用以比喻大法弟子。那么上片整个都是要改的了。顺便告诉其他作者,笔者审稿的理念是:能不改就登载的,决不去改动。例外有两种:一是作者来稿中委托编者修改的;二是编者觉得作者写得不错,为其作品中一些可以改進而没有被作者重视的东西感到惋惜,進而修改或建议作者修改。后一种例外是笔者受到那些谦虚好学的作者们的鼓舞而产生出来的:他们非常看重对自己作品的批评,甚至每次投稿都希望编者一定要指出其不足,结果在学习诗词的路上突飞猛進,真的是体现了大法弟子超人的智慧。但是由于有些作者不太愿意改动自己的东西,在碰了一两次壁后,笔者决定从第二种例外中退却,也是尊重作者们自己选择的权力。所幸此词作者信任并委托编者为其修改,笔者也就根据作者的原意和表现手法,在文字上作了些改动。但对文章结构有素养的读者能看出,这些改动是紧扣作者原意的,只是在文字这个表层上看改动比较大:
寒风咽, (这一句是作者原稿中提供的选择,完全没改)
月光浩浩凝霜雪。 (不互相洗了,齐心合力表达大法弟子的“清”“白”)
凝霜雪, (词谱要求叠用前句后三字,不算在改动之内)
梅送暗香, (不劳作者弹琴,以免读者跑心。暗香,坚定不屈而可钦佩之品行)
竹伸高节。 (仍用作者“守节”之意,但竹子没有苏武那些弱点和毛病)

此词下片写得较好,没有改动,特别是结尾两句:“蟾蜍首断, 赤龙腰截”,干净利落,十分痛快。

第二首词首句“浮沉三界岂无因”:除来度人的觉者外,三界没人能“浮沉”,“沉”下来了的,一个也“浮”不上去(请参师尊有关讲法)。人类能“浮沉”的只有“六道”,在“六道”中“浮沉”着等待大法来救,因此改“三界”为“六道”。第三句“月明业海心波粼”:这个“粼”字为平声,此处当仄,改为“荡”。第六句“十方同化洪钧”,“洪钧”指自然或造化,有点目标太大的感觉,不太具体了,改为“十方同转金轮”。下片第四句“定风波、 霁宇娟云”:此句和上句,乃至后两句,都是描绘外景,“定风波”改为“风波定”就更显协调。“娟云”虽然意义明确,但这个组合对读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习惯用法”,因此不如“习惯用法”那样容易被接受。而且“娟”字除美好外,其它信息很少,改作“青云”则有向上、高广等附加内涵。此词的结尾两句内涵不错,但第一句略嫌无形象;“乾坤”和“天地”在对仗上也算是“合掌”了。以后有更好的句子可以改一改。

原稿:调笑令・殃视
殃火,殃火,
脱衣当街奔裸。
古今最毒心肠,
邪党喉媒祸殃。
殃祸,殃祸,
快快醒来弃唾

调笑令・殃视之火
天象,天象,
世人看清邪党。
愚民施放迷烟,
造假编织谎言。
言谎,言谎,
天谴断其喉嗓。

修改与评注:“调笑令”(或“古调笑”)这种小令字数不多,但结构比较复杂:韵脚要转三次;后面两个二言句(叠韵)要从上一个六言句的尾二字颠倒过来构成,因此并不好写。作者能写到现在这种比较自然的程度,也是很不错的了。第一首末句“快快醒来弃唾”改为“百姓醒来弃唾”显得自然些。由于两首都写“殃视”火灾,因此将题目合在一起,题为“调笑令・火烧殃视(二首)”。

原稿:诗二首
水调歌头・回归路:
圆梦红尘里,弹指五千秋。
茫茫苦海扬帆,风雨夜行舟。
游走荒漠戈壁,跨越险滩激流,探人生归路。
生死十字口,问天何去留。
王临凡,住世留,普天度。
大法慈悲,众生有望登归途。
卫护大法上访,邪党迫害不休,生死无所求。
救众红尘里,除恶显风流。

观神韵有感
神韵巡回普新篇,现再中华五千年。
众神下世歌新曲,绝美精纶展奇观。
翩翩欲飞金莲舞,婀娜多姿赛上仙。
彩羽凌空舒广袖,宝蓝飘飘落世间。
水乡秀姑茶仙子,大明书生摇广扇。
木兰充军守孝礼,青史留芳美名传。
醉卧空山厌旧世,神游广寒伴众仙。
正信不屈身先死,众神接引上九天。
长歌一曲示真相,唤醒众生登法船。
法徒归位期已近,再助师尊法轮旋。

修改与评注:虽然原稿标题就是“诗二首”,但第一首是带词牌的。可能因为作者不知道填词要按词谱要求填,因此在字的平仄上脱谱的比较多,也有失韵和句读错误的(比如“探人生归路”),甚至上下片韵脚的韵部和平仄都有改变(“度”是仄声,也不押“秋”)。由于不合谱的地方比较多,不好修改为合格的词(或者说修改合格后与原意相差会太大),因此按惯例去掉词牌,作为诗歌发表。由于作者的文句比较通顺,内涵清楚,因此没有作任何修改,只是把有些句子从上行末尾换到了下行的开头。第二首诗的第二句“现再中华五千年”当然是“再现中华五千年”的键误了。第四句的“绝美精纶”也应该是“精美绝伦”,第十一句“木兰充军守孝礼”也应该是“木兰从军守孝礼”,可能都是作者打字时误键的原因。此诗内容丰富,二十句诗一韵到底,也不容易。

原稿:神韵观后
神韵预真神,展示当世人,未来文典范,为人永留存。
人神同世
肉眼凡胎不识神,人修成神示迷人。为了终生能得救,千方百计唤醒人。
美景盛世存
景美人美动作美,赏视神韵生无悔。神韵文化永流传,人类盛事更宏伟。

修改与评注:第一句中的“预”可能为笔误,改为“演”。第三句“未来文典范”改“文”为“当”,因为“神韵”不是“文”。

*正见网2009年2月16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咏雪(原稿略)

评注:尊敬的作者您好。两首诗拜读过了,写得流畅通顺。没有登载是因为正见网诗歌园地登载的诗歌都是与法轮大法修炼有关的内容。作者的作品从常人角度看来,是不错的,但修炼人看来情未免太重了一些。如果作者也是一个大法修炼者,请多写与大法直接相关的诗歌。如果作者不修炼法轮大法,建议作者向常人诗歌网站投稿。祝好。

*正见网2009年2月16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诗词二首
入梦令・惊醒:
二十年迷茫路,
直把流年虚度。
遥看转轮飘,
落满世间无数。
堪悟,堪悟
莫待落花迟暮。

观2009年全球华人新年晚会:
满目琳琅不胜收,波澜壮阔漫全球。肃然闻道心潮涌,别是神仙出画轴。

修改与评注:词牌“入梦令”当作“如梦令”,改。首句“二十年迷茫路”为3-3读,而此句应为2-2-2读法,改为“廿载迷茫世路”。第四句“落满世间无数”改为“落满人间无数”,在内涵和声韵上似乎都较好。这首小令写得比较形象生动,因而内涵丰满。结句比较形象而委婉,懂诗词的人会觉得有词味,但对一般读者可能就不那样明白易懂。这也就是写大法诗词的一个挑战:要同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读者,使所有读者都能为法所动,那是真不容易。为其不容易,能做得到也就更见其不凡。小诗也不错,只是末句的“别是”可以产生歧义,如用“疑是”则不会有歧义了。

原稿:殃视“自焚”闹元宵
中共谤法起狂飚 殃视抢先嗷嗷叫
诬陷绝词撒恶慌 伪火“自焚”生编造
恶贯满盈终报时“自焚”苦果自个儿嚼
万家烟花皆逊色 殃视烟火焚外焦

修改与评注:第三句中“绝词”当为“厥词”,“恶慌”当为“恶谎”,俱改。末句“殃视烟火焚外焦”句意不确,改为“殃视配楼空壳焦”。注意第六句:“自焚”苦果自个儿嚼,看起来是八个字,实则仍然可读为七字,只不过“个儿”两字读作“个”的儿滑音,更显得有生活气息,并微带调侃的意味。

原稿:诗二首
敬佛敬法:神佛救众生,大法正坤乾。三退神护佑,敬法福寿全。
造化:一切皆神造,万物法乃生。天地蕴法理,层层造化中。

修改与评注:第二首第二句“万物法乃生”改为“万物乃法生”,可能是作者笔误,但两句的意义差别较大。末句“层层造化中”失韵:“中”不押“生”。还是那个“东冬”混押“庚青”的问题。因此改为“层层造化成”。请作者注意,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

*正见网2008年2月15日审阅后未予登载的诗歌:

原稿:
三退五千万 世人本性显 白发三千丈 邪恶末日喘

评注:第三句“白发三千丈”借用李白的句子,这没有问题,因为谁都知道是李白的。但作者在这里用这句却让人不太明白是甚么意思。是说邪恶已经“白发三千丈”了,很老了,所以到了末日了,要不停的喘气了吗?“白发三千丈”原句是李白说自己,用夸张手法,目的是用比喻手法说自己的忧愁很多。由于毫无贬意,甚至因其独特的夸张手法而受人喜爱,用到邪恶身上就不好。这里的问题是词汇和句子的感情色彩不当的问题: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用了表示喜欢、赞赏的句子和手法去表达。曾经有一两位作者用过“三退狂潮”这样的用语,也是这一个问题,当然相信他们不是有意的。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