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阳病篇(二)

王金铎


【正见网2008年11月30日】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探讨伤寒热病的发病机转,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为寒邪入侵人体的足太阳膀胱经,出现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经过治疗、或没有经过治疗、或是治疗错误,可以分成化热入里(入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或是转寒入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

化热入里包含,寒邪不解,入肺化热,产生喘而汗出,身无大热的麻杏石甘汤症;热郁胸膈,出现心中懊憹,虚烦不得眠,反覆颠倒,栀子豉汤症;邪热入膈并痰饮,结成痰热、湿热,心下痛或全腹痛,属于小陷胸汤、大陷胸汤症;热邪入胃,心下痞(胀感)、按之濡(软)、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热邪入肠,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葛根芩连汤;人体抵抗力不足,邪热结于胁下,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心烦喜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脉弦、小柴胡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此为少阳不解兼阴伤,脾阳不振,柴胡桂枝乾姜汤主之;胆热下扰胃肠,造成腹痛、泄泻,黄芩汤;若是邪热结于胁下合并阳明腑实,大便不通,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热入阳明气分,白虎汤主之;若是伤及阴分,出现口渴症状,需加入人参,变成白虎加人参汤,若是寒热结于胃肠,产生胃热肠寒,同样出现心下痞、腹泻,可以选用半下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寒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邪热与下焦瘀血结合,产生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主之;邪热结于三焦,出现胸满繁惊,小便不利,谵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热邪食积停于上焦,出现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可以瓜蒂散吐之;热邪与水饮相结停于胸中,以十枣汤泻之。

太阳、阳明、少阳是阳病的三个阶段,临床上会出现合病(如太阳与阳明同时发病)、并病(例如先出现太阳病,再出现阳明病等),如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太阳、少阳并病,柴胡桂枝汤主之;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者,黄芩汤主之;少阳、阳明合病,柴胡加芒硝汤或大柴胡汤主之。

太阳病若误治,例如误汗、误吐、误下,或素体阳虚,疾病易产生寒化而转入三阴,例如发汗过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这是心阳虚脱,宜顿服桂枝甘草汤;火针误汗,造成烦躁,扰动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误汗、吐下后,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这是心阳不足,水饮上逆,可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出现心阴阳两虚,可投炙甘草汤;太阳病,误汗、误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无表症,脉沉微,这是脾肾阳大虚,宜乾姜附子汤顿服,或是茯苓四逆汤主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瞷动,振振欲擗地,这是心肾阳虚,寒饮上逆,真武汤主之;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心中悸而烦,这是脾胃气血不和,小建中汤主之;太阳病,外症未除,而数下之,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这是下后,脾阳不足兼有表症,宜桂枝人参汤,服药后仍下利不止,此利在下焦,宜赤石脂禹余粮汤;发汗后,腹胀满者,此是脾气受伤腹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伤寒汗、吐、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嗳气),这是胃虚、气上逆,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骨节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此表阳虚、风湿停留肌表关节,宜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

参考书目:

1.《伤寒论》 李培生 知音出版社
2.《伤寒论通释》 李心机 人民卫生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中医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