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山中宰相陶弘景(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0月08日】

【原文】
三月,戊申,丹阳陶弘景(1)卒。弘景博学多艺能,好养生之术。仕齐为奉朝请(2),弃官,隐居茅山(3)。上早与之游,及卽位,恩礼甚笃,每得其书,焚香虔受(4)。屡以手敕招之,弘景不出。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先咨之,月中(5)尝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将没,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6)!”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故弘景诗及之。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

【注释】

(1)陶弘景:(456年- 536年 )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附近)人。自称“华阳隐居”,死后被称为“贞白先生”。
(2)奉朝请:官名,散官。
(3)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四十五里,周回一百五十里,一名句曲山。相传汉朝茅盈、衷、固自咸阳来,得道于此,世号三茅君,因名山曰茅山,亦称三茅山。
(4)焚香虔受:点香恭敬拜读。
(5)月中:一月之中。
(6)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音蝉)于宫!:诗意是提醒人们要提防北方政权的侵扰,不要只顾空谈玄理。夷甫,即王衍,晋代司马;平叔,即何晏,三国魏侍中尚书,两人都是当时的风流美男子,性情高傲散漫,喜谈空洞玄理,兴起一代空谈之风。昭阳殿,梁朝宫廷所在,比喻梁朝政权。单于宫,北方存在的鲜卑族政权,即东魏、西魏。陶弘景妙解术数,故预测此诗,后来侯景篡梁,果然在昭阳殿。

【语译参考】

三月,初七,梁朝的丹阳人陶弘景去世。陶弘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养生之术。在南齐担任过奉朝请的官,后来辞职,隐居在茅山。

梁武帝早年曾经和他交游,等到登上皇位以后,总是给他不寻常的恩惠和礼遇,每次收到他的书信,都要点上香恭敬地拜读。多次亲笔写信请他到朝廷做官,陶弘景始终不出来。每当国家出现吉凶和出征讨伐的军事大事,无一不先征询他的意见,往往一个月中要通好几封信,当时的人称他是“山中宰相”。临死之前,陶弘景写了这样一首诗:“王夷甫任情放诞,何平叔议论虚空;岂能想到昭阳殿,竟然作了单于宫!”当时的士大夫都竞相谈论玄学性理,不学习练兵打仗的事,所以陶弘景写这首诗来警醒朝廷士大夫们。

【研析】

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且聪明异常,十岁就读了《神仙传》,十五岁就写了《寻山志》,表现出隐逸志向。二十岁时,被引为诸王侍读,当小老师。大约三十岁前后,拜东阳道士孙游岳为师,学习符图、经法和诰诀,还开始游历名山,收集医书,集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和学者于一身。到了三十六岁,辞去了侍读的职务,到茅山隐居,梁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即位后,屡请不出,但两者始终保持着密切书信来往,故有“山中宰相”之誉。

从他前半生的经历,就可看出陶弘景的品格,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不喜欢出仕,但他又具有聪明才智,不贡献于国家,实在浪费人才,所以梁武帝退而求其次,改采权宜措施,用书信征询方式。遇到重大决定,即写信请教,而且收到回信,都很慎重的拜读,充分表现出尊重的态度。能博得皇帝如此器重,可见其才华非比寻常,当然他也相对回应,略尽棉薄之力,临死之前还做了预言诗警惕朝廷士大夫,但往往预言都是事情发生了,才恍然大悟,此时为时已晚矣。

【延伸思考】

1. 陶弘景不肯出来为官,梁武帝采取变通策略。如果你碰到棘手问题,解决不了,会如何因应?
2.人各有志,有人喜欢追逐名利,有人喜好恬淡清静,有人……,想一想你自己的性向为何,是否该做调整?
3.如果社会风气兴起空洞玄理之风,你认为会产生什么问题?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37)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一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