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造敦煌(二):石窟造像与壁画

林洁心


【正见网2008年05月29日】

四、石窟造像与壁画

(一) 建筑艺术

莫高窟的石窟造像主要是泥塑,因均施彩绘,故称彩塑。颜料取之于天然矿石,色泽艳丽,颜色长久不变。彩塑是洞窟的主体,一般位于正厅中间,主要塑佛像或菩萨像,四壁和顶上才是壁画,早期的洞窟,壁画只是作为装饰和陪衬出现的。壁画一律彩绘,不论是何朝何代,内容大体一致,最为普遍的有佛像画,佛经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飞天壁画。

早期的洞窟形式(十六国,北朝时期,304-581)主要是禅窟和中心塔柱窟,起源于印度。禅窟是供僧人坐禅修行的洞窟。如285窟主室为方形,正壁开龛塑像,供修行者观像之用,左右两侧壁各开两个或四个仅能容身的斗室,供修行者坐禅修行。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柱窟,塔庙窟。窟内中央设立连接窟顶与地面的方形柱塔。柱的四壁开龛塑像,以供修行者绕塔观像与礼佛。之后不断融入中国式的建筑风格,至隋唐时期(581-907),洞窟形式已完全转变成中国传统的殿堂形式,主室平面方形,正壁开龛塑像,洞窟的其余三壁均绘有壁画,窟顶为覆斗形或人字披形。殿堂式的洞窟已经成了世俗礼佛的场地。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降生的时候,天空仙乐鸣奏、花雨缤纷,诸天神拱卫。一时间宇宙大放光明,万物欣欣向荣。天空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净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太子沐浴(这也是佛教定为浴佛节的典故)。太子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行走7步。太子每走一步,他的脚下就涌现出一朵莲花。并且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敦煌石窟的开凿者,把对释迦牟尼的无限崇敬首先转化在洞窟建筑设计上。洞窟用莲花砖铺地,配有莲花柱石,佛的形象窟窟皆有,居于主位,天顶与四壁画上天国圣境,置于其中,真是仿佛到了极乐世界。

(二) 雕塑和壁画艺术

从彩塑和壁画的艺术风格发展来看,可以分三个时期。隋唐以前的发展期,包括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四个时代,历时一百八十年。隋唐时期的顶盛时期,包括隋唐两个时代,历时三百多年。隋唐以后的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回鹘、元几个时代,历时四百六十多年。

①发展期

早期彩塑多以弥勒为主尊,带有印度造像的特点。塑像体格高大,额斗宽阔,脸形方正,直鼻,眼窝深,发髻为波浪形,衣纹贴身。如北凉时期(412-460) 第275窟的交脚弥勒,高3.4米,是早期最大的彩塑。塑像面相丰圆,神情庄重,头戴三珠宝冠,项饰璎珞,腰束羊肠裙,坐狮子座,后面是倒三角靠背。弥勒造像鼻梁高隆,眼珠突出,具有印度佛像造像的特点。印度的造像手法是古希腊式的,这是印度佛教之前的信佛时期留下来的。所以传说敦煌的名字与古希腊人有关,不是不无道理。

公元525年,中原出现“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也影响了莫高窟的石窟造像,如第428窟苦修禅定像。塑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宁静超脱。

北朝时期的壁画多是佛经故事画。最著名的有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最早见于北凉275窟北壁中层,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最精彩的当属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尸毗王本生”。还有第257窟北魏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285窟西魏五百强盗(得眼林)故事画等。

北魏时期的的天宫伎乐壁画还带有西域特征,如259窟、435窟,舞者肩披长长巾帛似今印度妇女披的纱丽,舞姿也颇富印度风韵。

从北魏晚期到西魏,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作为统治者的鲜卑民族开始学习汉族的先進文化。特别是迁都洛阳后,更加速了汉族文化的传播。这时的壁画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西域的绘画风格仍然保存着。

②顶盛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塑像造型由北魏秀骨清像转为雍容华贵,色彩丰富。

隋代塑像体壮丰满,鼻低耳大,衣着富丽。姿态也更丰富生动,形象更加中国化了。塑像敦厚恬静的仪容也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这是佛教从寺院走向现实生活的重要过渡时期。

如第427窟的阿难是佛的弟子,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双手合十,恭侍佛侧。肌肤丰实,衣着简朴。中心柱南龛迦叶是佛的弟子,少欲知足,修头陀行。双手合十,恭立佛侧。形容枯槁,青筋暴突,面部棱角分明,目光炯炯,微现笑容。阿难和迦叶都生于印度,但造型服饰中已带有明显中国特征。

隋代壁画也渐渐走向佛经故事,如第419和420窟的佛说《法华经》、《涅~"经》等大乘佛经壁画。

唐代(618?907),“贞观之治”,全国统一,经济稳定,尤其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史称“盛唐”,百姓生活富足,中原文化空前繁荣,佛教在中原大地普及。不少高僧从内地前来弘法,经卷不断从长安、洛阳传入,敦煌石窟艺术受到内地佛教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规模形式、塑像和壁画的内容都发生了变革。

自唐代开始,雕塑造像已完全离开墙壁,更具独立性和立体感,洞窟内出现了更多塑像的组合。如第332窟威严的天王,第55窟强悍的力士,第45窟西壁敞口龛中南北侧二身袒胸露臂的菩萨,翠眉秀目,丰颐洁莹,似笑非笑,神情恬静慈祥。

唐代是一个营造巨型大佛的时代。唐代初年,叱咤风云的武则天为了取代李唐天下,下令僧人造《大云经疏》,该经称武则天为弥勒下世,全国各地兴起塑造弥勒的热潮,莫高窟最大的塑像,96窟的北大像,35.5米高,气势宏伟,庄重沉稳,开元年间,130窟的高26米的南大像也被塑造出来。再加上榆林窟第六窟的大像,三座大佛窟,供奉的都是倚坐的弥勒,都是在唐代开凿的。建大佛窟耗费惊人,投入的人力难以估计,南大像窟就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建成,也只有国力雄厚的唐朝才有这个实力。

自隋朝开始,弥勒信仰在中原普及盛行,记载的有关弥勒的经典有很多,反映了当时人们崇敬弥勒,相信弥勒将下生成佛,普度众生,成就未来佛。

此外还有中唐第158窟反映释迦牟尼涅~"卧像,长15.8米,右胁而卧,四周配有壁画,以造像与壁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菩萨,弟子,护法,国王,大臣肃穆举哀的大型场面,衬托出人们对佛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

唐朝的壁画色调最为丰富多彩,富丽而灿烂,呈现出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的局面。壁画内容可分为五类:即佛像画;大型佛经画;佛教历史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画。

第220窟的阿弥陀经是唐代佛经故事画的代表作,以非常形象的手法描绘了佛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第148窟的弥勒说法图则展现了弥勒世界的美妙景象。(见附录)

佛教史迹画,是描绘佛教东传故事的壁画,第323窟主室南北两壁共绘制了八个佛教史迹故事,是绘制佛教史迹最多的一个洞窟。第61窟五代是时期的“五台山图”是描绘中国四大佛教灵山之一的五台山及文殊菩萨圣迹的画卷,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圣迹图。(见附录)

莫高窟的装饰图案,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既是连接洞窟建筑,塑像和壁画的纽带,同时又是独立存在的图案。以藻井图案为代表的隋唐装饰图案,是莫高窟的装饰图案的高峰。如第329窟窟顶藻井和第159窟西壁窟顶图案,繁缛多样,花纹缜密,这些图案多出现在窟顶中心,寓意苍穹深远莫测,宇宙无限之大。

由于唐朝重要的经济地位和中原文化盛行,使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贸中心,繁华一时。接待东来弘道和西行求法返回中原的僧人、内地和西域的客商无数。使敦煌的佛教和石窟艺术不断汲取中原、西域、印度佛教文化的营养,也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如莫高窟第217窟、103窟、45窟、85窟等。第103窟南壁西侧有一幅依《法华经变•化城喻品》而绘的佛经故事。画面上山峦逶迤,树木掩映,身着个色服装的商人,有的赶着驮载丝帛的大象,有的牵着骡马……行進在商旅途中,商人除了西域人、中原人、还有南亚印度等国之人。

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政府把河西精锐部队调入中原,吐番军队趁机進入河西,并成为敦煌的主人,统治敦煌达60余年。吐番是西藏的前身,信仰佛教,崇拜神灵。吐番统治时期,继续遵循盛唐风格,推动敦煌石窟艺术,并且使敦煌躲过唐会昌灭佛的劫难,历史如此安排,似乎冥冥之中,神佛真的保佑着敦煌石窟文化。

吐番壁画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宗神像,如如意轮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还有一些表现佛教圣迹和灵异的瑞像图,及吐番的高德大僧和供养人像也被绘在洞窟的壁画上。

唐朝“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富裕,佛教家喻户晓,而且是多佛的信仰。家家供佛,人们向往庄稼“一种七收”,树上“自然生衣”的弥勒世界,相信只要念一声药师佛的名号,一切苦难皆可解救,倡导无论贵贱贤愚,只要专心念佛,凡夫皆得脱离秽土,往生西方净土。艺术家们的创作才能在信仰的世界里,得到充分地发挥,他们把人间荣华富贵搬上墙壁,又把天国的富丽堂皇展示人间,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半神文化。

③衰落期

隋唐以后,敦煌石窟艺术走向衰落期。

公元1036年,西夏统治了敦煌,佛教成为西夏国教,西夏君主元昊从西藏迎来藏传佛教葛举派大师,使敦煌石窟艺术融入藏族文化。

1227年,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進沙州,在敦煌,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人,把西藏传来的密宗文化推向高潮。莫高窟第465窟就是元代藏传佛教密宗的代表窟。此窟主室为正方形,覆斗顶,设中心圆坛,窟顶画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五方佛,四壁绘有各种金刚。其中有表现男女双修的“欢喜金刚”,表现制恶降魔的“愤怒金刚”等。人面多作绿色,青色或红绿阴阳面,人物形象描绘准确,生动,线描细腻,晕染富有立体感,表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为敦煌石窟艺术最后的辉煌又添了几分色彩。

(三) 雕塑与壁画的内容

古人都敬天地神明,中国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创造人类,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中国人是个信神的民族,包括古时历代的帝王。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很快被华夏民族接受,并发扬光大。佛教中有许多故事都是教人向善,因果报应,生命轮回,做好事,乐善好施会得善果,做坏事会得到惩罚,人们信神会得到神的保护,修道者会升往天堂。这些理念几乎都出现在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和壁画中,还有许多赞美神佛的大型雕塑和壁画。无不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信仰与追求。

雕塑造像主要有四大类:

(1)佛像,包括释迦、弥勒、药师、阿弥陀以及三世佛、七世佛;
(2)菩萨像,包括观音、文殊、普贤及供养菩萨等;
(3)弟子像,包括迦叶、阿难;
(4)尊神像,包括天王、力士、罗汉等,另外还有一些鬼神、神兽等动物塑像。

塑像是石窟的主体,壁画在石窟中虽然对建筑起装饰和美化作用,对雕塑起补充和陪衬作用,但其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艺术技巧最精湛,内容最丰富,涵盖了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面面俱到,无所不包,充分体现了古人不同时期的文化生活,表现神及天、地、人、动物、环境的方式,表现友谊与恩的方式。丰富多彩,井然有序。

敦煌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大体可分为下列几个大类:

(1)佛像画。指佛陀、菩萨、护佛神等供奉的各种神灵形象。佛像画是壁画的主要部分,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其中包括各种佛像 - 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 - 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 - 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2)民族传统神话题材画。指北魏晚期出现的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风雨雷电等道家神仙的内容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3)经变画。利用连环画的形式,把整个一部佛经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形式表现出来。经变画中也发现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的画面。 敦煌壁画中主要的经变画有《福田经变》、《阿弥陀经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等。

(4)佛传故事 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5)本生故事画 是指描绘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转生中的各种善行,如 “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金毛狮子》等。

(6)因缘故事画 这是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和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的故事。与本生故事的区别是:本生只讲释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缘则讲佛门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画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强盗成佛》、《沙弥守戒自杀》、《善友太子入海取宝》等。故事形象生动,引导人们诸恶莫行,诸善为之。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7)佛教史迹故事画 是指根据史籍记载画成的故事,包括佛教圣迹、感应故事、高僧事迹、瑞像图、戒律画等。包含着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资料。这类画多绘于洞窟龛内四披、甬道顶部和角落处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绘于正面墙壁,如第323窟的《张骞出使西域图》、《佛图澄》和第72窟的《刘萨诃》等。

(8)供养人画像 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本篇收集了一些石窟造像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见附录。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画中还保存了大量的飞天、乐舞、及表现古代先進技术的农业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

(1)飞天

飞天,又名香音神,是佛教中的天神。壁画中都画在洞窟四周的上端或顶部,喻示着极乐世界的天空。

每当佛在讲经说法时,众飞天就凌空起舞,奏乐散花,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自在的飘舞在佛国世界的天空中。大诗人李白赞美道: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空;
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飞天形象来自天堂,并非人间所有。现在许多飞天舞都取自敦煌壁画,民间传说飞天的涵义,是指引着人们走向西方极乐世界。古代的画匠能把姿态柔美的飞天画的如此栩栩如生,绚丽多彩,而且出现在如此众多的洞窟中,实在令人称奇不已。

莫高窟现有270多个洞窟壁画中绘有飞天,总计达4500余身。仅第290窟中就有154身姿各异的飞天,最大者身长达25米,最小者仅有5厘米。飞天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2)乐舞

乐舞,即音乐、舞蹈。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的洞窟达两百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的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4500多件。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都有舞蹈形象。

乐舞主要出现在经变画的说法图中。如第220窟的阿弥陀经变,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宝池中央莲台上,观音、势至立于左右,四周拥绕众多菩萨。宝池内碧波荡漾,莲花盛开,童子嬉戏。16人组成的乐队,分列两厢,鼓乐齐鸣,旋律悠扬。一队舞伎,挥动长巾,翩翩起舞,很象西域的“胡旋舞” 。第217窟、第172窟观无量寿经变,则和220窟有异曲同工之妙。浩淼的天空里,飞天驾着祥云,天乐不鼓自鸣。多么美妙的西方极乐世界!

敦煌壁画中还有一些乐舞表现人间的社会生活、风俗习尚。如张议潮出行图中的营伎;宋国夫人图中的清商伎和百戏;嫁娶图中的六公舞等。

传说著名的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就吸收了敦煌壁画的某些舞姿造型。还有中国舞中的反弹琵琶舞,也出自敦煌乐舞。莫高窟壁画中就有琵琶700多只,50多种形态。

壁画中这些优美的舞姿、众多的乐器只是人们的想象吗? 都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呢?

最早的乐舞是为了礼佛,出现在佛国世界,故而神圣,亦不容人亵渎。壁画中的大量乐舞形象,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憧憬,对神佛的无限崇敬和赞美,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和一的境界。

这样的艺术也必然不同凡响,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回味无穷。

(3)古代科技

敦煌壁画中表现古代高超科技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历朝的建筑风格、经久不变的颜料,无不反映中国古代先進的技术水平,是一部形象的历史资料。

61窟五台山图的准确性至今令人不可思议。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就因为看见敦煌五台山图,亲赴山西,在五台山找出这图中唐代的名寺院。

在生产和交通方面的伟大成就,更令世界瞩目。如独轮车、马套挽具、马蹬、马蹄钉掌,都是中国人的首创。

壁画中80多幅“农作图”反映了北朝至元代近千年的农业生产情况,描绘了农业生产从种到收的十多种生产活动,20多种生产工具。如盛唐445窟的曲辕犁;五代454窟的播种三脚耧等。445窟的“耕作图” ,绘出了播种、收割、挑运、打场、扬场、田间小憩、粮食入仓等画面,图中的曲辕犁,是当时最先進的农耕工具之一。

壁画上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 的形象资料。如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辈等。各种用途的车和造型多样的船,说明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交通运输工具的盛况,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制造车船的先進技术。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