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千家诗》―五绝(十九)秋风引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10月05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qiū fēng yǐn
秋风引

liú yǔ xī
刘禹锡

hé chù qiū fēng zhì,xiāo xiāo sòng yàn qún。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zhāo lái rù tíng shù,gū kè zuì xiān wén。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ㄑㄧㄡ ㄈㄥ ㄧㄣˇ ㄌㄧㄡˊㄩˇㄒㄧˉ
秋风引 刘禹锡
ㄏㄜˊㄔㄨˋㄑㄧㄡ ㄈㄥ ㄓˋ,ㄒㄧㄠ ㄒㄧㄠ ㄙㄨㄥˋㄧㄢˋㄑㄩㄣˊ。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ㄓㄠ ㄌㄞˊㄖㄨˋㄊㄧㄥˊㄕㄨˋ,ㄍㄨ ㄎㄜˋㄗㄨㄟˋㄒㄧㄢ ㄨㄣˊ。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唐彭城(在今江苏)人,为匈奴后裔,官至太子宾客。生于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享年七十一岁。世代儒学相传,禹锡又天资聪敏,从小就气度不凡。虽官场上多次被贬,几经调动,仍乐观豁达,勤政爱民,受到人民爱戴,和当过苏州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人们为他们建了三贤堂。禹锡诗作清新通俗,充满豪气,富民歌特色,被白居易誉为“诗豪”,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同为中唐的著名诗人。

【注释】

(1)引:乐府诗题。乐府诗为歌体,原为民间歌谣,常用歌、吟、曲、调、行、引、操、弄、谣、思、唱、怨等字为标题,如〈长干行〉、〈白头吟〉等。
(2)萧萧:风声。
(3)雁:一种候鸟,形状似鹅,头大嘴扁,叫声嘹亮,秋天往南飞,春天往北飞,雁群排成人字形飞行。
(4)朝:早晨。
(5)闻:听到。

【语译】

从哪儿吹来了秋风,风声萧萧送走了南飞的雁群。清晨吹动了庭院的树,我这孤独的旅客最先听闻。

【诗中有话】

乐府诗题的“引”字,暗示了秋风引发游子乡愁。诗中句句秋风,满耳的秋声,又看到北雁南归故土,引来乡愁,北雁知秋,诗人当然也想回乡。异乡孤客难以入眠,一大早风吹树叶的声响,自然又是最先听见了。

禹锡屡次被贬,仕途坎坷,在远乡仍希望能时来运转,发展他的政治抱负。但人各有命,命乃天定,也由不得人。禹锡是位修佛居士,一生中有许多高僧朋友,一位禅师为点化他求名心太重,让他入静看见玄关开启,悟到世间人身的虚幻短暂。(注)后来他去掉了对名利的执著,不再强求,对世事的变迁也更能坦然面对了。

注:刘禹锡的《谒柱山会禅师》:“吾师得真如,自在人环内。哀我堕名网,有如翾飞辈。曈曈揭智烛,照使出昏昧。静见玄关启,……悟理言自亡,……色身岂吾宝,慧性非形碍。”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