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幼学琼林(十三)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4月26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原文】

端阳(1)竞渡(2),吊(3)屈原(4)之溺水;重九(5)登高,效(6)桓景(7)之避灾。

【注释】

(1)端阳: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2)竞渡:赛船。
(3)吊:悼念。
(4)屈原:战国时楚国人。
(5)重九:农历九月初九,也称“重阳”。
(6)效:仿效。
(7)桓景:东汉时人。从费长房学道,费长房之师为壶公。据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绎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

【语译参考】

端午节比赛划龙舟,以悼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九月九日重阳节插茱萸,是仿效桓景躲避灾难。

【说故事时间】

端午节的传说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重午、午日、夏节,与中国新年、中秋同属中国最重要的三大传统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最为一般人接受的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他虽一片忠心却被放逐到江南,因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祖国逐渐走向沦落灭亡,在五月初五这天怀石自沉于汨罗江。

据说屈原投江的消息一传开,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蜂拥至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驾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丢進水中,说是把鱼虾喂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个老医师拿了一坛雄黄酒倒進江里,说要用来制江里的蛟龙,防止它们伤害屈大夫。

过了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保护孩子们,使他们不受那些毒蛇害虫的伤害。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事实上,许多端午习俗在此之前即已流传,中国人早就有此反应季节变化与天气特征的节日了。在古代,五月俗称毒月,或称恶月。因为五月气候转为炎热,食物容易腐坏,蚊虫苍蝇孳生,百毒齐出,很容易发生传染病,为了驱邪避毒保平安,因而形成了各种习俗。

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来去除各种毒害。端午节包粽子馈赠亲友,称为送节。龙舟竞赛是端午节最具民俗意义的活动,其目的也在于祈求平安。

重阳登高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古人将数字也分阴阳,而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所以称为“重阳”。

重阳节的由来,根据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载:相传东汉时,汝南县有一个人名叫桓景,向费长房学道。

有一天,费长房告诉他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难,你赶快回去,告诉家人做一袋囊,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处,喝菊花酒,就可以消去灾祸。”桓景如实地照着师父的话去做,全家登山。等到晚上回来时,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都暴死了。

后来,故事流传开来,人们九月九日这天过起重阳节来,并有了重九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风俗。

【动动脑、想一想】

◎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的端午节习俗都不相同,找一找资料和大家分享。
◎ 在端午节的时候,观察一下中国各地,都举办了哪些活动?吃了哪些食物?其中你最喜欢哪一项?为什么?

附录

◎ 相关的诗词

1、宋・陆游《重五》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怀盘。

2、宋・郭功父《龙舟竞渡》

竞渡传风俗,旁观亦壮哉!
棹争飞鸟疾,标夺彩龙回。
江影浑翻锦,欢声远振雷;
轻生一晌乐,时序密相催。

3、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唐・刘长卿

九月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现楼西。

备注
本段原文参考三民书局发行之《幼学琼林》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