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选读:《帝范》纳谏第五

天使


【正见网2007年03月21日】

《帝范》纳谏第五

 原文:

  夫王者,高居深视,亏听阻明。恐有过而不闻,惧有阙而莫补。所以设煊树木,思献替之谋;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言之而非,虽在王侯卿相,未必可容。其义可观,不责其辩;其理可用,不责其文。至若折槛怀疏,标之以作戒;引裾却坐,显之以自非。故云忠者沥其心,智者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

  昏主则不然,说者拒之以威;劝者穷之以罪。大臣惜禄而莫谏,小臣畏诛而不言。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雍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至于身亡国灭,岂不悲哉!此拒谏之恶也。

  译文:

  做君主的,居住于深宫,与民隔绝,不能看到天下所有的东西,不能听到天下所有的声音。惟恐自己有过失而不能听到,自己有缺失而不能及时补救。因此,设立了“煊”和“谤木”,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吸纳正确的意见和谋略。侧耳倾听,虚心纳谏,是期待忠信正直之辞。如果他说的话有道理,即便是草民奴仆,也不能因他地位低下而不去听他的话;如果他说的话没有道理,即便他是王侯卿相,也不能因他出身高贵就采纳他的意见。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要义值得借鉴,那么就不必要求他的辩辞;如果他说的事理可以采用,也不必要求他的文采。至于像朱云折断门槛那样的進谏,要表扬他们来引以为戒;象辛毗离座扯住衣服那样的進谏,要张显他们品行来审查自己的过错。所以说忠诚正直的臣子竭尽其心,有谋略的臣子尽献其良策。大臣对君主就没有隔阂的情形,君主对下臣就能全部了解知晓。

  而那些昏庸的君主就不是这样做,如果有人对他的过失進行劝谏的,他就以他的威势来拒谏,对于说服他的人,就对他進行治罪。这样一来,大官爱惜官位俸禄而不去進谏,小官畏惧引来杀身之祸而不敢说话。便放纵暴虐之心,穷奢极欲。自己蒙蔽了自己,从而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还以为自己的德行超过了三皇,才能超过了五帝。以至于因此身死国灭,这难道不是非常可悲的吗?这就是拒绝接受劝谏造成的恶果。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