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箫版:秋礼 · 大典之乐 · 明心之章(含乐谱及乐曲说明)

【天音网2023年08月10日】

作者
墨尔本大法弟子 Paul Chen
MP3 音响文件

下载收听 WAV 文件

下载乐谱 pdf 文件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link As...)。

《秋礼 · 大典之乐 · 明心之章》乐曲说明

墨尔本大法弟子  Paul Chen     2023年8月6日

下载乐曲说明 pdf 文件

下载乐曲说明 rtf文件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link As...)。

黄钟徵 · 徵调式(取250.56Hz为黄钟)
黄钟起调 · 清黄钟毕曲

此为大典之进场曲。曲起,众徐徐而入,集于庭,正心诚意、敬肃以待。

词曰:
天云垂幔,清气生发。
杯觥陈列,庭熠金华。
嘉谷既熟,相庆室家。
烝民乃足,德思孔大。

【说明】

《秋礼 · 大典之乐》是一套典礼乐。 《明心之章》是这套乐曲的第一首,也用作进场曲。当这首乐曲响起时,会提醒周围的人们:大典即将开始,要尽快入场就位。

既然是进场曲,那么就没有相应的舞蹈了,但是有一套歌词,这套歌词可以随着箫的主声部旋律来唱和。

《明心之章》除了完整版之外,还有另外的几个版本:

独箫版:因为唱词采用的是主箫声部的旋律,所以有这个主箫旋律的版本供参考;
伴奏版:这是从箫声部与古琴声部的合奏;
古琴版:古琴声部,较为准确的展现了五度相生律(黄钟约为250.56Hz)。

《秋礼》是这套典礼乐的设定应用场景。

在经文《醒醒》中,师父讲:“往法正人间中救世人、复兴传统文化是下一个历史时期法正人间所需。”

在《美国首都讲法》中,师父又讲:“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大淘汰中会留下一些好人为未来做人种,同时在法正人间时期还要给大法开创一个人类回报给大法的荣耀,也就是出现一个大法在人类社会的全盛时期,这是历史中必然要出现的。人类必须得感恩。”

在《二零一二年美国首都国际法会讲法》中,师父也讲:“是啊,作为大法弟子,我告诉大家还真得多救人,因为当初我是这样安排的:我叫人在未来要给大法一次回报,就是剩下来的人吧,要给大法开创一次最辉煌的时期,全盛时期。”

而在《转法轮》(论语)的开篇,师父就讲了:“大法是创世主的智慧。”

所以,在法正人间时期,人类复兴了传统文化、也归正了生活方式,一切都变的美好了。此时,人们不仅要在生活中遵循着大法对不同修炼层次的法理要求,还要对创世主感恩。

在这种设想下,每年的秋分时候,天气凉爽了,农事也即将丰收。此时,很适合举办一场盛大的户外集会。在这场盛会的典礼部分,人们会在一起重温大法的法理,并对本年度的社会成就进行总结,以明得失。接着还要以歌舞来表达对创世主的感恩。

当然,作为一场盛会,不能从始至终都是严肃庄重的氛围。所以,在对创世主感恩之后,集会进入欢庆的部分。此时会有各种美妙的歌舞,还有美食宴飨,甚至可以有游艺与娱乐节目,供人们极抒酣畅之欢情。

不过,欢乐亦需节制。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欢庆与宴飨就要结束了。此时,会有一首结束曲,帮助人们恢复清明沉静的心态,典礼亦随之落幕。在随后的散场曲中,众人陆续离场。

《秋礼》是典礼之名,《秋礼 · 大典之乐》是典礼之乐。这套典礼乐的结构如下:

一、明心之章
二、宣德之章
三、力行之章
四、颂恩之章
五、延庆之章
六、承平之章
七、肃谨之章

在这套典礼乐中,我也对各种传统调式做了一些尝试。这七首乐曲,按其主题的不同,使用的是不同的调式。

由于我手里的乐器不齐,目前无法真正做出典礼乐的恢洪气势,所以,只能求其神而取其意。

《明心之章》作为进场乐,自然不是最恢弘的部分。为了给后续的乐曲留出气势逐渐洪大的发展空间,这首曲子的旋律部分仅仅用了古琴和箫,打击乐部分,用了波斯Daff鼓和铜铃。其中,箫采用了二声部重奏来演绎宽广的空间;古琴的泛音勉强替代了钟磬;Daff鼓用来代替传统的大鼓和小鼓。古琴的散音淡淡的为乐曲铺垫了厚重感,以试图弥补古琴泛音和Daff鼓的轻薄音色之不足。

更困难的部分是调律。这套乐曲使用东方的五度相生律(三分损益法生律),取250.56Hz为黄钟,这相当于A4=422.82Hz。而我手中所有的吹奏类乐器,都是以A4=440Hz为基准音。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牺牲音色,来尽量保证音准。为此,我不仅修改了乐器,而且采用了更复杂的指法、以及更严苛的口风。所有这些改变,都限制了乐曲演奏中的表达。

面对这种难度,我也多次考虑升高基准音。但反复考量之后,还是坚持下来了。这其中的一些感悟,我会记录在另一篇文章《校黄钟》中。

当然,最大的难度,还是我水平不高。现阶段很难把这套典礼乐做的更好。不过,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要开始做了。毕竟,人类对创世主和大法的感恩,这是人类文化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部份,也将是人类的一个重要传统,所以,在复兴传统文化的时候就要开始奠定了,而不是等到传统文化复兴之后再开始。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既然现在还没人来做这件事,那么我就作为一块垫脚石,抛砖引玉,为这件事情开个头,将来一定会有更有才华之人,以精诚之意,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