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母亲讲故事:戒石铭

辽宁大法弟子


【正见网2023年04月16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羊羔在吃奶时总是前腿跪着吃奶。而乌鸦到老了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它的孩子会啄食喂它。这也是人们常讲的羊有跪乳之恩,乌鸦反哺之义。很多文章也常用这两句劝戒人要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

然而现实社会中往往却有这样的人,吃着社会的饭,却给王莽干活,甚至有些公务人员还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来自百姓的“血与汗”,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同时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谁给我钱,我就给谁干。这是大陆警察在做违背道义的事,遭到指责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好像真是正人君子,知恩图报。实则已成为当权者的家奴,而不知。

有去过日本福岛县霞城公园的朋友,可能见到过在公园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十六个中文大字“尔俸尔䘵 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

对此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这是中国廉政文化播扬中外,绵延古今的行政准则。在清乾隆年间飘扬过海传入日本,敬刻玄石将其作为藩政官员的行政准则。后又谱成歌曲,命公务人员每天上班前吟唱,延续至今不辍。

这十六字是来源于宋朝赵光义所定,从此宋初到清朝中期长达七百余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各地的大小衙门正厅前的甬道上都立有一块石碑,上面也有这十六个字的《戒石铭》,以此来告诫各级官员要克己奉公,廉政自律,不虐民不扰民,做一名真正对得起天地良心的父母官。

若追根溯源,十六字的出处来源于孟昶的《颁令箴》。《戒石铭》是《令箴》的核心内容,寓意深刻,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反腐箴言,正是克己奉公,民心所向。徇私枉法天理难容。

古时有些官吏很有自知之明,韦应物在《寄岑儋无锡》一诗中写道:“身多疾思田里,邑有沆文愧俸钱”。白居易也曾深刻反思“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拿了人民的血汗钱,自己也因为功微绩薄而自责。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杜荀鹤 .《自叙》)

孟昶的《令箴》可以说字字玑珠,字字泣血,其中的四个典故“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寓意深刻,告诫着为官者应以德化为理,不尚刑罚,广施仁政,才能使国家风调雨顺,百害不侵,民风淳朴。其中的“政存三异”,典出《后汉书.鲁恭传》,讲的是鲁恭任中牟县令时,“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教化及于蝗虫、鸟兽和儿童,出项了三种异象,“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

反观在中国大陆所谓反腐败的演出中,没有人敢把收藏在博物馆的《戒石铭》搬出,警示官员。因为他们知道上天难欺,怕苍天有眼看到他们是在给老百姓演戏,同时也害怕百姓中有爱黑色幽默的人往《戒石铭》后面加上一句,用来形容那些为非作歹营私舞弊的鸟官“尔俸尔䘵只是不足,民脂民膏转吃转肥,下民易虐来的便着,上天难欺他又怎知”。从历史中也能看出《戒石铭》一旦形同虚设,这个政权也就该敲丧钟了。

《戒石铭》时刻在提醒那些官员,你们所领的俸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底层的百姓好欺负,但你们逃不过老天爷的制裁。

 

附《颁令箴》原文: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功,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