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佳句赏析: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王舍微


【正见网2023年03月21日】

【原文及出处】

出自宋·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背景及注释】

《琴诗》为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于黄州时所作。作者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谈到乃听人弹琴后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 。

《琴诗》序:武昌主簿吴亮君采,携其友人沈君十二琴之说,与高斋先生空同子之文、太平之颂以示予。予不识沈君,而读其书,乃得其义趣,如见其人,如闻其十二琴之声。予昔从高斋先生游,尝见其宝一琴,无铭无识,不知其何代物也。请以告二子,使从先生求观之此十二琴者,待其琴而后和。元丰六年闰六月。

清·纪昀《纪评苏诗》: “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千古诗集,有此体否?”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如果说琴声发源于琴自身,那为什么把它放在琴匣中就不自鸣?如果说琴声来自于手指,为何不直接从手指上听音呢?

对于这首诗的讨论很多,大都在探究和赏析诗中蕴含的哲理或道理。特别是以双重设问、双重反诘,实际上意味着对琴声单一发源的否定。事实上,琴需要手指触动调紧的琴弦才会发声。只有上品的琴,再遇到心境纯净、琴技高超的弹奏者,才能奏出高山流水这样美妙绝伦的乐曲。

唐代诗人韦应物写过一首《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其中描写了水自云静、石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而发出使人惊的声音?这里同样使用了诘问句式,最后将问题还是留给了道门中人去回答。

欧阳修写过一篇《论琴》帖:“为夷陵令得一琴于河南刘矶,常琴也。后作舍人又得一琴,乃张粤琴也。后作学士又得一琴,盖雷琴也。官愈昌,琴愈贵,而意愈不乐。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琴虽不佳,意则自适。及作舍人学士,日奔走于尘土间,声利扰扰,无复清思;琴虽佳,意则昏杂,何由有乐趣。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适,无弦可也。”

意思是说,做夷陵县令时,没有尘俗之累,琴虽不佳,心意却畅快;待做到了舍人学士,被俗务烦扰,无复清思,琴虽佳,却心意杂乱,哪里还有乐趣可言。若心自适,纵然无弦也可以啊。

历史上的 “无弦琴”源于陶渊明。初唐房玄龄主持编篡的《晋书·隐逸 ·陶潜传》称:“(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对此种暗含非议之词,苏东坡有不同的见解:“渊明自云‘和以七弦’,岂得不知音。当是有琴而弦弊坏,不复更张,但抚弄以寄意,如此为得其真。(《苏轼文集》)”  

后来历朝历代的许多诗作中都将“无弦琴”作为意趣高雅、不同流俗的典故化用。南宋诗人饶延年(止翁)曾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无弦琴》: “月作金徽风作弦,清音不在指端传。有时弹罢无生曲,露滴松梢鹤未眠。 ”

从与琴有关的诸多诗词中不难看出,从琴声缘何而鸣到无弦琴,许多诗人将心中的意趣逐渐转向感悟空无。假若将琴弦比作心弦,琴弦也要保持一定的张力才能发声,而心弦就好比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或好或坏的观念,并且具有较强的张力。这些观念形成的自我(假我)包裹着真我,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触动(手指弹奏)时,便会发出或舒缓悦耳或激昂悲壮、或善或恶的不同声响。如果去除这些观念,好比去掉了琴弦的无弦琴,就再也不会被扰动而发出鸣响。

实际上这是一种在世俗中的坚忍修炼过程,不象写一首哲理诗词那样可以一蹴而就,还要有缘遇到真正的佛家大法才有可能实现。从此人的心就可以平静下来,也就能够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