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幼学琼林》:武职(六)

紫穹


【正见网2023年02月18日】

【原文】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败北。 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

【注释】 

凯旋:后为成语“凯旋而归”。形容打了胜仗唱着凯歌而回。

敌忾:助王抗敌雪恨。出自《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大意是,各诸侯都把天子的仇恨当作自己的仇恨,各自领军一同奋勇杀敌,为天子献上战功。忾,愤恨之意。

勤王:勤于王事,多指君王有难,国家危乱之际,臣子起兵救驾。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带,勾结狄人进攻周襄王,王师大败,襄王逃到汜地,派人向晋、秦求救。晋文公听取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的建议,辞退秦兵,单独出兵打退狄人,活捉王子带交给襄王,安定了王室,也就安定了天下,晋文公此举就是勤王。他因此义举而获得美誉和诸侯敬重,成为春秋一代霸主。

【译文】 

打了胜仗归来,称为“凯旋”;打了败仗逃走,叫作“败北”。替君王抗击愤恨的敌人,叫作“敌忾”;救社稷于危难之中,则是“勤王”。
 
【点评】

古代之所以称战败为败北,跟方向无关,而是跟北字的古义有关。古代“北”通“背”,《说文解字》:“北,背也”。古时两军交战,一方败退会以“背”对向胜利的一方而逃。所以,败北就有了失败而逃的含义。北,在古代甚至直接单独使用,成为动词败逃或名词败兵、败军之意。例如西汉贾谊《过秦论》中的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这里的北,就是败军之意,逐北就是“追逐败逃的敌军”。

敌忾与勤王,看似都与君王有关,但敌忾往往强调为洗刷君王的耻辱而替他一同报仇雪恨。所以,为一洗前耻,即使国家当下并未处于危亡时刻,也会有君王为复仇而主动发动战争的情形。

勤王,多用在君王有难,国家危急,臣子起兵救援护驾的情形。这里的王,指王朝的帝王,而非各地诸侯。各地诸侯等都是臣子。勤王出现,意味着帝王有难,必然国家动荡,社稷危矣。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因宦官为祸,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前往京城救驾,就属于勤王的例子,可惜汉末各方,真心勤王的并不多,反给了奸臣董卓打着救驾的旗号兵临京城掌控朝廷和皇帝的机会,从此天下混乱,诸侯割据。

所以历朝历代都要求各地诸侯州郡,无皇帝召唤,不得带兵入京。以防各方势力趁机谋反叛乱。因此后世同仇敌忾一词反倒用得非常普遍,不再限于君王。危机中,团结起来共同一致对外抗敌,都可使用该词了。

【故事】 晋军凯旋  为何将军不归

成语“凯旋而归”,出自《东周列国志》46回:“且说晋师凯旋而归,参见晋襄公,呈上先轸的遗表。”文中的先轸,就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他曾在崤之战任主将大败秦军,让秦军全军覆没。

骊姬之乱时,他是护卫晋文公重耳一同逃亡在外十九年的大功臣。他为人忠正耿直,文公死后,他辅佐晋襄公,先是大败秦军,后又击溃狄军,战功赫赫,让晋国继续稳坐霸主地位,本应凯旋而归,论功获赏,却以死明志,留下遗表,成就了一段彰显“君臣有义”的感人佳话。

崤之战大败秦军

前628年冬,春秋霸主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秦国乘晋国未稳,无暇顾及别国之机,发兵私越晋国国境,奔袭郑国,不料半路被郑国发觉,秦军于是改变计划,灭掉了晋的邻国滑国。 

晋文公国葬未了,秦军已行虎狼之举,面对如此不义,先轸断然主张马上出兵讨伐秦国。晋国既为诸侯霸主,就有义务主持公道,秦国不来吊丧于礼不合,为贪婪出兵,擅自越境,欺辱他国,狂悖无礼,攻秦正合先君晋文公重托。晋襄公被他劝服,马上紧急出兵攻秦,把丧服染黑,以先轸之计在崤(河南陕县)的狭路设伏。四月中旬,秦军过崤,遭到晋军伏击,秦军孟明视等三名主将被俘,几乎全军覆没,史称“崤之战”。 

斥国君  怀愧疚

晋襄公的嫡母是秦国穆公的女儿。襄公仁孝,在母亲请求下,将俘获的三名秦将释放回国。

先轸上朝得知,勃然大怒,斥责道:“将士们不知费多少力气和人命才擒获的敌军主将,却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转眼被赦!如此毁伤自己的战果,长敌人的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会灭亡了!”先轸越说越气,头也不回,还当面狠狠吐一口唾沫就离开了。襄公醒悟后,追悔莫及。

尽管先轸盛怒下不顾尊卑,冒犯君主。然而襄公却十分仁厚,反而为此事向先轸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先轸为此自责不已,满怀愧疚。

抗狄大胜  将军不归

同年,狄人攻打晋国,先轸又领兵抗击。八月,在箕击败狄军,大获全胜,还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本该风光班师凯旋,他却突然脱下头盔铠甲,毫无防护地又冲进狄军中,被乱箭射死,明显是去赴死,好以此惩罚之前冒犯襄公的罪过,证明自己的一片忠诚之心——并非邀功逼主的乱臣。狄人念其忠勇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先轸写下遗表,以死明志,告慰君主。彰显了这对君臣的道义:君仁而臣忠,各行其道,皆是义举。

孔子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大家可能很奇怪,古代礼教,不是强调君臣尊卑有别吗?不应该是强调臣子重礼敬上才对吗?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相互礼敬,具体礼数可以不同,但内心敬重别人爱惜别人的心,那份对人的善心,要求是一样的。但君王或上位者,容易居高而生傲慢鄙视之心,忘记自己的位置肩负的责任是需要拥有像父母珍惜儿女那样的仁慈之心的,是更需要强调仁心和勇于纳谏的气度的。所以,君对臣能以礼相待就显得难能可贵也更加重要。

能礼敬臣子,就会善待体恤臣子,变得虚心贤明,国家就能安定,所以君主的关键德性就是仁义,体现在行为上就会对臣下礼敬。自然臣子就会感动心服,更加自觉履行臣道,为君担忧,为国赴难在所不辞。晋国先轸与国君的恩义,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

尽管也许先轸以死明志不一定是最好的尽忠方式,但是,他能做到这一点,表明古人心中把坚守道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正是这些用生命践行的义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和高尚的人格。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