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思录:中国文化的层面及向量浅析

王舍微


【正见网2023年01月22日】

中国经历了五千年文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国文化。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和思考,特别是近代东西文化的交流和比较,更是众说纷纭,对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如何去认识和梳理?

有学者将中国文化概括为: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此处仅就中国文化中与传统价值有关联的层面及向量加以梳理和分析。 “向量” 本是数学和物理术语,这里用来形容文化的指向性。对某一种文化而言,内涵中其实存有升华或下降的指向。这里将中国文化由表及里分为四个层面讨论:韬略,治国,修身,归真。

一、韬略

原指《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等古代的兵书,后世合称“六韬三略”,以囊括天下所有兵法,战略的统称。《黄石公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三个部分,它是一部专论战略的兵书,尤其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是一部“兵书”、“谋略书”、“帝王学书”。汉高祖得力谋士张良就是师从黄石公,习得“黄石公三略”,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

类似的还有《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等,如果说《孙子兵法》讲的是以战取胜,那么《鬼谷子》则是侧重于以言取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揵”、“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所以说,鬼谷子不仅是纵横家之祖,也是战国兵家之祖。

这层文化的特点是以谋略为主线、以治国用兵的胜利为目标,甚至从老子、儒家等经典论述中截取章句为其所用,修身的目的也是为了取胜和建立功业。因此,这层文化的向量指向是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成功学”等大行其道,把商场等也作为战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势必会导致人的道德水平下降。

二、治国

历史上,中国人意识中仿佛只有天下而无国家。在治理方略方面,“内圣外王之道”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思想之精华所在 。孔子思想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人格理想,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政治理想。

 “内圣外王” 的提法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其含义指的是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即人格理想以及政治理想两者的融合。其中,“内圣”是体,“外王”则是用。这一思想成为儒家一贯奉行的人格理想和经世路向。在发展过程中,治理方略渐渐从“内圣”与“外王”体用统一转向体用分离,重心由内圣向外王迁移。

对人性的认识,从孟子的“人性善”到荀子的“人性恶”,治国理念也在发生着流变。荀子列举了这三种途径:“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议兵》)分别对应王道、霸道、诡道,后二者以力为先或以利为先。两者治国,有速效,但不能长久。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和法家的不同,儒家主张“礼刑并重”, 法家主张“尚法唯刑”。最后在实际应用中更多表现为“儒表法里”。

这层文化的特点是从善到恶的流变过程,体现在经世方略上从“修己安人”向“修己治人”演变, 其文化向量也是朝着人类道德标准下降方向用力的。

三、修身

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便论述了修身要达到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追求至善且持为常态。接下来又阐述修身的重要性:“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意思就是:人无论高低贵贱,修身都是根本,若是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其他的就不可能做好。孔子也指出,修己安人是连尧舜都未必能做好的事情:“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同样论述了人一生中所要达到的道德水准和修身境界,开篇语即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意就是用不偏不倚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上天给予人的天性,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做事就是道,对自己的本性以中和之道进行自我修养。儒家的修身是为了经世致用,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此外还有儒家“五常” “仁义礼智信”,给出了做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又是用以调整个体存在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

这层文化的特点是具有维持做人的道德的因素,通过修己践行至善、中庸以及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但同时又因为修齐治平功利性因素的掺入,难免因现实种种问题牵扯而推波助流。随着人类社会的道德下滑,是否还能保持住“至善”的定力?而且整个社会对道德标准的认识也会发生流变,因此,这层文化的向量特征是多元素指向,既有修德保持因素,又有下降,其最终结果还是难以抵御人类道德整体性下滑的趋势。

四、归真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部分。以“三教”统称为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公元六世纪中后逐渐形成了三教鼎立的文化格局。儒释道虽然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历史发展中从竞争逐渐走向文化融合,被共同用来为修身和治国服务。具有代表性的是宋孝宗写的《原道论》, 提倡“以佛修心, 以老治身, 以儒治世。”后人在三教文化的关系和功用方面做出了许多阐释和论述,甚至提出自己的理论。

历史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佛道为体,儒学为用;另一种则强调佛道是儒之道体的用。这种争论的基点都是儒释道如何为经世治国服务的问题。其实,佛道文化是指导人返本归真和出世间,其修心、修身的内涵和目标与儒家文化大相径庭,尽管对儒家修己安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道或佛法中蕴含的层层理非是从文字表面所能洞悉。真正的佛法是给人铺就的一部上天的阶梯,人只有在不断提高自己境界的同时,才能领悟到更高一层的法理。

这层文化的特点是使真修的人升华和境界提高,同时引导社会道德标准回升。因此,这层文化的向量指向是提升,即使整个社会的道德整体在下滑之中,总有一部分人逆流而上。然而,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传法者下世度人,遇到佛法传世的历史机缘是非常可喜的事情。

近些年,优昙婆罗花在世界各地盛开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梅花诗》)”释迦牟尼佛曾对弟子们提及转轮圣王和优昙婆罗花: “到时候会有一种花叫做优昙婆罗花在大范围开放,能提示人们转轮圣王驻世传法度人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