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流出山中花:欧阳修之《琅琊溪》

纤纤


【正见网2022年10月24日】

古代有将官员贬谪到南方的习惯。比如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等人,都曾被贬到南方一些当时荒凉的地方。看似是贬谪,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文化传播到那里。欧阳修被贬谪到安徽滁州写出的这首《琅琊溪》。全诗共二十八个字:“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空山”是诗人站在自己的基点上看到的,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收获。天气变暖积雪融化,小溪的水涨,于是引来游客穿过简单的木桥来这里欣赏美景。这里并非是那种固定的旅游景点,而是像我们今天说的那种“驴友”的探险般的欣赏风景。这种欣赏往往是有一定风险的,前面的风景几乎是未知的,一切都是简陋的,与其说是旅游不如说是探险。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小溪的源头诗人没有找到,其实有些山中小溪的源头是很难确认的,因为有些小溪会一段在地下一段又到地上。在地上的我们可以顺着水流寻找,一旦进入地下就很难寻踪了。而“流出山中花”所看,就有些特别了,是不是这小溪的源头来自类似“桃花源”的仙境呢?我们这里春天刚刚到来,而那里已经到了花谢的时节了。

今天的人探知到有地下文明的存在,晋朝的陶渊明也在《桃花源记》有提及,很多人会认为那是一种杜撰。欧阳修的这首《琅琊溪》却从侧面印证了在地球上可能有世人不知道的文明或者美景的存在。在欧阳修眼中的“空山”,却有“山中花”。是不是真的别有洞天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

我们眼中荒凉的地方,或许在另外空间存在着繁华的文明。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充满神奇。今天的人不相信神的存在,神却一直和我们同在,只是我们自己被自己的观念和视野所局限,阻挡了我们去认识真实的世界。

古代交通没有今天那么通畅,人们又没有那么多的假期。因此想到这种偏远的地方旅游是很不容易的。被贬谪的文人却成了一种偏得,他们在贬谪地写出了无数的美景佳作,这或许就成了好事了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