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35):经典紫砂壶图谱(四)

意文


【正见网2022年03月31日】

四、【筋纹器】

“筋纹器”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如瓜棱、竹条、菊花、玉兰和水仙等。在壶体上作规则的纹理组成,等分直线,构成如瓜囊样的筋纹,故名。

早期的筋纹器壶,应是在圆器基础上再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加工。常见有三、六、八、九、十二、十八、三十六瓣之分,可纵横分割变化,亦可作回旋处理。

几百年来较为定型的筋纹器型有:

①圆条式筋纹器。如:南瓜壶、瓜棱壶、合菊壶、圆条水平壶、梅花周盘壶、半菊壶等。
②葵花、菱花式筋纹器。如:水仙花瓣壶、水仙花六瓣方壶、菊花菱形八瓣壶、半菱壶、合菱壶、荷叶菱形壶、四方菱花壶等。
③盉形筋纹器。如:盉形壶、仿古盉形三足壶等。

筋纹器紫砂壶,运用“点、线、面、画”的分割,将紫砂器的整体造型俯视呈对称、均匀等放射的花型,纵观紫砂器的立面,筋纹线有壁立千仞,又似行云流水般的规整與自然。口盖准缝,任意调换壶盖的方向与壶口都能吻合,才能算上是筋纹器良好做工的基本要求。

61【菱花壶】

明 时大彬制   菱花壶

“菱花壶”其造型来自唐代铜制的菱花形镜,镜缘为尖状八瓣或六瓣花瓣所组成。唐代菱花形铜镜出现前,很多诗文中的“菱花镜”是传统的的圆形或方形。

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开头的“正始”中记载了其家世:“董翰,号后谷,始造菱花式,已殚工巧”。董翰是明代四大家之一,与时大彬的父亲时鹏齐名。

可惜董氏“始造”菱花壶不见传世芳容而遗憾。但香港一位收藏家府上,却见时大彬家的“菱花壶”的芳踪,制作精细规整,壶底刻有‘时大彬’三字楷书款,壶式古朴风雅,不愧为大家名作。

明代徐次京居于江浙一带,喜爱修竹养花,赏玩古玉铜器,因此在“菱花式”紫砂壶原有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元素,仿制花卉和古代铜器、玉器的造型”创作了工巧逼真,气势宏大的“菱花龙首壶”。

徐次京“菱花龙首壶”

之后,经历代名家大师们演绎创造,出现很多样式不同的菱花形紫砂壶。其中最经典的当属“陈鸣远菱花形壶”与“顾景舟的宝菱壶”,是菱花形镜为造型的筋纹重器。俯视壶盖形状就是菱花镜之状,壶身饱满挺拔,棱线均分,毫厘不差,非一般工匠所能及。

紫砂“菱花壶”,自明代走来,至今已是500岁的老寿星了,却无一丝老态,依旧新意盎然。

62【合菱壶】

清 乾隆嘉庆 朱砂彩绘花蝶纹合菱壶

“合菱壶”盛行于清乾隆时期,有款者甚为少见。此款是在菱花壶的基础上,结合老款线园壶的形制特点,创新创成。

明清紫砂“菱花壶”基本是“菱花线”上下贯通,而“合菱壶”则是把“菱花式”作上下“合扣”状,上下贯通创造了变化。从上端看似覆菱花,下端似一盛开菱花,两菱花相合,故名为“合菱”。壶腹菱瓣阴阳相交,凹凸之变化,交错相映,制作上难度大于以往的筋纹器型。

民国 范大生  合菱壶

范大生(1874~1942年),字绳武,号承甫,宜兴紫砂名艺人。世居丁蜀镇西望圩村,师从紫砂艺人范鼎甫,善制合菱,合桃,竹鼓壶,鱼化龙等壶,名噪一时。

范氏家族皆以紫砂为业,系“范庄农家”门派,祖父范生大,父范大生,儿孙辈范承甫、范锦甫,三代人皆用“大生”之名号。此合菱壶为“范家壶”最成功之作,是紫砂筋纹器的典范。

范大生创作的“合菱壶”,把出生于明代的老寿星“菱花壶”,推向了巅峰,成为常见实用的器型。

63【葵仿古壶】

明 沈子澈 葵仿古壶 现藏美国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

能追朔到最早的是,明代沈子澈(崇祯至清康熙年间1638~1722年)所制的“葵仿古壶”,壶底刻有‘崇祯壬午’铭文(1642年)即明亡之前二年所制。

“葵仿古壶”以六瓣葵花纹构成壶式,筋纹凹凸有致、富圆求方、气势挺拔。沈子澈与时大彬齐名,尤善制菱花式紫砂茗壶,制品典雅浑朴,巧夺天工。

“葵仿古壶”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将光器和筋囊精美的结合,古雅具灵气。

66【龙头八卦一捆竹壶】

邵大亨制  龙头八卦一捆竹  现藏南京博物馆的国宝级紫砂壶

紫砂壶在清朝初期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宫廷御用器物也少,有记载的宫廷紫砂不超过二十款。康、雍、干三帝都痴迷釉色华贵的瓷器,追求极致的艳丽色彩,因此紫砂壶在众多光彩夺目的陶釉中能被皇帝御用,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这把壶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道光六年(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张格尔叛乱,让内务府置办相关礼器纪念此次功绩,对内务府的出了一道难题:“于一器之中,盛载天下乾坤……”,各地呈上的数百种礼器都未能使清廷满意,唯有邵大亨这把“龙头八卦一捆竹”,巧妙地做到了“盛载天下乾坤”的要求,深得道光皇帝的喜爱,也是这把传器杰作的真正来历。

《易.系辞上》云:“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这正是八卦龙头一捆竹诠释的理念 。

壶身以64根长竹段围成筒状(六十四卦),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近壶底处缀索状纹作箍,壶底有四足,每个足都是由腹部伸出的8根竹子结成,上下一体,巧夺天工。以“八卦”为盖,盖钮成“太极图”,壶底则刻有“河图洛书”。从顶端观壶,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幅“易”学图案。

《龙头八卦一捆竹》的创作是艺人智慧与技艺的化身。体现了紫砂的意境和中华文化的精神追求,可谓” “神作”。

67【菊瓣壶】

菊者,高洁、韵逸,士人爱菊,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以象征忠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精神。“凌霜留晚节”是菊可贵之处。

始于佛教传入的魏晋后期。在唐、宋时期形成有规则的“菊纹”系列图案,广泛运用于生活用具装饰图案。甚至形成了菊瓣瓷器,明朝时期延续了这一特色。

柳州博物馆藏    时大彬菊瓣壶

柳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大彬”款菊瓣壶,应是最早的菊瓣壶式。流下刻“大彬”两字竖行款。经国家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藏品”。

明 欧正春 菊瓣壶

欧正春创作的菊瓣壶,是明代早期筋纹器的佳作。欧正春,号子明。明代万历时人,时大彬弟子。精花卉果物造型,善于制作花器。此壶泥色红中偏紫,砂质温润,壶身造型饱满,由十二菊瓣组成,身、盖、钮叠起,一丝不苟,呈放射形。壶底刻有‘天启甲子,欧正春制’八字楷书款,

菊式壶虽早已见载于明代紫砂文献,但进入清初时期方有较大量的菊式壶出现。

清合菊壶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清合菊壶泥色如蟹壳青,壶身隐起菊瓣纹,上覆下仰,合为一体。底盖均无款印。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郎中海望持出菊瓣宜兴茶壶一件,奉旨:作木样交年希尧,照此款式作霁红、霁青釉烧造。”即是在雍正一朝,就有紫砂菊瓣壶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明末清初时期正值欧洲中国热(Chinoiserie)大潮中,不少宜兴紫砂壶也随之输入欧洲社会各阶层,迄今欧洲许多博物馆如德国德勒斯登(Dresden)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博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均藏有若干宜兴壶,合菊壶是广受欢迎的壶式,有若干数量外销欧洲。此外私人庋藏亦不少。

五、【花塑器】

68【供(龚)春壶】

在“宜兴窑”紫砂工艺的发展史上,供春壶的诞生具有历史地位,“天下第一”的紫砂壶,也是紫砂工艺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

所见“供春壶”,款式不一,多种变化,清末民初,制品甚多,传世的供春壶却极少。供春壶讲究自然之美。“怪奇、狂野、拙朴、高古”,八字形容最为贴切。

  

四號井  段泥  供春壺二款

究竟有没有真正的供春壶?据顾景舟大师考证,其调查供春“传世品”全是仿品。

“供春”正名:是壶式,非人名

万历二十年(1592)间正是饮茶方式由“点瀹法”向“壶泡法”转变的时期。“点瀹法”中茶壶的功能及作用是“注水于春(茗)”,因此称茶壶称为“注春”;而“壶泡法”茶壶的功能是“壶供(龚)春茗(茶水)”而“龚”字与“供”字通,“龚春”即为“供春”。

而“龚春”一词,首见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许次纾所撰的《茶疏·瓯注》说 :“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从语义上看,“龚春”并非人名,而是指的壶式或功能。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屠本畯撰著的《茗芨》一书:“茶壶,往时尚龚春,近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所重。盖是粗砂,正取砂无士气耳。”并注明此语引之《茶疏》。

同样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闻龙撰写的《茶笺》一文中描述:“因忆老友周文甫……尝畜一龚春壶,摩挲宝爱,不啻掌珠……”词义与《茶疏》完全一致。

根据清.吴梅鼎所撰的《阳羡磁壶赋》:“稽三代以博古,考秦汉以程功。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壶名龙蛋];方兮若印[壶名印方,皆供春式。]”。文中提到“供春”壶不是单一款式而是壶式。且创作者并非供春而是吴仕。

之后,通过《阳羡茗壶系》的演绎,精心打造了一个书僮供春的形象,使得“龚春”一词发生了根本词性的改变。

供春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二大博物馆中的供春壶

清代吴骞在《阳溪茗陶录》中也记载了“供春”,这是肯定的,这些记载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没有人真正看见过供春制作的紫砂壶。

1930年代时期古玩市场火爆,当时的宜兴紫砂高手蒋燕亭等人在上海仿冒了一大批古代名人壶。从明代的时鹏、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陈用卿、徐友泉、惠孟臣,到清代的陈鸣远、王南林、陈曼生,几乎历史上所有的紫砂名家都被作伪了。由于供春的名气大,几百年来一直有人仿制作品,自然也不足为奇的。

至今最著名的供春壶有两把∶ 一把为《树瘿壶》,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把为《六瓣圆囊壶》,藏香港茶具文物馆。

1.清代黄玉麟《树瘿壶》:

清晚期 黄玉麟制段泥供春壶

壶身做成松树瘿瘤,壶把为树枝分叉状。把下有篆书款“供春”二字。盖内有楷书“玉麟”印款。过去专家们对于此壶为供春壶真器是深信不疑的。有关此壶发现的历史详见【3】。

晚清制壶名家黄玉麟(1842-1914),当时书法家、金石收藏家吴大澄(1835~1902)曾专请他到家里合作制壶达八个月之久,集紫砂篆刻于一体。这是为人所知的史实,故这把壶曾收藏于吴大澄家是极为顺理成章的事。

根据顾景舟的研究,此供春壶式乃黄玉麟与吴大澄根据文献记载的“供春树瘿壶”式样构思、合作而成,取“供春”之名,亦有楚天万物复苏,以之为纪念。

直到1996年顾大师6月3日仙逝,念念不忘的还是供春壶。他在记录的临终之言云:“供春壶完全不是供春真迹遗作,而是黄玉麟的创作……现有五张供春壶照片,为一人所制,筋络、凹凸雷同,使用同一工具,且经储南强(曾任宜兴县长)承认,黄玉麟是供春壶的创作者。”

过去文博界对紫砂壶鉴定力量的薄弱,直入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殿堂。现在应该是还其真面目的时候了。

2.民初仿品《六瓣圆囊壶》:

六瓣圆囊壶

六瓣圆囊壶原是仿景德镇的明永乐竹节形把壶,壶身略呈半球形,竖向六出筋略呈莲瓣形。壶泥料稍粗,有轻度“梨皮”效果。制壶技术娴熟,应是打身筒后外表加模具挡成,再用工具修过。壶底刻楷书款“大明正德八年供春”字样。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阳羡砂壶考》考证其为:“姓龚,名供春”。江苏宜兴人。吴仕(字克学,号颐山,宜兴人。正德丁卯(1507)发解元,甲戌(1514)进士,以提学副使擢四川参政)家僮。

这把壶是香港著名茶具收藏家罗桂祥博士于五○年代初期在香港收购的。在八○年代,他将其收藏的数百件藏品捐献给香港市政局,建立起香港茶具文物馆。

现在该馆藏品已逾千件,而此件供春壶被当做该馆的“王牌”藏品,多本权威性紫砂图录或书籍中都予收录介绍过,且给予显要位置。

推翻这2把著名的供春壶并非是原始传世壶的共同疑点:

1、工艺不符---明代制壶工艺并不成熟,而这二把壶的制作技术已十分纯熟,泥料的细腻程度,也是当时期的工艺所无法达到的。

2、时间错置---嘉靖十二年吴经提梁壶及万历四十年卢维桢墓随葬的时大彬鼎足盖圆壶,从正德八年(1513年)到万历四十年(1612年),时间上相隔整整一个世纪。其工艺竟比后二者还先进,这是不可能的。

3、款识不对---最早造壶,并无在壶底刻年号或印章的习惯。明代,紫砂壶落款者是用竹刀或钢刀刻楷书款,在把梢上落篆书款是不可能的。

4、烧制工法---早期壶与缸坛同窑,壶身肯定会有飞釉泪痕。而壶身干净,是装在匣砵中烧成的。

供春壶应该是什么样子

从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推断,应有这几个特征∶
一、具有很大的原始性。主要是手工捏制,用简单的工具修整,甚至壶身上可见到指痕。
二、 胎土粗糙,颗粒不会细于60目。
三、由于明火烧造,与缸瓮同窑,烧成的器色不应匀正,身上应飞溅有缸瓮釉泪。
四、应无款识。

因此,即使是真的供春壶逃过历史劫难留传至今,可能也难于鉴别了。

69【竹段壶】

明代“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   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收藏

宜兴竹海风景区绵延苏、浙、皖三省,纵横八百余里,景区引种竹子140余种,是中国竹风景、竹文化的代表性景区。

历代紫砂工手都喜爱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也是历代艺人必做的壶型【4】。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含蓄内敛的本质契合之外,古人崇尚竹子的“虚心”、“有节”,将文人情操和美好寓意结合在一起,颇受文人喜爱。

“竹节壶”亦称“竹段壶”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

现存史料中最早记载宜兴紫砂竹节形茗壶,清乾隆年吴骞著《阳羡名陶录》中即有《竹节壶》的记载,谓:“竹节之清,清贞莫比”。

现存传器中,最早的紫砂竹形茗壶为香港罗桂祥茶具博物馆中收藏的“陈仲美款束竹柴圆壶”,壶底刻款:万历癸丑陈仲美作(即1613年)。

几百年来的紫砂壶竹节形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多种有代表性的器型延续至今。

70【鱼化龙壶】

邵大亨 魚化龍 香港茶具文物館

以“龙戏海涛”为题的紫砂壶,最早见于陈仲美。

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陈仲美,······重迭刻,细极鬼工。壶象花果,缀以草虫,或龙戏海涛,伸爪出目。”

明末清初   “龙戏海涛贴花壶”

虽然没有陈仲美“龙戏海涛壶”实物传世,但我们可以从明末清初的“龙戏海涛贴花壶”,来探寻鱼化龙壶的发展脉络。此壶壶身以模印贴花技法,装饰折枝花卉纹,具有17世纪中晚期外销壶的装饰风格。壶盖上的尤首,在波涛纹中破浪而出,活络灵动,可窥见“鱼化龙”的身影。

“鱼化龙壶”的特点是壶把满饰鱼鳞纹,圆形壶身由几块波浪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威猛的龙头,口吐珠宝,另一方面则是鲤鱼跃出波涛。壶盖呈波涛汹涌,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倾茶时,龙头探出同时伸出细舌。倾茶毕,壶持平,龙头回缩舌头隐入。正是此特点而广受欢迎。整器沉静中透出活泼,令人叹为观止。

清黄玉麟款   鱼化龙

清末民初  俞國良   魚化龍

可知鱼化龙的发展脉络应为,陈仲美龙戏海涛壶,到明末清初龙戏海涛贴花壶,直到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过邵大亨的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再到清中后期、民初各家鱼化龙壶,如黄玉麟、俞国良等。此后多有创新,但大体形制都以此款为基础,各有其韵,具一定的时代特点。

71【佛手壶】

清末范锦甫   佛手壶

“佛手”是是一种既具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果实,属芸香科,枸橼的变种,南方多见,宋代已有栽培,果实形似人手而多指,故有“佛手”之名,被寄予了多子多福、吉祥幸运之意。

“佛手壶”取植物形象塑造壶形,由清末范占、范锦甫制作。

以佛手果实和枝叶成形,壶把形似枝条,弯转的把梢处向壶身伸出叶子。壶嘴四周的手指形更是俊俏。壶钮是个小佛手的形状,与壶身谐调统一。

壶身上还疏密有致地散布着一些凹点,具象地表现出佛手瓜的表面质地,逼真而又具有艺术性。

72【报春壶】

1971年紫砂行业萧条,紫砂厂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大量紫砂制品积压在仓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要求所有技术骨干们必须拿出创新作品来争取订单。年近古稀的紫砂巨匠朱可心就是其中的技术骨干之一。

朱老开始了创作,心想:若将“竹节咖啡壶”、“祝寿壶”这两把壶的壶型相融合,说不定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于是,朱老经过反覆修改和无数次实验,报春壶终于诞生,大批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紫砂厂也就此摆脱了困境。

梅报春壶的基本形制为,鸡心型的壶身,底部高足线,高颈、压盖式,壶盖、壶把、壶嘴以树木枝干为形,壶身上作花、叶等造型的雕塑装饰,大面积留白,意境深邃隽永。

该系列作品分别以梅、竹、柏、松、桃为题材,经过精心设计提炼取舍:梅花疏影横斜、柏枝青翠、竹叶潇洒、青松苍劲、桃叶枝美叶秀,恰如其分的刻画塑造,给人以少胜多的美感。

报春壶式系列作品,是现代紫砂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至今都受到喜爱。

73【梅花桩】

清康熙 陈鸣远款 拼砂梅桩壶       美国西雅图博物馆藏

在紫砂壶艺术创作中,应用树枝的形态制作的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次是寓意美好的松、竹、梅元素,经过紫砂的艺术创作制壶后样式古朴,符合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梅桩壶”最早为清代紫砂大师陈鸣远首创。在宜兴紫砂艺人中,除惠孟臣之外,陈鸣远作品是最多被后人摹仿的。

“梅桩壶”身、流、把、盖全是用极富生态的残梅桩、树皮及缠枝组成,犹如一段苍老古拙的梅桩。壶嘴和壶把,似两根茁壮的短枝,伸展自然,壶身上的梅花用有色泥浆堆积塑造成形,栩栩如生。整体像件雕塑作品。

“梅桩壶”展现梅桩老干遒劲斑驳的肌理,梅枝傲骨、凌寒绽放的不屈与高洁,梅花之铁骨冰姿引起观者共鸣。堪称仿生壶中的经典代表佳作。

74【风卷葵】

杨凤年制   “风卷葵”

风卷葵因为其造型简洁明快,曲线顺畅自然,生动活泼的形态成为花货的传统经典器型之一。通体以葵花为式,千瓣参差,向背分明,线条回旋生动,展示了自然生动,生机勃勃的风貌,象征生命的顽强。

“风卷葵”的由来

杨氏兄妹,原籍浙江桐乡。靠种田难以糊口度日,许多人都外出谋寻生路。杨彭年、杨宝年兄弟两人,听说宜兴窑业兴旺,紫砂名传天下。于是,二人就来到蜀山寻师学艺。杨凤年尚年幼,她每天坐在泥凳上看着两个哥哥为陈曼生做壶。

杨凤年尽管也想成为一名艺人,但“技艺传男不传女”,哥哥从不将技艺传授给她。一天,杨凤年又被哥哥从作坊赶出,心中十分抑郁,猛一抬头,好像看到一把壶长在远处的树上,定睛一看,原来是锦葵花在风中不停摇动的姿态。脑中闪现出一把风中锦葵造型的紫砂壶。

杨凤年制好壶坯,生怕哥哥不让烧,就暗地托人装到窑里。等到开窑出货,《风卷葵》立刻引起了轰动,就连哥哥杨彭年看到了也不禁赞叹:“好壶!好壶!”

清代嘉庆年间,“风卷葵”壶面世后,杨凤年没有重复再做,成了独件珍品。在紫砂工艺史上亦堪称谓稀世瑰宝。也是紫砂古代史上唯一留名的女艺人。

历经战乱  终得以以保全

20世纪30年代初,丁山白宕—蒋姓人士,在帮大户人家挖老屋墙基时发现一瓮,瓮中填满细沙中藏着一把完好无损的紫砂壶。他找到紫砂收藏家华荫棠,认出正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风卷葵”壶,华当即出高价买下,可能是原主人为避清咸丰年间的战乱而埋在地下的。

华先生收藏“风卷葵”壶的消息不胫而走。中日战争,日军驻宜兴军官也对该壶垂涎欲滴,几次派兵搜索要夺宝,华先生早就把该壶送到乡下舅家,砌在浴锅间的夹墙里,得免外流国外。这期间当时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王懋功也想把这稀世名壶占为己有,高压之下,华老最后只好忍痛拿出一把清代制壶巨匠邵大亨的壶,才算保住了“风卷葵”。

“文革”期间,华老怕该壶被红卫兵当作“四旧”破掉,巧妙地把“风卷葵”与其他杂物一起放在最显眼,最不安全的的窗台上,苍天有眼,这把“风卷葵”又一次躲过了这场十年浩劫,而得以保存。

“风卷葵”壶,由原收藏主人华荫棠老先生在1982年捐赠给宜兴陶瓷博物馆。

据说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想仿制一把,时近三年,泰斗一直未动手,最后原壶奉还。个中原委,顾老答:“仿像了,只不过是像而已:如果仿不像倒显出笑话,而且故人的心态、故人的气度仿也确难。”一番话指点了迷津。难怪当今不少制壶高手,仿制杨氏“风卷葵”,皆因过于工精而失去了原作的朴雅之韵。

“风卷葵”的前世今生

杨凤年所制“风卷葵”,严格说并非首创,早在清初期,就有“风卷葵”面世了。根据现有传器,来介绍一下经典茗壶“杨凤年风卷葵”的前世今生。

一、 风卷葵早期样态

风卷葵的基本造型,在清康熙时期就成熟定型了,是由明末筋纹器发展而来。


清康熙 朱砂风卷葵

陈鸣远、同时代的许龙文,都制作过风卷葵壶。

陈鸣远 风卷葵式壶

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收藏家奥玄宝撰写的《茗壶图录》中著录有,许龙文所制风卷葵壶,即茗壶图录所载“倾心佳侣”。

《茗壶图录》中许龙文所制风卷葵壶

许龙文 风卷葵式壶

二、 风卷葵的初期形制

陈柏芳 风卷葵

清康熙 孟侯款风卷葵

清早期 风卷葵

三、经典风卷葵形制的确立

根据以上风卷葵口盖的形状起伏,,其造型应源于“锦葵花”,恰似五瓣连为一体。
但在清初康熙时的“朱砂风卷葵壶”,亦是以写实技法塑造的风卷葵壶。样态造型来源是“秋葵花”,而非锦葵花。

杨凤年在前人造型的基础上,以自己的艺术视角,对“风卷葵壶”重新创作演绎,使其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风卷葵。

75【束柴三友】

明代,沈君用开始创作三友壶

将松竹梅三者媲美连誉,在唐代即有之,但“岁寒三友”说法正式出现在南宋.周之翰《爇梅赋》言:“春魁占百花头上,岁寒居三友图中”。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中写道:“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 明代《渔樵闲话》第四折中写:“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南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友壶》出现于明代,沈君用开始创作三友壶,至清代陈鸣远又首创“束柴三友壶”,到清末民初陈光明制紫砂“松竹梅”三友壶。

造型集松、竹、梅形象于一壶,意指寒冬腊月,独近自然之精神。赏鉴壶品,有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此乃文士之品。《阳羡茗壶系》中称其为“神品”。

清康熙 陈鸣远 金蟾束柴三友壶  四海茶具馆藏

壶身仿似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松段的松鳞、松针,梅段的杆枝、花卉,以及竹段的竹节、竹叶,都细致刻划,布局自然,于繁复中见条理。壶把状若虬屈的松枝,壶流如横生的梅枝,又巧塑一段竹节为盖纽,绝妙的是在树洞中塑有两只松鼠,构思脱俗,技艺精绝,全器浑然天成。

76【松鼠葡萄壶】

大自然的万物,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松鼠葡萄,鼠寓意多子之意,而葡萄同样有多子多福之寓意,葡萄蔓延的枝条和丰硕的果实,象征着“富贵长寿”,松鼠与葡萄的融合,有着“多子多福”“五谷丰登”的寓意,深受人们的喜爱。

《松鼠葡萄》壶身上饰一串悬挂的葡萄枝叶缭绕壶的全身,数只松鼠跳跃其间,惟妙惟肖,生机盎然。整器饰一只正在觅食的松鼠,有“自然之象”之外,更是“气韵生动”惟妙惟肖。

1959年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北京东正2015秋季拍卖会,最终成交价格高达¥9200万元,创造了中国紫砂壶拍卖最高纪录。

77【南瓜壶】

 

明末清初陈子畦   南瓜壶

据考,最早的紫砂“南瓜壶”当推明末清初著名艺人陈子畦所创。

南瓜壶,历史上又称“东陵瓜壶【5】”。到了清初康熙年间,其子陈鸣远根据史记典故创制了一把“东陵瓜壶”,壶身呈八瓣纹型。为其传世花货精品代表之一。陈鸣远作传世品现藏南京博物院。

清·乾隆 东陵瓜壶 陈鸣远制 南京博物院藏

“南瓜壶”,构思巧妙,雅而不俗。”以瓜形为壶体,筋纹从壶口向下蔓延至壶底,并在壶底中央汇聚于同一焦点。壶嘴由瓜叶自然卷曲成形,壶把则是弯折的瓜藤,整个壶盖与盖柄合为一个瓜蒂状,壶口切合达到严丝合缝,与壶身构成一个完整的南瓜形,丰富了壶艺形象的花货特征。

2016年5月15日,在中国嘉德2016春拍中,“陈鸣远制南瓜壶”以¥3220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史上最贵的南瓜壶”。

78【印包壶】

明代万历名家时大彬首创“印包壶”

紫砂“印包壶”前身或是供春制“印方壶”,据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说供春壶“方兮若印,角隅刻以秦琮”,其后提到砂壶的各种造型其中也有“诰宝临函”。

明代万历名家时大彬首创“印包壶”,包裹印玺宝诰,亦称“宝诰壶”或“包袱壶”。底款为‘墨林堂 大彬’。
时大彬于丙申年制的另一把紫砂印包壶,独特处为壶流为一凤首,壶把亦有一龙首,是绝无仅有者《龙把凤首印包壶》。时大彬的印包壶皆为素身,并无加彩。据载清代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发展至乾隆与嘉庆年间,才开始流行加彩。

壶体造型为一枚方印,用布包扎袱结为钮盖,以布结作截盖,与壶身褶纹互接相通,形体饱满挺括,布纹褶裥各个细部线条流畅。既有“方印”的刚、又有“布料”的柔,刚柔并济可谓气度不凡。

后记:

紫砂制壶起于北宋兴于明清,以上四篇介绍的壶款仅是常见的“传统基本壶形”的创壶缘由,几百年来经由各家演绎,发展出千百款常见的传统壶型。

近代各家都在传统上,做所谓的“创新”,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萃练,留给时间去证明,故不予讨论。仅提供78款传统型壶型,不免疏漏,敬请海涵。

注:
【3】宜兴乡贤储南强先生于1928年在苏州地摊上购买的。他经多方调查考证,了解到此壶从绍兴傅叔和家中流出。他又赶到绍兴傅家,被告知壶曾为西蠡费氏所有。再追问到费家,知是清末大藏收家吴大澄家的收藏。吴则得之于大收藏家沈均和。沈之前已无从考证。

画家黄宾虹见此壶后,认为黄玉麟后配盖是“张冠李戴”,就请民国时制壶名家裴石民先生重配树瘿形盖,并为之题记。

储先生是地方绅士,文化造诣较高,获此壶后十分珍视,拟在宜兴建“春归楼”专藏此壶,后因抗日战争开始而未能如愿。解放后,储先生将此壶捐献给国家。由苏南文管会(在苏州)接收。后转到南京博物院,再转送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对于此壶是否为供春壶真器,过去专家们是深信不疑的。

【4】梅竹壶、一捆竹壶、竹节罐形提梁壶,竹节提梁、双线竹古、圆竹提梁、竹提、扁竹、扁竹提梁、圈竹、新竹、高竹顶、四方竹段、四方抽角竹顶、圆竹段、竹节壶(高、矮),小型竹节壶、竹根壶、竹鼎壶、五竹壶等。

【5】《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大意是召平在秦朝时被封为东陵侯。秦亡后,他隐居不仕途居于长安城东,以种瓜为生。其所种之瓜,味甘色美,人称“东陵瓜”。后世以“东陵侯”、“种瓜侯”代指昔日居官现已隐居的人,“东陵瓜”代指隐居生活。

(网路图片)

(唐韻紫砂)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