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寻法:沁宇贡香(上)

石方行


【正见网2021年06月25日】

香,对于广大的民众来说都非常的熟悉,从古埃及到古印度以及西方的文明古国,都有几千年的认识香和烧香的历史。关于香的文化认知是遍及全球的。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祭祀天地与神明的时候,要经常烧一些带香味的植物,以表达对上天与神明的敬意和感恩,这就是烧香的最初用意。

当初在古印度,释迦牟尼佛与大众说法的时候,有僧人出现昏昏欲睡的状态,其他僧人觉得这样是对佛的不敬,于是找来一些带香味的木料,弄成条状,放在容器中点燃,这样能让僧人精神起来的同时,也能起到驱除蚊虫和外邪的作用。

在中华文明的夏商以及西周时期,烧香基本上以祭祀天地与神明为主。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烧香范围逐渐的扩大,在日常中也逐渐用燃香来改善生活环境,甚至成为富贵人家或文人墨客的一种雅兴,不再局限于祭祀和礼敬神佛。当然随着功用的不同,制作香的原料也开始多样化起来。

现代人对于烧香的意义和功用,很多人觉得是一种敬意天地或者向神佛传递一种心愿。其实这都是表面的认知。而燃香更深的内涵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讲过:“烧香也有实质意义。现在和尚你问他为什么要烧香,他说敬佛。敬佛为什么要烧香呢?干别的什么不行吗?其实香烧出来的烟也是物质啊,而构成烟的物质也不只是表面物体,烟也有另外的物质体,神佛要用这些东西演化东西用来加持弟子。”(引自李洪志大师著作《休斯顿法会讲法》)在古代人们道德水准比较高的时候,人们在拜祭天地或者礼敬神明的时候,都是怀着纯净的心态来做的,当时所用的香也都是天然木料或者用其它种类植物所做成的,这样的香纯,加上制作者心态纯净和祭祀(或供奉)者心态纯净,在整个过程当中都保持纯正和纯净,那效果必然会好。

还有,在道德标准很高的时期,人们都一心修行,无论用佛家或者道家或者西方正的宗教的方式,人们通过燃香表达对天地神佛与主的敬意,同时让自己念力集中,做好修行之事,从而达到与宇宙神明的沟通和加持,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和状态。而现在人烧香,在表达对天地与神明的敬意的同时,大部分人都是在求神佛,满足其个人在红尘中的欲望。这正好与敬香的本意背道而驰。

同时因为人心不正,做香者大多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给广大信众提供一种纯净的香品礼敬天地与神佛,这样做是对神佛的不敬。还有一点,现在的商家为了节约成本,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化学物质甚至有毒物质(如:磷等),这些化学香品在燃烧之后,所放出烟雾中的毒性比纯天然原料制成的香品要大得多。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很多人敬佛的目地虽然不纯,但毕竟他还会保持对神佛与天地的一种敬畏,这是一份难得的善念。当我们不知道化学香的危害的时候,用其礼敬神佛,这不算大过;如果知道其危害性,我们还依然用,那就说不过去了。打个比方,我们是拿干净的白面馒头上供,还是拿沾满尘土的馒头上供?道理很明显。都说我们敬佛的心虔诚,虔诚的心怎样在敬佛中展现,这就是问题。

所以我觉得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在选择用香祭拜天地与神佛的过程中,尽量选择传统天然的香为好,如果是有信仰的人制作的那就更好了。因为真正有信仰的人在制作香品的过程中,不仅心念纯正,而且做出的东西会带有正的、善的能量的,这对于广大信众祭拜天地、敬仰神佛,会起到加持正念的作用。

在选择香品的过程中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酌情做。因为一般用纯天然原料制作的香品成本相对于化学香要大的多,所以卖价也会较高,但也会有不同价位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价位很关键。

我早就想写一篇与香有关的寻法经历,最近因缘所致,让我了解了一些制香工艺,对于香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中国古代,制香一般都是修行人或者有信仰的人在做,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是一种修行,是一种提升自己生命境界的过程。下面说一个在历史上父子二人通过制香来寻找创世主的真实经历。

话说在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初,一位与他曾经在后周时期同朝为官的人,因为赵匡胤在陈桥驿黄袍加身而成为皇帝,而这个人遵循“不侍二主”的原则,辞官归隐。在隐居的时候遇到道家高人谭真人,在谭真人的精心传授之下,经过数年后与其侄同日白日飞升,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知道此事,就下令在此地建了一座神仙殿,以纪念他们。

在这座大殿落成的一百来年之后,在附近某座山脚下有父子二人,原来以打铁为生,孩子是十五六岁年纪,叫碧宇,父亲叫云扬。云扬的手艺很好,可以说是远近闻名。打铁的汉子都很强壮,碧宇也不例外。开始他们爷俩的铁匠铺还算红火,后来不知怎的来打铁的人越来越少,甚至很多天过去也没有顾客上门。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早上就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父子二人早上起来互相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苦笑了一下,心照不宣:平时都没有人,这个天气更不会有人来打铁。于是父子二人点上炉子,一边喝着树叶水(在山上采集来有点味道的树叶泡水)一边聊着天。聊着聊着儿子突然听见外面大门“咚”的一声响,就再也没有了动静。

碧宇赶紧跑到了外面,看见大门口躺着一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女孩,随身携带一个小布兜,直挺挺的躺在了门口。他赶紧把父亲喊过来,在父子二人抬起女孩往屋里走的时候,他发现天也晴了,可是怎么没看到女孩的脚印呢,这让他感到非常奇怪,但当时没有时间去想这个事。

当把女孩抬到屋内,云扬给她灌下一些刚才他们爷俩喝的树叶水,过了不久女孩缓醒过来,云扬又拿出一些吃的给她,她一般的东西还不吃,只吃一点黑芝麻和一些豆类制品。

碧宇在她吃东西的时候就问她:“你一个姑娘家,大雪天不在家好好呆着,跑出来干嘛?”女孩闻听虚弱的说:“不是我要来,是有人让我来。”说完女孩又昏睡过去了。

因为云扬的铁匠铺不大,住的地方和打铁的地方是分开的,女孩看来是一天半日还走不了,于是他们父子二人只能在打铁的屋里搭一个床铺,暂住几日。

女孩一睡就是八天,醒来之后,女孩说要吃一种特别的青豆,并告诉碧宇:向东走到海边,看到门前有两棵大梨树的人家就有。当时碧宇想:“海边怎么还有果树呀?”想是这样想,可是没有说破。

第二天,碧宇就带上一些干粮启程了,因为冬日里有的地方下的雪很厚,路也不太好走,打铁出身的他很健壮,在一路上也克服了很多的困难,终于来到了海边。面对大海,他一下子傻了眼,茫茫海岸,到哪里去找门前有两棵大梨树的人家呀!而且在海边怎么可能长果树呢!当他一想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不知怎的却浮现出他和父亲当初在门口将女孩抬起却没看到女孩脚印的画面。他心里一动:“难道女孩有些来历?为啥人间的很多食物她都不吃?只吃几样特别的食物,而且让我跑这么老远找青豆,这里面会不会有其它用意?”碧宇想到此处,振作起来精神,徒步沿着海边寻找门前有两棵大梨树的人家。

他一找就是半个月,身上带的干粮也吃完了,也没有找到那户人家;后来碧宇索性一边乞讨一边寻找。有一次天气很好,阳光很充足,他实在是太累了,本想在海边休息一会,却没想到昏睡过去了。此时的海水在涨潮。这时有一位海中的神仙,化作一条神鱼,张着大嘴将碧宇吞入腹中,游回大海。

这片海域附近的陆地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非同凡响。陆地上的文化能起到这种作用与这片海域的护卫作用密不可分,是中原文化的一道屏障。在这片海域中有一位非常好的海神,他居住在海底的一座大宫殿之内。那位化作神鱼的神就是他的座骑。这位海神看出他与碧宇有些缘份,就让他化作神鱼用此种方式把碧宇带过来。

当他们来到了大殿的时候,碧宇早已醒来,觉得这里很黑暗,但很暖和,正在纳闷,化作神鱼的神一张口,将碧宇从肚子里吐出来。碧宇看到大殿和神殿上的各种神仙,因为他第一次见到,所以有些不适应,有点懵。

这时那位海神走过来笑笑说:“因为机缘所致,你来到了海神殿,既然来了,就先到这里看一看吧,然后我再帮你解决问题。”说完就让一位小海神带着碧宇四处看一看。这一看让碧宇大开眼界,一直在啧啧称奇。

在这里游玩了几日后,海神对他说:“我知道你在寻找那户门前有两棵大梨树的人家。我可以直接把你送到那里,可是我有一个小条件:把一个海贝壳帮我带给让你出门找青豆的那位女孩。”碧宇觉得这事简单,可是他想错了,海贝壳太大了,足有两米长一米多宽,他根本没法带。当他觉得有些为难的时候,突然想到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神仙肯定有办法帮我。于是他用手抚摸着海贝壳,在心里求神将这枚海贝壳变得像手指那样大。当他这样一想,海贝壳就真的缩小到手指那么大了。碧宇很是高兴,心想这里不愧是神仙世界。回头看看海神,那位海神正慈悲的看着他。

因为碧宇有很多事不甚明白,本想请教海神,海神说:“你赶紧回去见那位女孩吧,什么事情她都会告诉你的。”

于是碧宇就辞别了海神,海神用法力将其送到了很远处海边的一座不高的山上,这山顶有一户人家,门前有两棵大梨树,他敲门進院,院内有一位中年女子在那里忙活家事。

碧宇说明来意,中年女子一笑:“是凤凰仙子让你来的吧。她让你来我这里找青豆,是让你思考保持年轻的方法,就是梨(离)家。”于是中年女子拿出一把青豆给碧宇带在身上,又拿出一个长方形的馒头,让他路上吃。

碧宇离开这里,头也是阵阵发懵,不知道自己又遇到哪路神仙了,也不敢多问,赶紧带上长馒头返程上路了。

按说一个壮小伙,一个长馒头都不够吃一顿的,可是每当这个馒头吃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感觉饱了。在第二顿的时候,看馒头还是完好如初。吃一半还是觉得饱了,如此反复。时间久了他也习惯了。而且自从吃了这个馒头之后,他觉得身体越发强壮和轻飘了。

(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生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