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风:读《寒窑》故事有感

卓启


【正见网2021年02月11日】

我看了正见周刊上的文章《轮回纪事:看神韵知<寒窑>始末  见轮回中恩义与结缘》,这篇文章让我心头涌起暖暖的感动,宛若温馨、光明和希望的光芒交织在一起,让我有心情愉悦的感觉。这篇文章也让我对天界的安排、人生的旅历、婚姻的坚守等有所感悟。现将我的一些体悟写出来,与同修分享。

感悟一:五千年一个剧本

师尊在讲法中说:“人类的五千年是一个劫数,五千年文明是一个剧本。我告诉大家,真的是一个剧本。每过大约五千年左右人类历史就结束、人类就毁掉,毁掉的原因是成住坏灭是宇宙的规律。”(《二零一六年纽约法会讲法》)“历史就象一个剧本一样,每一茬人类的文明过去后,要从新修改;修改后,这个剧本拿出来从新再演,最后定下来的。” (《大法洪传二十五周年纽约法会讲法》)

五千年一个剧本,那么人类经历了多少个五千年?这些剧本又经历了多少改动?历史上的那些风流人物都是大法弟子扮演的,有名的演员就这么多,这一次五千年的这个故事中,你扮演了这个角色,下一个五千年中,你又去扮演了什么角色?就《寒窑》这个剧本而言,经过了多少次修改,更换了多少次演员,演绎了这样一个传奇的故事。

诚如《寒窑》文章所言,原始的剧本被异变的神修改的面目皆非,刻意造成一种遗憾、一种悲情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对待传统文化、神传文化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异变的神仙的素质决定的,说白了,他们是不善待人的。他们认为自己高明,其实越是高层的生命越是谦卑的,越是不高的生命反而容易是狂妄的。

演绎过悲情的东西多了,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打下印记,会阻碍这个人,这个人携带的悲观的东西,会成为他人生的一种阻碍,在修炼中,当遇到阻力时,会觉的悲观、无望,会成为绊脚石。这才是隐藏到最后的阻碍。

旧势力的神改动了太多史前留下的东西。师尊讲法中说:“我来之前就知道旧势力要安排这一切,安排中我选择了我要的,但有很多根本上的东西旧势力是不可改变的,即使这样定下来的东西,当这次正法开始后旧势力还是改动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史前定下的。” (《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

旧势力的这种改动,是很厌恶的,他们一向喜欢把喜剧改成悲剧。所以呢,神韵舞台上的演出就显的非常可贵,就是在正本清源,让人们知道原始的剧本是什么样的,告诉人主神的安排是什么样的。那才是人们心中最美的记忆和期盼!

感悟二: 天界与人界相通

神护持人走过鸿蒙蛮荒,留下了神传文化。人界与天界相通的,神一直在护持着人,打造着人伦规范,留下神传文化。这在《寒窑》文章中有体现。文章中提到的仙界、护法、乞婆婆、百衲袋、要饭碗,这些都透着浓郁的神传文化的信息。

文章中还写了方丈空觉大师,这是知晓天界与人界之间联系的一个纽带式的人物,他告知来求签的宝钏:“梦中绣球现,俗世姻缘来,洗净铅华不是梦,白屋以待公卿来。施主与梦中人有缘,切莫错过。”在十年后,他对宝钏说:“万望施主平日勤念佛经,多增福德,以备来日之用。”后来又启悟薛平贵:“望王爷持戒谨修,与王妃一道广善众生,勤修果位,同证菩提,回归仙界。”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知道的是:人是从高层来的,人是有使命的,完成使命的人要重返天界的。

在薛平贵王宝钏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天界的神仙一直在关注着他们,所有在他们身边出现的事情没有偶然的,是天定的。那么就涉及到这样的一个人生主题:人担负天界使命而来,在世间,不是为了享福,而是吃苦、还业、升华自己,完成使命,兑现誓约,打造文化,这才是生命的目地。

在薛平贵王宝钏的坚守中,他们真的吃了很多的苦,寂寞孤独中隔绝了荣华富贵;孤枕难眠中,一再回忆那短暂的相守时光,思念烙印在身心里;苦苦的等待中,时光辗过青春韶华;相逢时刻,举目无言,泪眼朦胧中,记忆依昔,却已是少年儿郎容易老,红粉佳人鬓微霜。

婚姻坚守,不是儿戏,是承诺。现在的人啊,总想着在人间如何享乐,满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放纵无边的欲望,这不是人生的目地;恰恰会使人沦落。人不安于命,想挣脱命运,实质来说,是在背离神的安排。

师尊说:“吃苦受难是除去业力、消除罪过、净化人体、提高思想境界、升华层次的大好机会,是大好事,这是正法理。”(《精進要旨三》<越最后越精進>)

感悟三:绣球结缘,命定婚姻

 抛绣球招亲的故事,从古代留下来的。有句话叫:“绣球为媒”。其实这也是神传文化的一种表现。绣球招亲,绣球出手,落入谁手,都是天意,绝无偶然。而绣球里面是有生命的,叫精灵也可以,它是来连络姻缘的。表面是抛绣球,背后有天界的生灵在里面。所以绣球招亲是蕴含着天意的,它能成就夫妻之缘。

师尊对于夫妻之缘有过明示: “其实这个夫妻之缘我过去讲过,这常人中的事情,因为讲缘嘛我谈到它。它怎么促成的呢?往往大多数都是这样的:这个人前一世对那个人有恩,那个人无以为报,前一世也许官很小、也许很穷。他受他的恩惠很大,他就心里想着报答,那么也可能促成夫妻之缘。那么也有的人前一世爱慕他,或者俩个人都爱慕,可是没有那个缘不能够成为一家,那么就能促成来世的夫妻之缘。”(《美国法会讲法》<纽约法会讲法>)

《寒窑》文章中说:“世间没有偶然的事情,姻缘是天定的。主管婚姻的神根据人的愿望、业债和因缘安排人的姻缘,不管人怎样认为自己的婚姻不好,神不是这样考虑的,神从人能消减业债、了愿和结缘来考虑的,是为人量身打造的。”这些话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感悟四:守望婚姻,道德人生

古时候的夫妻之间讲的是相敬如宾,恩爱体贴。所谓“恩爱”夫妻,“恩”在先,“爱”在后。因为古人知道,天命不可违,能成为夫妻,是天定的缘份,而且有很多是前世受恩于别人,今生了愿作夫妻报恩。夫妻之间多存感激之意,“恩”是基石,“爱”中也就有了理性,于是夫妻才能相互搀扶、白头偕老。

《礼记•昏义》中有一句话“婚姻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人的眼中结婚的目地在于种族的延续,以及对祖先的祭奠,并不是为了自己肉体的享乐。这就是传统与现代不同。在中国古代,可以看到许多守望婚姻,忠贞不二的故事,比如在北宋政坛名人王安石和司马光,二人在婚姻上都是一样的,都拒绝了妻子给纳的妾,或者说,他俩都拒绝了美色。

北宋时的齐地人刘庭式,青年时,与一同乡女子订立婚约,后来刘庭式中了举人,他的未婚妻却因患病成为盲女。有人劝他不要迎娶农家盲女,毁了自己的幸福。刘庭式说:“我怎能违背当初的约定呢。”最后依礼迎娶了盲女,婚后夫妻和睦,他耐心的牵着妻子的手走路,几个子女都健康可爱。后来,刘庭式因办事犯有过错受到处分,监察官本想放逐他,却因赞赏他忠于婚约的美德,故而宽恕了他,这未尝不是对他美德的回馈啊!

透过一个人的婚姻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道德水准。在传统的婚姻中,男女一旦约定终身,都要信守承诺,终生相守,不离不弃。《诗经》中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译为:与你订立了婚约,无论相守,还是离别,都情意绵长,只有死亡才能把我们分开。我要牵着你的手,与你一起老去。《诗经》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寥寥几语,寓意深刻,青年男女,发出了婚姻的承诺和誓言,相依相守,荣华富贵不变心、灾难贫病不离弃。

在西方,古代基督教非常强盛的时候,许多西方古人的理想就是虔诚、善良的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们认为婚姻是神圣的,无论变得贫富贵贱,都不可以违背结婚时在教堂里所发的誓言,不可随意离婚。

师尊说:“现在的人哪,把情看的很重,可是情是个最不可靠的东西。你对我好了我就高兴,你对我不好了情就没了,这东西能可靠吗?能用情来维持人的婚姻吗?人哪,除了讲道义之外,夫妻之间还有一个恩呢。作为女人来讲,她的一生都交给你了,男人就应该想到这个女人一生交给我了,我得对她负责任。夫妻之恩,这个东西现在人不懂得了,也不讲,”(《各地讲法六》〈亚太地区学员会议讲法〉)

王宝钏作为一个无怨无悔的忠贞女人,薛平贵作为一个有情义有担当的男人,在历史的大戏中精彩的演绎了对婚姻的坚守。因为婚姻是神的安排,是命运的安排,是人必须坚守的东西。

现代人对婚姻已无正确的认知,太多的人忽视了道德伦理,只想着自己如何,如何享福,贪图享受,不想对婚姻和家庭负责,内心也不愿受贞节的约束,婚外情比比皆是,这对人是非常危险的。如此下去,哪还会有美满和谐的婚姻,就更谈不上家庭的安定幸福了。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如果家庭失去了稳定,由此衍生的子女问题、养老问题、疾病问题、社会治安等等问题都会出现。乱象丛生,人对败坏的社会风气都在推波助澜,这样堕落下去,人类还能走多远?

在清代小说《八仙得道》一书中,八仙中的张果老预言现在,大致说到:在官则不顾公家,只知贿赂。贿赂可以公行,不必暮夜。在普通人民,则孝道可以废除,淫风可以倡导。只求有利于己,不问廉耻礼义。机诈之风,一天胜似一天,因之世道人心,也一日薄过一日。所谓“人心欺倒,天道反变”鬼势滔天,正其时也。

现在的时势,比之张果老的预言,还要甚之。这样下去,人就没有了出路。人类只有回归传统,重建道德体系,尊崇贫富不移的婚姻理念,重拾终生相守的婚姻正道,摒弃无神论的蛊惑宣传,拒绝现代意识行为的诱惑,相信神灵,守住善念,遵循神对人的限定准则,回归传统,才能走回正道,才能得到神的庇护。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大陆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