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18):看曹操举义 盟军立誓

刘如


【正见网2019年11月16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尽管被刻画成奸雄,(跟周瑜一样,分别成为对比刘备和诸葛亮的旗鼓相当的对手,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大相径庭),但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曹操是第一个竖起忠义大旗,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贼的英雄。因此这次义举,曹操被刻画得非常正面,他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到陈留,一边发矫诏(借诏书的名义)联系各地诸侯,一边招募义军。各方义士因此迅速云集。

尽管这次全国规模的起义,描绘了打进洛阳的两大战役,汜水关斩华雄和虎牢关战吕布,刘备三人因此扬名天下,但过程中,是围绕义的主题而逐步展开的。战役打起来固然精彩,但整个起义的过程,才是展现古人思维方式的重点。通过曹操的这次义举,作者旨在让人看到天下各界义士的共同心志。这其中包括商人。

曹操举义   展全民心志

我们知道,刘备当初为剿灭黄巾招募义兵,靠的是张飞和其他商人的仗义疏财,(当然后来东吴的周瑜也得到过鲁肃的大力帮助)。等到了曹操,则有巨富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旛。”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儒商“达则兼济天下”的节操与大志,他们跟今天的商人完全不同,讲的是仗义疏财,从不把金钱看重,能用钱财救助国家,才是他们看重的人生价值。这在古代是很普遍的德行,作者不管写到三国哪一方的故事,都不忘记述富商家族的仗义之举,代表着兵将以外,古代各界民众面对国难时的共同心志和节操。这才是我们民族原本的样子。

我们看以下原文: 

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又描述“四方送粮者,不计其数。”

所有的描述,都在告诉人们,为了国家大义,人们可以倾尽家财,粮食,和性命,在古人心中,忠义当头,这个义,是当时人们奉行的正理,行动的准则。找到可信赖的英雄,必然不惜一切,倾尽家财。

檄文与誓约  

我们再来看曹操号召天下诸侯共兴义师讨伐国贼的檄文。

”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弒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刘备三人,当初为了剿灭黄巾,救国安民,是三人结义,而曹操是与天下诸侯结义,只不过这个是檄文。讨伐的国贼对象变成了董卓。等到联军汇合时,诸侯同样立誓。

檄文发出后,从袁绍开始,袁术,孔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诸侯,纷纷响应,联合曹操共十八路大军,几十万人,达成了军事联盟,他们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立下誓约,统一奉令。

誓约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这个誓约,与曹操的檄文主旨相同,唯一区别,就是这是誓言,表明违背者,会丢失性命,让祖宗神明做鉴证。其报国救民的目的与背约的后果,跟刘备三人结义的誓言,何其相似。东吴的孙坚后来就是因进入洛阳后违背誓言,藏匿玉玺,生出不臣逆心,又发了毒誓,这才很快死于乱箭之下。

至此,我们就能明白,号召者,是曹操,而统一指挥的盟主,却是袁绍,袁绍徒有虚名,好谋无断,就是好出谋划策,但关键时刻,没有决断的勇气和见识。且注重家门出身,用人多疑,好信亲族,注定这场起义半途而废。但却成全了刘备三人。因此两大战役,都成为他们在天下诸侯面前一举闻名的舞台。

盟军出师  连连惨败

诸侯联军为攻入洛阳,就要先拿下汜水关,孙坚请命为先锋,赶往关下。另一路诸侯鲍信为争得头功,抢先派弟弟鲍忠领兵抄近路,先与董卓派出的华雄交战,不料被华雄手起刀落,立马斩于刀下。孙坚又因袁术管军粮惧怕孙坚得势,拒绝军粮的供应,军心涣散,被华雄夜袭包抄,逃得性命,惨败而归,诸侯大惊,孙坚被誉为江东猛虎,极为勇烈,天下闻名,没想到首次出师,就被撼动锐气,众诸侯无人敢应声请命,跟华雄交战。华雄趁势反攻联军,袁术和韩馥两路诸侯先后派上将与华雄交战,均被华雄几个回合,就斩于刀下。众军失色,一筹莫展。这才引出关羽的出场。得以展现关羽神将般的威名。但这个机会,却来自曹操。

也就是说,曹操的号召,结成了联盟,也是曹操的慧眼,给了关羽展露的机会。(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