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瓜多发生7.8强震 专家:环太平洋地震带已进入活跃期

【正见新闻网2016年04月17日】

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当地时间16日晚间6时58分(台湾时间17日早上7时58分)发生芮氏规模7.8的大地震,目前已知有235人在这场地震中不幸罹难,逾500人受伤,厄瓜多受影响的6个灾区省分进入紧急状态,国民兵也已动员投入救灾工作。

由于厄瓜多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Pacific volcanic seismic zone,又称“火环” (Ring of Fire)),加上日前日本熊本县所发生的强震,地质学家研判,包括“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Alpine-Himalayan seismic zone)在内,这两个地震带已进入活跃期。

发布海啸警报

这次的地震属浅层地震,震央位于厄瓜多的穆伊斯内(Muisne)渡假渔港市南南东方27公里处,但连远在160公里外的首都基多(Quito),甚至是邻国哥伦比亚都能感受到这次强震的威力,随后发生的多次余震(aftershock)最大也达芮氏规模5.4之谱。

地震发生时正在义大利访问的厄瓜多总统科雷亚(Rafael Correa)得知消息后,连忙取消后续行程,赶回国坐镇指挥救灾,并在推特上发文:“无尽的爱与罹难者家属同在”。

该国副总统葛拉斯(Jorge Glas)当天于电视谈话中表示,目前已知235人因地震丧生,588人轻重伤,预估相关死伤数字还会随着消息陆续传出而增加。罹难者居住地集中在曼塔(Manta)、瓜亚基尔(Guayaquil)、波托维耶霍(Portoviejo)三地。

据报导,基多市区内的震荡约持续了40秒,大多数民众都因恐惧而逃出屋外,随后,海啸警报也针对厄瓜多、哥伦比亚、哥斯大黎加、巴拿马与秘鲁等国的海岸发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

在短短6天内,亚太多个国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有感地震,包括了:

4月16日凌晨,日本九州岛发生芮氏规模7.3地震,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民众避难中,当地发生大规模断电。

4月14日,日本熊本县发生芮氏规模6.5地震,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上千人受伤,数万人被迫疏散;

4月14日凌晨,芮氏规模5.9强震袭击菲律宾,造成3人受伤;

4月13日,缅甸西北部发生芮氏规模6.8地震,在孟加拉造成60余人受伤,印度则有6人受伤,并造成印、缅、孟部分建筑物倾斜或受损;

4月10日,阿富汗发生芮氏规模7.1的地震,巴基斯坦3人遇难、27人伤。

巴布亚纽几内亚、万那杜也数次发生芮氏规模5.0以上的地震。

地质学家推断,“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可能已进入活跃期。

全球地震最频繁地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涵盖了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瓜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琉球群岛、台湾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纽西兰等国家和地区。

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频繁,“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属于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截至目前为止,全球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地震带,日前发生地震的日本、菲律宾均位于此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全长2万多公里,跨欧、亚、非3大洲,该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能量15%。

该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穿地中海,经伊朗高原,进入喜马拉雅山东端向南拐弯经缅甸西部、安达曼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之班达海附近,与西太平洋地震带相连。近期发生地震的缅甸、阿富汗则位于该带上。

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

据地震学家统计,地球每天发生上万次地震,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因震度太小或距离人口聚居地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约有20次,芮氏规模达到8左右的地震,全球每年仅出现1或2次。

据统计,每年地震仪能够测出的全球地震达5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约10万次,造成破坏的约1000次,而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芮氏规模7以上强震则有十几次。

日本、厄瓜多强震是巧合? 

日本九州熊本14日、16日两次强震的救援工作还在进行,接着太平洋对岸的厄瓜多在当地时间16日晚间也发生规模7.8的强震,前者已造成42人死亡,后者夺走逾240条人命。为何日本和厄瓜多频频发生地震?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联?

据报导,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好像打碎了仍连在一起的鸡蛋壳,板块边界不稳定,板块运动有拉扯和挤压,造成能量释放,形成地震和火山喷发,而地震频传的板块边界处被称为地震带。

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日本和厄瓜多都处在全球最主要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个地震带上有一连串海沟、岛屿和火山围绕着太平洋,呈马蹄形,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中源和深源地震,这个地震带又被称为“火环”。

从板块边界的类型看,日本和厄瓜多尔所处的板块边界都属于“汇聚边界”。这个板块边界上,两个板块作相向挤压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及构造变形作用。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日本熊本地震主要是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造成的,而厄瓜多地震则是纳斯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板块边界以往发生过多次强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指,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强震活动缘于大洋扩张和板块运动,但尚不能就此简单得出全球进入“震动时段”的结论,没有依据证明熊本地震和厄瓜多地震有直接关联。

地震发生后,日本和厄瓜多都一度发布海啸警报。对此,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卡鲁索解释,简单来说,地震诱发海啸这一危险连锁反应的影响因素有三,即地震至少要在规模7以上,震央必须在海洋深处,地震必须是浅源地震。以日本为例,由于震央位在陆地,所以此次地震没有发生海啸的风险。

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134次规模6至6.9的地震,18次规模7及7以上的地震。地质学家曾多次表示,地震风险高的地区地震频频,是地壳正常运动的结果,并不能表明强震的发生频率出现全球性变化。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