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改食品早已上台湾人家餐桌…

【正见新闻网2016年01月04日】

台湾自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食安新制,规定国内基改食品中,基因改造生物成分(GMOs)达食品总重3%以上,就需要标示为“基因改造食品”;许多人就在问,“为什么要有基改食品?”但你不知道的是,“基因工程”(GE)作物所制成的食品可能早就潜入你家餐桌。

去(2015)年11月中,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基因改造鲑鱼于美国上桌贩售免标示,引起一片批评声浪。但美国科技部落格《GIZMODO》近日报导,其实这种担忧其实为时已晚,因为人们早就在不知不觉中食用过这些透过“基因工程”(GE)调整过农作物所生产的食品了。

那“基因工程”与“基因改造”有什么不一样?本质上一样,只是在美国,通常以基因工程(GE)称基因改造(GM),皆指透过人工(非自然)方式改变物种,美国对前者的定义同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在台湾,卫生署对“基因食品”的公告定义,乃指使用基因工程或是分子生物技术,将遗传物质转移(或转殖)入活细胞或生物体,产生基因重组现象,使表现具外源基因特性或使自身特定基因无法表现之相关技术。

基因工程作物数量多到你难想像....

关于民众对基改食品的担忧中,“是否标示”成为主要的争点之一,原因是因为基改(GM)食品对民众来说相对是较新、且未知的东西,但事实上,许多谷物已是基因工程的“常客”。

在过去五年,多数美国农业大州仅生产不到一成未经基因工程改良的玉米,换句话说,几乎九成的玉米会为了抗虫害与耐除草剂的理由而进行基因工程。举玉米、棉花与大豆为例,基因工程至少在15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美国农业部(USDA)也会不断更新在数个农业大州这三款农作物受基因工程“改造调整”占个别总产量的比例。

许多农作物其实早在数十年前就已进行过基因改造工程,以抵抗虫害和耐除草剂。(图片来源:美联社)

大多数抗虫害的玉米又称作“Bt玉米”,是含有苏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里面Bt基因的转殖作物,但在二十年前Bt玉米还没出现在美国农场时,苏力菌被当作是杀虫剂而被大量使用,事实上,现在该菌于有机农作上亦被使用。

既然基因工程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开始,那么人们对于基改食品的担忧恐怕是来自于“基因改造食品”这个词,这名词代表什么意思呢?答案大概取决于你问谁,因为基改食品没有一个特定的定义。

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改食品代表的就是一些突变的未来食物,从试管里诞生、而非自然生长于土壤的食物,残酷的是,基改谷物并非在遥远的未来才会出现,它是我们现在、甚至过去就已存在且食用的农作物。

强制标示基改食品增加社会成本?保障人民权益?

有人争论,基改食品的标示可能带来后续作业上的成本与程序问题。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报导,强制标示基改食品除了增加标签作业上的工时,还有更多背后衍伸出来的成本。食品公司必须开始衡量生产基改食品与否,毕竟基改标签多少会影响民众购买意愿。

更不用说,政府及相关食品部门还需要花费时间及成本来检验基改食品内容物与标签相符与否。

但赞成强制标示的人认为,民众有权利知道他们买的食品内到底含有什么成分,这是对人权及食品安全的保障。

台湾1月1日起实施的食安新制规定与南韩标准相同,日本、香港则规定为食品总重的5%,纽澳及欧盟则分别规定为1%与0.9%,而美国、加拿大及中国则未规定比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