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发现一处藏传佛教后弘期岩窟壁画

【正见新闻网2010年06月24日】

据大陆媒体6月24日报导,24日,青海民族大学科考组宣布,他们于2010年4月28日至30日在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考察时,在5座岩窟内发现总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的藏传佛教后弘期佛教壁画遗存。

据介绍,遗存由大小不一的5个岩窟点为主,残存壁画总面积大约有200平方米。画面主要由释迦牟尼、弥勒佛、千佛、供养人、莲花及诸多表示某种佛教教义的几何形图案组成。

壁画上除了藏文六字真言等藏文经咒外,依稀可辨部分汉文题记。此外,在岩窟堆积土层中还发现了大量“擦擦”(身高在10厘米左右的泥塑佛像和佛塔)、藏文蝴蝶装雕版印经和墨书西夏文残片。

据了解,公元9世纪,随着吐蕃王朝的崩溃,在近一个世纪内,西藏地区佛教事业曾全面瘫痪,许多佛教遗存,特别是佛教艺术毁灭殆尽。但处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化隆地区,作为吐蕃后裔唃厮啰政权的中心之一,佛教香火不断,成为西藏佛教再度复兴的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佛教后弘期下路弘传的圣地,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教授认为,此次发现的岩窟壁画与以往在西宁北山寺、互助白马寺、尖扎金刚岩窟等青海其他地区发现的疑似唃厮啰时期的壁画或雕塑遗迹形成了一个证据链,可初步判定这批壁画作品的年代在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如果推断准确,这些壁画将成为藏传佛教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对弥补佛教后弘初期实物资料匮乏意义深远。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