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底发现唐宋车辙 济南城史可能将改写

【正见新闻网2010年05月30日】

唐宋时的两条车辙伸入大明湖。

唐宋时的取水沟,现在依然保留完好。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考古发掘。

据大陆媒体5月27日报导,日前,考古人员在位于大明湖南侧的开元广场施工现场,发现多处包括车辙和取水沟在内的唐宋时期的遗迹。研究人员表示,这处考古发现很有可能颠覆大明湖和济南城的形成史。

据报导,考古发掘现场位于的原有近代建筑较少、对发掘影响较小的区域里,济南考古研究所经过20天的发掘,除了发现部分唐宋时期的文物外,还发现了多处唐宋时期的遗迹,包括两层路面、一处砖砌取水设施和数条南北走向的大水沟。

参与现场发掘的研究人员解释说,“这证明,唐宋时期,济南南面的泉水就很丰沛。与南面地势较高处的趵突泉北路6号遗址、高都司巷遗址考古发掘相联系,唐宋时这一大片区域的泉水自南向北大量流过,然后一直向北。这些人工或者自然形成的大水沟,就是泉水向北奔流的通道。而这处砖砌的取水道,就是将沟里的泉水引到合适的地点利用的设施,那条当年的路面,存有经过独轮车反复碾轧形成的车辙,说明这里在当年是有先民生活的。”

据介绍,“唐代路面”宽约2.1米,残留长约十余米,距离现在地表6.2米。考古人员认为,该道路在唐代即已形成,一直延续使用、叠压到宋代。道路中间有两道长期碾轧的车辙。道路的平面与沟渠的开口平面基本一致,方向均为南北向,可以断定该道路就是水面旁边的主要交通道路。

考古现场发掘发现,现场的遗址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层,最上面的是49年以后积累的大量现代建筑垃圾;第二层为黑色淤泥层,形成时代为宋代至民国时期;第三层是文化层,从上到下形成时期为宋代至唐代。所发现的4条水渠、道路等遗迹处于第三层,应该是宋代的。

唐代以上的深黑色淤泥文化层厚度约3.0米,距现地表约2.2米。淤泥里面遗存大量的水生动物,如河蚌、螺壳等,还出土了少量的灰陶瓦片和瓷片以及数件豆柄、豆盘等。此外,这一文化层中还发现灰坑、水沟、道路等遗迹,发现陶盆、“开元通宝”铜钱等。

考古人员认为,在宋代地面之上大量的淤泥层层淤积,从宋代一直堆积到民国时期,持续时间很长。这一淤泥层在初期形成过程中可能与本地区发生过水灾有关,而且淤泥层的底部发现了时代为汉代及更早时期的器物,可以断定洪水把附近其它地方地层中的器物冲积到本地区而形成了这种现象。“说明在宋代,水灾将地面在短时间内淹没后,此地从此就成为水面。”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考古发现,对研究大明湖和济南城形成史具有重要意义。“什么人当时生活在大明湖边的六米地下?大明湖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时候形成的?济南的区域变革是怎么受泉水和大明湖沼泽地影响的?地下水位是怎么改变的?这些问题都可能存在颠覆性的答案。”

在唐宋时期,大明湖没有多大

据考古人员介绍,“关于城市变迁的发现比‘出东西’重要”,这些考古发现都证明,至少在唐宋时期,济南的大明湖还没有人们此前认为的那么大。在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很多人认为,大明湖很早就是一片较大的水域,甚至在五龙潭一带都是大明湖的范围。从此次考古成果看,唐宋时期,现在的6米地下,那时候还是正常的生活区,在距离现有大明湖如此近的地方,人们不仅开辟了道路,还建设了取水沟。

考古人员并没有因为此处搞建设时的淤泥地质层的地质报告就放弃考古,这些陆续露面的一条条水道、泉水沟,都连接着那个历史上“大明湖”的影子。他们此前在高都司巷、趵北路等地都发现有淤泥层,但淤泥层较此处薄得多,约3米左右。而在大明湖东南角,他们甚至在距离现今大明湖仅50米的地方发现过规整的墓葬。“这些都说明,大明湖当初水面有限,后来是由很多泉水水道形成的,当初大明湖一带水道纵横、水量丰沛才是实际情况,最后才慢慢育成大水面的,并不见得有现在人们认为的当初那么大水面。”

“济南城”在哪?有可能补文献之缺

研究人员认为,虽然在高都司巷附近的考古发现过济南的老城墙,但是唐宋时期的济南城城墙在哪里,文献记载不确切,此前考古发现也没有佐证。

“这次的发掘,有助于人们理解济南城的位置,需要重新认识济南城当年的方位。唐宋时期的一些济南人在这里生活,后来这里因为洪水抑或大明湖扩张,才被淹没在水下。”李铭表示。

“人们居住的生活区,周边条条水沟形成沼泽地,又变成湖面,这个变迁一定联系着济南城市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整个济南的城市变迁。但是济南城的具体位置,还需要结合文献资料和更多的考古发现来确认。”研究人员认为,这里的考古至少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大明湖周边并不早就是沼泽地,而是正常的生活区,“这种考古的学术价值更大”。

“ 此次发掘,可能对济南城市的变迁和大明湖的形成史有颠覆性的发现,不要以那种世俗的是否‘出东西’的眼光来看待这里的发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