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珍事:正义直谏,欧阳修数进惠民良策(二文)

罗真


【正见网2016年04月15日】

一、正义直谏,欧阳修数进惠民良策

凡是读过一点古文的人,大多知道唐宋八大家里面,有一个欧阳修。他倡导的古文运动,他那雄健流畅的文风,为我们写下的诸如“醉翁之意不在酒”之类的名句,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你可知道,欧阳修在为官的时候,还是一位十分关心国计民生的政治家。

欧阳修四岁丧父,寡母自教他读书写字。他家很穷,没有钱买学习用品,妈妈就在地上,用芦苇教他写字。二十岁后,欧阳修考取了进士第一名。庆历三年(1043),有志于改革的宋仁宗皇帝,任用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等人,准备改革时弊。还打算任用一些天下名士,担任谏官,以纠正朝廷的得失。欧阳修就身处这几位“天下名士”之中,当上了谏官。他非常支持范仲淹这些人的改革事业,因此,当范仲淹这些人,受到张夷简迫害的时候,欧阳修也受到株连,几次被贬官。但欧阳修不改初衷,仍旧是仗义直言。当人们说他与范仲淹等人是“朋党”的时候,他并不畏惧,还在《朋党论》一文中,义正辞严地说道:“为君,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仁宗皇帝对他的敢于直言,非常赞赏,亲自赐给他五品官服,并对大臣们说:“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到哪里去找啊!”

西夏的崛起和不断侵犯宋朝,给宋朝造成了沉重的军事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不断地有人提出撤消麟州(治所在今陕西省神木县北)的建议,借以减轻军费的支出。欧阳修提出了相反的建议,他说:麟州是一处天险,像屏障一样,防护着内地的百姓。如果撤消了麟州的防御,那么,黄河以北的其他地区的人民,就失去了安全感。所以麟州不可撤消!欧阳修还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办法。由于采纳了他的建议,麟州到底被保住了,从而也保住了内地的安全。

他还提出:朝廷在位于宋、辽两国交界处附近的忻、代、苛岚等州,曾经设立了不少禁区,不准农民耕种,那里的土地都荒废了。再这样下去,这些地方很快就会被辽国占领去,因为宋国在那里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他建议:允许百姓耕种那里的土地。由于实行了他的这个建议,国家不但保住了这些地区,每年还从那里得到几百万斛(读胡,十斗为一斛)的粮食。

欧阳修还替河东地区的百姓,奏请免除那些过重、不堪负担的赋敛,结果有十几项不合理的赋税,被减免了。百姓大获其益!

有一次,黄河在商湖(在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决了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朝廷里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挖开横垅(今址无考)的黄河故道,使泛滥的黄河水,重回黄河;有人主张把河水引入六塔河。欧阳修分析说:黄河水含沙量大,不可能不在下游造成淤积,下流淤积,上游的水泄不下去,就要汜滥。河堤决口,并不是堵不住口子,故道也不是不能恢复。但是由于淤积问题解决不了,堵决口和复故道,都不能长久,很快又要泛滥。挖开故道,工程太大,短期内完成不了。六塔河过于狭窄,把整个黄河水都引进去,显然下游还要受害。不如看河水往哪里流,在两边修堤筑坝,引导它入海,这样可以使黄河安定几十年。历史上黄河的十三次改道证明,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欧阳修的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可惜没有被采纳。

欧阳修一心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不断地受到迫害,几次因为主张改革,而被贬到滁州等边远地区。但他决心为之志,坚如磐石。
(《宋史•欧阳修传》《宋史•食货志》《续资治通鉴•仁宗纪》等)

二、日夜辛勤,夏原吉治水惠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要发展农业生产,没有水利是不行的,因此,朱元璋也很重视水利建设,搞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明代初年的几任皇帝,也都遵循朱元璋的这一作法,重视水利建设。夏原吉就是在明朝水利建设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一个人。

夏原吉小时,随父亲住在湘阴。但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一心学习,奉养母亲。当地推荐他进入太学,又被选入宫中,抄写皇帝诏书之类的文件。他作事非常用心,别人有时说个笑话,什么的,他却端坐不动,一心工作。朱元璋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出息,就提拔他当了户部主事,是一名从六品的中层官员。

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前后,苏州、松江(今上海市辖区)、嘉兴一带,发生大水,有关部门派人治理,不见成效。永乐元年(1403),夏原吉受命去那里治水。成祖不但为他派了两个副手,还特意派人送给他治水用的书。

夏原吉经过几番考察,认为应该沿着大禹治水时疏浚的三江故道,把这一带的洪水,引入海中。他把这一带的水系、地势、历史变迁等等,都搞得很清楚,了如指掌。他根据各处地势高低,修一些石闸,控制水的流量;每年在枯水季节,动员民工在河两旁加固堤防,以防止洪水泛滥,这样,这一带的水患就可以平息了。

成祖觉得夏原吉的方案是可行的,就批准了他的治河方案,并下诏发动民工修河。

夏原吉日夜不息地忙碌在工地上。工地都是烂泥路,不能乘车,他就徒步在百里工地上,每天走来转去。时值盛夏季节,天热难耐。有人建议给他张起阳伞,他说:“百姓这样劳苦,我怎能忍心自己贪图舒适呢?”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终于完成了这项浩大的工程,使得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效益。现在的杭嘉湖地区和苏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当年夏原吉治理的地区基本差不多。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经济十分繁荣的地区。这里也包含着夏原吉的福荫!

第二年,夏原吉奉命在这一地区继续治水。在他的主持下,苏州和松江的河流都被疏通了,开挖新河二万九千余丈,疏通支流二万二千多丈。还在含山和崇义修了两条大堤。

就在夏原吉在苏松等州忙于治水的时候,邻近的和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和县)的百姓,来向他反映,从巢湖流向长江的一段河流中,有八十多处河堤决口,希望他能带领大家修治。那里的官员也老向他反映,大水淹没了良田五万多顷。夏原吉接受了他们的邀请,指挥那里的百姓,修起了一条三十多里长的大堤,消除了这里的水患。

夏原吉是一个工作和学习都非常认真的人。他后来又回到朝廷,处理户部的工作。那时各方商贾,报上来的各种数字很多,还有户口数字、仓库储量、田赋数量以及这些数字的增减变化等等,他都把它们写到卡片上,装在衣袋里,随时查阅,记得烂熟。当成祖询问他这些情况时,他对答如流。

夏原吉在其他方面的政绩,也是突出的。

(《明史•夏原吉传》《明史•河渠书》等)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