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为求治而选贤,因任贤而得治”的汉宣帝

默安


【正见网2015年10月11日】

汉宣帝惩治了企图谋反的大将军霍光之妻霍显和其子霍禹之后,便着手整顿朝政,安抚百姓。为求国家之治,他选贤任能,重用了一大批文臣和官吏。他选贤的目地正确坚决,任贤的态度谦和恭敬,结果是,为求治而选贤,因任贤而得治。请看事实:

朱邑,庐江人,曾经做过桐乡县的啬夫。他为官清廉公正,对百姓宽和,经常出访乡村,去嘘寒问暖,深得老百姓拥戴。汉宣帝得知此人贤明之后,提拔他做了北海太守,被百姓赞称为第一个好太守。汉宣帝见他有这样好的群众基础和威望,就调他到朝廷里做大司农。朱邑担任大司农后,节俭衣食,用多余的俸禄,救济有困难的亲友,在朝中也颇受好评。他任职五年间,一直请求汉宣帝注重农业,减轻百姓负担。汉宣帝对他信任有加,多有倚重!他死后,汉宣帝遵其遗愿,将其葬回原任的桐乡。桐乡老百姓,纷纷赶来为他修坟。朝野同心,专门给他立了庙。

御史大夫丙吉,曾从监狱里救了当时还是婴儿的汉宣帝的性命。对于此事,汉宣帝并不记得,丙吉也从不对人讲。后来,汉宣帝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个情况,深为丙吉的品德所感动,于是,恭敬请来丙吉,封他为博阳侯。丙吉为人宽厚,忠于职守,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汉宣帝后来又任命他为丞相。丙吉辅佐汉宣帝,为谋求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用尽了毕生之力。

汉宣帝于渤海郡遭受灾荒之年,精心选拔龚遂,让他为郡守,治理渤海郡,更被后人传为佳话。

龚遂是山阳南平人,初为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刘贺只顾吃喝玩乐,不思进取,尽管龚遂一再引经据典,好言相劝,仍无济于事。汉昭帝病死后,刘贺即位,龚遂也随同进了京城。对刘贺的昏庸胡为,龚遂经常直言劝谏,但不能奏效。刘贺被大司马霍光废黜后,他身边许多亲近的官员,都被处死。龚遂则因为人立言正派,而免于一死。对于龚遂其人,汉宜帝早有耳闻。

当时,渤海郡发生严重火荒和匪患,百姓叫苦连天。汉宣帝问计群臣,群臣一致推荐龚遂,汉宣帝就任命他为渤海郡守。在龚遂赴任之前,汉宣帝召见他。汉宣帝看着这位又矮又瘦、年过七十的老头,心里有些不放心,怕他力不从心,难胜此任,于是就问他:“渤海郡法纪废弛,饥民作乱,我非常担忧。你准备用什么办法,去平息郡中盗贼?”龚遂回答:“那里的人民,远离京城,地处海边,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今遭受了饥荒,老百姓挨饿受冻,又没有称职的官吏去安抚他们,许多人,才不得已做了盗贼。就好像皇上家的小孩子,在水塘里玩弄皇上的兵器,不能把他们看做是真的叛逆!现在,皇上让我去任郡守,治理渤海,我认为只能安抚,不能剿杀,不知皇上认为如何?”汉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非常满意,当即说道:“我选用贤才,本来就是为了安抚老百姓!”龚遂又说:“我听说治理乱民就像解理乱绳一样,是急不得的,只有耐心,不要着急,才能够成功。我希望丞相和御史大夫,暂不要拿一般的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请给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的方便。”汉宣帝满口答应了这个请求,还给了他不少黄金。

龚遂到了渤海地界,为了不惊动老百姓,不让人迎接。一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吩咐所属各县,停止追捕盗贼,命令中说:“凡是拿农具的人,都是安分的百姓,官吏不得难为他们;手拿凶器杀人的,才是强盗。”那些聚集起来到处抢劫的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主动解散,回家种田。于是,龚遂打开粮仓,救济贫民,选用廉洁公正的人,来做官吏,渤海逐渐安定下来了。龚遂还劝导农民辟地种桑,饲养家畜。几年过去,老百姓都有了积蓄,安居乐业。

汉宣帝了解到龚遂治理渤海郡成效巨大,就拜他为水衡都尉,掌管皇帝的上林苑,兼管皇室财物及铸钱。

正是:
洪论多在编简上,
贤士常存闾里中。
求才先须胸襟正,
匡世济民百姓拥;
专为求治而选贤,
不寻淫欲任拉拢;
任贤得治清平盛,
四海欢歌乐融融!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