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爱走后门者,能无愧乎?(数文)

秦自省


【正见网2014年08月23日】

了不起的蔡元定!

宋朝时,有个叫蔡元定的人,生性聪明,颇有悟性,八岁时就能作词吟诗,读书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一天就能熟记一篇几千字的文章。

长得稍大点,蔡元定就到西山去,在山顶嚼野菜,忍饥挨饿,奋力苦读。

那时,朱熹的名声很大,蔡元定决定去拜他为师。朱熹随便问了蔡元定几个问题,本想试探一下他学问的根基,不料蔡元定的回答,让朱熹十分惊讶,朱熹说:“你的学问已经很好了,你不应该是我的学生,我们应该是朋友才对!”

后来,朝廷把朱熹的学说,诬蔑为“伪学”,下了查禁“伪学”的命令。蔡元定也受到牵连,被贬到道州。

蔡元定写信训诫他两个儿子说: “做人在于正直坦荡,凡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如果走路时,对着自己的影子不会感到惭愧,睡觉时独自面对自身,也没有什么可以愧疚,能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原文是:“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现在我虽然被朝廷曲解,但希望你们两个人,不要因为这些而影响了志向,懈怠了修行。”蔡元定做人坦荡无愧,他死后被赐谥号“文节”。

蔡元定正直坦荡,一方面受益于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另一方面受益于《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等正统书籍。他所著的《洪范解大衍详说》、《律吕新书》、《八阵图说》这些书,都由朱熹为他作序,流传于世。后来的学者,都称蔡元定为“西山先生”。

贤德坚强的段元妃

晋朝十六国的时候,前燕国的国主慕容俊,很憎恨他弟弟吴王慕容垂。那时有个中常侍(官职名),诬告慕容垂的妻子段元妃用法术诅咒祸害别人,慕容俊想借此把慕容垂牵连进来,治他的罪,于是就把段元妃关了起来,严刑逼供,但段元妃始终没有屈招认罪。慕容垂很痛惜妻子,就偷偷派了一个人,去跟段元妃说: “一个人活在世上总免不了一死,何至于要受这样的摧残呢?不如屈服了吧。”段元妃说: “我哪里是怕死的人,只怕认了这个罪名,不但羞辱了祖宗,也累及了丈夫呢。”在审问她的时候,段元妃的辩论和回答更加坚定,誓死不屈,从而使慕容垂幸免于难。后来慕容垂做了后燕的国主,就追封段元妃为皇后,谥号为“成昭后”。

鱼肉都是本身先腐烂了,然后才生出蛆的。因为先有慕容俊对慕容垂的憎恨,才有中常侍阿谀奉承,迎合慕容俊、诬告段元妃借机陷害慕容垂的事情。所幸的是段元妃大义凛然,惟恐自己让祖宗蒙受耻辱,始终不肯屈服,这才使得慕容俊的毒计落空。后来,慕容垂做了国主,追封她为“成昭后”,这是很合适的。

男士应该学许允

三国时代,有个叫许允的人,他的妻子阮氏,很是贤明,但她的像貌,却奇丑无比。

许允第一次见她时,曾经吓了一大跳,拜完天地,客人离去后,许允说什么也不肯进洞房。于是,阮氏差了个丫环,去探看许允他们究竟在干什么。丫环回来报告阮氏说:“有个客人正和姑爷说话呢。”阮氏说:“这客人一定是桓范,他是来劝许允入洞房的。”过了一会儿,许允果然进房来了,他刚进来一会儿,就起身准备离去,阮氏急忙拦住他,许允说:“妇女要有四德,你有几德?”阮氏说:“我所缺的只有‘容貌’一条,其余则皆备。我也听说:君子要有百行,请问夫君占有几行?”许允说:“我全都占有了。”阮氏反问说:“都说‘君子百行,以德为首’,现在看来,你好色而不好德,如何能说全占有了呢?”许允无言以对,十分惭愧,这才留了下来,不再出去。过了许多时候,他们夫妻渐渐就相亲相爱了,并且感情非常深厚,一直都互相敬重,白头偕老。

对女子,我们应该崇尚她们的品德,而不是容貌。然而只喜欢女子姿色,不崇尚品德的人,到处都有。这些人听了阮氏的话,能不感到惭愧吗?那些不以此惭愧的男人,应该学习许允!

妇女教子真是切要,应该重视

北魏国有个叫房爱东的人,他的妻子崔氏,是清河地方的人。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崔氏就亲自教两个儿子读“九经”,让他们从小就知书达理。

后来崔氏的大儿子房景伯,做了清河的太守。有一次,一个贝丘地方的妇人,到衙门状告儿子的不孝,房景伯就想治这个不孝之子的罪。崔氏得知了这事,就叫房景伯且慢,让儿子把那妇人叫来,和自己同住同吃;又叫那妇人的儿子,跟在房景伯身边。

每次房景伯温情问候崔氏时,就让那妇人的儿子,站在堂下看着,好让那不孝之子感到惭愧。

果然不到十天,那妇人的儿子就说:自己愿意悔改,要求回去。崔氏说:“他只是觉得脸面上过不去,心里还没有真正的惭愧,且不要理他。”这样又过了二十多天,这个妇人的儿子,羞愧地叩着头,请求要把母亲接回去,让自己改过自新。那妇人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要求回去。直到这时,房景伯才让他们母子回去。

那儿子回到家后,果然悔过,后来竟因孝顺而出了名。

许止净说:“崔氏帮助儿子管理政事,不主张用刑罚,而崇尚道德教化。崔氏教育子民,不在于让他改变面目,而在于让他从心里改过自新。他们能够如此亲民,就是贤能的唐虞三代,也不过如此呀!房景伯之所以能很好管理政事,主要还源于他母亲崔氏的教诲。

这样看来,妇女教子的作用和意义,真是切要!应该好好的重视并发扬光大才是!

卢氏的贤明

唐朝时代,狄仁杰身为宰相,他有个姓卢的堂姨,住在午桥南面的庄园里。堂姨有个独生子,从来没到京城亲戚家串过门。尽管如此,狄仁杰却很敬重这位堂姨,总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及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腊日,恭谨地把礼物送到姨母那里去。

有一次,休假之日,狄仁杰又到庄园看望卢姨,正赶上表弟从外面回来,腋下挟着弓箭,手里拎着野兔、山雉。他进屋后,就侍候母亲用饭,一面向旁边的狄仁杰,随便地打声招呼致意,并不把这位当朝宰相放在眼里。

狄仁杰便向堂姨说:“我现在是朝廷宰相,表弟喜欢干什么,我一定尽力让他如愿以偿。”

卢姨说:“呵呵,宰相呀,那只不过是你自己觉得尊贵罢了,你姨就只这么个独生子,我可不想叫他去侍候什么女皇呢。”狄仁杰听了,十分羞愧。

吕坤说:“卢氏的贤明,没有人可比。她自甘贫苦,坚守忠义,不因贫困潦倒,而委托权重一时的外甥(宰相狄仁杰)帮忙,从情理上讲,这已难能可贵了;而她那一句‘不想服侍女皇帝’更是那些伟岸的男子汉大丈夫,也不容易做到。世上“那些动不动就托人帮忙的人,你们不觉得惭愧吗?”

(均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