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考期宁错过 必还金手镯(共八文)

严谨 整理


【正见网2014年06月19日】

一、诸葛亮主动公布私人财产,并保证不贪污!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蜀国的开国大臣。先主刘备死后,他给后主刘禅,呈上一份奏表,奏表里说:“微臣在成都,祖上留下原有的桑树八百棵,薄田千五亩。我全家人的生活,已经足够。微臣我又在外做官,吃的穿的,全部由朝廷供奉。因此,我不会去办其它生财营业,来积累财富,图谋使家业显赫的事。我就算是到死,也不会让家里有过多的布帛,在外有过多的钱财和产业。”

诸葛亮死后,人们察看他的实情,果然,情况就跟他奏表里说的一样。

诸葛亮在外奔波一生,完全是为国为民,确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矣!”

先主刘备,曾经赞誉诸葛亮为“奇才”。后来的事情也证明了,如果不是他,蜀国四十四年的基业,是难于成就的。

刘备死前,就曾经对诸葛亮说:“嗣子刘禅,如果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昏庸无能,你就取代他自己做国君。”刘备这样说,看来他还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诸葛亮的清廉洁正和道德礼义啊,虽然刘禅并不睿智,但诸葛亮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会越位自做国君呢?!

二、合浦还珠的启示

汉朝时,孟尝做了合浦的太守(太守:又叫剌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合浦不产谷物,但海里产珍珠,老百姓以此为生。以前的太守都非常贪婪,责成农民去采求珠宅,贪得无厌,海里的珍珠都怕了他(以前的贪婪太守),渐渐都迁徙到交趾这个地方去了。

这样一来,合浦的珍珠少了,外地的商人们,也不再来此地了。当地的人们生活,便窘迫、贫困、破败下来,甚至出现了有人饿死在道边的事。

孟尝上任后,清廉节俭,勤政务实,革除以前的弊病。不到一年,迁徙的珠子又回来了,老百姓像从前一样安居乐业,商贾往来,又像从前一样,流通繁荣起来。孟尝被人们奉为神明。根据两汉那些奉职守任的官吏所说:“合浦那里的人多得啊,就像春天踏青登台那样的拥挤。怎么会出现这个景象呢?是因为孟尝用德行把他们召集来了。”

孟子说:“如果官吏从人们手中夺利,这个国家就有危险了。”从合浦的情况变化来看,因为从前的官吏太贪心,以致商贾不通,远人不来,孟尝到了那里以后,革除弊病,人丁兴旺,商业繁荣。那些为官之人,为什么就不好好学他呢?

三、封丝待还

山涛是晋朝时代的人,他心胸气量很大,不同于常人。年少时候,他就经常与当时非常有名的阮籍等贤人,在竹林游玩,清谈吟诗。成年后,任职吏部尚书(吏部尚书:吏部长官,主管全国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那时,有个名叫袁毅的人,在鬲县做县令。袁毅这个人,人品极差,非常贪婪,常常拿了贪污的东西,去贿赂朝廷大官,以求美名和升官。有一次,他送给山涛一百斤丝。山涛不想表现得与当时的时风世俗不合群,但又不想跟当时的官场风气有染,就把丝原封不动地放在了阁楼上。封存不动,等待时机,以便原物奉还。

后来,袁毅的劣迹败露,凡是受过他贿赂的人,都受到了检举和处理。山涛就把阁楼上的丝拿出来,交给执法官吏,只见当初袁毅送的这一百斤丝,全部落满了尘埃,再看看封印,还完好如初,可见山涛根本没去动过它们,检察的官吏很是吃惊,都认为他无罪,还盛赞他有高洁的品质。

四、君子见利思义

南北朝时代,南方的梁朝有个人名叫甄彬。一次,他拿着一束苎麻去寺庙的钱库典当,后来他赎回了这束苎麻,但竟然意外地在苎麻中发现了五两金子,甄彬就跑去送回给寺庙钱库了。

梁武帝在还没做皇帝时,就听说了这件事。等做了皇帝,就选拔甄彬到四川省郫县,去做县令了。当时一起去的,还有其它五个人,梁武帝都一一告诫他们要廉洁,要谨慎。到了甄彬面前,梁武帝却这样说:“寡人以前就听说过你拾金不昧的事,所以,我就不用再叮嘱你什么了。”

甄彬到了郫县,果然廉洁奉公,做得非常好,成绩更大,政声极佳。

许止净评论这件事说:“传经里说:‘君子的眼睛里,看见的都是美好事物;小人的眼里,却只能看见卑琐的东西。’苎麻里发现金子,君子看到利益时,会想到礼义,所以他们能品德高尚,身名俱正;而小人一见到利益,就忘记了礼义,结果不但名声毁坏,而且一点好处也得不到。”

五、两个太守的对比

南北朝时代,陈朝有个名叫孔奂的人,他被贬官到晋陵这个地方做太守。他清白自守,上任之时,妻子儿女统统不带,自己乘了一只小船到了官府。上任后,他把所得的工资俸禄,随手就分给了那些老弱病残和急需帮助的人,老百姓都赞誉他为“神君”。

他的朋友殷绮,见他生活简朴,就送给他一套毡服。孔奂说:“我身居太守之位,本身就有俸禄,难道还不能买这些东西吗?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我一个人搞特殊,闹享受,怎么能行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实在不必如此。” 另外,到晋陵做太守的还有一个人,名叫孔休文。他年少时候就死了父母,由叔父养大。永定年间,他也被贬官到晋陵。晋陵是个大省,虽然经历外贼侵扰,但仍然地广人众,物产富足。孔休文的俸禄有二千石,已经很高了,但他仍然经常向百姓勒索财物。

对比起来,孔奂乘小船上任官府,把自己的俸禄,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他的品行是多么高尚啊!难怪他会拒绝朋友的毡服。

看来,官员的廉洁或贪腐,与他们的收入多少,并无关系;只在于个人的心性优劣而已。

六、父老挥涕,杯水饯行!

隋朝时,有个人叫赵轨,是一个小官。他的邻居有棵桑树,结满了桑葚,果子成熟后,落到他家院子里,赵轨就把果子拾起来,全部送还人家。

后来,赵轨在原州做了掌管军队的官职,有一晚,出去巡逻,他骑的马狂奔起来,把农民田里的庄稼践踏坏了。赵轨把马制服后,就一直呆在田里,等待天明。天亮以后,他找到庄稼的主人,给了赔偿的钱,才离去。

后来,赵轨要到朝廷任职了,离任时,老百姓都来给他送行,他们流着眼泪说:“大人清廉若水,所以我们都不敢拿酒来送别您。请您喝了这杯水,再上路吧!”赵轨就笑着,把那杯水喝了。

桑葚是很不值钱的东西,而且是它自己掉到地上的,但赵轨却把它拾起来,还给主人。田里的禾苗,本来是马儿不小心践踏的,而且当时是夜晚,看不清,但赵轨却按损失的程度,给了田主赔偿。他的品行高洁啊,老百姓对他“杯水送行”,不只是赞叹赵轨品质如清水,更是暗含着他对老百姓的德泽如水般常流啊!

诗曰:
赵轨酬损,
驻马待明;
父老挥涕,
杯水饯行!

七、收回己房,出彼金帛!

五代时,有个叫薛仁谦的人,为人正直,做事谨慎。有一年,薛仁谦随皇帝到汴京去,家里的房子,被一个叫李宾的人占有了。后来李宾到远方做官去了,恰好薛仁谦也回到家来,就把房子重新要了回来。

就要搬进去住时,有人告诉薛仁谦:“李宾这个家伙很贪婪,他的家人藏了好多金银珠宝,在你的房子里呢。”薛仁谦听了,马上叫来李宾的亲戚和族人,叫他们把藏的东西搬走,他才住了进去。大家都说:薛仁谦真是好品质啊。

对此,许止净是这样评论的:“别人占了他的房子,还藏了金银珠宝在那里,薛仁谦没有因为因果报应,而把珠宝财物占为己有,直到别人把赃物拿走了,自己才住了进去。薛仁谦的好品质,让那些贪财如命的人,真是无地自容啊!”

诗曰:
薛氏仁谦,
人占其宅;
后得归还,
出彼金帛!

八、送还金手镯,考期宁错过

明朝时候,有个叫罗伦的人,到京城去考试。他的仆人在旅馆拾到了一只金手镯,罗伦并不知情。

他们离开旅馆继续赶路,已经走了五日了,罗伦担心路费不够,仆人就把拾到金手镯的事,告诉了他。罗伦很生气,马上要赶回去还给人家,仆人说:“你这样来来回回,只怕要赶不上考试了。”

罗伦说:“这个金手镯,肯定是旅馆主人的婢女,不小心丢的。假如主人拷问起来,发生了人命案,还不知道是谁的过错呢!我宁愿不去参加考试,也不要出人命。”说完就返回旅馆,把东西还给人家了。

罗伦舍弃自己获取功名利禄的机会,而把金手镯还给人家,这事看起来好像是出于仁义道德,而不是出于廉洁,但联系他以前的事,我们就更明白了。罗伦五岁时,曾跟着母亲去果园,果子从树上掉下,其他人一哄而上,都争相抢吃,只有他没有去。

长大后,罗伦家很穷,有一回,来了个朋友,妻子出去到邻居家借米,一借竟是一上午,直到中午时,才吃上早饭,但罗伦并不为自己的贫穷,而懊恼丧气。

有个叫张碹的官员,看他这么穷,要送他一些粮食,但他婉然拒绝了。

他的廉洁事迹,简直是不胜枚举。

(以上均据蔡振绅《八德须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