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 xiongxm 周日, 06/21/2020 - 15:18 

【正见网2020年06月21日】

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同修们,个人修炼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正见网栏目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一):祖先自天上来(上篇)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一):祖先自天上来(上篇) wenyi 周日, 05/10/2020 - 02:20
GZ


【正见网2020年05月10日】

 前言:

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同修们,个人修炼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一)祖先自天上来上篇

240万年前中国第四纪更新世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加上第四纪冰期的气候变化使中国西南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地区。怒山、高黎贡山、玉龙雪山等十多座高海拔山峰,与喜马拉雅山垂直分布,形成了大横断山地,一座天然的屏障使西南地区拥有独立的自然气候,被称为“天空之岛”。自先秦时代开始,彝族、苗族、藏族、壮族、布依族、水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们就从中华大地迁徙至此,而独立的地貌和气候让他们远离了大部分的中原战争,使得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系统能够较完整的保存下来。

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的元谋县发现了两枚古人类的牙齿,据考证已有170万年的历史。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当代人类学家认为元谋人是“猿人进化到现代人”的过渡类型。但是在云南省富源县三叠纪岩石面上却发现有4个人的脚印(图1),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2.35亿年的历史。根据达尔文进化论,300万年前才出现最早期的人类,那么2.35亿年前怎么会有人呢?显然进化论是解释不通的。

图1:云南省富源县三叠纪岩石面上发现的4个人的脚印(图片来自网络公共领域)

在云南抚仙湖的水下,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座占地2.4平方公里的史前文明建筑群遗址,距今至少2万到3万年前,是庞贝古城的2倍大(图2-5)。从水中发现了42件人工雕琢的太阳月亮、人像、奇偶数字和阴阳三角形等石质构件,还有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这说明在2、3万年前这座古城就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文明。而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人类出现文明不会超过一万年。那么是谁建造了这些建筑呢?


图2:云南抚仙湖水下的古城遗址复原图(图片来自公共领域)

图3、4、5:云南抚仙湖水下发现的古城建筑构建和雕刻(图片来自公共领域)

少数民族们认为,他们的祖先来自天上。

西南地区的许多古老民族都保留着大量的创世史诗、经文和古歌,按照古训沿袭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和节日礼节。在这些创世史诗中,详细的记录了他们祖先的由来。

在彝族古老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注,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中这样写道:

远古的时候,
天上落黎根,
到嗯界界乃,
变成火来烧,
九日烧到黑,
九夜烧至明,
白日烟滚滚,
夜晚亮堂堂,
天一个劲烧,
地一个劲燃,
为家园而烧,
为繁衍而烧。
变化变化着,
变成阴阳子,
真是奇怪了,
凉风吹来了,
能否成家园,
不能成家园,
黄云红云来,
七地五水下,
物种形成吗?
物种形不成。
…….

这段文字出自《勒俄特依》中的“雪源十二支”开篇。在彝文中“雪”和“繁殖”都是发“喔”的音,所以这个“雪”一语双关,在彝文的意思就是指“繁衍的来源”或者“生命的来源”;“黎”在彝文中译为“灵”,指人的元神。文中写到“黎”(元神)落到“嗯界界乃”这一层次中,来做什么呢?为了使命而来——“为家园而烧”。接着,“黎”演变为“阴阳子”后继续经过演化来到“七地五水下”,这个七地五水彝文称作“十木嗯机”,译为“七块地五片海”,其实就是指七大洲五大洋,即地球。彝族人认为,人活着时生活在七块地五片海上,死后“黎”(元神)离开七块地五片海,彝文称为“十木嗯哈”。记录史诗的彝族先人们不光对地球的整个地貌一目了然,显然还记得高层生命层层下到地球的使命——“为家园而烧”,为了实现这个使命还要忍受不分昼夜的燃烧。今天地上的生命们不正是为了天国家园的众生能够得救,而经受了各种磨难层层下走到地球吗?

图6:云南文山地区壮族背带,“阴阳子”演化生命

关于阴阳子,在彝族的古老经卷《物始纪略》中也有记载:天地和人类未形成之前什么也没有,到处是一片黑洞洞的景象,后来产生清浊二气,不断结合和分离,产生两种叫做“哎普”的物质元素,又由“哎普”形成天地和万物(图7)。清气的“哎普”形成白色的米古鲁,浊气的“哎普”形成黑色的靡阿那。米古鲁又称天父,生天、生日、生鹰,代表阳;靡阿那又称地母,生地、生月、生虎,代表阴。白色的米古鲁和黑色的靡阿那纠缠回互的符号称为“输必孜”,由它们不断分合变化产生万物。因此米古鲁和靡阿那被绘为缠绕在一起的黑白两条虫,即为阴阳(图8).


 
图7:彝族的古老经卷《物始纪略》中,清气的“哎普”形成白色的米古鲁,浊气的“哎普”形成黑色的靡阿那。这是最初“太极”图的雏形。

 
图8:云南壮族背带中的图案:“阴阳”创造生命

彝族先人对阴阳的认识及生命的产生过程,也惊人的契合了师尊的讲法:

“我告诉大家人并不是猿人進化来的,而是在宇宙中产生的。大家知道中国有道家的太极学说。这个太极学说讲阴阳两气。在没有产生阴阳两气时是混沌状态,它叫无极。然后它就生出太极,有了阴阳两气,然后太极生万事万物。这是道家的理论。我觉的很有科学道理的。实际上我发现一种情况,当然这还不只是我发现,这个宇宙中庞大的物质在运动下就能产生生命。我们看不见这个物质,它并不一定不存在。”(《悉尼法会讲法》)

接着史诗继续写道

至此以后呢,
天上飘雨雾,
雨雾飘三年,
白雾三层起,
七地五水上,
红云下三场,
九日化到黑,
九夜化到明,
为家园融化,
为物种融化。
白云黑云九种会合后,
冰结成了骨,
雪集成了肉,
风吹成了气,

雨下成了血,
星变成了眼,
变成了繁殖,
繁衍十二子。

物种十二子,
有血的六类,
无血的六类,
…… 

史诗至此,清楚的在讲述着“阴阳子”经受了各种锤炼,最后形成了物种十二子——“有血的六类,无血的六类”。这是什么东西呢?根据目前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学理论,认为电子和夸克就是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列出了构成宇宙万物的12种基本粒子,即6种夸克和6种轻子,它们就是宇宙最基本的组成单元。

关于物种的产生在贵州黔东南地区流传的《苗族史诗》“枫木歌”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枫树生出一只叫做妹榜妹留的蝴蝶(意思为“蝴蝶妈妈”),她是最早的生命,在水中怀孕并产下了十二个蛋,经鹡宇鸟16年的孵化,把这十二个蛋孵出人、龙、雷公、虫、鸟、兽等12种生物,于是世界有了最早的生命,世界充满了灵气。

图片: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地区苗族女装衣袖图案:蝴蝶妈妈

现代人被科学蒙蔽了双眼,可是从他们坚信的科学角度来看,进化论也越来越站不住脚,尤其近年来量子力学的研究发现不断颠覆着科学界对世界的认知。根据量子纠缠理论,宇宙是巨大的生命体,而且具有感知能力。如果是这样,那宇宙不就是神吗?

我们大法弟子都知道,我们的生命来自于遥远的天体大穹,为了拯救我们的天国世界和无量众生层层下走来到地球,但是在滚滚红尘中、尤其在近代邪恶的党文化教育下,人们被无神论和进化论迷住了双眼,认为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是对我们生命的亵渎和侮辱。但少数民族的古老史诗中却惊人的记载了神的创世历史,证明着神的存在。而这一切的安排都是神为了在最后阶段大法在人间的洪传。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一):祖先自天上来(下篇)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一):祖先自天上来(下篇) wenyi 周二, 05/12/2020 - 02:05
GZ


【正见网2020年05月12日】

 接上文

前言:

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同修们,个人修炼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一)祖先自天上来 (下篇)

彝族还有一部更令人惊叹的古文献—《彝族源流》,是彝族人的谱牒。由唐代时期的彝族大毕摩“举娄布陀”搜集整理了彝族各部各家的史书汇编而成,记录了从宇宙开创到彝族的祖先分支共六个时期的历史,一共27卷,可谓气势磅礴。这里面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宇宙观——如果这部创世史就是他们的谱牒,那么他们的祖先就是来自宇宙中的神。

我们先看一下开篇,感受一下这部谱牒的叙述方式(略有缩节,左侧为彝文,中、右侧为两个版本的汉文翻译): 


……

大家可以看到,谱牒采用了白描式的陈述,对于最早的生命体“清气”和“浊气”,只是简单的叙述了他们的行为和历史,记录每一代的名字,不评论也不解释。这种叙述方式贯穿全文上下,正是一个编史者的态度,非常理性严谨。我们再来看内容,最早的生命是气态的,叫做“清气”和“浊气”,他们相配合,分别各自创造了十代生命,每一代的生命都被记录下了名字,是父子连名的方式,即父亲的名是孩子的姓。到了清气第十代“恒斯索”的时候,“干父”形成了;浊气第十代“投阿武”时,“坤母”形成了。这时生命开始发生转变,成为“哎”和“哺”的两种物质,即“阴和阳”。宇宙从这个时候开始以繁衍的方式来创造生命(图1)。

 
图1:云南壮族背带,“阴阳”创造出各个层次的生命

“哎”和“哺”出了十代的时候,这个层次的宇宙开始繁荣起来:“第十代杜邹腮宏,居住在好地方,穿着像鲜花一样鲜艳的衣服,有美好的根基,坐在华座上,说话合情理,并汇集了美好的言辞,繁衍了无数的‘影’,由白鹤主管平原,由鹃管理荒野。白鹤用金线和银线致了十匹青帛,编织了十次宇宙,这时宇宙被扩大了十倍。”在这里还特别强调一句:“我们的知识和见闻都源于这宇宙发展之时。”这是一句非常理性的陈述,也是编史者的工作态度,让所描绘的这个“神”的境界显得平和真切(图2)。

 

 


图2:布依族背带中的图案:创造万物的神

彝族先人对阴阳的认识及生命的产生过程,也惊人的契合了师尊的讲法。师尊在《精進要旨》中讲到:“在很高、很微观的宇宙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物质,这也是真、善、忍最高宇宙特性,在宇宙一定空间层次体现出来的两种物质存在形式。从上往下、从微观至洪观贯穿到一定的空间。越往下两种性质的物质,随着不同层次的法的表现状态,表现越不同,差异越大。从而产生了道家所讲的,阴阳和太极之理。再往下,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就越来越发生对立,那么就形成了相生相克的理。”

从“哎哺”(阴阳)的第十代到第九十代,子孙们不断扩充着宇宙的范围,达到“九十宫”、“九十层青天”,这时的宇宙:“华天万象新,天女织锦帛,健男冶青铜,圣人识天文,慧心论皓月,知识数千计,源出于‘哎哺’。以上形成后,宇宙的表面,簇拥着青雾,上面青雾绕,下面红雾漫,宇宙自然高,宇宙中间,住许多仙人。碧海翻腾,燿日晴高空……”

这两段关于宇宙初始境界的描写,是整篇史诗中最美好最神圣描述,这和哈雷望远镜曾经拍摄到的宇宙中的天国世界一样(图3),宇宙是充满生命的,是如此的繁荣和美丽的天国世界,相比之下,俗世中的一切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图3:1993年12月26日美国太空总署用哈雷望远镜拍摄到的“天国世界”

阴阳产生之后,又经过一番演化,宇宙不断的完善,不光有圣人和贤者,还有天上的知识和地上的见闻,加上钟声、锦帛、知识、诗歌……宇宙越来越繁华,并形成了太极、三山、三兽、三木、三鸟、六合……(图4)

图4:侗族刺绣头帕,带有万字符的四面八方宇宙

史诗至此,只是第一卷“阴阳”这层宇宙的历史,这也是整部史诗中所描述的最美好的一个层次。第二卷,开始讲“哎哺”的世代,也就是“阴阳”所创造的九十代子孙,以及他们分别开拓的九十层宇宙。

这里的每一层都由一代生命开创,每一层都极尽美好。到第九十代也就是第九十层时,他们“居宇宙九霄,九百段乾坤,缩作九百分,描绘哎哺九星野,梼易上画天星,”这时候我们所看到的银河系星空开始形成,“田还未开时,先绘出图影。土尚未拓时,先绘出图影。”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句,为什么说人间一切皆为幻象,因为都是宇宙高层次生命所绘出的图影。(图5)

图5:彝族古籍《那史》中所观测记录的九大行星运行轨迹

接着“四巧人产生,开十属相星,十有二属相,源自于‘哎哺’,”四象、十天天干、十二地支也出现了,他们带来了:“成显赫权势,权势带荣禄,带的无其数”。他们“边想边陈述,眼看手来写,想的都完美,在八卦上分,八卦多演生”,八卦被他们创造出来了,影响世人命运的大盘开始转动。这时候宇宙的基本机制都形成了:阴阳、四象、天干、地支、八卦、二十八星宿(图6)……史诗至此,才只是到了第三卷。后面的每一代创造一重天,一代代又是层层生命和世界,重重天代代繁衍生命、创造世界……直到第九层后开始出现天、地、人……

图6:瑶族师公道袍上的“三界图”

这部谱牒的真实性还在于,越靠近人类的历史,它所记录的信息越准确,人物、年代、地点都和现实一一对应。这就让人们更加无法怀疑整部谱牒的真实性了。从尼能时代开始人们在地球上开疆拓土,每一代人所掌管的疆域范围都作了详尽的记录,都可以在现在的地图上对应。这里面还详尽记录了九大行星的根源和世代,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颗星都穿着不同的服饰,佩戴着不同的法器(图7)。创造他们生命的父亲叫做尼祖赞,母亲叫做能祖赞。还有数量众多的由各路英雄、众神和生命体组成的星座,这部分数量庞大,但是都记录了其名称。还有一节记录了二十八星宿的谱牒,可以看到和汉族的区别(图8)。


 
图7:南朝梁时代张僧繇二十八星宿图


 
图8:彝汉二十八宿星对照表

这部庞大的创世史诗,用古朴的语言白描式的叙述这极其庞杂久远的历史,它的目的不是要表达什么,也不是说明什么道理,它只是在记录历史:从神到人,从无到有,从天到地。每一个层次都是生命,每一个层次都形成一个世界,生命繁衍不息,宇宙是多么的伟大!但越往本源,世界就越发美好。

对于宇宙和生命,师尊在《转法轮》中讲到:

“释迦牟尼还讲了三千大千世界学说。他说我们这个宇宙中,我们这个银河系中,有三千个象我们人类一样存在着色身身体的星球。他还讲了一粒沙里还有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象一个宇宙一样,里面还有象我们这样的智慧的人,有这样的星球,也有山川河流。听起来很玄哪!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想一想,它那个里面是不是还有沙子?那个沙子里边是不是还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那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是不是还有沙子,那沙子里是不是还有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在如来这个层次上是看不到它的底的。

  人的分子细胞也一样。人们问宇宙有多大,我告诉大家,这个宇宙它是有边缘的,可是在如来这样一个层次上,都把它看成是无边无际、无限的大。而人身体的内部,从分子到微观下的微粒和这个宇宙一样大,听起来很玄的。造就一个人、一个生命,在极微观下已经构成了他特定的生命成份、他的本质。”

从宇宙诞生到天地创立,再到人类的繁衍,不知道这部历史是怎样被传诵记录下来的,记录者们是怀着怎样的正念和使命感在穿越了无量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后,来完成这项庞大而又系统的任务的——记录历史。这部被称为“彝族源流”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而是一个宇宙的历史,更是一个伟大生命的历史!

相信每一位读过这部历史的人,都不禁和我一样感叹这宇宙的浩瀚和伟大。从他的生成到繁衍至地球的人类,一代又一代、一层又一层,反复更迭,生生不息,他曾孕育了多少众生和美好的世界啊!如果一个宇宙就是一个生命,如果一个世人对应的就是这浩瀚的宇宙和庞大的众生,那么我们大法弟子因为讲真相而拯救的每一个世人,就是在拯救一个宇宙的生命啊!

少数民族的文化中还有哪些精彩的部分散发着“神传文化”光芒呢?请继续关注后文。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二):神创造了三种人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二):神创造了三种人 wenyi 周六, 05/16/2020 - 02:20
GZ


【正见网2020年05月16日】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同修们,个人修炼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二)神创造了三种人

关于人类的诞生,在世界各地民族的史诗古歌中都讲到神用“泥土造人”的故事。但是在彝族的史诗《梅葛》(流传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古老史诗)中还记录了神在创造人类的过程中,曾经创造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来,它是这样描述的:

“天地万物造好了,格滋天神来造人,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

头把撒下独脚人,只有一尺二寸长;独自一人不会走,两人手搂脖子快如飞;吃的饭是泥土,下饭菜是沙子,月亮照着活得下去,太阳晒着活不下去,这代人无法生存,这代人晒死了。

撒下第二把,人有一丈三尺长……这代人穿树叶,吃林果,住山洞。四季不分,天上有九个太阳和月亮,做着活计瞌睡来,一睡几百年,身上长青苔,这代人被晒死了。

格滋天神左手拿錾,右手拿锤,来錾太阳月亮,只各留一个在天上,然后分出四季,让草根树皮长出来。

撒下第三把,人的两只眼睛朝上生。格滋天神,撒三把苦荞,撒在米粒上,撒三把谷子,撒在石山岭,撒三把麦子,撒在寿延山,麦子出穗了,谷子出穗了,荞子长出来了。 没有火,天上老龙想办法,三串小火镰,一打两头着,从此人类有了火,什么都有了,日子好过了。 ”

在这部史诗中记录了神曾经创造出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类来——“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前文说到在彝文中“雪”和“繁殖”都是发“喔”的音,所以这个“雪”一语双关,在彝文的意思就是指“繁衍的来源”或者“生命的来源”。前两种人:小人和大人均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图1),在创造第三类人的过程中,神也调整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所以他们生存下来了(接下来的史诗中会讲到这批人也因为道德的败坏遭到神的惩罚,见后篇)。

   
 
图1《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小人国和大人国(图片来自网络公有领域)

在云南的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樵夫周游“棒头国”的故事(选自《云南民间故事》),也谈到很远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大人、中人和小人:

“很古很古的时候,宇宙之间分下中上三层。上层叫做天上,中层叫做地上,下层叫做地下。各层的人也不一样。天上的人,身子粗得像囤箩,个子高得像竹竿,就叫做“竹竿人”;地上的人,身子像碓杆那样粗,个子像扁担那样高,就叫做“扁担人”;地下的人,身子细得像手杆,个子矮得像捶草的棒头,就叫“棒头人”。

有一天,地上有个樵夫的砍柴,柴刀失手掉进洞里去了,他就下洞去找。谁知越下越深,洞里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樵夫正在着急的时候,忽然发现远处有一点亮光,便朝那个方向摸去。不料脚一滑,人就往下掉,一直掉到“地下”世界去了。

樵夫昏倒在地,人事不知。当他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里也有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和“地上”世界不同的只是人……樵夫落到棒头国,轰动了那个国家。国王骑着大公鸡来看他,对他亲切地问候。话虽听不懂,但从表情上看,国王是把他当作仙子下凡那么尊重的。”

这些精彩的史诗和民间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久远的岁月中一直被彝族先民们时代传唱着,可被无神论洗脑的现代人却把它当作童话故事。直到师尊在2003年的讲法中谈到人类所经历的“大人、中人和小人”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彝族的创世史诗中所记录的是真实发生的历史!师尊在讲法中说:

“大体上在这个地球上的一亿年中分两个大的时期,五千万年为一个时期。前五千万年是大人、小人、中人同时存在的时期。大人平均五米高;中人就是现在我们今天的人类,平均不到两米;小人呢只有几寸高。当时神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同时造出这三种人出来呢?因为要试验这三种人哪一种人适合于在地球上生存到最后那一步,适合于得法。在这个五千万年的过程当中啊,一边不断的造就着人对世界认识的能力,一边确定着留下哪一种人。最后发现,大人还是不适合,由于他身体大,从而使距离对地球来讲相对的变短了,时间相对来讲也变短了,因为大人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和地球比例不协调。后来发现小人也不协调,整个地球上都是森林,他要开采起来很困难,当时没有一块土地,他们如果创造出今天这样的文明对他们来讲很困难,同时来讲地上的时间对小人显的过长,距离过长,小人要跨越大洋那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不适合。就这样大人与小人就淘汰了。不是一下淘汰的,是五千万年以后开始渐渐在历史上淘汰的。大人最后在我们视线中消失是上两个世纪,也就是两百多年前,大人才最后的看不见了;而小人在七八十年前,还有人看见过,是到了近代以后才绝迹的,也不是都没了,有的去了其它空间,有的去了地下。他们知道是属于淘汰人,所以不和现代人接触。”(《北美巡回讲法》)

其实小人和大人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已经在科学界被发现了。2004年10月,古人类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雷斯岛的丛林洞穴里,发现了8具人类的遗骸,他们身高只有3.5英尺,头颅只有葡萄柚般大小,大脑比现代人小三分之二。经检测这些弗洛雷斯人距今大约1万8千多年。柏林大学的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中部的一个洞穴中也发掘出了一具12厘米高的小人遗骸,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具遗骸,乃是成年人的骨骸,而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图2)。这些小矮人的发现完全打乱了人类进化的假说。

 
图2:印尼考古人类学家、T. Jacob教授2004年11月在Gadjah Mada大学展示2003年在印尼佛洛瑞斯岛(island of Flores)上发现的小矮人(Homo floresiensis ),或称哈比人的头骨(左),右边是正常人头骨。(图片来自网络公有领域)

2016年8月,一群摄影师在中国贵州平岩村发现了巨大的人形足迹。脚印长57厘米,宽20厘米,深3厘米。正常男人的平均脚长是18厘米,女人的平均脚长是16.5厘米,这意味着这个脚印的主人身高也高于正常人3倍以上。经化验发现这些岩石足迹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图3)

 
图3:中国贵州平岩村的巨人脚印 (图片来自网络公有领域)

除了小人和大人,师尊也在一些讲法中讲过其他的人种,不断扩充着我们的思维和容量。反观人类历史,其实很多神话传说都是真实的历史记载,在人类历史中多次出现过半神半人的时代,以及各种不同的生命形象,这让人类不断提升着对生命的认识。只是无神论和进化论完全打乱了人的正常思维,让人局限在物质世界失去方向。少数民族的文化中也记录了不少形形色色的人。

在彝族创世史诗《查姆》和《阿黑西尼摩》中也记载了神曾创造了另外几种人类,分别为独眼人、直眼人(或竖眼人)和横眼人。独眼人一尺二寸长,直眼人一丈三尺长均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第三代人“横眼人”经过了“六祖十二世” 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在第十二代的时候,神变成凡人到人间考核人心,发现这代人道德败坏,神决定降临洪水清洗万物,只留下一对心肠好的兄妹指引他们躲过了大洪水并作为人种繁衍后代。

对于独眼人的记载,除了彝族史诗外,在中外著名历史文献中至少出现过五次。《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图4);《淮南子》中也记载一目国为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其民曰一目民,一只眼睛长在脸面正中”;

图4:《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

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诗人阿里斯提亚斯曾穿越黑海旅行,到达阿尔泰山见到一目人,当时一目国正在和另一支也很发达的格里芬人打仗,格里芬(griffin)人是黄金的守护者。他的这段旅行见闻就写成了《独目人》一书;公元前5世纪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对中亚北部作了一些描述,共记载了三个民族:秃顶的阿尔吉帕人、伊赛顿人和独目的阿里马斯普人,他们分别分布在哈萨克丘陵、伊犁河与楚河流域、阿尔泰山麓;明万历年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也标明了“一目国”的位置(图5)。

 
图5:由义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也标明了“一目国”的位置

根据这些记载,1965年刚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研究员王明哲来到新疆阿尔泰山做调研(图6),当地人把他带到一个叫做“独目国山谷”的地方,并告诉他在4、5千年前这里就是曾经的独目国。在这里他发现了大量刻有图案的鹿石和近百个巨大的石丘石阵,当地人说这就是独目人的墓葬。虽然现在我们不知道下面埋的是什么,但是当地对于独目国的传说深信不疑(图7)。

 
图6:1965年刚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的研究员王明哲来到新疆阿尔泰山“独目国家山谷”做调研
 
图7:位于新疆三海子牧场的“独目国山谷”中的大型石丘
   

可竖眼人是什么样子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三星堆的一座青铜像后才明白:这不正是竖眼人吗(图8)?

 
图8:三星堆遗址中的竖眼人青铜头像

  相信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没有看到这座青铜像是无法想象出“竖眼人”的形象的。那么在四千多年前的古人,如果没有看到过真人,又怎能凭想象铸造出这样的青铜器呢?甲骨文“蜀”字恰恰就是一只巨大的眼睛(图9)。看来蜀国的文明和“眼睛”有着深切的联系。有一种说法,古蜀国的先民是西羌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古蜀人和同是西羌人后裔的彝族人就同源了。三星堆的竖眼人青铜像也许祭祀的正是彝族史诗中所记载的 “竖眼人”时代的先人们。

 
图9:“甲骨文“蜀”字正是一只大眼睛

很多考古发现都在冲击着现代人被“进化论”禁锢住的大脑。先人们千万年世代传唱的史诗古歌在历史的空间中荡气回肠,如今当真理的声音再次出现时,我们不禁思考:“真理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只存在200来年的进化论能否把这一切现象解释清楚呢?显然站在“无神论”的基点上,我们是无法诠释历史的。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三):劫后重生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三):劫后重生 wenyi 周日, 05/24/2020 - 02:20
GZ


【正见网2020年05月24日】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同修们,个人修炼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三,劫后重生——关于大洪水和史前文明的记忆

大洪水是超越人类种族、国界的共同记忆,在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都讲到了关于大洪水的故事。在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史诗古歌中也记载了关于史前大洪水的那段历史。

在上一篇中我们说到神淘汰了小人、大人之后,又创造出了我们现在这种形象的人,并给了他们适合生存的环境,但是早期的人类仍然没有达到神要求的标准,从而又一次被筛选,在彝族史诗《梅葛》中继续讲到:

“这代人心不好,懒惰,一天到晚就吃饭睡觉,他们糟蹋粮食,格滋天神看不过,决定换人,他派武姆勒娃下凡来,把第三代人换一换。武姆勒娃变只大老熊,堵水漫山川。直眼人学博若,有五个儿子,一个姑娘。兄弟五人犁田地,犁三天都被老熊翻过来,兄弟几人商议下扣子拴住了老熊。四兄弟都不愿救老熊,都喊打杀,只有小儿子救了老熊。武姆勒娃告诉四兄弟,要水漫山川换人种了,叫四兄弟分别打金、银、铜、铁柜,给小儿子三颗葫芦籽,叫他种出葫芦,与妹妹一起躲进葫芦。四兄弟打好了柜,杀了老熊,熊头淌入东洋大海,塞住出水洞,水就涨起来了。水淹了七十七昼夜,天神下凡治好水,人烟没有了,格滋天神四面八方找人种,先后遇到葫芦蜂、松树、罗汉松、小蜜峰、柳树、乌龟,天神根据他们的心肠好坏,给予了不同的封赠。天神找到大海边,找到了葫芦,吩咐兄妹俩成亲传人种。兄妹俩拒绝。于是天神叫他们在山顶上滚石磨,滚筛子簸箕,皆合一起,兄妹还是拒绝成亲。天神又比鸟、树、鸭、鹅,最后,兄妹俩说:

 我们两兄妹,同胞父母生,成亲太害羞,要传人烟有办法,属狗那一天,哥哥河头洗身子,妹妹河尾捧水吃,吃水来怀孕,一月吃一次,吃了九个月,妹妹怀孕了,生下一个怪葫芦。哥哥不在家,妹妹好害怕,把葫芦丢在河里。

天神知道了,顺河水找到大海边,找到葫芦,戳开葫芦,先后走出了汉族、傣族、彝族、傈僳、苗族、藏族、白族、回族。人烟兴旺了。 ”

这段史诗继续讲述了早期人类因为道德低下,神决定发动大洪水把地上不符合标准的人和生命全部毁掉。在灾难中只保留了“心肠好的”一对兄妹作为人种,神又根据“心肠好坏”作为标准挑选出合格的物种“给予了不同的封赠”。洪水之后幸存的这一对兄妹,因为进到葫芦里而躲过了洪水之灾,从此繁衍出后来的各个民族。所以“葫芦”作为代表着吉祥和生命繁衍的符号在中华文化中广为流传(图1)。


 

图1:贵州黔东南雷山地区苗族刺绣,“葫芦”和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到:

“从古到今,这个宇宙,这一切,别说人类,整个宇宙都是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规律在走。人类更是那样。人类的五千年是一个劫数,五千年文明是一个剧本。我告诉大家,真的是一个剧本。每过大约五千年左右人类历史就结束、人类就毁掉,毁掉的原因是成住坏灭是宇宙的规律。到那一步的时候,就是什么都不行了,人道德不行了,物质也不行了,就毁掉了;道德品质不行了就一定毁掉,留下的那部份好的,作为象人种一样,再从新发展起来;把那个剧本收回来,从新修改,在这五千年的演义中,哪个部份不满意就修改、修改、修改。所以很多神、世上的圣者、修道人不是讲过这话吗?说人类是重复的、人类的历史是重复的。在修炼界这话是经常讲的、经常听到的,就是这么回事。”(引自《二零一六年纽约法会讲法》)

这茬人类确实是经过神不断的检验和筛选,而有意保留下来的。躲过洪水之灾的兄妹不但承载着上一期人类文明的精华,又作为繁衍新人类的人种进入了新文明的历程。这就是中国版本的“诺亚方舟”,类似的故事还出现在苗族的《苗族古歌》、纳西族的《创世纪》、瑶族的《密洛陀》和《盘古书》、壮族的《盘古赞歌》、布依族的《混沌王和盘果王》,仡佬族的《洪水朝天》、白族的《天地起源》、藏族的《格萨尔王》等等创世史诗中。

当然正如李洪志大师在上面讲法中提及的,每五千年一个剧本不断修改,那些不满意的部分都随着上一次文明的毁灭而烟消云散,满意的部分就被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次文明的开始。

在以往的工作研究中,我发现在偏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人的传统服饰上都有大量的“卍”字符、“太极”、“河图洛书”等古老图形。虽然在中国的主流学术界对玄学和神学是排斥的,认为那是迷信和唯心的东西,他们把所有的认知都归拢到所谓的“实证科学”这个范畴里去,以至于中国的历史在这种极端的、偏激的观念下被扭曲,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事物,所以中国历史被局限在有文字可考的3300年前左右就断代了,之前的历史被视为“神话传说”,这让中国人自己都找不到真正历史的根源。

说到“卍”字符,在先秦之前这些史前文明留下的人种就已经迁徙至西南地区,在他们的古老文字、经卷和服饰上都大量保留着“卍”字符。如今在无神论横行的中国内地只能从文物古迹中看到“卍” 字符的影子,因此很多现代人都说不出“卍” 字符的含义,可是少数民族早已把“卍”字符视为神圣的符号,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被大量频繁的使用着(图2、3)。


 
圖2:布依族刺綉:四面八方的“卍”字符

 

图3:贵州苗族蜡染上的“卍”

彝族人还保存了一种非常古老的太极图,就是现在太极的雏形,更重要的是大家现在熟知的河图洛书和彝族人息息相关。实际上自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推演出六十四卦后,河图洛书又再度消失了,一直到宋朝人们都不知其为何物,只听说自古传下一句“河出图洛出书”的古语,连春秋时期的孔子都发出一句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意思是凤鸟都不来了,河图洛书都消失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可见河图洛书消失已久。直到南宋时期朱熹派弟子蔡季通从四川大凉山的彝族人手中得到了被称为“天地自然河图” 的古太极图(图4),以及河图和洛书共三张图(图5、 6)。朱熹后来根据河图洛书才写出了《周易本义》,成为了继孔子之后对中国教育界影响至深的大教育家和理学家。从彝族古籍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彝族的先人们掌握着对宇宙天文学的极高认知。这些古老的图形从远古至今一直被西南的少数民族绣在服饰上(图9),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符号具有神圣的含义,能够保佑他们平安吉祥,所以只有在节日祭祀和婚丧嫁娶等最重要的场合时才会穿戴。

图4:彝族古经卷《那史》中的古太极图

图5:彝族古经卷《那史》中的“天数”,即河图

 

图6:彝族古经卷《那史》中的“地数”,即洛书

 图7:苗族背带上的古太极图形

还有一些其他的古老图形,如古洛书符、八角星纹等代表着上一期人类文明的宇宙天体运行图像,在这一期人类文明中因为天体的运行轨迹和人类的对应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有些图形符号已经淡然消失在这茬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了,这里就不多做介绍。

我发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中有大量这些古老图形的痕迹,他们为什么要保留这些古老图形呢?直到看了李洪志大师的相关讲法,我才恍然大悟。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到:

“我可以告诉你,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为什么那么多,而且和中国近代五千年的文化好象也有隔绝,其实这些人是五千年文明以前留下来的人种。一次我开着车去云南的时候,一路上那些神就跟我讲这些少数民族都是活化石、很古老。”(《大法洪传二十五周年纽约法会讲法》)

 “其实不只是气功是久远年代留下来的,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等,都是史前遗留下来的。”(《转法轮》)

在读到李洪志大师这两段讲法时我突然领悟到这些古老人种和他们所承载的古老文化被保留到今天成为“活化石”的深意,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这一切都是神为了今天大法洪传而做的种种铺垫!这些古老的种族是经过了一次次严酷的“大淘汰”后被保留下来的。

大洪水之后,这些人类带着上一次史前文明的记忆和神给予他们的“封赠”走下昆仑山,繁衍生息,一路向东迁徙,形成了不同的氏族后逐鹿中原,又在各朝代的更迭中演变为不同的民族,分布在中华大地。许多西南少数民族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在先秦时期进入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成为史前文明的“活化石”被保留至今。

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到:“史前发生过多次人类的劫难,留下了很少的生命,只有对神充满正信的人才能留下来,可是在任何一次人类的复兴中都没有发生过象大法弟子这样的修炼。没有过,所以没有参照。”(《二零一五年纽约法会讲法》)

在大洪水泛滥之际,正是上次人类文明道德最败坏之时,这些幸存的先民们因为心怀对佛、道、神的正念正信而保持了良好的道德,从而能够被神佛保留下来。他们除了肩负着繁衍后代的责任外,也承担着在下一次文明开创之时传播对佛、道、神坚定信念的种子,等待各宗教慢慢形成后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而这一切都是为最后末法时期的大法洪传而做的层层铺垫。

大洪水是人类两茬文明的分水岭,也是我们本次文明的开始。时至今日,又一个五千年就要过去了,人类已经到了末法时期的末劫时期,又走到了濒临毁灭的最后关头,过去的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在人类最败坏之时,创世主带着宇宙大法来到人间洪传,为今天世人打开一扇通天之门,千辛万苦等到最后一步的世人啊,切莫错过这万古机缘!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继续跟随历史的车轮,讲述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变之路,寻找少数民族文化中神传文化的光芒。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上篇)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上篇) wenyi 周六, 06/06/2020 - 02:20
GZ


【正见网2020年06月06日】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上篇)

中国就是一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论剧本怎么编排,历史人物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实都是为了配合最后一刻正法而做得系统安排。

上篇我们讲到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中记载了众神发动一场大洪水把当时不符合标准的所有生命毁掉,只保留了极少数心怀正念的人并给予了他们封赠,让他们作为下一期的人种开始繁衍生息,这时中国人的主场慢慢开始转向了中原大地,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关于中国人的起源,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到:

“在上一次大洪水当中,上一次人类文明被毁灭的时候是大洪水。地球上海拔两千米以下的高山都被淹掉了,只有住在两千米以上的人活下来了。诺亚方舟的事情是真的。这次大洪水西方文化完全被毁灭了。东方文化也处于毁灭,可是住在喜玛拉雅山和昆仑山一带的那个山上的人,就象农村人幸免,住在昆仑山里的中国人活下来了。因为那个时候,东方文化很发达,所以就继承了过去的河图、洛书、易经、太极、八卦等等。人们说那是后人谁谁造出来的,那都是他把它又改动了从新拿出来了,根本就不是他造的,都是史前文化。那么中国虽然留下了这些东西,它在历史的发展当中,还不止这些,在古代的时候留下的东西更多,流传中越来越少了。那么它就是一个内涵很深的、历史很渊源的这么一个民族,就是中国。”(《美国法会讲法》〈纽约法会讲法〉)

这些上古时期从大洪水中保留下来的古老人种如今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山之中并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有些民族仍保留了关于祖先来源的传说,比如在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流传的彝族创世古歌《铜鼓歌》中唱到:

“彝家先辈人,
居住在昆仑。
巍巍昆仑山,
绿草嫩生生。
祖辈养牛马
游牧度光阴。
古老昆仑山,
处处是畜群
……”

彝族古称“夷族”,在1956年中共土改运动中被改为“彝族”,他们是上古时期西羌人中的一支,祖先来自于昆仑山。(图1)

 
图1:身着民族服装的云南富宁县彝族妇女,他们的祖先来自昆仑山

这些生活在中国西部昆仑山脉的古老氏族在大洪水之前曾拥有高度的文明,当时那里的地理环境和现在不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并且是连接东亚、中亚和西南亚的重要枢纽。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万山之祖,是神灵和圣人所在之处,《山海经》记载:“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北。”上古的帝王均在此修建“帝台”用以祭祀先祖和观测天象,是凡人不可侵犯的神域。在大洪水之前这些古老氏族中的有熊氏、神农氏、有蟜氏等大氏族又分化出不同的部落,其中神农氏的祖先因教化人们掌握医学、农业和贸易而成为众部落联盟的宗主。随着农业的发展,西部的先民们不断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他们用玉石、牛羊、马匹等物品和中原地区换取谷物和种子,历史上对这些西来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西羌人”(又叫古羌人,图2)。

 
图2: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到一对羌人老夫妇

那么这些被称为“西羌人”的先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原地区迁徙的呢?

在大洪水之前,宇宙的天象正在悄悄发生着一个重要变化:公元前3000年-2800年闲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各大文明地区的神职人员们都惊讶地发现被视为宇宙中心位置的“天帝”北极星消失了。直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新的北极星又出现了——它就是天龙星座的α星,它替代了原来的织女星成为新的“帝星”(现在变为小熊星座的α星,图3)。这是大洪水到来前一个重要的天象变化,在2000多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个天文现象是每25,771.5年出现一次的“岁差”,它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尽管如此观象授时的古人们仍然捕捉到了天上星体的微妙变动,持续的星座位移导致了地表上一切神性活动和天象的对应都出现了偏差,这个极轴运动在很多时代的末期都带来了大洪水。
 


图3:从14000年前至今总共发生了3次北极星的变动

在天体发生岁差的这期间地球上的变动也随之而起。法老胡夫在大金字塔下面修建了一条百米长的隧道,直对着天龙星座的α星,他命令神官们在隧道里昼夜不停的观测着这颗新诞生的北极星;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的超级城市Uluk正渐渐失去神的护佑,周围的城邦中充满动荡并酝酿着一场场暴乱;美洲古玛雅的大祭司们根据岁差现象推算出了在5000多年后也就是2012年人类将走向终结,随后新的纪元即将到来。

此时神农氏炎帝的天下传到榆罔手中时,道德已经衰败,诸侯氏族间恃强凌弱,争战不断,百姓遭难,天灾人祸持续发生……宇宙的规律就是成住坏灭,表现在物质空间就是整个人类文明都走到了尽头。

天象的变化导致了中国文明的中心从昆仑山开始转向中原地区,表现在人间就是种族的大迁徙。这是由三位对华夏文明影响巨大的人物促成的:神农氏末代炎帝榆罔、有熊国的轩辕和九黎族的蚩尤,这三位都是神农氏的族人,同样也是神农氏时代的终结者。

对于这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从修炼人角度来看每一个剧情都是有精心安排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黑就有白,有主就有次,阴阳运作,相生相克。这时随着天象的变化他们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 “问鼎中原”。

最先占领中原地区的是被称作“战神”的蚩尤。他首先脱离了炎帝的管辖,带领着威猛善战的九黎军团占领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八十一个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新霸主。而随着轩辕威望的不断提升,诸侯们不断归附于他,最终炎帝榆罔与轩辕在阪泉的旷野展开了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战。双方经历三场大战后,轩辕大胜,炎帝臣服,并主动让位于轩辕,轩辕属土德,从此被称之为“黄帝”。接下来黄帝和炎帝要联手做一件大事——征讨蚩尤。在各地诸侯的支持下炎黄二帝发动了这次被载入史册的世纪之战(图4)。


 
图4:黄帝和炎帝结盟

中华文明的大幕就是以这场战争为序幕开启的,很多史书上都记载了关于这场战争的情景: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助黄帝冲出大雾。随后黄帝又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又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到: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图5)。

 
图5:涿鹿之战

黄帝的胜利来之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能马上回去;应龙参战以后,也没有及时回到天庭行使作雨的职责,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近代环境考古研究发现:距今5000年至4000年间发生过一次自然气候的聚变,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的降雨和不断融化的冰川都在聚变中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留下了海退的遗迹,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神力招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好与气候由平稳到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们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史书记载:黄帝大胜后“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凉激越的乐曲)”,意思是说黄帝胜利了,原来的敌人——蚩尤、风伯、雨师和东方的神灵都降服了。涿鹿之战的胜利有力地奠定了华夏文明在中原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诸侯部落的推动作用。

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史记》五帝本纪),获得了天下各族的一致拥戴。战争之后,他以德治国的思想还表现在对九黎族战俘的仁慈上。据《拾遗记》记载:黄帝杀了蚩尤之后将九黎部落中善良本分的人迁徙到邹(今山东济宁微山湖壹带)、屠(今陕西西安)以及黎国(今山西省长治县)这三个地方,并给予他们封地。这些就是今天汉族中邹姓、屠姓、蚩姓、黎姓等姓氏的先祖,他们后来渐渐融合成为华夏部族的一部分。同时黄帝将凶残暴恶者迁居到北方的寒冷之地,其余的蚩尤残部则四处流散并退回到长江中游的湖北、江西、湖南一带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成为“三苗”(《国语·楚语》中写道:“三苗,九黎之后也。”)。三苗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苗族,苗族妇女的“大牛角”头冠正是对祖先蚩尤的纪念(图6)。

 
图6: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地区苗族服饰,大牛角头饰是对祖先蚩尤的纪念

史书中这寥寥几笔在历史进程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神农氏从此分化出两支:以黄帝血脉承传的华夏一族成为五千年文明大戏的主角;以蚩尤血脉承传的九黎族后裔则盘踞于周边地区,在日后逐渐发展成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不断扩充着中国的版图并一起上演了一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大戏。此时最早的民族概念逐渐形成了,开始由“氏族”转向“民族”,而这一切都为相生相克、阴阳运化的结果。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下篇)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下篇) wenyi 周日, 06/07/2020 - 02:20
GZ


【正见网2020年06月07日】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印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下篇)

上篇讲到黄帝和炎帝联手挫败了蚩尤之后,实行仁政“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史记》五帝本纪)获得了各个部落联盟的支持。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改变了部落联盟时代的格局,黄帝成为了新的宗主,为华夏文明的开创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黄帝之后又出了一位贤明的君主——尧,在他主政时期发生了三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格局。第一件大事就是在舜的建议下把当时“四罪”——共工、欢兜、鲧和三苗流放到周边去开疆拓土。据《尚书·舜典》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是继黄帝发配九黎族战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民族分化,“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就是中国现在各少数民族的起源,中国的版图开始以多民族共融的格局出现。(图1)


 
图1:中国上古时期多民族共融的格局

第二件大事就是尧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这场大洪水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文明和人类全部毁灭,一切都重新洗牌,建立新的秩序。上篇我们谈到:神只保留了极少数人作为新文明的人种,整个神州大地被洪水覆盖,之前的万国联盟时代在一片汪洋中成为历史,而居住在昆仑山附近的人被保留下来为日后华夏文明的开拓做准备。从这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尧帝一族所处的位置就是在昆仑山一带,所以他们能躲过洪水得以幸存。

在大洪水期间,尧把王位禅让给舜时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谘!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引自《论语》的《尧曰》篇)。意思是“天的变化规律在你手中,要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地把握住‘中’!否则我们的天禄将在这四海滔滔之中永远结束了。”这个 “中”是方位之中,是天下之中,这也预示着“中国”这个名称在近代的深刻含义。那么新的天下之“中”在哪里呢?夏至那一天,正午影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天下之中。上篇我们说到在大洪水前后,宇宙天象发生的岁差现象使天下之“中”发生了偏移,随着天上星体的变动,“中”的位置由昆仑山一带逐渐转向了现在河南省嵩山地区,那里就是新的天下的中心,那里至今还留有周公当年的测影台(图2),而占据天下中心的国家就是——中国。自此以后各朝代的更迭变换都围绕“问鼎中原”而展开,这就是中国古人“居中而治”的政治观点,因为谁占据了“中心”的位置,谁就是中心之国的天子。

 图2:河南嵩山周公的测影台

我们看 “中”字的甲骨文造型就来源于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图3、4)。这种天文与人文的对应关系正是中国文明形成的基础,先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论述精审而深刻。


 
图3:“中”字的演变

 
图4:北京古天文台中用来观测日影的“表”

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曾谈及到这次大洪水,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近五千年来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

 “大家知道在这次人类文明初期,四五千年以前,我们地球上曾经出现过一场大洪水,整个欧洲白人的文明完全被摧毁了。当然遗留下来的遗迹很少,就是从一些个文物古迹当中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去史前的东西,比如说从远古希腊文化遗留下来的一些出土文物中还可以找到一些史前文明存在的线索。在东方,大洪水后留下的东西相对比较多一些。大家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当时水很大,水退了之后呢,大禹就带着人把被水淹的土地中的水放出去,在历史上有这样的记载。人类当时的那个古老文明、上一个时期的文明被大水毁掉了,但是中国人的祖先有许多人在大水后活下来了,文明留下的也比较多,而西方人活下来的比较少,所以现在的西方文化是一个全新的文化,没有任何古老历史的全新文化,这样也使中国的古老文明有了很渊源的历史,而且和现在的科学走的路也不是一样的。

  那么这些古老的文明当中,就有许多现在人还搞不懂的东西,同时与现代的文化是脱离的,所以很多人包括西方人也知道,在中国这个地方有许许多多神秘的东西、现代人搞不懂的东西,中国人自己也知道。在中国这个地方啊,有许多古老的文化还不能被现代人认识。有的人听到了、看到了,但是也解释不了,也没有人去把它这些古老的东西拿出来给人们去讲一讲。因为中国人祖先当时剩下的比较多,所以上古的文化就遗留下一部份来。

  过去上古时的中国种族的中心地带不是现在的黄河流域,是处于新疆这一带。当时这个民族最繁盛的时期也是在这一带。因为昆仑山靠近这一带,周围地势比较高,当年那场大水高达到两千多米,淹了整个地球,有很多人在大水爆发的时候跑到了昆仑山上,活了下来,遗留下来一些上古时的文化。比如中国现在还有一些人搞不懂的,河图啊、洛书啊、太极呀、先天八卦啊等等,还有今天人们所认识的一些古老的气功。(引自《新加坡佛学会成立典礼讲法》)”

第三件大事就是大禹治水。禹姒姓,名文命,史称大禹、帝禹、神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同时大禹又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鲧的儿子,是黄帝真正的直系血脉。禹的父亲鲧及其他的族人们一起被发配到东部成为东夷,后因治水不力被处死。其子大禹负罪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史书中所记载的大禹的出身,证实了夏后氏一族的出处。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言:“禹兴于西羌。”《集解》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很多史籍都记录了大禹为“西羌人”,石纽就是今天的四川西北汶川地区,那里从古至今都是羌人的聚居地(图5),现在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花灯戏”中有《大禹治水》的戏目,其中一段唱词如下:

先有天,后有地,后有人,有男有女。
先来唱,在下面,是戴帽子的汉人。
在我们上面,是穿靴子的藏人。
居中间的是羌人。在这喜庆的日子里,
歌唱我们的民族,歌唱我们的祖先。
山有树,树有根,我们来唱羌族的根。
最能干的“耶格西”,是他疏通了九条河,
时间用了八年整。第一次路过家门口,
听见孩子的哭声,可他心中只想到,
还有野兽未消灭。第二次路过家门口,
听见孩子的笑声,顿觉浑身是勇气。
第三次路过家门口,看见孩子已长高,
毅力倍增气昂昂,九条河水定疏通,
天大困难吓不倒
……


 
图5: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载歌载舞的羌族姑娘

这段唱词中的“耶格西”即大禹的羌族名字,歌颂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典故,而当地人世代把大禹视为他们的先祖和英雄。
    
大禹治水之时有三件法器助阵:开山斧、避水剑和河图洛书。大禹反复观测天象,根据河图洛书的演化,推算出天地的对应关系。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仔细勘察地形,用开山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青铜峡及九条山脉,用避水剑疏通了九条大河使之畅通无阻流进大海,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耗费十三年终于治理了洪水,把新的地形地貌绘制成地图并重新命名,史称“禹迹图”(图6)。

 

 
图6:宋朝石刻“禹迹图”,传自大禹治水时所勘测绘制的九州地图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帝王,大禹一生中做了许多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大事。他根据星象分野——也就是星空中二十八星宿和四象在大地上的投影(图7)重新划分了九州。他又创立了赋税制度和五服制度,每个州设立十二个师,每五个诸侯国任命一个五长,让他们恪尽职守,建功立业,最终使国界延伸至五千里。大禹为人勤勉仁厚,品德高尚,《史记.夏本纪》中这样描写大禹:“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在他的感召下,华夏族的声威教化传遍五湖四海。天下各诸侯都认为大禹贤明,因此都推崇和采用大禹所明确设立的法度礼数和声音乐律,尊奉他为山川神灵的主宰,这为后朝礼乐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崇尚礼乐是华夏族区别于其他诸族的一个显著特征,“礼”作为一种维系社会各阶层等级秩序的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图7:中国古代星象分野图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并具备高尚的德行,舜去世后传位给大禹,大禹在涂山召见三十三位诸侯,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部)。其后大禹制定《洪范九畴》作为管理国家的法则,并把各诸侯所供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代表着从此以后天下共主,九鼎至尊即为天子,享有统治天下的权力。

大家知道中华文明起源于华夏族,这个“华”字源于华胥氏。自华胥氏诞下女娲和伏羲后,女娲、伏羲又诞下少典,少典又生黄帝,直到大禹,至此“华夏族”形成,以“礼乐教化”成为圆融天下之道,和各族裔们胼手胝足在神州大地上演绎了一场中华文明的精彩大戏(图8)。

图8:宋代石刻地图:华夷图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五)朝代更迭演大戏,此起彼伏为法来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五)朝代更迭演大戏,此起彼伏为法来 wenyi 周一, 06/22/2020 - 02:07
GZ


【正见网2020年06月22日】

前言:

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五)朝代更迭演大戏,此起彼伏为法来

都说中国的文化是神传文化,当我们回顾这五千年历史时,一幕幕大戏映入眼帘。从人的这一层理来看,中国的历史就是王者治国,兵征天下,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从宏观来看,中国历史的每一阶段都是为让众生在大法洪传之时能够认识和理解“真、善、忍”的内涵而做的层层铺垫。只要我们仔细体察,就会发现“真、善、忍”的内涵始终贯穿于整个五千年历史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神传文化就是在末劫之时帮助众生理解和同化“真、善、忍”,神利用五千年铺陈的各种因素启发、指引人们在滚滚红尘中找到返本归真之路,每一朝代的历史、思想、文化都在帮助构建成今天这样一个修炼环境。大法的洪传真正的开辟了一条人成神之路,这是开天辟地头一次。

对于修炼,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

“我们知道,都在讲修炼、修炼。什么是修炼?其实没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它真正的含义。修炼哪,就是成就生命。不是宗教中就是修炼,也不只是修炼团体是修炼。如果这个宇宙在不行的时候开创的这个三界,尤其今天的人类社会,收留在这的全是代表着高层巨大生命与群体的生命,那这个社会将是怎么样一个社会、应该怎么样去对待它?大家想想,这可不是个简单问题。其实他能够来到人类社会他已经来到了修炼的环境了。我一直在讲,这个整个社会其实就是给我们大法弟子开创的修炼环境。你不在宗教中,你在社会中修炼,那各行各业不都成了你的修炼场所了吗?其实还不止是这些,那人不也都在这个修炼环境中了吗?!历史上有这样的社会吗?!

  每一个社会的阶层,每一个社会的环境,每一个社会的不同形式的表现,都在考验着人心。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看着人心的摆放,都在记载着这一切。为什么神韵一场秀就能把人度了?他有那个基础、环境吗?我一直在讲,神韵哪,来的观众不简单,不是随随便便进来的;他已经有了那个基础了,在社会上他已经被选定了,他能够得到这个机缘,才能走进那个剧场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中、在这个大环境中,他已经在修炼了。”(二零一八年《华盛顿DC讲法》)

神韵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神传文化的精髓,唤醒了每位观众内心深处对中国的回忆,而这因缘正是在这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中结下的。从昆仑山上一个小小的氏族开始,炎黄子孙们逐步繁衍发展遍布神州大地,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融的格局。华夏族和其他民族如同阴阳两种物质在人间的体现,中国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围绕着民族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图1)。


 
图1:中华各民族分布图

纵观中国历史,如果站在“民族”这一基点上来看,自汉代形成“汉族”以来,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三个:隋朝、汉朝和明朝;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有两个:元朝和清朝。而秦朝之前至夏商周,只有华夷之辩,并无民族之分。原本华夏族和蛮、夷、戎、狄诸族以方位区分地域,经过合纵、连横、兼并和争战,又形成了新的国,原来的夷狄之邦也逐渐发展成秦、楚、吴、越这样的强国(图2)。楚国吞并了南方的庸人、百濮、麇人后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而秦国吞并了西戎十二国、巴国和蜀国后,也成为七雄之一。建立唐朝的李唐家族拥有一半的鲜卑族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均为鲜卑人。在剩下的历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两宋、辽金、西夏等朝代,均为各民族分权自立为国的时期。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正是由炎黄子孙演变而来的多民族共融的历史,在分分合合、你进我退、相辅相成中运作演化出不同的朝代。在宇宙正法中,人类怎样突破过去的观念,怎样看清历史的迷雾,怎样在一个反理的环境中经历魔难消除业力,从而找寻到真理后走出来,这就是神传文化的核心——修炼。那些越接近“真、善、忍”宇宙特性的朝代越繁荣昌盛,背离“真、善、忍”宇宙特性的朝代则表现出衰败之象。从宏观角度来看,历史上的敌不再是敌,患也不再是患,在一次次战争和融合过程中,中国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海纳百川越来越大。


图2:春秋战国形势图

在这五千年的演绎中,“真、善、忍”的内涵贯穿其中,层层铺垫。古人如何理解“真”呢?老子曰:“质真若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庄子又言:“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说真话、做真人、修真养性、返本归真作为古人的道德观,上升到治国之道其表现就是“依法治国”。以秦国为例,为何它可以在乱世中一统天下呢?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秦国相对而言更符合宇宙“真”的特性——其具体表现就是它采取了法家治国的手段,以推行“法治”来达到国家的高度集权统一,使国家内部形成了一套以法制为基础的管理系统。无论是在农业、经济还是军事上都严刑峻法,因此整个国家在高压下快速发展 (图3)。


 图3:统一文字后的小篆《峄山碑》,记录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由李斯书写

但是因为过于“真”,而没有“善”和“忍”的相应平衡,又会被宇宙特性所制约,其表现就是杀伐决断,不讲“仁爱宽容”,因此秦国在短短的十三年历史中,虽然能够快速占据整个中原地区,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和文化思想,但是由于秦朝重赋税、严苛法、滥用民力的政策,远远超出了人民的承受力,最后导致秦朝的早亡(图4)。

图4:秦兵马俑: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守护者

和秦国相似的还有大蒙古国,由成吉思汗建立的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疆域面积,而这支令中原地区头痛久矣的“外患”,其实也和中原人一样同是炎黄子孙。自夏朝末代皇帝桀的后裔淳维逃到北方建立匈奴开始,这支彪悍的民族就是中原地区最大的外患,后经几个世纪的消长融合演变为蒙古部族。这个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超级帝国和秦国一样推崇“法治”,成吉思汗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宪法“成吉思汗法典”,将行政权及司法权分开,建立了一套有部落民主色彩的君主政体制度,这让蒙古帝国具有高度的集权统一,这种原则性和制度化也是“真”的体现,但是由于杀伐太多,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尤其元朝时期对待汉人不能包容,“善”和“忍”不够,失去了民心,终被明朝代替(图5)。


图5:蓝色区域为1248年蒙古帝国的版图

对于“善”中国自古就讲“积德成善”,做善事结善缘。老子把“善”又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讲的“善”就像水一样,能够通利万物,而不与万物撞击。“真”在人中派生出“仁、义、礼、智、信”。而唐朝正是能把“上善若水”和“仁、义、礼、智、信”结合在一起的王朝,“真、善、忍”兼具。大家知道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顶峰,开明包容的民族政策正是推进唐朝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李唐家族有一半的胡人血统,因此对待各民族都很包容,整个社会几乎没有民族隔阂。唐太宗李世民对各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如果周边各民族不与唐朝对抗,则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对于执意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会用武力解决。唐朝还采取了遣使招抚、恩威并施、和亲柔化等多种民族政策以安抚和稳定周边各个民族。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和亲柔化政策。唐朝立国289年,与吐蕃、吐谷浑、突厥、契丹、奚、回纥、于阗、宁远国和南诏九个少数民族政权和亲29 次。以前中原的“外患”们都成了唐朝的“亲家”,此举不但稳定了民族关系,还把中原的神传文化、思想、艺术及生产技术传播至当地。唐太宗宽阔仁爱的胸襟感化了周边民族,使万邦来朝,大唐文化广传四海,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因为唐朝兼具了“真、善、忍”,这就使唐朝将中华文明推上巍峨顶峰,成为最光耀夺目的华章(图6)。


 图6: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像

“忍”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大智慧。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神从各个角度塑造出关于“忍”的故事让人们理解其内涵。韩信和岳飞都是具有大忍之心的英雄,同时也兼具着“真”和“善”,因此他们可以为真理而放弃生命,成为千古流芳的英雄。如果只是一味的逆来顺受就会软弱可欺,比如宋朝就表现得非常懦弱,耗费149年抵抗辽、金的骚扰,在一次次的巨额赔偿中最终亡国。我们发现只有“真、善、忍”三者兼顾才能带来长治久安。比如清朝正是因为能做到“真、善、忍”三者的兼顾,因此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才可以和四亿汉人共生共荣近三个世纪。他们靠的不仅是法治,更是对其他民族思想文化的包容,换来的是满汉文化大融合及中国近三个世纪的稳定。唐朝和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时期,但不同的是,清朝完全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由于在此之前还经历了蒙元时期的苛政统治,中原百姓极为排斥外族,清政府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局面,清军在入关之后,吸取了前朝蒙元的惨痛教训,积极调整了对待汉人的政策,尤其康熙大帝执政后大施仁政,实行了一系列“安民”和“惠民”的政策,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特别是“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改革措施,废除了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政策,这样大大缓解了百姓的负担,使清朝人口快速增长。为了缓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康熙大帝废除了八旗贵族们的“圈地运动”,实行“更田制”把明朝藩地交回给原来耕种的人民,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民心,使耕地面积剧增,迅速恢复了农业生产(图7)。


图7:康熙御制耕织图彩绘本

康熙大帝的另一项伟大举措是修建了孔庙,亲自赐匾额“万世师表”(图8)。作为天子他曾三次对孔子像行三拜九叩大礼,甚至还亲自祭拜孔墓,这些举动是向世人宣示:满族人也同样接受中原文化,并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之道。这一举措立刻赢得了士大夫们的尊重,称赞康熙为“千古一帝”,换来的是纪晓岚、刘墉、李鸿章、曾国藩、林则徐、张之洞、左宗棠、胡雪岩等这些汉臣的忠心耿耿,他们鞠躬尽瘁为清朝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不正是大忍之心的智慧吗?


 、
图8:康熙大帝为孔庙御笔亲题匾额

雍正即位之后,提倡“因俗利导”;乾隆也认为应该要“从俗从宜”、“因俗习为治”。因此清廷在边疆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民族政策,比如尊重蒙古和西藏地区人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的特点,提倡信仰藏传佛教,此举获得了这两个地区民族的支持和拥护。在西南地区则主要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在新疆回部推行“伯克制”,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等,都是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和社会现状采取的民族政策。清朝以包容换来了民族融合,因为符合了宇宙“真、善、忍”特性,得到的就是长安久治和繁荣昌盛(图9)。


 
图9:雍和宫供奉的未来佛——弥勒大佛造像

李洪志大师在《转法轮》中写道:“真、善、忍是衡量好坏人的唯一标准”。当我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时,就能分辨出真正的善与恶、好与坏、真与假。人如此、国家亦然。神在五千年的历史中运用各种方式诠释着“真、善、忍”的内涵。“找回传统路通天”(引自《再造》,李洪志),在这历史大戏的最后一幕,当宇宙大法在人间洪传之时,与其相反的“假、恶、斗”中共党文化也铺天盖地而来。在这种文化的带动下,中华民族的融合史被篡改成民族斗争史,神传文化的光芒被无神论和进化论的假说掩盖,传统的普世价值观被假大空、为私为我的价值观所替代。西来的幽灵“共产主义”切断了中华文明的根脉,马克思、恩格斯成了中国人的“祖宗”,在这种洗脑思想的带动下,天理无存、人伦丧失、骨肉相残、人人为近敌,人们在与天、地、人的斗争中逐渐失去了善念,使国家走向分裂的危险:江泽民撕毁康熙大帝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把中国的领土100多万平方公里拱手送给俄罗斯;暴力独裁引发的新疆和西藏问题,使之分离倾向越发严重;本来燿眼的东方明珠——香港,今日却在暴力独裁下摇摇欲坠……更可怕的是,“假、恶、斗”的文化随着利益的驱使被延申至全球,民族矛盾、种族冲突、国际纷争愈演愈烈,变异的思想和文化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在这乱世之中,命运之门已经打开——选择“真、善、忍”,还是选择“假、恶、斗”,每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完待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六):天工开物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六):天工开物 wenyi 周四, 07/09/2020 - 02:05
GZ


【正见网2020年07月09日】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進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進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六)天工开物

前文我们回顾了自上古时期,炎黄子孙们经过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融的格局。在上万年的历史演变中,众神又不断传授人类各种技能和知识:伏羲创立八卦,燧人氏传播火种,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尝百草开农耕,黄帝创造文字,嫘祖养蚕缫丝……正可谓“神授天工,开物成务”,形成了人类社会丰富的各行各业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近20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人类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活,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关系随着技术竞争和资源掠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活方式彻底被科学技术改变了。在科技信息充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做什么呢?开启电脑,移动鼠标,用手机收发短信,大多时候我们双手触摸到的都是工业制品。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双手的功能被抑制的越来越多,我们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文化的血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旧世代相传,这些古老的民族在近万年的风云变换中历尽磨难,他们躲过了大洪水、西下昆仑山、挺進中原、渡黄河穿长江,自先秦时代起進入中国西南的群山峻岭中形成了今天少数民族的版图。所幸的是,时至今日他们远离了中原地区的动荡,一些地方仍然维系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发现在他们身上一些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背后都和宇宙、天体、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闪耀着神传文化的光芒(图1)。


 
图1:云南省阿佤山翁丁古寨

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人类通过手工技艺来创造生活,这是与工业文明相对立的,这些技艺不光是传统生活的表现,还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在宇宙末劫之时,假如当一切现代科技荡然无存的时候,人类将如何继续生存呢?也许我们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可以找到一些启示。本文仅以少数民族衣、食、住、行中的“衣”为例,列举几个传统的手工技艺,供大家参考。

如今南方很多民族仍然保持着用手工制作衣物的传统,他们眼中最有价值的衣服不是时尚名牌,而是一件顺应天时,完完全全靠手工制成的衣服。所以他们可以耗费4年时间来制作一件衣服,但是它却可以穿其一生、承传几代人。这种理念使少数民族们对待传统服饰的态度非常慎重,衣服就是他们的名片,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像苗族就拥有一百多种服饰,被称为“中国民族服饰之最”。唐代大诗人杜甫途经五溪地区时(今天湘、黔、渝、鄂地区),看到当地穿着绚丽衣裳的少数民族,写下了“五彩衣裳共云天”的千古绝句。而这正是宇宙天象的人文对映,《史记.天官书》中写道:“七星为员官,辰星庙,蛮夷星也。”这讲了南方诸民族和天上星宿的对映关系:四象之一的南宫“朱雀”,由“井、贵、柳、星、张、翼、轸”七宿组成,第四宿“星”又叫“七星”,她从属于朱雀,是辰星的庙宇,对映的是人间南方诸民族。《开元占经》又写道:“七星,赤帝也,主衣裳帝冠被服绣之属。”七星是赤帝的象征,赤帝为南方的天帝,五行中属火德,又称“炎帝”,号神农氏,共传17代。在上古时期,最后一代炎帝榆罔和黄帝一起组成华夏部落。七星在天上的职能就是掌管衣裳被服刺绣等手工艺,又司管南方诸族,所以这就是南方很多民族擅长刺绣、印染、纺织等手工技艺的原因。在少数民族女性的服饰上经常可以看到“朱雀”的形象,是其“天格”的身份象征(图2),羌族、京族、苗族等民族皆以炎帝供为先祖。

 
图2: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苗族“朱雀”银冠

1.纺线工艺

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彝族妇女们转动着纺轮纺羊毛,这种工具可能已经使用了30,000多年,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遗址中都找了纺轮的身影,当人们将纤维捻成纱线时,实际上是在形成螺旋,这正是制作一件衣物的开始。在浩瀚的宇宙中,从外太空俯视我们的星系时,看到的也是一个螺旋,螺旋形是宇宙创造的姿态(图3)。我们在自然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螺旋,人类的头顶上和双手的指印上也都有螺旋,恒星的周日视运动也形成螺旋,而甲骨文中的螺旋就是回家的“回”字。回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记忆(图4)。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一切有着内在联系的事物都遵循着相同的秩序,而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种秩序中诞生的。

 
图3:古老的螺旋来自宇宙和自然的形态
 
图4:甲骨文中的“回”字。回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记忆。

2.刺绣工艺

苗族少女们自7、8岁时便开始和母亲学习刺绣,制作女红。到了14、5岁时几乎每个女孩都掌握了纯熟的技艺,而后终其一生刺绣直到手拿不稳针线、眼睛看不清针脚为止。贵州黔东南州施洞镇的 “剖线绣”是苗绣中的极致工艺,刺绣时要把一根正常的丝线均分成8-16根细线再進行刺绣,通常一件上好的绣衣耗时4年以上(图5)。这种精益求精的心态体现了苗族人对刺绣工艺的极致追求。当地女孩在出嫁前要和家人缝制好3-5件绣衣作为嫁妆,这是证明女性具有“贤惠和勤劳”品德的重要资本。


 
图5:施洞苗族的“剖线绣”是苗绣中的极致工艺

针如笔,线如墨,苗族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把他们的历史用丰富的纹饰语言绣在了衣服上。祖先神灵、史诗古歌、神话传说以及先人的迁徙之路都变成了苗族女性身上的一个个精美的图案。每逢重大节日庆典便是苗族女性展现自己的时刻,她们有太丰富的精神世界需要表达,而一身华丽的盛装胜过千言万语,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使这些古老的苗绣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图6)。

 
图6:身着盛装的台江苗寨妇女欢庆苗年

3.银饰工艺

苗族的祖先们是最早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的古老氏族,所以苗族人承传了制作精美银饰的手工艺。苗族女性尤其喜爱佩戴多种银饰,她们认为银子是可以避邪的神物,家里银饰越多,财富和幸福也就越多。因此从苗族女孩一出生,父母就开始为她攒银子制作银饰,直到出嫁那天,新娘子全身佩戴几十斤重的银饰出嫁,那是证明自己生存地位的象征。此外,不同的银饰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贵州雷山地区苗族女性的“大牛角”头冠代表着对祖先蚩尤的怀念;黄平地区苗族女性的“朱雀冠”对应天上的四象之一朱雀;革一地区的银衣则嵌满太阳、神龙、凤凰、大象、莲花等吉祥图案的银片。这样一件嵌满银饰的盛装在少数民族眼中是与祖先同在的神衣,他们认为祖先就是来自天上的神灵,所以下手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在神灵的注视下完成的,那里面富含了整个民族的宇宙观、以及对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认识。(图7)

 
图7:贵州省黄平谷陇县,头顶朱雀银冠、身穿银衣的苗族妇女儿童参加传统节日芦笙会

4.背扇工艺

在少数民族眼中,背扇不仅仅是母亲背着婴儿的工具,还是母亲连接孩子生命的纽带,是护佑孩子成长的护身符,更是神灵的化身。少数民族的女性,无论贫富贵贱,对她们后代的繁荣昌盛都怀有无限美好的期盼,因此她们从姑娘时就开始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着充满情感的背扇。苗族人制作背扇时极为慎重,一般要在农闲时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开闲杂人员静心的缝制。如果遇到春播季节青蛙开叫就必须停工,否则将来生下的娃娃爱哭不好带。许多少数民族对背扇的使用有严格的规矩,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走亲访友时要使用不同的背扇。像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的织锦背扇,平常不能随便使用,按照布依族的规矩,只有在人生命的两头——幼童时期和死亡时才用。当吃满月酒时,家人会用准备好的背扇把婴儿背出来与亲友见面,并接受祝福。从这一天起这件背扇就是孩子的保护神,一直妥善保存直到生命的结束(图8)。

图8: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的织锦背扇

背扇上的图案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们是连接宇宙和神灵的纽带,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神性思维和古老宇宙观。毛南族的背扇上绣有古老的洛书符和八卦,用以保佑孩子平安(图9);布依族背扇上连续的万字符代表着生命永恒和吉祥连绵不断(图10);水族背扇上的蝴蝶和代表生命初始状态的“混沌花” 是护佑族人的生命之神(图11);侗族背扇上的十个太阳是远古十日齐出的神话记忆(图12);壮族背扇上盛开的莲花象征着圣洁的品德(图13)。


 
图9:毛南族的背扇“扇心”
 
图10:布依族的背扇
 
图11:水族的背扇


图12:侗族的背扇


图13:壮族的背扇

还有些民族用精湛的手工艺在背扇上记录了当地的风俗,比如下图这件广西环江地区毛南族在祭祀大典中使用的背扇,在只有25厘米见方的丝绸上绣出108个人物,表现了毛南族的“肥套”还愿活动,描绘了人们祭祀天地祖先的整个过程,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图14)。

图14:广西环江地区毛南族背扇的“扇心”

5.印染工艺

 少数民族的染色工艺遵循自然之道,染料取自植物,表现的是白、青、黑、赤、黄五色,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苗族一百多个支系,以颜色区分又分为白苗、青苗、黑苗、红苗和花苗;彝族以颜色区分,分为黑彝、白彝和红彝,自然之色转换为传统的观念和制度,这是“天文和人文”的对应,是古人传统的宇宙观。玄色和青色是少数民族特有的颜色。什么是玄色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色是指宇宙之初天地闲鸿蒙状态的颜色,是一种特殊的黑色。在《说文》中解释为“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在古代玄色是代表尊贵身份的高级颜色,其染色工艺极为复杂繁琐,在中原地区久已失传,而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染色工艺。一匹上好的玄色布料首先需要熟练的织工用手工织出极为细密紧实的平纹或斗纹棉布,再用复杂的染色工艺经过两个月不停歇的反复染色方可制成一匹上等的玄色布料。经过这种工艺制作的布料挺阔而又平整,黑中透红,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散发出阵阵的植物清香,显得高贵而古朴。当玄色布料完成后,苗族妇女们首先用布料制成中国传统的“右襟”式制衣,再用精湛的“剖线绣”工艺在丝绸上耗时4年進行刺绣,最后再将这些绣片拼接在玄色衣服上,这样一件可以传承几代人的盛装才最终完成。(图15)

 
图15:古老的颜色——“玄色”

青色也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颜色,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青色的独到之处。用菘蓝、蓼蓝、马蓝、板蓝根等中草药制成青色的靛蓝染料,不仅气味芳香,而且还具有防虫驱邪的功能。很多少数民族女性都喜欢在棉布上用融化的蜡液绘制出丰富的图案和纹饰,再用靛蓝染布,显得古朴而典雅(图16)。

 
图16:贵州贵定地区的苗族蜡染头帕

6.编织工艺

为家人制作衣物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女性的基本职责之一,所以她们的嫁妆中必然有台织布机。人类使用织布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在浙江河姆渡和良渚等史前遗址中都出土了踞织机的零部件,海南的黎族女性至今仍然使用着这种最古老的踞织机進行编织(图17)。除此以外,少数民族女性还保留了踏板提综织机、提花织机、竹笼机、丁桥织机、侗锦机等几十种古老织机的编织工艺,这些精美的织锦都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图18)。

 
图17:海南的黎族女性至今仍然使用最古老的踞织机進行编织

 
图18:广西毛南族满“卍”字底纹的朱雀真丝织锦

时至今日,当您走進西南地区的村落时仍然可以看到当地妇女家家织布的情景,我们发现这些在当地看似平凡的日常行为,背后其实蕴藏着传统文化的伟大智慧。这不禁引起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人类应该有的文明?古人对此有着精审的认识: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蕡.彖》)

刚柔交错即阴阳运转,这种变化的规律形成时间和空间的系统。而人们面对天象的变化,反而需要保持思想和道德的相对不变。其表现为恒守不变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把传统的人文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传承下去,人类的文明才能长久。“文明以止”是在告示人们:文明的发展不是建立在人类技术進步的基础上的,物质的过度追求,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的开发反而是导致人类文明衰败的原因。因此人类的文明应该是重精神而轻物质的,这也许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中能传承至今的原因吧。

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说:“在高层次上就是这样看的,你觉的往前進,实际上是往后退。人类觉的在发展科学在進步,其实也只不过是按着宇宙规律在走。八仙中张果老倒骑驴,很少人知道他为什么倒骑驴。他发现往前走就是后退,他就掉过来骑。”(《转法轮》第三讲)

文字在漫长的岁月中也许会遗失,家园也许会迁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像一本无字天书,用图案和符号记载了那些被封尘的历史和神话。他们怀着古老的信仰,坚信神的存在,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延续着远古的智慧。

结语

本系列文章立足于“民族”的基点,简要回顾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万祖归宗”,中华文明其实是由炎黄子孙分化出的多个民族历经各朝代所共同演绎而成的,在这五千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神所铺陈的一切文化都是为今天大法的洪传而奠定的,我们看到的少数民族所传承的文化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其神性思维、古老宇宙观和精神内涵都和佛、道、神是相连的,只不过中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的破坏传统文化和篡改真实历史,为了达到独裁专制的目地,刻意制造出其他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在一场场蓄意制造的冲突中,不断去除各民族神传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内涵,这种“假、恶、斗”的党文化最终将使国家分裂直至崩溃。近年来中共又加速了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和掠夺,在名利的刺激下,整个社会物欲横流,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抛弃,因此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传统文化”在中国成了一个形式上的空壳,背后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体系荡然无存。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尽管如此,在一些偏远地区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踪迹,那里人们怀着对祖先神灵的信仰,维系着天、地、人之间的平衡关系,虽然生活简朴但仍然精神富足,这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少数民族背负着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一代代传颂着来自远古的史诗,传承着神所给予的手工技艺,他们的存在应证了史前文明的意义,这是对无神论和進化论最有力的抨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史前文明的活化石”。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