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书笔谈

《三字经》读书笔谈 xiongxm 周三, 08/01/2018 - 20:12
正见网栏目

《三字经》读书笔谈(一)

《三字经》读书笔谈(一) wenyi 周四, 08/02/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2日】

《三字经》高居“经”书的地位

《三字经》是我国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最早是宋朝私塾教本,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教科书,由宋朝大儒王应麟先生所写。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将儒学的根本内涵和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浓缩在此,如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被古人推崇为“经”书。经,是不变的道理。是古人认为值得所有人遵从和学习的典范。

有位大陆文学系的大学生因好奇翻看,不曾想欲罢不能,惊呼博大精深,相识恨晚,连连叹道:如果我国古代的小学生,思想深度和学识的广度能达到这种程度,起点实在是太高了。他深受震撼,后悔知道太晚,空度青春岁月,决心研读国学。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众多,《三字经》可说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有学者把它比喻为通俗的《论语》(四书五经中的第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首要儒家经典)文词精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十分有趣,能迅速启迪心智,将人导向正途,让人胸怀大志。背诵三字经,等于开启传统国学大门,懂得几千年的历史,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经》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一直以来都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首选教本。

为让今天的孩子重新受教于正统的文化,也为纠正被长期歪曲和误导的关于儒学的说法,让我们这些遗忘了传统国学的大人,也能快速、简便地领悟儒学的最根本的要点,受益于祖先的智慧,从这一期开始,让我们一起时光倒流,回到传统的私塾,以轻松自在的心情,边读边领悟当初的大儒,是以何种心情来教育我们的孩子,目的何在,对我们的人生有何影响,为何儒家的教育,如此看重做人,如此看重做学问,这个学问到底指的是什么?读书为的是个人的功名和做官吗?看完这本三字经,一切都会明白了。也就知道现代教育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都是源自德育与智育的本末倒置。

下面就让我们边读边谈吧。估计读着读着,大家都会感叹,原来儒家讲的都是我们的生活啊,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呢,一点也不难,如果早就了解,也不至于碰到各种纠纷不懂如何解决,也不至于拥有一身才智却郁闷受挫,人生找不到方向了。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字词解释】
(1) 之:的。
(2) 初:初生,刚开始的时候。
(3) 性:本性,天性。
(4) 本:本来。
(5) 善:善良、好的。
(6) 相:相当。
(7) 近:接近。
(8) 习:学习、指后天受到的影响。
(9) 远:差别大。
(10) 苟:如果。
(11) 教:教导。
(12) 乃:就会。
(13) 迁:改变。
(14) 道:方法。
(15) 贵:注重。
(16) 专:专心。

【译文参考】

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时候善良的本性,大致都很相近,没有多大的差别。等到长大以后,因各人的环境不同,所学习的也不同;在好的环境人就会变好,在不好的环境人就容易学坏,于是性情开始有了差别。假如在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教导,学了种种不良的习惯,他原本善良的本性,就会渐渐变坏;而教导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专心一致,不可边做边停,才能使他有完整的学习。

【读书笔谈】

《三字经》开篇仅仅用了短短的18个字,就将儒家几千年的各种经典著作的最终目的,道破了天机。

“人之初,性本善。”六个字,道明了儒家对人性本善的认识,接着以“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12个字开宗明义,把儒家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得明明白白:教育之本,就是要守住和维护人善良的本性始终不变。

因为人性虽然在刚生下来时,是善良的,人人相近(性相近),但是,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遇到的人和事不同,接触的东西和受到的影响就千差万别了,甚至差的很远(习相远)。所以如果不接受教育(苟不教),就会在后天的影响下,渐渐使人迷失本性,甚至走向邪恶而不自知(性乃迁)。

当然最后六个字,讲的是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明白了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下一课自然转到实际的例子——孟母三迁的育儿典故。

【故事天地】 周处除三害

晋朝时,义兴有个年轻人叫周处,从小爹娘都死了,因此无人管教,他虽然天生有豪侠气度,但常仗着一身蛮力在乡里间打架闹事,无恶不作,村里人见了他就像碰到毒蛇猛兽般,总是躲得远远的。

这一天,他正在街上闲逛,看到一群人正在谈论着什么,他连忙走过去看热闹,大伙们都不做声的走开了。周处觉得很奇怪,便抓住一个老人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老人很害怕,只好如实地说:“我们这里出了三害,其一是南山的山里有一只吃人的老虎;其二是长桥下的河里有一条蛟龙;它们害死了很多人……”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周处便大声说道:“老虎、蛟龙有什么可怕的,让我来消灭它们。”说完,就转身跑了……

话说周处跑到南山上,寻找那只吃人的老虎。这一天,他终于找到了那只老虎,当那只老虎向他扑来时,他就势一闪,骑到老虎的背上,挥起拳头,狠狠的击打老虎的头,把老虎打死了。接着他又跑到长桥下,跳进河里去杀蛟龙。周处在水里与蛟龙打杀了三天三夜,最后终于杀死了蛟龙。

村里的人们见周处还没有回来,以为他被老虎或蛟龙吃掉了,高兴地敲锣打鼓,庆祝了起来。没想到周处兴高彩烈地回来了,听到百姓们说除掉了三害,正高兴地庆祝,才明白自己也是三害之一。

周处感到很惭愧,很内疚。由于自己平时胡作非为,使得百姓们把自己也当成了一害。因此,他下定决心改过,重新做人。后来,他拜了陆云为师,努力读书,终于做了大官,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

看来人从小本性都是善良的,周处不过是因父母早亡,无人启发引导,所以被后天不好的事物污染蒙蔽才变坏的,一旦醒悟,还是会做好人的,可见早期做人教育的重要,一个人光有本事才华还不行,就如一把刀,不同的人用就会得出不同的善恶结果。一个大夫如果心术不正,甚至用手术刀来杀人,非常可怕。

还想到一点,也有人不懂尊重别人,因为有才华,或者受过高等教育而自视高人一等,待人傲慢,自命不凡,低等工作不肯做,领导也受不了,结果人人避之不及,都是不懂尊重别人的结果,闹得一身才华得不到认可!这一点也要注意的。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 wenyi 周五, 08/0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3日】

《三字经》是我国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最早是宋朝私塾启蒙教本,由宋朝大儒王应麟所写。它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将儒学的根本内涵和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浓缩在此,如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被古人推崇为“经”书。经,是不变的道理。是古人认为值得所有人遵从和学习的典范。

它三字一句,能迅速启迪心智,开启传统国学大门,将人导向正途,让人胸怀大志。

【原文】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字词解释】

(1)孟母:孟子的母亲。仉姓。孟子的母亲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为激励孟子勤奋好学,免受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曾经搬家三次。后来常以“孟母三迁”来形容家长为教育子女,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的良苦用心。

(2)处:居住。(3)不学:逃学或指不用心学习。

(4)机杼:织布机。“断机杼”的故事源于《列女传.母仪传.邹孟轲母》: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

(5)窦燕山:人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人,因住在燕山,所以又叫做窦燕山。他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及第,当时号称“窦氏五龙”。

(6)义方:好的方法,亦指圣贤教诲的义理。

(7)五子:五个孩子。(8)扬:称颂、传播。

【译文参考】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能激励孟子向学的好的邻里环境,用心选择居住的地方,不辞辛劳地搬了三次家。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气得当着他的面将织布机上织了一半的布匹割断,并且教训他说:“求学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连成寸后才能积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如果像现在布被剪断,半途而废,那就前功尽弃了。”

五代时,有一位重视孩子教育的好父亲窦禹钧(又称窦燕山),他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在他的教养下,个个都很有成就,名声传播四方。

【读书笔谈】

儒家的“儒”字,由“人”和“需”两个字组成。内涵深刻,意为做人需要的根本道理以及用来济世的才智。自古从孔子开始,就定下了人生在世必须奉行的做人的标准和道德规范,讲的就是从家庭到社会,如何善待别人的道理。

因此个人的修养,即修身,就是将来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儒家讲究仁义为先,无论是在家对待父母、兄弟姐妹,还是在外对待长辈、朋友,上级和下属,都以个人修身为本。正所谓修身齐家,然后方能治国平天下。处理家庭和社会关系,具体涉及的人和事,尽管内容不同,大小不同,身份和关系不同,礼仪不同,但是在达到懂得善待他人的根本目的上,却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王应麟拨开浩瀚似海、令人眼花缭乱的儒家经典的迷雾,一针见血地在第一课的内容中,非常直接地道明了守护人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才是儒家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核心后,就定下了《三字经》内容的轴心,无论涉及的内容有多么广博,都围绕教导善良人性进行展开。

因此第二课,出现的第一个家庭教育的具体例子,就是孟母三迁的典故,这个典故在日本当代教育界,也是人人皆知,影响深远。日本人为了孩子受到良好的环境影响,都效仿孟母,故意选择教育良好的环境来买房子,比如东京都,东大等名门教育机构的文京区,成为年轻父母的买房首选。

据说孟母曾经住在屠宰场、集市和墓地附近,发现孟子看到什么学习什么,与邻居的孩子玩的游戏就是杀猪、做买卖和模仿送葬仪式。孟母看在眼里,接连搬了三次家,最后搬到有讲学的地方,发现孟子开始模仿学生学习,于是定住下来。

这个故事为的就是证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后天的影响,会让孩子天性的善良发生改变,所以,要注重孩子的教育,本性不要受到污染,还要持之以恒,所以,孟母三次搬家,又教导孩子要专心坚守,不要半途而废。

注意,这里的教育不是现代意义的教育,而是儒学的道德教育,今天叫国学,古代的私塾教人读书做学问,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这一点,同时长大后可以以德善化天下,救济天下。日本现代的国语教育大致继承了这一传统。

下边的故事是另一个典故窦燕山教子的展开。同样证实,教子为善,孩子才能立身扬名,有所成就。

【故事天地】窦燕山教子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时候的人,住在蓟州,因为那个地方正是古代的燕国,所以人们称他为窦燕山。他的家里非常富有,可是窦禹钧为人心术不正,常欺负穷人。因为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已经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正,德行不端,再这样作恶下去,不但不会有儿子,而且还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向善,多积阴德,多帮助人,或许还有挽救的余地。”窦禹钧醒来,把梦中父亲说过的话一一谨记在心,再也不敢做坏事了。

后来,他不仅不敢再做恶,还帮助了许多地方上的穷苦人家,甚至在自己的家里设立“义馆”,聘请有名的老师来教书,让家里贫穷没办法读书的孩子,都可以来上学。有一天,他在一间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他就在那儿等了一天,等失主回来找的时候,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失主。

有一天晚上,窦禹钧又梦见父亲对他说:“你现在积了很多阴德,老天会赐给你五个儿子,你的寿命也会延长。”窦禹钧醒来后,虽然知道只是一场梦,但是却更加认真修养自己、多行善事。后来妻子果然为他生了五个儿子。

窦禹钧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教他们圣贤义理与处世态度。他的五个儿子在他的教导之下,相继登科及第,乡里的人无不称颂,窦禹钧和他五个儿子的名声因此传遍了全国。

这个故事与上一课的周处的故事有相似之处,窦燕山与周处两人,都是一开始有恶习,后来改恶从善,及时纠正和醒悟,有了成功的人生,但又有不同之处,这里还讲到了善恶有报的天理的存在,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天在审视,这表明,儒家劝人行善,重视德行的教育,被中国奉行了几千年,绝非偶然,背后定然隐藏着天意的安排。为的是让中国人守住良善,获得福报。

窦燕山正是感觉到了三尺头上有神灵,才从根本上敬畏天地,开始重德行善,得到了福报。于是从根本上理解了为何要让儿子们学习圣贤义理。也就是懂得了遵从儒学教导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孟母,还是窦燕山,都是中国教子从善,获得巨大成就的典范,都是在证实前一课的内容的正确。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 wenyi 周日, 08/05/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5日】

【原文】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译文参考】

为人父母的,如果养育子女,仅仅供给他们生活上物质的需求,却不好好管教他们,这是做父母的过错。同样的道理,老师教导学生如果不能严格督促,认真教学,这便是做老师的怠惰失职了。

身为子弟,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年少时不用心学习,不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没有丰富的学识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

【读书笔谈】

这八句话,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头两句的“养不教 父之过”更是人人皆知,所以中国人自古明白父母的教育,责任重大,仅仅供给物质上的享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孩子言行不端,是要问责于父母的,所以这里是对父母的劝导,很明显,是在提醒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子女德行的责任。

因为第一课开篇就提到“人之初 性本善”、“苟不教 性乃迁”的以守护善良本性不改变为目的的教育宗旨。所以父母之责,首问德行的教育。而且,《三字经》在提到教育者时,首先提到的也是父母,因此点明教育宗旨后,第二课提到母亲的范本孟母和父亲的范本窦燕山,都以孩子不受坏环境影响和教子重义为核心。可见古人对教育的认识,首先注重的就是人品教育,而人品教育,更是从父母的家庭教育开始。

古人因此有各种家训,日本叫庭训,至今传承。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后,更是注重中国的儒家教育,家教严格,私塾遍及全国,培养孩子端正的言行礼仪,日本的现代小学,就是来源于江户时的私塾“寺子屋”,小学中学,不仅学习汉文诗歌,甚至学习孔子的《论语》。还都开有家庭科,要学习料理、缝纫和打扫,让孩子懂得感恩和基本的待人之道,可说是现代版的洒扫应对,继承了古代私塾和家庭教育的传统。这也就是日本企业商界有职业伦理,讲诚信,能在现代稳固地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三字经》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宗旨高明、正人心的同时,语言却浅白,且朗朗上口,人人都能读懂,不仅对孩子是良好的启蒙,对父母和天下百姓也是深刻的警醒和教导。古代中国为何能成为世界敬仰和学习的礼仪之邦,仅仅凭着这本小小的启蒙教材,就足以令人心明。

本课的父母和教师,都是教育者,但是父母容易溺爱而忽视德育,而专职教育的老师则容易教导不严格,同样是失职,本课论述上,对父母和老师,各自要求看似有所偏重,其实,合起来才是全面要求。就是说,无论父母和老师,都要懂得重视道德的教育,也都要严格施教,就像孟子的母亲,专注坚持,从不懈怠,否则,都是不负责任,都会被视作过错和懒惰。

那么,接着,当然就要劝导作为受教者的孩子了:作为孩子,要听父母和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这是子女或弟子应该做的,否则,老了,一无所成,白活一世。

其实《三字经》的头三课,讲的就是人为何要接受教育,教育之本在于德,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严格谨慎地教导好孩子,莫让孩子迷失善良的本性。

《三字经》讲完教育宗旨和教学双方对教育应持有的态度后,接下来下一课开始,就会告诉孩子要如何一步一步学习了。因此有人说,三字经几乎可让人自学成才,给出了一条如何成为儒学大家的方向。难怪古代帝王教育都如此重视本书。

若要孩子成大器,有大志,请从学习《三字经》开始吧。

【故事天地】 武训兴学

清朝时山东省堂邑县,有一个名叫武七的乞丐,他用行乞、做杂工省吃俭用所存下来的钱,买土地办学堂,因为办学有成,人们为他取名训。

武训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行乞为生,生活虽然过得辛苦,但还有母亲相依为命,日子倒也踏实。不幸的是,他七岁时又失去了母亲,孤单一人,便四处帮人打杂。武训一点也不在乎生活困苦,最让他难过的是,不能和一般小孩一样到私塾中读书识字。

武训从困苦中体会到读书的重要,因为自己没读书不识字,无法有大作为,所以他决心要办义学,让穷人家的小孩也能读书,不愿别人再像自己一样,因为没钱而错失了学习的机会。于是他白天乞讨,晚上搓麻绳,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武训的学堂——“崇贤义塾”果然兴办起来,嘉惠了许多学子。

武训十分关心学生的课业,对老师更是敬重。但是如果遇到不认真教书的老师和不用心学习的学生,他就跪在他们面前,请求他们要各尽本分,好好努力,因此师生都大受感动,不敢懈怠。武训办学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其实,品学的好坏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孩童时不珍惜读书机会,不懂得把握生命中的黄金时期修养品德,年纪大了总是会后悔的。清朝著名政治家左宗棠有一个部属名叫张曜,跟随左宗棠建立了许多战功,左公便向朝廷推举他做大官,但因为张曜年少时不念书不识字,朝廷只好取消他的官职。张曜十分懊悔,痛下决心重拾书本,请来老师,日夜苦读,修身养性,终于学有所成,再度获得朝廷的重用。

乐府《长歌行》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个人都该趁年少时,用功学习,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修养品德,以免年老时徒留悔恨 。

这个故事涉及到了教育的本质和识文断字两方面的重要,核心在于崇贤,但是没有识文断字,读写算等技能,即使有良好的德行,也无法让自己的德行更大范围地用于造福百姓,更无法代代传承文化和历史,最起码,你即使有心为百姓做事,却无法写文书表达民情,上传下达处理公务,德行就得不到善用,所以才能技术,是为德所用的,也是很重要的,是能让德开出花结出果的。两者合在一起,方能成就大业。

武训办学深知此理,所以取名“崇贤义塾”,对老师和学生都诚心劝导,以实际行为在真正地践行《三字经》的精神,让老师用心不懒惰,让学生珍惜时光和机会。他对孩子们的珍惜,胜过千千万万亲生的父母,让人深受教诲,他在困苦中从不怨天尤人,逆境中坚守善良本性,把辛苦积存的钱财,用于造福社会,虽未读书,已经在踏踏实实奉行儒学的教诲和实现了儒生的志向,他就是孔子肯定过的那种,虽然没有读书,但是却能无师自通做人的本质,可以称作有学问的人。

可见,孔子认为的有学问,本质在于懂得和实践做人的道义,武训虽然无钱无权,却能超出“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做到了不达,也去“兼济天下”,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这不就是有学问吗?只不过,很遗憾,他未能掌握文字,无法读写,更大地发挥品德的光热,但是品德永远都是学问的本质与核心。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四)

《三字经》读书笔谈(四) wenyi 周一, 08/06/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6日】

【原文】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字词义解释】

(1)玉:材质坚硬,表面平滑有光泽,呈半透明状,摸起来很柔细的一种美石,通常是用来作为装饰品或雕刻的材料。
(2)琢:以雕刻或磨的方式来加工玉石。如:“雕琢”
(3)成器:制作成可使用或精巧美好的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成材、可造就。
(4)义:合宜的事情或正道、正理。
(5)为:担任。
(6)方:当、处在。
(7)少时:年幼的、年少的时候。
(8)亲:接近。
(9)师:能够提醒或教导我们做人处世道理的人。
(10)友:在这里是指能够促进我们在品德上有所提升的朋友。
(11)礼仪:礼节的规范与仪式。

【译文参考】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仔细的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即使先天有很好的资质,但是如果不努力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

做子女的人,要趁着年少的时候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虚心接受教导和规劝,并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课文讲解】

因语言浅白,这几句话的含义几乎一读就懂,头四句,是承上启下的过度句,也是直接对孩子的劝导,是在前三课阐明教育以德育为本,父母和老师要重视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正式进入具体的面对孩子的教导,用玉石需要工匠的精心雕琢方能成为有用之器物,来比喻人的成长,需要精心的培育和教导,否则“人不学 不知义”,    无法成为有用的人才。其核心依旧在于告诉孩子,学习和受教的重要性,而学习,就是为了懂得做人的正确道理,也就是说,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懂得“义”理。

传统的学问,核心在于明理,而非在于懂得多少知识和见闻,拥有多少本事,并以此来傲视于人。所以三字经在开始的这几课里,反复强调这一点,如果这一点无法理清,就会失去做学问的意义,变成酸腐文人,心胸狭隘,所学的一切知识和拥有的才华本事,甚至可能变成危害社会的利器。这就是为何传统学问,始终把仁义二字摆在首位。

仁义礼,一直是国学的核心,儒学的核心,也就是传统中国人做人的核心,这里以一个义字,代表了具体的德育所指。孔子强调仁义二字,而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和具体规范,民族不同,具体的礼仪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对人的敬意、尊重、感恩、问候、关怀等等人对人的善意。

举个例子,路上碰到行人,如果是认识的人,对方对你视而不见,把视线错开,你一定会感觉不舒服,有种被人忽视的感受,自然会在感情上受到伤害而生气,相反,对方打个招呼,问你近况,就会感到被人关心重视,所以在重视传统礼仪的日本,即使是陌生人,也视为有缘人,会相互问候。问候的礼仪,会根据场合,对象,长幼亲疏等关系的不同,具体形式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是为了表达人对人的善意。

所以懂得了仁义的重要,懂得了学习是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以此善待他人,那么必然第一步,就是做到后四句的要求,作为人的子弟,从小要打好做人的基础,就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基本的待人礼仪,为的是言行举止,能合情合理地表达各种善意。否则,就会因伤害了别人而引发各种矛盾、误会和争端,人生必然受挫。

讲的是学习的第一步:从小首先跟良师益友学礼仪,学习礼仪是日常生活与人交往应对时具体践行义理的方式。否则,即使想要做到仁义,都没有具体行为方式,就会在不经意中产生误会或伤及他人。甚至结下恶缘,遭人非议和排斥。对人对己都没有半点益处。而从小养成以礼待人的习惯,会让人一生受益,非常重要,否则,形成恶习想要再改,就很难了。

【故事天地】

和氏璧  来自卞和献玉  

春秋时代,有个楚国人叫做卞和。有一天,卞和在山里得到一块还没经过雕琢的玉石。他知道这是块难得的珍玉,就捧着去献给楚厉王。厉王叫他的玉工来鉴别这块玉石。玉工看了看,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已。”厉王以为卞和拿石头来骗他,就叫人把卞和捉去砍断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捧着那块玉去献给武王。武王也叫玉工来鉴定。玉工说:“这不过是块石头罢了。”武王也认为被卞和欺骗了,就叫人砍断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登基。这时,卞和抱着他那块玉石,在山脚下痛哭起来。他哭了三天三夜,把眼泪都哭干了,最后眼睛都流血了。文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遭到砍脚刑罚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呀?”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而悲伤。我痛心的是:珍贵的玉石却被认为普通的石头;忠诚的人倒被说成骗子!”文王知道了以后,便叫玉匠把那块玉石拿来仔细雕琢一番,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宝玉。而这块珍贵的宝玉,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和氏璧”。

这个故事讲的再明白不过了,即使是稀世珍宝,不经人工雕琢,质地原本再好,也不过是一块无用的石头,不会受到关注,没有用武之地。为人父母,应该像卞和那样,苦苦守护孩子原本如美玉般珍贵的天性,让他跟随良师,结交益友,不断启迪本性,明辨善恶,在后天的各种影响下能守住义理,最后被“雕琢”成一块真正的美玉。爱子之心,当学卞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五)

《三字经》读书笔谈(五) wenyi 周二, 08/07/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7日】

【原文】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字词义解释】

(1)香九龄:香,指黄香,东汉时江夏人;九龄,意为九岁。
(2)能温席:温,作动词用,把东西弄温暖之意;席,是指席子,睡觉时铺垫的草织物。
(3)孝于亲:亲,就是父母的意思。
(4)所当执:当,是应该、应当之意;执:执行、实行。
(5)融四岁:融,指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为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
(6)能让梨:让,礼让、谦让。
(7)弟于长:弟,同“悌”,指友爱兄弟;长,兄长之意。
(8)宜先知:宜,应该的意思。

【译文参考】

黄香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在寒冷的冬天夜晚,用自己的身体先把席子睡暖了,然后再请父亲上床睡觉。因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到的本分。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谦让的道理,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吃,自己吃小的梨。友爱兄长,是做弟弟妹妹的从小就要先行懂得的道理。

【读书笔谈】

一,孝敬父母为先

记得上一课,《三字经》开始直接面对孩子讲人要从小接受教育,是因为“人不学 不知义”。要学习义理,懂得做人的正理,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教导孩子要“亲师友 习礼仪”,亲近良师益友,跟他们学习良好的礼仪和为人处世的正理。

因此,这一课的八句话,接着就以古代最为典型的两个孩子的真实故事作为榜样,告诉孩子首先应该从哪里做起。要想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理,最开始的两个做人的基本要求首先要牢记,那就是对待家中的父母和兄长要讲孝悌二字。对孩子首先教导的就是孩子要以孝悌的心态面对自己身边最亲的,并处于“年长”的人。这是一切为人的基本。

孔子的《论语》说:“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一切仁爱的根本。

中国汉字里,孝的本意,指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感恩之心,是下对上的义理,是将来出到社会后对别人父母、与自己父母同辈的人和一切长辈,或者是职场中面对上司、长官的基本态度。这一切都基于在家对父母的孝心。养成最基本的敬上谦卑、有涵养的为人礼仪和态度。

二,以孝治国的文化传统

孝,上边是老,下边是子,专门用于子弟面对长辈的老人和师长,所以辈分不同,用孝来表示下辈对上辈的敬爱的态度。因此广义的孝,会推广于整个社会,让你面对所有的长辈和老人,都要敬重仁爱。整个社会都能这样,国家就会安定,因此从汉代开始,就留下了帝王以孝治国的传统,帝王面对自己的父母,也要做出表率,并以这样的仁爱之心,照顾天下百姓。

因此古代推荐人才为官,多有举孝廉一说,人们最欣赏也最信任孝子,认为一个人在家懂得孝敬父母,才会有仁爱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和照顾作为衣食父母的百姓,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放心地把照顾百姓的任务和职责交给他。

三,悌的内涵

悌,同样有敬爱之意,同样是下对上的基本态度和修养,不过与孝不同的是,它不是面对长辈和上司,这些辈分和职位都高于自己的人,而是专门用于跟自己同辈,但是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当然首先就是面对家中自己的兄长,要懂得礼敬,友善。也是一种仁爱之心。懂得这种关系和基本态度后,言行要礼让谦恭。

四,做人为何首讲孝悌

那么,很多孩子会不服气,为何要首先强调下对上的态度,而不是上对下的慈爱之心呢,其实,上对下,父母和兄长,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照顾和关心,那是发自内心的视为珍宝一样的爱,那种为了孩子奉献一切,操心竭力的亲情,是天性使然,太过自然了,反倒容易溺爱,让孩子变成不知感恩的、理所当然享用父母所给的败家子。

再者,人活世间,无条件付出的爱,唯有父母能做到,人们也一直把他人无私的爱比喻为父母般的爱心。比如师父,师长的教导之恩,也如父爱般伟大,所以被人尊称为师父。这份恩情,怎能不知感激。如果连最爱自己的父母,都不懂敬爱,侍奉。也就不配为人了。

那么兄长呢,付出虽不如父母,但是一样会担负起一部分照顾弟妹、教导弟妹的职责,帮助父母分忧。出了事,还会被父母首先问责没带好弟妹。中国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的古训,就是说,兄长会为了照顾弟妹,而承担很多责任,会为了家庭付出很多的牺牲,因为年长,就没有弟妹的相对任性和自由,所以弟妹同样要懂得感谢,同样要尊敬和谦让兄长。

对长辈上司如父母,对年长的朋友如兄长,进退合宜,谦恭有礼,人生顺遂,就来自家庭的孝悌之心。

所以孔子才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中国的整个做人的礼仪文化,核心都是守护仁义二字,这个道理,首先在家庭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长大后,出到社会,才会懂得如何对待别人。所以,所谓的“亲师友,习礼仪”,就是要首先懂得礼仪的核心,在于仁义,仁义之基本,又在于孝悌。

我们知道日本特别讲究谦卑、感恩 、礼敬先辈和客人,就是因为他们从隋唐开始受教于中国的传统做人的理念。并保持至今,从未损毁。

【故事天地】 

(一)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从小就非常孝顺,地方上的人都称他为“小孝子”。九岁时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孝顺,每天抢着做比较费体力的工作,好让父亲有更多休息的时间,想方设法让父亲过得舒适一些。

夏天天气炎热,蚊虫又多,黄香知道父亲怕热,常热得睡不着觉,又被蚊子叮咬,因此,每天晚上父亲就寝前,黄香就先用扇子把枕头和席子扇凉,把蚊子赶走,再请父亲去睡。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怕父亲受冻,就先躺进冰冷的床铺,温暖了被窝、席子(衾:音同亲。被褥、棉被),然后请父亲上床安歇。

不久,他的孝行传遍了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流传着一句赞美他的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这句话的意思是:像江夏黄香这样孝顺的人,天下没有第二个。当时的江夏太守听说了这件事,觉得非常难得,便上表请皇帝表扬黄香的孝行。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是后人对黄香敬重的赞美诗。

(二)孔融让梨

孔融,东汉末年豫州鲁国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天性淳厚,从小就懂得谦让。四岁时,有一天有人送来一篮梨子,他父亲叫孔融先挑一个吃。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父亲觉得很奇怪,问他:“孩子,你为什么不挑大的梨子呢?”孔融回答说:“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哥哥年纪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宗族中的人知道这件事后,都对他另眼相看,赞赏不已。

以上两个故事,都是孝悌做的非常好的榜样,父母面对这样的孩子怎能不欣慰,从而更加觉得自己的辛苦操劳有价值呢?兄长面对这样懂事的弟弟,不就更加觉得没有白白疼爱弟弟,愿意承担自己的职责,多加付出照顾好弟弟们了吗?一个人懂得感恩方能孝悌,也必会感动身边的人,矛盾就不会有,关系也就和谐了。这里举出的例子,都是强调下对上的态度,非常重要,古人认为上对下是养育、照顾和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是有恩于下的,所以才如此强调下对上的态度。

看看今天的社会,子女多不孝,父母如奴如婢,年轻人嘲笑老者;婴幼儿被人残害或遗弃,人伦关系混乱不堪,各自的本分、道义抛掷脑后。敬老爱幼的传统荡然无存,更有甚者,父子相残,父子、兄弟皆成不义之徒,沦落至此,实在不配称作人了。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六)

《三字经》读书笔谈(六) wenyi 周三, 08/08/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8日】

【原文】

首孝弟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字词义解释】

(1)首孝弟:首,首先、最先应该重视;孝,孝顺父母;弟,同悌,是对兄长的友爱与敬意,一般理解为普遍的兄弟之间的相互友爱。
(2)次见闻:次,接着,第二;见闻,眼睛所看见、耳朵所听到的事物,指常识或知识。
(3)知某数:某,不知名的人或事物的代称;数,古代计算的方法,为六艺之一。
(4)识某文:识,认识、了解;文,文字、文章。也可以当作学问的统称。
(5)一而十:一,数字的起点;而,至、到,有变化而成的意思。一而十,就是一到十的基本数字。
(6)十而百:十个十是一百。
(7)百而千:十个一百是一千。
(8)千而万:十个一千是一万。

【译文参考】

做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首先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道理;接下来才开始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内容,包含了能明白数字的变化、懂得计算的方法;并能认识文字、阅读文章。

我国是采用十进位的计算方法。一是数字的开始,一到十是基本数字,接下来按照十进位的规则,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读书笔谈】

很明显,这一课的头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强调,明确点出孝敬父母和兄弟之间友爱相处的重要,其实前一课对悌的说法,是以孔融四岁能把大梨让给兄长的故事,来主要强调,弟弟那颗对兄长的恭敬之爱,弟与心,构成了悌这个字,所谓“弟于长 宜先知”,前一课,明显强调的是弟弟对兄长的恭敬之意。

因为这是一个人受恩于父母兄长,理应首先懂得的道理,古人正因为这样想,父母不在了,兄长就会承担父亲的责任,照顾好弟弟,长兄如父,就是这个观念的体现。看似仅仅在强调、首先要求弟弟对兄长的态度上的礼敬之心,实际上自然蕴含着互敬互爱的道理。做兄长的,照顾自己的弟弟,普遍来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年长,自然就会为弟弟遮风挡雨,这是天性,所以才未在此首先强调。

一个人首先懂得感恩于照顾自己的亲人,是活在世上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要求。如果这第一步能做到,那么把这份心推广于天下,推向社会,推向对自己并无养育和照顾之恩,并无私情的一般人甚至是地位低于自己的陌生人身上,就会成为仁义君子,若出仕为官,就会爱惜百姓,照顾百姓。这也是帝王为何被称作君的原因。是天下君子的表率。

为君主,在基本的家庭孝悌的恩义之心的基础上,能放下自尊,谦恭地礼贤下士,更是放下私情的更高的修养和品德,此为真正的君子。不过这一切都首先从懂得报恩于父母和兄长开始。其实中国自古讲“百善孝为先”孝,这个字,更是为人基础的基础。

所以这一课讲得很明白,人首先做到孝悌这两个字,是为人懂得感恩的体现,是为人的基础,懂得基本道理,再去学习各种本事,了解各种知识和见闻,才是正道,否则,有才无德,岂不是很容易变成祸害天下的小人。强调的始终是德的重要性。

【故事天地】 舜帝的故事

在上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中,舜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在舜年幼的时候就去世了。舜的父亲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也就是舜的后母,后母的性情很不好,对舜不仅不疼爱,还百般刁难他。

不久,后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父亲和后母非常溺爱象。虽然平时舜很孝顺父母、疼爱年幼的弟弟,但是后母和弟弟却很讨厌舜,而父亲又只听后母与象的一面之词,常常是非不分,对舜又骂又打。

由于父亲身体不好,加上弟弟又年幼,所以舜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历山下独力耕田养活全家。在传说中由于舜的孝心感动了天,所以连大象都来帮他耕田,鸟儿也飞来为他锄草。即使如此,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却依然不喜欢舜,常常找机会陷害他,有三次差点让他丧失了性命。

舜深知自己的处境,总是处处小心,对于他们屡次的陷害,总是设法躲避过去,一点也不放在心上。他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从不感到怨恨,默默承受着不公的对待,相反的,他还想尽办法宽慰父母,使他们高兴。因为舜的这种德行实在难能可贵,所以当舜二十岁时,他就以大孝而声名远播。

后来,贤明的尧帝在寻找继位的英主时,大家纷纷推荐舜。尧虽然接受了四方诸侯的推荐,但是为了天下百姓,还是想要亲自考验舜。于是,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做妻子;又让他的九个儿子和舜相互往来,从旁观察舜怎样待妻子和九个皇兄弟,就是“悌”的考验。

除此之外,尧还让舜以孝悌的美德教诲百姓,百姓都能顺从而不违背;舜处理各项政务十分得当,百官也都能够服从政令;尧又命令舜在四门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诸侯都能对舜恭敬而顺从;最后,尧命令舜守护山林,舜在山林里即使遇上狂风暴雨也能辨明方向,不会迷路。

最后,尧认为舜有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于是就让舜来继承帝位。

他的孝道,是以德报怨,无私无悔,演绎的是大孝之德,父母爱我,谈孝敬并不难,可是父母厌恶我,虐待我,甚至危害性命,还是对待没有血缘的后母,都能毫不介意,此等心胸,为的就是给中华民族,留下君子的风范和以孝治国的传统。

所以说,这里以上古帝王舜帝的故事表明儒家讲的做人的道理、持家治国的道理、以孝治国的道理,均来自上古圣王的启迪和教化,并非儒家自己凭空而来。而且如何敬上如何待下,已经讲得明明白白,十分全面,对待不公,以德报怨,对待弟弟,尽责照顾。强调的是宏大无私的胸怀和责任。并非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的狭小的私情。

对于孩子来说,有别于上一课主要强调弟弟对父母兄长的敬意和感恩,这一课可以当成是如何做兄长的典范和参照。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七)

《三字经》读书笔谈(七) wenyi 周四, 08/09/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09日】

【原文】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字词义解释】

(1) 曰:称为、叫做。
(2) 四时:四季,四个季节。
(3) 运:运行,运转。循一定轨迹周而复始的转动。
(4) 穷:终极、尽头、停止。
(5) 四方:四个方位、方向。
(6) 应:对应、相应。
(7) 乎:在、于。
(8) 中:中央。

【译文参考】

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季各有特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不断的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循环不已,永不停止。

东、南、西、北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这样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读书笔谈】

上一课,讲到人首先要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这是为人的基本,是最重要的,之后才去接触和了解各种见闻和学习各种知识。相对于做人的道德,这些才能本事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古人不否定知识的掌握,甚至认为德才需要兼备,方能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是德为才之主,才为德所用,也是《三字经》内含的思想。

古代私塾的先生,在为孩子讲课时,必然要解释为何“首孝悌,次见闻”。也必然会说得很明确。所谓启蒙教导,就是要告诉孩子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绝对不可本末倒置。

因此,从上一课开始,便转入到了各种知识的启蒙。开始让孩子接触将来生活中会遇到的、解决各种问题时需要掌握的一切知识的基本概念。那么上一课的数字基本概念讲完了,这一课就转到了四季和四方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那么有人会问了,为何上一课,一开始讲知识的时候,要从数字开始呢?这一课的春夏秋冬的四季,不是更接近生活吗?其实这里体现的是道家的自然宇宙观。是《道德经》里老子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界万物是从一个混沌的状态开始,经过漫长岁月演变成阴阳二气,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产生出第三种物质,,进而变成自然与世上的万物。所以上一课的数字从“一而十”最后说到“万”指的不仅仅是一到万的数字本身,而是古代道家宇宙观的体现,我们这个世界是从无到有,从一到万,为的是教给孩子一个庞大的宇宙观,了解我们人在整个自然界,在天地万物之间所处的位置和联系,是不可分开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从数字的一到万开始进入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其实,古代儒家的学问,是道家在人这一层的学问,是入世的学说。道家本是修道的,是指导出世、修炼成仙的道法,却被孔子所总结,留下了人能理解和运用的学问。儒,既然由人和需两个字组成,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儒家常常被发现含有道家的东西。其实他们并不能分开,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儒家的东西,并非孔子发明的,而是孔子总结上古文化属于人这一层面的东西而来。我们的始祖黄帝就是修道之人,五帝之一的舜帝就是孝悌的始祖,也是修道之人,所以儒家所讲的孝道也来自上古的帝王。《三字经》就是要让孩子接触、了解这些由先祖帝王留下的做人的道理和自然宇宙的基本理念。

因此《三字经》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维扩大到整个宇宙。把人的眼界抬到很高的位置。信息量非常大,每一个角度要打开,都是深不可测的广博的学问。会通向修炼的探索。但是这只是启蒙,因此点到为止。很快再从宇宙回到人的生活,于是紧接着讲到这一课的天候四季的变换和地理的方位。

一年四季,春天是生的季节,万物生发,适合农家耕种播种。错过就会失去生机。夏天是迅速成长壮大的季节,秋天收获,冬天就不适合活动,就要好好保养了。人的养生和农家的耕种,都要顺应四季,否则,农作物长不好,人的身体也会受损,人的活动要紧跟整个自然的节奏,而自然的节奏就反应在四季的变化,不可逆天而行。

讲到四季,必然蕴涵了一天作息的道理,一天之中,也有四季的节奏,早上有如春天,要早起,让自己富有生机,中午前后的白天有如夏季,热烈而活动旺盛,傍晚有如秋季,活动收敛,夜晚有如冬季,人要入睡休息,藏好养好精力,准备第二天的到来。

如今人们违背自然规律,不按时作息,吃的不是应季食物,引发了各种现代病,都是遗忘和抛弃了祖先教导的结果。三字经的学习,不仅叫人为善,还会使人懂得很多传统的养生观,引发对传统医学、农学和天文地理的广博的兴趣。

至于地理方位的学习,有何意义,看看下边的故事,就明白了。

【故事天地】 黄帝和指南车

在指南针未发明前,人类赶路,辨认方向全靠天上的太阳和星星。当时的古人,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白天则利用日影来分辨方位。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是中国古代四项重要的发明。其中指南针的发明是最早的。两千多年前,当时的人们就知道把磁石制成“司南”,利用它来定南北方向,所以“司南”可说是指南针的前身。不过,同样可以辨认方向的指南车,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出现了。

大约在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族群和部落。黄帝是传说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这时候,在东方有一个九黎族的首领名叫蚩尤,不仅十分强悍、凶猛,还对黄帝心怀怨恨,不愿服从黄帝的指挥。后来,蚩尤联合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和黄帝展开大战。为了对付这个拥有各式各样铜制武器的顽强敌手,黄帝苦思对策,终于发明了战斗的锐利武器──弓箭。又因为北方风沙大,时常刮起阵阵的大风沙,为了不使士兵们迷失方向,黄帝的部下,成功的制造了“指南车”。

两军在涿鹿交战,蚩尤的士兵虽然勇猛,但遇到黄帝的军队,却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退。这时战场上虽然没有刮起大风沙,可是却起了浓雾,白茫茫一片,两队人马,根本就分不清东西南北。而黄帝的“指南车”上放着一铁做的人,铁人的手永远指着南方,靠着“指南车”指引方向,黄帝的军队能在大雾中辨明方向,将蚩尤打败,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是“涿鹿之战”。

这个故事,说明辨别地理方位,非常重要,不仅战争离不开,生活中也离不开,走到陌生的地方,懂得这些知识,就不会迷路,直到今天,这些基本的常识,都相当有用,如果旅行进入比较原始的森林,还能救助自己。儒家的教育,是非常实用的,教给孩子的东西,都是将来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八)

《三字经》读书笔谈(八) wenyi 周五, 08/10/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0日】

【原文】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字词义解释】

(1)行:万物分类的基本概念。
(2)本乎数:本,根本。乎,从。数,指自然之理。

【译文参考】

“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中国古人认为它们是构成宇宙中各种事物的基础,它们之间又是相生相克的。它们是由自然之理所决定的。

【读书笔谈】

前两课,从数字的一到万,开讲自然万物与人的来历,让人自然产生庞大的宇宙观,并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因此日常生活,就要懂得四季的变换,提醒人每天的生活作息要懂得注意顺应四季的节奏,要符合天道规律不可违背。否则,身体无法健康,作物无法生长。

这是道家的宇宙观,这里的天文地理的概念讲的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概念。因此接下来继续把古人了解到的三界内的自然法则进一步讲解。那就是:五行构成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他们之间相生相克,平衡则安,失衡则乱。

(1)自然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时令:春,夏,长夏,秋,冬
方位:东,南,中,西,北
气候:风,暑,湿,燥,寒
发展过程:生,长,化,收,藏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色:青,赤,黄,白,黑

(2)人体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官:目,舌,口,鼻,耳,
形体:筋,血脉,肌肉,皮,骨
情志:怒,喜,思,悲,恐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看到,了解了五行与人体五脏五味和季节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掌握养生的基本道理,可以真的很好的顺应自然规律来生活了。

比如春天五行属木,对应风、肝脏、青色、酸味、怒气,所以春天要养肝,多吃春天出的绿色蔬菜,酸味入肝,生气发怒伤肝脏,一下子你生气会伤害哪个脏器,吃什么最养肝,风大注意保暖等等统统都能掌握。

又比如肾脏,一看就懂,肾脏属于水,对应身体的膀胱、骨头、耳朵,所以中医懂得,肾脏不好了,相关的一切,都出问题,脑力,骨头,排泄,全都不行了,你看肾病的人不让吃太咸,是因为咸的直接入肾脏,影响显著,但是呢正常人缺盐又无力,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咸味直接入肾脏。而黑色属水,所以,吃黑色的东西对肾脏能起到养护作用。

中国有句话,吓得屁滚尿流,说的正是惊恐的情绪,对肾脏的影响。肾受刺激,膀胱就出问题,所以尿就失控了。

而且五脏之间要平衡,比如吃多甜食,甜五行属土,对应脾胃,土克水,伤的是肾脏,因此很多孩子吃甜食多了,骨头不结实,牙也就不好,容易得蛀牙,就是这个道理。哪个器官太强太弱,都有损健康。

也就是说,掌握了这些由五行构成的基本的关系,自己身体该如何顺应自然,该如何控制情绪,一切都包括了。是个非常完整平衡,宏大的养生观。

古人在儒家这个层面讲的这些理,主要为的是国泰民安,因此与人有关的一切学问,都涉及到五行的道理,运用极为广泛,这里只是就养生举了一个例子。

【故事天地】 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明了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起源和多样化。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所谓“相生”即滋助、养生、促进的关系;所谓“相克”乃是包含了克制、压抑、排斥、约束的意思。

五行法则中的“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注1】。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注2】。五行的这种生克关系维系着事物的正常生长和协调发展。

传说有一个叫皱衍的人,他提倡五行的理论。他认为做天子的人必须具备“五行”中的“一德”才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如果他们的德行衰弱了,就会在五行中由另一行所取代。

据说,黄帝有“土”德,他做了王。但后来,“土”德衰弱了,克土的“木”德兴起来了,由“木”德的禹做了皇帝;“木”衰落了,克木的“金”德兴起来了,便由“金”德的商汤做了皇帝;接下来,克金的“火”德兴起来了,由“火”德的周文王做了皇帝,如此循环不休,连续不断。

【注1】相克关系:水克火、火克金(熔铸金属器)、金克木(斧头伐木)、木克土(植物吸收土壤中养分,使地力渐贫乏)、土克水(水来土掩)

【注2】相生关系:木生火(想像为火烧森林)、火生土(火灾后余下的就是灰烬)、土生金(土壤中常有矿藏)、金生水(古人在挖到金属矿藏时常有地下水伴之流出,故矿物易生水)、水生木(植物需水灌溉)。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九)

《三字经》读书笔谈(九) wenyi 周六, 08/11/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1日】

【原文】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字词义解释】

(1)仁:爱人利物的胸怀。
(2)义:合宜正当的事。
(3)礼:表达关爱、尊敬、谦让、感谢、问候等善意时的固定礼数和言语。
(4)智:慎思明辨的能力。
(5)信:诚实不欺的态度和言行。
(6)常:永恒不变的道理。
(7)容:容许。
(8)紊:乱。

【译文参考】

说到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是做人处事的准则,爱人利物的胸怀叫做“仁”;合宜正当的事叫做“义”;谦让有礼叫做“礼”;慎思明辨的能力叫做“智”;诚实不欺的态度叫做“信”。这五种法则每个人都应遵守,一点也不容许紊乱。

【读书笔谈】

一,仁义五常之理  今何在

上一课讲五行,而这一课讲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大传统做人的纲要,它就是曾经被中共革了命,要中国人一脚把他踏在地上,永世不得翻身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人们不知何为五常,将它视作牛鬼蛇神般恐惧。因此中共操控下的中国,《三字经》从此被迫退出教育的舞台,代之以仇恨和争斗的阶级斗争理论。

说起来很悲哀,这里的五个字,不过就是仁义礼智信,都是让人做好人的道理,可是中国失去了这五个字,问孩子甚至大学生,什么叫做五常,几乎没人知道。孩子们接触不到这五个字,生活中,课本中,都无人提及,今天的大人孩子,口中只有名利二字。传统教育的命被革除的后果,便是道德的全面败坏。因此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幼儿教育上,重新复兴自己的文化。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无论从孔子开始,经历了几千年,也无论后人出了多少各家的论述,其核心就这五个字。而核心中的核心,就是仁义二字。是孔子定下的根本。

二,仁义礼智信  莫忘仁义为本

仁就是人,同音就是同理,而仁这个字,由人和二组成,表示人与人的相处,要相互善待,对人要有爱护之心,仁慈之心。展开就很丰富了。因为人与人相处,基于身份、地位、长幼的不同,具体内容必然不同,不管人与人关系多么复杂,实际上,就是善待二字。比如从小先是接触父母兄弟姐妹,在父母而言,要面对下一辈的儿女,自己是长辈,对孩子要养育,尽父母之责,要吃的健康,要穿的保暖,病了要护理照料,安全的注意,做人的表率,德育的重视,生存技能的培养等等,全方位的爱护与教育。

而晚辈的儿女,要懂得感恩父母,态度恭敬,言语温和,报父母养育之恩。要对父母养老送终,令其能安度晚年,尽心照料。

因此父子的关系,最关键的特征,就是责任与感恩,父母生养与教育的责任,这是最大的善,而子女对父母,就是感恩与回报,时时心怀感恩之心,以恭敬的态度对待父母,回报父母无私付出的大恩。

家庭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懂得孝悌之道,就懂得如何仁善待人,因此出到社会,会发现,上位者讲求为下属承担责任,操心爱护下属。为官者如同百姓父母,要照顾百姓生存和改善道德风尚,并成为表率。下位者主要讲求谦恭和感恩的态度。这是正常的社会。

义,往往与正义,义务,义无反顾,义不容辞,舍身取义,大义灭亲等等相连,说的就是按正理做人做事。绝不允许不分是非地含有任何私情处理人事。因此仁义常合在一起,成为不带私情的完美的人格规范。

礼,是仁的外在固定形式的表现,方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善意之心,因此不同的身份、长幼和场合,有不同的礼数言行。

至于智,其实古代做人这一层,最大的智慧,就是明辨是非,让自己始终不迷失正道,因此有大智若愚,利令智昏的成语来警戒世人,小聪明反倒害了自己,不仁的人,往往因小失大,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贪财,知足,常怀谦恭与感恩之心,方能符合天道,一生平安有福。

智,依然属于仁德的范围。

至于信,现代讲的最多,一个人不讲信用,便会失去人心,这当然就是最明显的对人不好,能守信,至少不伤害你许诺的人,也就是对人好,也在仁的范围,这是仁的最低要求,也是社会交往的最常碰到的要求,所以后来单独列出。

中国古代始终看重生命,以仁义为本。不讲愚忠之信,所以不能助纣为虐,如果对人许下的诺言,或者对人一心一意做的事,发现是伤天害理的,害人的,则不能去做,一切以仁义为本。这是与日本来自中国五常之理、但又相对狭隘的绝对讲忠义诚信的武士道是不同的,不以仁义为核心来理解忠信,古代日本武士就必然会出现不珍惜生命的残忍现象。不过,即使如此,礼、信二字,尽管理解得层次有限,也让今天的日本受益匪浅。而今天的中国,则连这一点也做不到了。对生命的漠视,在宣扬仇恨争斗、暴力和谎言的党文化教育下让人触目惊心。

【故事天地】 背信弃义 漆毁人亡

春秋时期越国的漆商虞孚,与计然和范蠡同时代,他不甘于过贫苦的生活,看到朋友们经商致富,他也跃跃欲试。他首先找到计然,向他请教致富的方法,计然对虞孚说:“现在漆的销路很好,你为什么不种些漆树,采漆、卖漆呢?”虞孚听了十分高兴,就向计然请教种漆树的技术,计然有问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终于开垦出了一个很大规模的漆树园。

三年之后,漆树长成了,虞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如果能割数百斛的漆,就可以赚很多钱。他准备将所割得的漆运到吴国去卖。正在此时,他的妻兄来看他,对虞孚说:“我常到吴国去经商,知道在吴国怎样销售漆,搞好了,可以获得数倍的利钱呐!”

虞孚急于发财,一再询问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他的妻兄说:“漆在吴国是畅销货,我看到不少卖漆的人都煮漆树叶,用煮出来的漆叶膏和漆混在一起卖,这样可以获得加倍的利润,而吴国人也发现不了。”虞孚听了,来了劲头,连夜取漆叶煮成漆叶膏,和漆一起运往吴国。

当时由于吴、越两国关系十分紧张,互不通商,漆在吴国确实十分难得。吴国的漆贩子们听说虞孚来卖漆,都兴奋不已,跑到郊外迎接他,而且还为他安排好了食宿。在住地,吴国的漆贩子一看他的漆,果然是上品好漆,便讲好价钱,贴好封条,约定次日交钱取货。

等到漆贩子们一离开,虞孚便开启封条,连夜将漆叶煮的膏子和入上好的漆中。不想由于手忙脚乱,留下一些痕迹。次日漆贩子如约而来,发现漆瓮上的封条有启动过的痕迹,便产生了怀疑,找了个藉口,当时并没有成交,说是过几天再来。

虞孚在旅馆里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吴国的漆贩子再露面。时间一长,掺了漆叶膏子的漆都变了质。结果,虞孚一两漆也没有卖成,连上好的漆也赔了进去。吴国的漆贩子们听说以后,都批评他说:“商人做买卖要诚信,商品质量是不能骗人的,今天你落到这个田地,谁又会可怜你呢?”

虞孚没有钱回越国去,只好在吴国乞讨为生,还常受到大家的讥笑,最后因穷困潦倒而客死他乡。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商人不守信的直接后果,就是失去利益,所以说,即便是为了赚钱的商业行为,也要讲究做人的最低标准,否则,失去了信誉,便失去了一切。信誉是商人最值钱的命脉。即使有人能偶尔骗人成功,获得一时的利益,也无法长久,仁义与利益,本就是一体的,这个道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今天面对的,是商业为主的社会。而在中国,普遍失去诚信的社会里,谁能坚守诚信,谁就能获得百姓的感恩,会成为稀世珍宝,与其费尽心力想法子骗人钱财,短金少两,不如获得人心,获得百姓的信任来得聪明。致富之道,就在这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 wenyi 周日, 08/12/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2日】

【原文】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字词义解释】

(1)稻:水稻,植物名。茎高三、四尺,结实累累成穗。子实椭圆,有硬壳,去壳后就是大米。
(2)粱:植物名。果实呈小粒状,黄色,可供食用。俗称为粟,就是小米。
  (3)  菽(与“叔”同音):豆类的总称。
  (4)  麦:植物名,就是麦子。 夏月开花结实,种子可用来磨面粉,制糖或酿酒。 种类甚多,有黑麦、燕麦、小麦、大麦等。
  (5)   黍(与“属”同音):植物名,就是黍米。 叶细长而尖,有粗毛,平行脉。 果实呈淡黄白色,带黏性。
  (6)  稷:古书上常见的谷类植物,现在叫做高粱。
  (7)  谷:粮食作物的总称。
  (8)  犬:狗。
  (9)  豕(与“史”同音):猪。
(10)畜:人饲养的禽兽。
(11)饲:喂养、畜养。

【译文参考】

稻子、小米、豆类、小麦、黍米和高梁,这六种谷物是供人类维生,被人食用的主要粮食。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被人类饲养在家中的主要牲畜。相传在人类历经大洪水劫难时,天神将这些六畜和六谷从神的世界带下来,并教导人类畜牧和耕种,帮助人类渡过大难。这是神慈悲于人,从此让人类能自力耕生,六畜、六谷也就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了。

【读书笔谈】

从前两课的五行五常,讲到了这一课的六谷和六畜,显然,按照数位从小到大排列内容,便于朗读记忆。依旧讲解的是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涉及的东西,生存必须拥有的基本食物和牲畜。其实作为人,了解民生是读书为人的基本,不懂日常生活的基本常识,读书者会成为死读书的人;脱离人的生活,研究学问,就不会学以致用,成为有用之人,被世人和社会认可。所以智慧的“智”,这个字,就是“知”和“日”所组成,知道和懂得日常生活的需要、运作和人与人的关系,知道太阳照耀大地的意义,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天下国泰民安,方为做学问的根本。所以人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学问,都是儒家必然涉及的。儒生不了解农事和天文历法地理,将来就无法安邦治国,救济天下百姓。这些都是必懂的东西。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环境不同,因此各地主食也不相同,因地制宜, 南方种稻,北方种麦,西、北方合适牧业,中间黄土高原地区适合黄米、小米和高粱。

【故事天地】  稻子的由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这是唐朝李绅的《悯农诗》,悯就是哀怜,悯农就是同情怜悯农人。全诗深刻的描述,古代农人们每天扛着锄头,在大太阳底下辛苦流汗,种出了我们每天三餐的粒粒米饭。这首诗的意义在警惕世人,一粥一饭得来不易,千万不要浪费物资。那么我们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从哪来的呢?关于稻子的由来,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地面上没有稻田、房屋,只有一大片荒野的森林。当时的人类就靠采野果和捕抓野生动物来填饱肚子。有一天,天空就像破了洞一样大雨日夜不停的下,造成了整个大地空前的大水灾。

很久之后洪水才退了,但小动物都淹死了,野果也腐烂了。有的人为了抓小动物,却被其它动物吃掉了,没有了食物,许许多多的人类都饿死了。但是可怜的人类也只能整天愁眉苦脸,却丝毫想不出办法来。

这时在东方一座岛上,那里住着许多天神。眼看人类的食物越来越少,天神们非常同情人类,于是他们开会决定帮助人类渡过难关。

最后会议的结果是派伏羲氏教导人类畜牧,神农氏教导人类耕作。勤劳耐苦的牛和马,帮助人类耕田及拉车;而羊奶可以给人类饮用补给营养;鸡每天早晨可以高声叫醒人类起床工作;猪虽然只会吃和睡,但它的肉可以给人类当食物;至于狗,则会忠心的看家。

稻米在神的世界里,原本是从根部到尾部密密麻麻长在一根稻秆上的,而且成熟的稻子很容易从稻秆上脱落下来。现在问题来了,稻子要送到人间,途中必须经过一片汪洋大海,这么脆弱的稻子要如何运送?由谁送呢?

后来天神们决定,为防止稻米在运送过程中脱落,带到人间的稻米一定要沾黏在身上送去。接着再询问牛、马、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有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困难的任务。

首先牛无奈的表示:“哞!哞!我是个粗大个儿只会使力气,不能做好这工作。我想还是由行动轻巧的马先生来做吧!”

马一听赶紧回答:“我身上的毛滑溜溜,黏不住一颗稻米,请鸡先生吧!”马指指挺立在身旁的鸡。

这时鸡猛摇头说:“咕咕!咕咕!这不行啊!我长这么小带不了太多稻米的。”

接下来羊和猪也提出拒绝运送的理由。此时,只有狗想起人类快饿死了,狗心软的说:“汪汪!汪!人类实在太可怜了,就让我来运送稻米吧!”

天神们高兴的拍拍它并叮咛说:“这一路上可要十分小心,你身上带的稻米剩多少,就决定今后人间稻子在稻秆上能结出多少的谷子啊!”

狗儿将全身弄湿,再到谷堆里打滚,把一颗颗金黄的稻谷黏满一身,然后这群奇特的队伍就动身出发了。茫茫的大海上,滔滔巨浪,把狗儿身上的稻子,一颗颗的冲走了。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稻谷,狗儿奋力把身体拱起,把尾巴高高的竖起来,努力跳过一个又一个的浪头。

历经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人间,可惜狗儿身上的稻谷多数都被大浪冲走了,只剩下一点点,黏在那高高竖起的尾巴尖端上。

从此,稻米在人间广为种植,人类有香喷喷的米饭可以吃,不用再捱饿了。不过,因为狗儿只送来尾巴顶端的一点点稻谷,以后地面上的稻子便只在稻秆顶端上长谷子了。

后来,人类为了报答狗儿千辛万苦的送来稻子,便让它也一起吃稻米饭。而牛、马、羊呢?只能吃稻草,鸡和猪也只能吃稻谷呢!

在生活中狗就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的尾巴看起来就像长满谷粒的稻穗。从故事中我们可看到,稻米的运送过程中是如此的艰辛,就像农夫种植稻米时,所需花费的智慧和血汗。所以,我们真的应该爱惜每一粒米和食物啊!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一)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一) wenyi 周一, 08/1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3日】

【原文】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字词义解释】

(1)喜:高兴、快乐。
(2)怒:愤怒、生气。
(3)哀:悲伤。
(4)惧:害怕。
(5)爱:喜欢。
(6)恶:憎恨、讨厌。
(7)欲:愿望,一种想得到满足的意念。
(8)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
(9)具:有、备有。
(10)匏(与袍同音):匏瓜,形状像葫芦。指用匏瓜制成的乐器,如笙、竽(音鱼)。
(11)土:黏土。指用黏土烧制的乐器,如熏(音薰)。
(12)革:皮革。指用皮革制成的乐器,如鼓。
(13)木:木头。指用木头制成的乐器,如柷(音住)。
(14)石:玉片或石片。指用石玉制成的乐器,如石磬(音庆)。
(15)金:金属。指用金属制成的乐器,如钟、铜锣。
(16)丝:丝弦。指利用丝弦发声的乐器,如琵琶、琴、瑟。
(17)竹:竹管。指利用竹管发声的乐器,如箫、笛子。
(18)音:原为声音,此指乐器 。

【译文参考】

高兴、生气、悲伤、害怕、喜欢、讨厌、及欲望,是每个人天生的七种情绪。中国古代称用匏瓜、黏土、皮革、木头、石玉、金属、丝弦、竹管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为“八音”。制作的材料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各具特色。

【读书笔谈】

从四季四方、五行五常,讲到了七情与八音,中国人常讲,人有七情六欲,这里虽然定为七情,把欲望的欲,也归为七情,其实是为了方便孩子记忆。七情之说,来自道家,《黄帝内经.》把喜怒忧思悲恐惊定为七情,认为喜极伤心,怒伤肝,忧愁和思虑过度伤脾胃,悲痛过度伤肺,恐惧和受惊吓则伤肾脏。所以忧思过度的人,往往胃口不好,受到惊吓,直接肾脏受损,屎尿失控。

这里的七情虽然与《黄帝内经》提到的不同,但还是采用了七情之说,私塾先生讲解时,同样会教给孩子这些古老而基本的认识,然后进一步解释,儒家为何把爱恶欲特别列入七情之中。与医学不完全相同。因为儒家,特别讲求仁心待人,爱的情感,喜欢的情感,讨厌的情感,憎恨的情感,还有各种欲望,都源自私情,无法控制情绪,不仅使人直接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极其容易使人失去理性,因爱生恨,因恨甚至伤人杀人。这些情绪,要懂得控制,才不会迷失心智,酿成大祸。所以古人讲情时,必定要跟随着义字,有情还要有义,发乎情还要止乎礼。不可为情伤人或者自毁轻生。

古人始终非常理性地对待情感。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控制情绪,只需按仁义礼智信这五个不变的道理来做人即可。今天的人为情可以杀人和自杀,对待生命的态度极不严肃,对待家庭和婚姻也极不负责,甚至连情伤身的常识也不懂,道德的崩溃与感情的失控,造成了多少社会与家庭的问题,和多少复杂难解的现代精神疾患。因此幼儿的教导,古代显得非常理性与高明。

至于八音,讲的是乐器,实际涉及的是古代的音律乐曲和舞蹈等方面的有关乐的知识,古代的音乐,本用作治病和通天地自然。正的音乐,可以预测国家的兴衰,过度哀伤悲愤及男女情爱等淫乱之乐意味着国家的败亡,次序的混乱,道德的崩溃。反映到人体,会伤及脾胃、肝脏、肾脏和肺脏,导致人体功能失常,百病皆生。

宫商角徵羽是古代讲的五音音律。 《乐记》中记载:“审察一个国家的音乐可以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状态,也能从中知道该如何去治理。 ” “太平盛世之乐,安详又欢乐,其国家必定政通人和;乱世之乐,充满了哀怨与愤怒,这个国家必定倒行逆施;亡国之乐,充满悲哀与忧思,百姓就会陷于绝望的困境。声音之道,与政治是相通的。五音中,宫音代表为君王,商音代表臣下,角音为民,徵音为事,羽音为物。君、臣、民、事、物这五者不乱,就不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若宫音乱了,则乐声荒乱,这个国家的君王必定骄纵无度;商音乱了,则乐声倾轧,表示这个国家官员败坏;角声乱了,则乐声忧伤,百姓必多怨愤;徵音乱了,则乐声悲哀,国家必多事不宁;羽声乱了,则曲调倾危,表示国家财用匮乏。若五声全部乱了,相互侵陵,则称为慢。 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据《乐舞仙踪之八:审乐知政 祸福前知》)

由此可看出,乐可以用来预测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旦夕祸福,古代的儒生,都要懂乐,方能治国,也能养生。这里只是乐的启蒙。

【故事天地】 黄帝与音乐

对古代中国人来说,音乐是联系天神的工具。音乐不仅仅是享受和娱乐,也是调解天地关系的神圣礼节。

中国乐器的发明时间很早,在《诗经》一书中就经常提到各种乐器。根据史书记载,伏羲作瑟,女娲作萧,伶伦作钟,神农作五弦琴。

黄帝命伶伦制作乐律,订定十二律(十二个音阶)。伶伦在西山找到了粗细适中的竹子,用其中最结实的竹子削成竹笛。当他吹着自己做的笛子时,突然有几只凤凰降落在他身边的树上,公凤首先唱了起来,它的第一个音与伶伦竹笛发出的声音相同,接着又唱了五个音,伶伦很快的削出能发出这五个音的笛子。母凰唱了六个音,伶伦赶忙削出这六个音的竹笛。伶伦把十二支笛子按音序排好,就完成了十二律。为了永久的保存这十二个音,黄帝下令铸造十二个能准确呈现笛音的铜钟,之后,所有乐器的音阶都必须与铜钟相符。

黄帝除了命伶伦作钟外,在与蚩尤的战争中,为了提升士气,也曾制作一个特别的战鼓,并亲自擂鼓来提振军威。这鼓是用住在东海的名叫“夔(音奎)”的怪兽的皮晾干后作成的,鼓槌则是雷神身体里最大的一根骨头。当黄帝擂起这特别的战鼓时,声传五百里外,天地为之变色。

此外,黄帝在泰山会合天下鬼神时,曾制作名为《清角》的乐曲,这首曲子气势万钧,能“惊天地、泣鬼神”,是真正天上的乐曲,凡人是听不得的。而黄帝在打败蚩尤之后,为了庆祝胜利,又作了一部《棡鼓曲》,也是气势非凡的乐曲。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二)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二) wenyi 周二, 08/14/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4日】

【原文】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字词义解释】

(1)    高曾祖:高,高祖,祖父的祖父。曾,曾祖,祖父的父亲。祖,祖父,父亲的父亲。
(2)父而身:父,父亲。身,自己。父亲之后就是自己。
(3)子:儿子。
(4)孙:孙子,儿子的儿子。
(5)玄:玄孙,曾孙的子女。
(6)曾:曾孙,孙子的儿子。
(7)乃:是。
(8)九族:九代的直系亲属,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9)人之伦:人类辈分的次序伦常。
(10)恩:恩情。
(11)从:跟随,不弃。
(12)则:应该、必须。
(13)义:做人的正理。
 
【译文参考】

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从自己的儿子、孙子一直传到曾孙和玄孙,就是古人所说的九族,包含自身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九族代表着人类长幼尊卑的关系和次序。

父子之间要有恩情,父对子要慈爱,子对父要孝顺;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和睦相处,不离不弃,紧紧相随。至于兄弟姊妹之间,当兄姊的应该友爱弟弟和妹妹,做弟妹也应该恭敬的对待兄姊。长辈、晚辈之间要有伦理次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君王对臣子应该要待之以礼,给予尊重,自然地,臣子对君王也会一心一意,忠心不二。这十条做人的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

【读书笔谈】

很显然,本课从九族讲到了十义。九族,是以自己本人为核心,论述的上下8代血亲,加上自己这一代,就是九代人的直系亲族,所以叫做九族。古人传授孩子这九族的关系,就是要孩子从小懂得尊敬祖辈,爱护子孙的道理,所以尊老爱幼,是从小必懂的做人的基本道理。

九族之后讲十个主要身份的做人的道义。分别以父子,夫妻,兄弟,长幼朋友,君臣等关系论述十种不同身份应该遵从的做人的道理。长幼朋友,主要针对社会而言。

父亲有父亲的本分和义务,儿子有儿子侍奉父亲的恩义;夫妻、兄弟也是如此。家里知道如何按自己的身份做自己该做的,那么,出门在外,对待长辈晚辈,对待朋友,和君臣的关系,也就懂得如何待人处世了。长幼尊卑,指的是按不同的辈分和上下职位的关系,各自遵从自己的本分和义务,来彼此善待对方的道理。卑并非卑贱的意思,而是遵从晚辈和下属该尽到的职责和礼数来做人的意思。

【故事天地】

(一)兄弟情

汉朝有一个叫赵孝的人,表字常平。他和弟弟赵礼非常友爱。

有一年,闹饥荒。一帮贼人占据了宜秋山。一天,贼人把赵礼抢走了,要把他吃掉。赵孝跑到贼窝,说:“赵礼有病,又瘦小,不好吃。我体胖,愿意代礼被吃掉。”赵礼不答应,说:“我被他们所捉获,死了也是命,你有何罪呢?”兄弟俩相抱大哭。贼人被感动了,就放了他们兄弟。
这件事后来被皇帝知道了,就下诏书,让兄弟俩都做了官。

这个故事讲的是兄友弟恭的悌道,哥哥认为保护弟弟,爱护弟弟,是自己的责任,而弟弟,感激哥哥,愿意认命,不连累哥哥,这也是敬爱哥哥的情义。都懂得顾及对方,没有私心,必然打动人心。

(二)刘备三请诸葛亮

三国时代,蜀王刘备为了光复汉室,四处延揽人才。当他听说诸葛亮精通兵法,智慧过人,便带领关羽,张飞前往南阳去请他出山。他们连夜赶到南阳时,诸葛亮正好出远门了,他们只好扫兴而归。

不久,刘备听说诸葛亮回南阳了,心里很高兴,便又带着关羽和张飞,冒着大雪,直奔南阳,再去请诸葛亮。当他们来到诸葛亮门前时,仆人却告诉他们:“先生昨天又出门了。”张飞和关羽因为两次都没有请到诸葛亮而不耐烦,但刘备却不灰心。

过了几天,他们三顾茅庐。仆人告诉他们:“主人正在睡觉。”关羽和张飞要立刻叫醒他,可是刘备不愿意,一直静静地在茅庐外等候。此时正逢三九天,飘着鹅毛大雪,寒风刺骨,三人冻得受不了,关羽和张飞早已不能忍耐了,但刘备还是默不作声地等待着。后来,诸葛亮醒来,听说刘备三人已在外等候多时,他十分感动,连忙请他们进屋,共同商讨国家大事。

刘备对诸葛亮精辟的见解十分佩服,而诸葛亮因感激刘备的诚意和知遇之恩,欣然同意辅佐刘备成就大业。甚至刘备死后,接受托孤,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刘禅,最后过度操劳而死,真是应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是君为尊,却能礼贤下士,仁善待人,爱才之心一片至诚。诸葛亮是臣为卑,受到为君者的尊重和爱护,为感知遇之恩,心甘情愿侍奉君王,忠心回报。这便是上下尊卑体现在君臣之间的做人的典范。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三)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三) wenyi 周三, 08/15/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5日】

【原文】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字词义解释】

(1)训:教导。
(2)蒙:启蒙,这里指初入学读书,接受最初启蒙教育的幼童。
(3)讲究:讲解、探究其中的道理。此指注重教学方法。
(4)详:仔细详尽。
(5)训诂(与古同音):解释字义。指教导读懂古代典籍的字词之意。诂,本身就由言和古字组成,用语言道出古代的字词之意。
(6)句读(与豆同音):断句。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读书时,文句停顿的地方,句意完整的叫“句”;不完整而稍做停顿的叫“读”。
(7)为学:做学问。“为”,做也。
(8)者:此指求学的人。
(9)初:开始,引申为基础的意思。
(10)小学:基础之学,指研究字形、字音、字义的学问。为的是懂得现代人说的古人的语言与语法,好将来能读懂各种文字和书籍,当然主要指古代典籍。
(1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南宋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拿出来单独成书,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译文参考】

凡是教导初入学的幼童,必须特别注重教学的方法。老师要仔细明白地把每一个字的含意讲解清楚,并且教导学童读书时断句的技巧。

因为读书研究学问的人,将来必要研读圣贤古书和各种典籍,所以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能读懂古语文句和文章的基础,先把有关字形、字音、字义以及断句方面的基础学好了,才有能力进一步去研读四书。

【读书笔谈】

《三字经》直到这一课才开始进入我们现代人理解的读书,为何之前讲了十几课才进入主题呢?因为之前是从人性本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善良本性不被蒙蔽而开始的,就是说,为学者,接受教育,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何要读书受教育,读书就是为了本性不被后天环境所蒙蔽,永远以善良之心、以正理活在世间。

所以接着讲父母的教育责任和子女读书学习的本分所在,所以一路讲来,还未等正式提到读何种书籍,就先告诉你接受教育的目的,你将要学习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天地五行,认知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最为基础的是家中的孝悌,与社会人人必须恪守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就是说,将来无论你读了多少书,最终都是为了从各个角度懂得这些道理。这都是为了长大后,能善良理性地进出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与事物,安顺地或者独善其身,或者为国民奉献。

所以懂得了这些道理,才开始进入如何读书,如何开始读书的具体阐述。可惜很多人,只把掌握各种典籍的多少当成骄傲的资本,忘记了读书的根本目的,忘记了按照圣贤书讲的道理去在生活中实践、做人,所以一生仅仅只是知而不识,无法做到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用于实践。也有很多根基很好的人,一生守住良善的人,虽然未曾上过学,或上学不多,却也能悟到很多人生处世的道理,一生非常成功,原因就在这里。

中国宋朝宰相赵普,仅仅读过一本孔子的《论语》,被很多所谓熟读各种典籍的官员看不起,却能治理天下,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也因深谙孔子的学问,凭着小学的低学历成就的成功人生,都值得我们深思。《三字经》首先就告诫了人做学问的根本。让人莫要忘记。因此这本启蒙教材,才配说成是经书。

【故事天地】   断句趣闻

中国的方块文字是全世界最有趣、最美丽的文字,一字一音节,兼具形、音、义,每一笔、每一画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只要了解中国字最初的造字原则,明白它的来龙去脉,即使再难的字,也能过目不忘。

中国字每个字的字形,往往反映出造字的最早意义,也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再从本义引申出相关的意义,叫做“引申义”。我们可以从部首偏旁,也就是一个字的字形去了解一个字的意思和读音;大多数的部首都是文字的意符,字义多半相关;同一偏旁的字,字音多半接近。但是,由于文字的含义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转变,所以必须考究清楚文章中每一句话的意义,才能真正了解文章的文意。

我们现在以“日”部首为例来说明。“日”的甲骨文象太阳的形状;本义是“太阳”。以日为部首的字,大都和太阳有关。例如“旦”这个字,“一”指地上,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就是“旦”。又如“是”,下面的“正”是不偏不斜往一个方向前进,路线正确的意思;上面的“日”在古人心目中是“正”的依据,所以“是”的本义是“正”、“直”,再引申为“正确”的意思,如“是非”、“一无是处”、“实事求是”的“是”,都是这个意思。

除此之外,因为古书上没有标点符号,因此,老师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指导学童如何断句,使他们明白哪几个字是一句,而哪几个字是应该停顿的。把文章各句的停顿处标示出来,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教学。

标点符号是文章中的一部分,妥善适当的运用,可以明确表达文意。一句话因为移动了标点符号,意思便会有很大的差别。让我们来说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出外远游,因为下雨而借住在朋友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吝啬的主人有些不耐烦了,但又不好意思明说,就在纸条上写着:“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希望客人看了能识趣的赶快离开。客人看了,心里明白主人的想法,但他决定和朋友开个玩笑,就拿了笔墨,在“留客天”下加上逗号,在“不”字下加上问号,于是纸条上的字就成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朋友看了非常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这个故事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古代小学打下的是基础。除了明确读书的目的,还要为了进一步正式读懂经典古籍而打下识字断句的基础。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四)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四) wenyi 周四, 08/16/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6日】

【原文】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字词义解释】

(1) 论语:书名。《论语》这部书,共分为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把孔子的格言警句记录下来而编成的。
(2) 者:指《论语》这本书。
(3) 群弟子:众多学生。
(4) 孟子:这里指的是《孟子》一书。孟轲着。
(5)止:为止,只有。
(6)道德:此词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道”是神的理,是人走回神的路,是宇宙的真实。“德”是人的心念符合“神的旨意”、遵循“道的特性”下的行为,体现在世间就是人的真诚品性与善良的行为。
(7)仁义:仁爱正义,宽厚正直。

【译文参考】

《论语》这部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的孔子的善言。
《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著,共有七篇。整本书主要是在谈道德仁义的道理。

【读书笔谈】

上一课,正式提到了书本的教学,要从小学的基础文法的掌握,然后进入四书的学习。所以这一课自然提及四书里的头两本——《论语》和《孟子》。其余两本是《大学》和《中庸》,《论语》被视为儒学典籍之首,虽然只有二十篇,是记录孔子教导弟子们的言论,却成为儒学的基本纲领,后世弟子们无论出了多少典籍 ,涉及的根本思想都来自孔子。如果非要打个比方,就如同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一样。你可以有各种分支,各种流派,各种专门的领域的详尽的研究,但是指导思想都来自《论语》。

不仅如此,《论语》其实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书,今天的人说看不懂,主要是没读过,想到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典,都误解是高不可攀的书籍。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成长,生活中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烦恼大致都一样,哪个国家和哪个时代,问题出现时,大同小异,何况,这些言语,都是孔子与弟子们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学生有疑问时的问答。跟现代人并无太大区别。不过都是人,人遇到的问题,大同小异,所以,才能打动不同时代的人心,才能成为人世间,做人时的指导。如果,人都听不懂,孔子也没有必要去教导人,教导百姓,他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做一个好人吗?进而更加正直的君子吗?

而且他宣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就是希望教育所有的百姓吗,当然包括为政者。他绝对不会传授听不懂的东西。无论是谁,无论什么身份,也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为官为政,只要是人这个层面的问题,你只要去读,都能用于实践,马上就能得到非常实用的指导。

甚至,后世的人偏离了孔子根本的思想,而进行各个流派的学术上的争论时,大家也都会回到《论语》,从新体会根本所在。就如同法律,制定了很多具体的分类,分类下又有更加详尽的解释和条目,可是,时间长了,人心有私,具体的法甚至出现违背宪法精神的东西,其道理是一样的。

别看《论语》只有短短的二十篇,从做学问的意义、方法如“学而篇”,到人在世上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为政,比如“为政篇”,只要是做人方面的教导,都几乎涉及到了。

在日本,百年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讲究信义的职业伦理的价值观,都是在儒学的指导下完成的,尤其是《论语》,被“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涩泽荣一,这位建立了500家会社的资本家巨人毕生运用,一言一语都可以直接用于指导经营和人生。 所以自古会受到君王的重视,用于为政的指导。 决不能说,古代帝王运用了儒学治国,儒学就是“封建礼教”,日本资本家运用了儒学指导商业,就是资本礼教。 只能说,不同的人都可以运用《论语》的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和事业。 谁用谁受益。 讲的是最通俗易懂的为人的道理。

很多人因为这几十年的中共批判,从而认为儒学是所谓封建礼教。连读都未曾读过,那是非常可悲的。丢弃了自己的传统,等于丢掉自己的灵魂和傲人的智慧。

儒学又被说成孔孟之道,所以《论语》后,就是孟子的教导,他把孔子强调的仁义之本,进行更加详尽集中的论述。也可视作儒学纲领之一。

因此,读《三字经》,每个人,都会知道怎样循序渐进地学习儒家学问,成为儒者。其实一点也不难。

【故事天地】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孔子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但孔子很喜欢读书,也喜爱学习礼制。

三十岁以后,孔子便开始从事教育英才的工作。由于当时的教育并不普及,除了王孙贵族外,一般平民没有机会和能力接受教育。为此孔子首倡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广收学生,成为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也使得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孜孜不倦的教育下,他的学生都能勤学向上,而民族文化也得以传承并加以发扬光大。

孔子看到当时社会上有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政治上也缺乏道义。为了服务社会,为百姓谋福利,他决心以仁慈感化人民,用礼仪教导人民。果然,鲁国国政大治,社会道德回升,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鲁国也因此愈来愈强盛。

不过,后来鲁国的国王鲁定公迷恋女色,荒废国政。孔子失望地辞去官职,带着学生周游卫国、晋国、宋国、陈国、楚国等国,去推行他的仁政。可惜每到一处,并没有受到重用。

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自此他再也不管政事了,全心投入教育学生的工作。孔子的学生大约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七十二位成为贤能之士,他们传播孔子思想,于是后人称他们为儒家。《论语》这部书就是孔子的学生们记载孔子平时的一些做人的教导和言论,内容简洁,含义深远。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五)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五) wenyi 周五, 08/17/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7日】

【原文】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字词义解释】

(1)作:写作。
(2)中庸:《礼记》篇名,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所作。
(3)子思: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名伋,子思是他的字。受业于曾子门下。后世尊为述圣。
(4)笔:执笔所写。用作动词。
(5)偏:不正。不偏:不偏离正中,要居中,走正道。
(6)易:更动,改变。
(7)大学:《礼记》中的篇名,相传是孔子学生曾参所作。
(8)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事亲至孝,传孔子之学,后世尊为宗圣。
(9)自:从。
(10)修齐:修身、齐家的简称。
(11)平治:治国、平天下的简称。本为“治平”,因协韵而改为“平治”。

【译文参考】

写作《中庸》的,是子思的手笔。书名的“中”是要人不偏斜、行中道的意思, “庸”是要人保持平常心,才能恒久不变保持中正的意思。

写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子,书中内容叙述了从修身、齐家开始,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读书笔谈】

上一课,讲完儒家四书的前两本《论语》、《孟子》之后,就是这一课的《大学》和《中庸》,按照四书的顺序,让孩子们懂得读书后,首先要读的就是这四本典籍,尤其是前两本,懂得孔子和孟子的君子之道,才能继续学习《大学》和《中庸》。

《大学》以孔子的君子之道为基点,也就是以修身为根本,重点论述,成为君子之后,如何以仁德治理国家的道理。那么君子究竟如何理解?其实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在《论语》的开篇第一章《学而第一》就提到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也就是说,孔子的弟子们在记录和整理孔子的言论时,把孔子认为的君子的修养,首先写到第一篇的开篇这个位置。为的是表明,孔子教育人,目的就是为了把人教育成君子的修养。因为孔子的《论语》,大多是弟子问孔子回答的语录形式成书的,在整理时,孔子的弟子,必然不会随便整理,一定是沿着主题来分类的。所以第一篇就提到君子的修养,是不生气(不愠,就是不生气),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没有自己高明,也不生气,要懂得体谅和宽容。这就是君子的品德修养。处处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看看我们今天的人,如果发现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者没有自己聪明懂得多,就非常生气,甚至看不起别人,冷眼看待,这样的人,实在太普遍了,绝对不是君子,不是君子,不要说治理国家天下,就连管理自己的家庭,都会怨声不绝,离婚频频。因为管理人,就要关心体谅人,就要问寒问暖,一个时时高傲无比,动不动就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人,一不如自己意愿,就立马生气,不理睬别人的人,如何能善待自己以外的人呢。估计是孩子妻子都不会信服。所以,修身成为君子,是孔子一生教导弟子们的重点。说白了,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做人的标准。在《论语》里,孔子的言语,都讲到了。或者说都涵盖了。

所以,孔子的弟子曾子,就根据君子的修为,整理出《大学》,具体讲了治国的君子,应该如何做的道理。也就是说,以君子之德,如何指导治国的学问。实现德化天下的理想,其实就是孔子的理想。

至于《中庸》,来自道家的智慧,不管做什么,都不能走偏,比如善待别人,过犹不及,过了,就会变成姑息养奸,在家就会溺爱孩子,又比如,健康的概念,偏重某种食物,就会营养不平衡。好的食物也因吃得过多,变成害人的东西。所以,中庸是属于智慧的处理事情的一个方法和概念,就是不走极端,保持平衡中正。孔子虽然没有重点论述中庸之道,但是也在《论语》中讲到过犹不及的道理,所以说,无论是《中庸》还是《大学》,都是根据孔子的教导,更加具体地就某方面的学问进一步详细论述而成的理论。

这四本书学好了,不管是独善其身,还是平天下,都会相当从容而智慧了。日本人读《三字经》的感受,认为《三字经》,是孩子版本或者说百姓版本的通俗易懂的《论语》。将孔子的学说,以三字一句的形式,让普通人都能轻易领会和读懂。很值得儒学入门的现代人阅读。

【故事天地】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地说:“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自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饰得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拥有渊博学问的人。”

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孔子说:“鲤啊,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他就会显的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富于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和人格典范,是普通人行为的标准和榜样。但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的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六)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六) wenyi 周六, 08/18/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8日】

【原文】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字词义解释】

(1)孝经:书名。记载孔子和曾子有关孝道的书,并说明圣王以孝道治天下的道理。
(2)通:通晓明白。
(3)熟:熟悉。
(4)如:像。
(5)六经:六本经书,此处是指《诗》、《书》、《易》、《周礼》、《礼记》、《春秋》这六本经书。
(6)始:才。
(7)诗书易:分别指《诗经》、《尚书》、《易经》三本书。
(8)礼春秋:分别指《礼记》、《春秋》。
(9)号:号称。
(10)讲求:讲究探求。

【译文参考】

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也彻底读明白了,才可以开始阅读《诗》、《书》、《易》、《礼记》、《春秋》、《乐》这六本经书。
《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该好好的研究、探求其中的道理。

【读书笔谈】

孔子认为,孝道是仁义之本,所以,四书,孝经,这五本书都学习之后,才能学习六经。为何会是这样的规定呢?

其实四书是基础宗旨和纲要,更确切地说,是做人的要领,尤其是四书之首的《论语》,涵盖了其他三本的含义。为纲要中的纲要。其他三本皆有所侧重,比如《大学》侧重治国之德,中庸,是平衡之法,就是处理事情不走极端。有了仁义道德和平衡之法这个基础,再学习其他典籍,才能理解形式和技艺的根本。换句话说,孔子教育学生,为的是培养君子,然后以君子的德行治理国家,德化百姓。造福社会。所以,孔子才把先秦上古,也就是孔子自己出生前就已经存在的上古文献和典籍整理出来,形成六经。这些经书,本就存在,非孔子所写,而是孔子整理的。其实,孔子母亲一族,是儒人,就是周朝负责祭礼和教育贵族子弟的教官。孔子整理上古文书后,才形成儒家。所以儒家一派,其实就是负责传承古代治国和做人学问的教育者。所以里头有道家的东西不足为奇。

那么整理这些书,原先是为何而用的呢?就是教育王室贵族子弟的教材。通过教育,懂得治理国家的所必须懂得的制度,礼仪,文书写法,历史记述,国策制定的章法等等,这些,其实是为官的职务知识和基本修养。所以也有称作六艺的。重在具体形式和技艺的记述。也可看成是今天的专业知识。

据说孔子以前的贵族子弟,学习的六艺,不完全一样,那时战争频繁,贵族为官,除了要懂礼,乐,还要懂射箭、驾车、古代的政令文书的写法和数学,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专业技艺。通俗地说,你不懂文字和文书的写法,无法起草诏令,处理政事,记录历史,记录国家祭祀时的活动,你不懂礼乐,就不懂接待外宾的礼节,君臣的礼节,祭祀和各种活动的礼仪、乐章。无法处理各种政务。此外还要习武,可谓文武全才。到了孔子时,孔子更加注重形式外的内在的含义。所以有所调整和变化。

简单的理解,四书就是仁义之道,六经只留下人能掌握和运用的那部分相当于现代人所谓的专业技能,属于才的部分。之所以先读四书和孝经,就是要以德来驾驭才艺。完成孔子的以君子之道,治理国家的理想。

其实,《诗经》就是诗三百,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是周朝各国配合不同乐曲的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风土民谣,雅颂是王室的祭歌和颂歌。

《尚书》,即上古文献。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政治文件。《尚书》从内容上可分为祭祀类和战争类,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

《礼》,又称《周礼》,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所谓礼,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各自拥有的礼遇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封诸侯、五服制;爵位、官制和吉、凶等礼。

《易经》讲阴阳占卜,可通天地人的规律,是治国者以天道治国的智慧。

《春秋》是鲁国的国史,先秦把史书称作春秋。

《乐》则已经失传。

【故事天地】

历史故事:孝德感召

这是一篇孝心感召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中。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百善孝为先”,王祥的至诚孝心也使他得到了后福,体现出“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善有善报”的传统理念。

王祥,晋朝琅邪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县),字休征,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人。

王祥天性纯孝。生母早年去世,继母朱氏,心怀偏私,讨厌憎恨王祥,常常以小事为借口鞭打他,又经常在他父亲面前捏造是非诬陷王祥,因此他的父亲逐渐的也不喜欢他了,让他每天清扫牛房,做各种粗重下贱的工作,王祥丝毫没有怨色,更加谨慎孝顺。

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汤药一定要亲口尝,恭敬侍候。继母想吃新鲜鱼,这时天寒下雪,河水冰冻,王祥为母生命,不顾严寒,到河中解下衣服,卧冰求鲤,苍天不负苦心人,冰块裂开,跳出一双鲤鱼,他拣起来拿回家。乡里的人们都惊叹,认为是孝心所致。从此孝行盛传于世。

蜀汉末年,父亲已故,遭逢世乱,王祥保护继母,提携幼弟王览,逃难避居庐江,隐居三十年,州郡征召为官,王祥以亲老弟幼,辞不应命。直到继母去世,尽礼守丧事。徐州刺史吕虔赏识他的孝德,征召为刺史佐吏,固辞不受。他的弟弟王览就劝他,并为他准备车牛,王祥才应召赴任。当时盗寇横行,王祥带领兵士平定,遂使徐州境内的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人们安居乐业。当时人们称颂道:“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后来王祥累迁为太保(三公之一),加封睢陵公,享年八十五岁,生有五子,富贵寿考,满门吉庆。时人都认为是孝行感召。

中国文化对孝道极为重视,所以有二十四孝的故事,人们即使没读书,也都熟知这些故事。所以文革前,中国人彬彬有礼,孩子们非常懂得礼仪,对待父母长辈恭敬和顺,规规矩矩,懂得感恩谦让,被誉为礼仪之邦。

孔子弟子有子在《论语》的开头就讲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以儒家,非常重孝道,认为在家能孝敬父母,是成为君子的基本修为。是仁德的根本。做到这一点,才能治理国家。其实这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上古帝王舜帝留下的传统。被儒家继承和发扬。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七)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七) wenyi 周日, 08/19/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19日】

【原文】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字词义解释】

(1)连山:书名。相传是伏羲氏所作,一说是夏代的筮书。此书以艮卦为首,艮象征山,所以名为《连山》。已失传。
(2)归藏:书名。相传是黄帝所作,一说是商代的筮书。此书以坤卦为首,坤象征地,地是万物归藏的所在,所以称为《归藏》。已失传。
(3)周易:书名。“易”是变化的意思。《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也就是说周文王推演伏羲先天八卦为后天八卦,即现在所称的《周易》。可用来占筮。
(4)三易:指的是《连山》、《归藏》及《周易》这三本书。
(5)详:详细完备。
(6)典谟:《尚书》的篇章模式。“典”是记载帝王事迹的文献,如《尧典》;“谟”是记述君臣商议的言辞,如《皋陶谟》。
(7)训诰:《尚书》的篇章模式。“训”是指教诲的言辞,如《伊训》;“诰”是指告诫或慰勉的文书,如《康诰》。
(8)誓命:《尚书》的篇章模式。“誓”是指宣誓的言辞,如《甘誓》;“命”是指君王的诏令,如《顾命》。
(9)书:指的是《尚书》。
(10)奥:奥妙精深。

【译文参考】

《连山》、《归藏》及《周易》,这三本书合称“三易”。 “三易”是用“卦”的形式详细说明宇宙万事万物变化的道理,与人如何安身立命的书籍。
有典、谟,有训、诰,还有誓、命,这六种尚书的篇章模式,就是《尚书》最精华奥妙的道理所在。

【读书笔谈】

上一课,提到了儒家必读的四书六经,这一课,开始重点讲到六经中的《易经》和《书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讲解六经的顺序。显然是把《易经》摆到了首位,即六经之首的地位。为何呢?易经不是道家学说吗?为何将它摆到首位?

其实,上一课,已经说过,孔子之前,没有儒家一派的说法,孔子之前的儒家之人,其实世代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和国家的重大祭祀活动。是上古文化的整理者、继承者和教育者。所以,他们精通上古文化,孔子也就继承了儒家一族的使命。实际上是从新整理了古代的文化和教育典籍。

中华民族被称作炎黄子孙,也就是神农和黄帝的子孙。 神农尝百草,辨别出治病的草药和毒药。黄帝著述后世中医鼻祖《黄帝内经》,成为几千年医术的宝典,其基本医理就是易经的阴阳之理。认为人体是小宇宙,要健康长寿,必须遵循自然之道,一切事物皆由阴阳组成,阴阳调和,平衡,则万物生机勃勃,人体阴阳平衡,也就无病;阴阳失衡,天灾人祸,人体内部也同样,失衡则会生病。首重养生,次为治病,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是一切病理的基本和治病要达到的目的。所以,中国的古老文化,从医术,烹饪到治国,都是一个道理,来源于上古帝王的修道文化。都离不开易经的道理。

而伏羲是中华人类始祖,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首,易经的鼻祖,是开创华夏古老神传文化的上古帝王。通宇宙天地之理。留下《连山》这本最古老的易经辅助后世帝王治理天下百姓。因此,是治国要典,不可不知。

通过对易经的学习,可以把握天地万事万物的变化之道,也可以懂得如何安身立命,对于治国者,为官者,都是首先要了解的知识和道理。所以易经成为六经之首。

接着便是书经,也就是《尚书》,必须懂得这些文书的模式,掌握其运用的奥妙,才能辅助帝王、国君治理天下和国家,比如起草诏令,制定国策、记述史书,哪一件政事不需要文书的记录和运用呢?各种政事所需要的文章体裁,运用的奥妙,都要学会,才能辅佐政事,管理百姓。

说白了,儒家的教育,就是继承道家的古老学问,培养精于治国的人才,而孔子,正是秉承古老的智慧,把君子的德行提到首要,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极力要归正败坏了的道德,所以周游列国,宣扬君子治国之道,实际是复兴古老帝王的传统。他要不分富贵身份地招收弟子,兴办教育,培养真正的君子,以期待德化天下,百姓无忧,天下太平。这才是孔子教育的目的。

【故事天地】 秀才的两个梦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他在下雨的天气,戴了斗笠外还加打伞。

这两个梦也许有些深意,秀才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说明原委后,店老板乐了:“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

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的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可见,同样的天象每个人的解读是不同的,没有真正的道行,是读不懂易经的,必须是修道者的层次,才能运用自如。但是达到这个层次,也不会随便运用来干涉人的命运,而是顺天意而行。

古人懂得天机是不能泄露的,每个人就是在真真假假中靠着自己的悟性来走自己的路。古人既懂得天意不可违,但是也懂得天机不可泄露。运用易经的时候,奉行的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所以,既运用天象断吉凶,也始终处在迷中,人会根据自己的领悟来处理,不管推断对与错,只要抱着做而不求,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就好,所以,秀才的选择是对的,在无法断定真相的时候,只管做好人该做的,就行了。更重要的是问心无愧,结果不必在意。

既然善恶有报,人命天定,那也就意味着,天定的人命祸福都根据人自己的善恶行为而被决定的。所以,尽人事,听天命,多积德,才是根本,不必太过执着和担心自己的得失荣辱。

也正因此,儒家不太涉及高层的修道,而只讲了人这个层次的理,只要做人仁德,就会积德,就会有善报,命运自然会好转,因为这是改变天定祸福命运的唯一办法。所以,孔子只讲如何做人,做高尚的人。把这个摆在首位。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八)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八) wenyi 周一, 08/20/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0日】

【原文】

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字词义解释】

(1)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
(2)周礼:书名。周公着。记载古代政府各部门的职官制度。故又名周官。
(3)着:撰写叙述。
(4)六官:周朝的六种官制。它们是:(一)天官蒙宰,(二)地官司徒,(三)春官宗伯,(四)夏官司马,(五)秋官司寇,(六)冬官司空。
(5)存:存有、存在。
(6)治体:治理国家的体制。
(7)大小戴:指西汉的学者戴德与戴圣。二人是叔侄关系,有“大戴”、“小戴”之称。
(8)注:解释。
(9)述:阐述。
(10)圣言:圣贤的言论。
(11)礼乐:各种礼仪与配合典礼的音乐与制度。
(12)备:完备。

【译文参考】

周公撰写了《周礼》这本书,记载了周朝的六种官制,保存了治理国家的体制。

西汉的学者戴德和戴圣,分别注释了《礼记》这本书,书中阐述圣贤的言论,以及各种有关礼乐的典仪制度,相当完备。

【读书笔谈】

周公之所以撰写六官的礼制,无非就是要君臣上下都谨守自己的身份职责,不要做出逾越礼制的行为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管理国家的一套官员体制。孩子们可以从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来理解。

比如,班级的同学或干部分工不同,有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等等,大家各尽其责,统一听从班长的协调。班长就像国家的君王,各个组长或者委员,就像各级官员,都要做好各自的工作,整个班级的事物才能管理好。如果没有管理上的规定和处理事情的规矩,没有做好本分的事,或者互相干扰,出现矛盾,那么这个班级就会乱套了。定好的事情无法下达,出现的问题,无法上传,班级如同一盘散沙,风气会如何,可想而知。

正如以前所说,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希望德化天下,他的教育,最后就是希望培养出君子,让君子来管理国家,让自己的弟子能拥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以高尚的道德为百姓谋福利,让天下太平。因此,几千年来,儒家的教育,是站在为国为民忧心,以仁爱关怀天下的角度来培养人才的。所以,必然涉及到国家体制的学习。周礼和礼记,是必学典籍,否则光有救国救民之心,而无六经之才——这些将来管理国家必须具备的学识,就无法具体承担官员的职务。

所以通晓《易经》和《尚书》后,还要懂得管理体制,通晓各种典仪和礼乐。这样一来,各自的本分和享有的礼遇清清楚楚,赏罚有据,进退有礼,次序井然。就连为君者,国王自己,婚丧用度,皆有规定,为君者也不敢肆意妄为。

正因如此,中国的士大夫,以天下民生为己任,为民请命,责无旁贷,敢于纠正君王的过失。敢于真实记录君王的言行。留下千古骂名是历代帝王最为害怕的,因为一切有根有据,有祖先治国礼仪制度在,谁都不敢为所欲为。中共之所以对知识分子大开杀戒,之后毁掉所有文物和典籍,彻底文化大革命,为的就是让后人失去这些基本的认识,它便可以为所欲为,进行流氓土匪式的霸权,将所有人的声音通通关闭。让人变成不敢讨论政策得失,不敢纠正国是的小人。

三字经的深度,到此依稀可见。谁读了三字经,都会升起治国救民的壮志,深思自己的责任和人生价值,会自发地想要跟随圣贤的脚步,变成真正的君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字经,是一本启蒙人生志向的书,启蒙为何学习的书,以及如何学习该学习什么的书。

我们中国人,在古代,只要受过儒学的教育,都会升起将来成为君子的志向,所以,他们不会将钱财看重,将变节视为极大的耻辱。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何等宽广高尚的胸襟。学习不是为荣华富贵,也不是为风花雪夜,而是为国为民奉献自我。如今人们羡慕日本,其实日本的忠义诚信等伦理观,就是儒家理念在日本的一点点继承和表现。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好,是不可思议的,是曾被全世界公认和仰慕的。

所以,三字经学完,孩子们便会立志,便会关心天下百姓,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君臣之道的学习,是以王道治国的启蒙,是正统帝王学的开始。

所以,若要展开系统了解这些经书,就要接受进一步的学习,启蒙阶段,必然只是需要知道有这些经书,以及学习这些经书的目的和作用即可。但是意义非凡。

【故事天地】 曾子易箦

曾子重病躺在床上,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下,儿子曾元、曾申坐在床脚。坐在角落的童子拿着蜡烛。

童子无意中发现曾子身下是一张华美而圆润,只有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便脱口称赞,子春忙制止他不要讲下去。曾子听见后,惊惧地说:“啊!” “是的。那是季孙赐给我的。我一直没换。元,扶我起来换竹席。”

曾元答道:“您的病很严重,不能挪动您的身体。等天亮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童子。君子以德爱人,小人用姑息迁就来爱人。我还有什么可求的? 我能得正道而死,已足够了。”

于是,他们赶紧换掉席子。换完席子,曾子尚未安稳地躺下就逝去了。这就是“曾子易箦”的故事。(《礼记.檀弓上》)

从这故事,人们就会真正懂得,儒家对君子的理解是节操胜过生命,所谓舍生取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儒生将仁义看得很重,不会为了金钱地位和生命将自己做人的原则更改。而且我们也理解了,什么叫以德爱人,对君王劝谏,给以忠告,才是爱君王,才是真正的忠心,只有小人,才会投其所好,或者迁就姑息。抱有私心。

那么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君子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给朋友忠告才是真正的仁爱。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含义。讲的是干净的德行,不带私欲的关系。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九)

《三字经》读书笔谈(十九) wenyi 周二, 08/21/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1日】

【原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字词义解释】

(1)国风:《诗经》体裁之一。指周代诸侯国的民间歌谣。共160篇,分为15国。大抵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民歌。
(2)雅:《诗经》体裁之一,分为《大雅》、《小雅》。《大雅》是诸侯朝见天子时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时的诗歌。
(3)颂:《诗经》体裁之一,是祭祀宗庙的诗歌,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类。
(4)号:号称。
(5)四诗:诗经的四种体裁。
(6)讽咏:朗诵与吟唱。
(7)既:已经。
(8)亡:失。
(9)春秋:书名,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纂而成,记载了鲁国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为中国较早的编年史。其文字简短,多含褒贬,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10)作:产生。

【译文参考】

《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诗经》的四种体裁),应当时常朗诵与吟唱。

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逐渐被人遗忘,于是孔子就编著了《春秋》,这部书中有褒有贬,善恶分明。

【读书笔谈】

这一课,很明显,讲到了儒家六经中的《诗经》和《春秋》这两部经典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编撰《诗经》并让弟子学习,为的是教育弟子拥有在社会立足以及治国为政的才能。无论是社会交往,还是出仕为官,甚至是持家,都要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意,自己的意愿或者志向,所谓诗以言志。人在世间,活着,必要有所作为,立志方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志愿常常合在一起,志也就是内心所愿,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直接抒发心意,流露的是真性情,不造作,不虚假。因此孔子让人从读诗中陶冶性情,明了自己的志向,明了各诸侯国的人心所愿,真实地面对人的心志。

为何懂得人的心志,方能在社会立足,方能懂得如何说话、如何著书立言呢?方能治国呢?孔子说诗经: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可是出自《论语》的为政篇,就是说,教弟子如何治理国政的教导。这句话是说,诗经三百篇,抒发的都是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意愿和想法,没有淫邪的东西。可见,没有淫邪,真挚的意愿是治国和做人的首要。孔子志向在于复兴周礼和王道。而周礼之本在于直,就是不做假的真意。所以他又说学诗,“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也就是说,学习诗经,可以情志兴起,表达意志,情感,但要有度,所以立于礼,有节制地表达,方可以让人接受,方可以行得通。 总之学诗经,可以兴起人的高尚情志,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处世的修养开始于学习《诗经》。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真实意志是什么都不敢直言,如果连百姓的心愿和情感,也就是民心为何,都不知道,不正视,不能首先做到“真”,那么你就无法打动人心,无法了解国民的心,治国就更加无法谈及。

因此,读诗经,可兴起志向,可观民风,甚至可以学习如何表达的技巧,即使是技巧,也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心意给对方,目的还是为了在社会立身,在治国上有明确的方向和想法,以便处理政事,可平民怨,导正气。因此,周朝置采诗之官,“观风俗、正得失”。可见孔子让弟子学诗经,不是为了文学欣赏为主,而是辨别心志,求的是真性情,是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是真正有礼的人。才能治国务实,不沽名钓誉,真正地处理国政,为民请命。

至于《春秋》,是直接以历史的笔触,整理历史,孔子整理鲁国的编年史,是因为他意识到,历史的教训对于后人,有多么重要,孔子是鲁国人,当然整理的是鲁国的历史,春秋是先秦对历史的叫法,由于孔子著述鲁国的春秋,后人便把这部书的笔法,也就是写法,当作了范本。著述历史,根据孔子的目的,是明治国的教训,给后人留下经验和智慧,明白世道兴衰的规律,让后代的君王和臣子,都要以史为鉴。可以说,春秋笔法的褒贬,这种写法,评论人物和政事的得失、善恶,都是为了后世吸取教训。这就是读历史的目的,也是孔子写历史,叫弟子读历史,读春秋的原因。所以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读历史。

但是今天的现代教育,读历史不知所用,为的只是炫耀自己懂得知识很多而已,或者为求高分而已。不能积极地读历史,也不知如何运用于现实人生,这就是学生不爱读书学习的原因。没有志向,没有历史参照,不知学以致用,导致没有目的地接受各种信息。很多学生为此逃学,或者觉得学习很累,不是乐趣。原因就在于此。没有志向和学习目的的大量灌输,是现代教育最大的问题。

【故事天地】 问一得三

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国的国君派人送来一条鲤鱼,所以孔子给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意思是鲁伯送的鱼。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陈亢问伯鱼:“你父亲有没有特别传授给你什么?”伯鱼说:“没有啊。一次他一个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经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人心,不懂民意,就没有独立的思考,无法说出有意义的言论。’我就回去学诗。一次他又一个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经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就回去学礼,就听过这两次。”陈亢回去高兴的说:“我今天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三方面的收获:知道了诗的作用,知道了礼的作用,也知道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很多人把孔子说的“不学诗,无以言”,理解成讲话的技巧,其实不然,无论多有技巧,君子的志向为的是治理出和平安定的盛世,对百姓的生活,心愿,苦痛,都要关注,才能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想出良策,即使是面对家庭,也是一样,诗歌能最好地直接倾述心志和情感,古人重视诗歌,不仅仅为了文学欣赏,关键在于“言志”,能直接看到人心中的情感和志向。当然同时诗歌的用语,非常优美,学了自然就会运用,还能表达的十分到位。这就是后世关注的技巧。这个技巧是自然获得的,不能本末倒置。

孔子让儿子读诗学礼为的是“发乎情”,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意志明晰,但同时还要“止乎礼”。有真情需要表达,但却不可做过头,要掌握分寸,合情还要合义理,而人的礼就能起到节制的作用。合礼基本上就会合理,才能让人接受,才能起到效果发挥作用,否则,就会伤人或者让人反感,抵触,把事情办坏。那就无法立足社会,得不到接纳承认。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 wenyi 周三, 08/22/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2日】

【原文】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字词义解释】

(1)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简称“三传”。者:语助词。
(2)公羊:《公羊传》的简称。早先是战国时公羊高所撰,到汉景帝时再由公羊寿与胡毋生写定。此书以问答形式来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
(3)左氏:指《左传》,也叫《左氏春秋》。春秋时鲁太史左丘明所撰。以叙事为主,着重在以史事来证实《春秋》。
(4)谷梁:指《谷梁传》,战国时谷梁赤所撰。
(5)经:古代的图书目录有经、史、子、集四部的分类。这里指儒家典籍。
(6)既:已经。
(7)方:才、开始。
(8)子:古代图书分类经、史、子、集四部的子部。这里指诸子百家的书籍。
(10)撮:摘录。
(11)其:诸子百家的书籍。
(12)要:重点。
(13)记:记住。

【译文参考】

给《春秋》作解释的有合称“三传”的书,分别是战国时公羊高的《公羊传》、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的《左传》、战国时谷梁赤的《谷梁传》。
儒家典籍都通晓了之后,才开始读诸子百家的书,对各家的书要摘录重点,记住其中的事例。

【读书笔谈】

这一课,除了告诉孩子还有专门为了了解《春秋》这部经典的内容、作用和意义而写作的“三传”外,主要是让孩子知道,学习完儒家经典后,还会接触诸子百家的书籍,进行一定的学习。因此这里很关键的两句话,就是“经既明,方读子”。

为何这句话重要呢?其实这是告诉学生,儒家经典基本上是属于道德的教育,即使学习历史的《春秋》、为官必须懂得的各种文章写法和意义的《尚书》、通晓天地自然万物之理的《易经》、了解民心社会和真情、用以明志的《诗经》,以及学习《周礼》了解朝廷和百官的礼仪制度,都是为了实现儒生匡扶天下,德化天下,为民请命等治理国家、使得天下太平的理想。是出自无私的为国为民的思想和责任而读书学习,以道德品性的修养为重。是为人的基础。这基础没打好,不能学习诸子百家。

那为何如此呢?诸子百家如果通俗地说,是各种方法论,基本上就是处理具体问题时的措施。如《韩非子》,现代人研究它,多是为了获得攻读人心的技巧,可以说是高明的解读人心理并加以利用达到自己目的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对待上司,如何劝服上司,如何投其所好,顺着对方执着的名利情来说话,并把它运用到现代的公司人际关系上。又比如《孙子》这部兵法,更是可以运用到商场的竞争。各种具体方法的应对,分析得很透彻,几乎很快就能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所以现代人觉得很实用,往往很多人都在研究和学习,但是儒家经典却没人愿意读。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诸子百家,几乎可以说是各种计谋技巧的聚会,但是就如同一把刀,用在什么地方,出自何种目的,却决定了这个方法给人带来好坏的不同结果。

一个好人用它,会用在利国利民的地方,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却会用它们祸国殃民,为达到私利不择手段。孔子把这种懂得技巧却道德败坏的人叫做小人。小人是不能读这些书的。只有君子品德的人,才能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用来经国救民。所以必须先读儒家经典,懂得君子的品德,拥有君子的志向,才能学习这些书。走上以德驭才的道路。所以,儒家,并不排斥诸子百家,只是善加使用,管理国家时遇到具体问题,刑法的运用可以参照法家的,但是要慎重,不能严刑峻法,一切以照顾好百姓为原点。用兵,就参照兵法,等等,可以有个借鉴,有具体的方法和实例作为参考,很实用。但是绝对不能用在害人的地方。所以,读这些书,只要读出关键的要点,记住那些典型的实例,就可以了。

【故事天地】

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代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会有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连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的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这个故事也告诉人,孔子认为道家的东西,更加高深,自己不过整理了道家做人那部分文化,可以理解的部分,变成儒家的经典传给人。实际上孔子也承认比起道家修道,自己懂得的,实在太少。所以,一直不停地学习。

半部论语

赵普,原先是赵匡胤手下的推官。西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统一了全国,做了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宋太宗时,赵普仍然是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学识浅,所读之书只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当宰相不恰当。

有一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后来赵普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论语》二十篇。

“半部论语”是强调儒家思想的精深。 可以正确妥善地运用人才,平定和管理天下。绝非其它诸子百家各种具体的小才可以相提并论的。当然有的书籍,像兵法,有更加高深的内涵,但是并没有揭示给普通人,不修炼的人也看不出来,这个就另当别论了。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一)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一) wenyi 周四, 08/2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3日】

【原文】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字词义解释】

子:古代称有学问、道德或地位的人为“子”。此处指五子所著的书。
荀:荀子,战国时赵人荀况。作《荀子》上、下二篇。
扬:扬子,西汉的扬雄。作《太玄经》、《法言》二书。
文中子:隋代的王通。作《元经》、《中说》二书。
老:老子,道家始祖李耳。作《道德经》。
庄:庄子,战国时庄周。
经:经书,我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第一部。
子:子书,我国古代图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的第三部。
通:明白、了解。
读:研究。
诸:众多、各个。
史:史书。
考:考证。
世系:帝王,贵族世代相传的系统。
知:知道、明白。
终:衰亡。
始:兴起。

【译文参考】

在古代有五本重要的子书,分别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这五人的著作(《荀子》、《法言》、《中说》、《老子》、《庄子》)。

明白了经书和子书后,就可以研究各种的史书,从中考证各朝代相传的顺序,以便知道他们兴起和衰亡的道理。

【读书笔谈】

上一课说“经既明,方读子”,到了这一课,又说,“经子通,读诸史”可见古人在儿童启蒙教材里,就把如何做学问的方法、目的,告知孩子了,即使是大人,按照这个顺序,也能自学成才了。 有了经书习得的道德品行,再参考诸子各家学说处世治世的思想与策略,就基本上有了正确而灵活的对事物的见解了。

有了正确的对世间一切事物的见解,为的就是博古通今,获得治理国家和做人的各种教训和经验。目的还是为了天下太平,家和国顺。所以古人研读历史,是为了以经书的正见看历史,从中获得智慧,指导人生处世,指导人生取舍,为自己立志和实现抱负作为宝贵的借鉴和教训。这就是古人做学问的目的和方法。所以古人做学问读史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读懂了经书和史书,碰到难题,就有参照,当你能活用古人的历史和经验,活用孔子等先贤的教导来选择和判断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的对错,进行决断,度过难关,或者避开危机,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以史为镜的典范自古数帝王,所以帝王没有不读历史的,也没有不请大儒为师的,唐太宗就是典范。

再举《红楼梦》里薛宝钗和探春替代王熙凤管家,为节俭家用,进行改革的故事。

薛宝钗因为自幼读书,家中也是皇商,懂得把大观园的花圃承包给管事的妈妈们,激发她们的积极性,不仅不用花钱请外人专门管理这些花草树木,还能出卖花草果木,所得上交后,还是一笔收入,也就是说不用花钱雇人管理花园,还反倒有收入,妈妈们也很积极,因为除去要上交公用的,就是个人自己的收入了。所以进行了承包制。这个办法,看起来是不是现在也在用呢,没错,古人早就知道。因此博古就能通今。

并且,薛宝钗,在论述这个办法的时候,还和同样受过教育的探春边说商业管理的办法,边讨论孔孟之道,意思是赚钱固然重要,但是要考虑妈妈们一年辛劳,不要只顾看到有收入,就忘记了她们的付出,大致象征性地上交一些收入就可以了,不要见了钱就忘了义,被金钱蒙蔽了良心,不考虑下人们的生活。所以薛宝钗管家非常仁道大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连女子持家,都懂得运用孔子的见解和教导来处理。否则,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体谅别人,也就没有威望能服众。管理学离不开孔子的教导。

然而现代教育,最缺乏的就是不知道为何接受教育,把传授技能和现代见闻摆在第一位,致使很多孩子茫然不知学习的目的。不知道为何学习历史,记住一大堆年代,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过是为了成绩和分数,为了将来上好的大学。好进入好的会社公司,有个好的收入。至于如何看历史,如何运用历史为今天所用,人为何活着,如何立志,为何要立志,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都全然不知,这就是现代教育真正可悲的地方。

不过更加可悲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孔子的学说,更被中共直接丑化和批判。美其名曰批判性地继承,让中国人仇视、讥讽自己的祖先和文化,多少人,连学童读的这本《三字经》都不知道了。被扭曲和隔离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陷入了道德的全面败坏。因此,还原传统文化的真相,乃当务之急。

【故事天地】

老子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是春秋时代楚国苦县曲仁里的人,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出生有多种神话传说:有的说他的母亲有一次看见空中大流星飞过后就怀了身孕;也有的说,老子的母亲吃下两个连在一起的李子,怀了他七十二年才剖开左腋生下了他,一出生就是白发苍苍,所以才名叫老子;还有的说,周文王时,老子做守藏史(管库的官名),到武王时,他还担任柱下史(相当秦汉的御史),人们看他如此长寿,就称他为“老子”。

老子为人清心寡欲,所以他在周朝虽然时间很久,但在官位上没有什么升迁,他始终与世无争。他济助世人的法术有九种丹八种石,有金酒、金液等仙药;此外,还以“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来修身养性,消灾辟邪。

后来老子将出关西去,打算升登昆仑山。守关的令尹喜通过占卜预知会有神人从这里经过,就命人清扫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来了。老子也知道令尹喜命中注定该得道,就在那里停留下来。

老子有个仆人叫徐甲,从少年时就受雇于老子,老子每天大约应付给他一百钱,一共欠了他七百二十万钱的工钱。徐甲见老子出关远行,就急着想讨回工钱但又怕要不着,于是求人写了状子向令尹喜告状。但替徐甲写状子的人并不知道徐甲已跟随老子二百多年了,只知道他如果要回老子所欠的工钱就会成为大富翁,就答应把女儿嫁给徐甲。

令尹喜看了状子大吃一惊,就去告诉老子。老子对徐甲说:“你早就该死了。当初因为我官小钱少,连个打杂的人都没有,所以才雇用你,同时也把‘太玄清生符’给你,让你能活到今天。你为什么要告我呢?我当初曾答应你,如果你将来进了‘安息国’,到时我将用黄金计算你的工钱全数还给你。你为什么要这般急呢?”话一说完,就让徐甲张开嘴把“太玄真符”吐出来,吐出的符上的朱砂字迹就像刚写的一样,而徐甲顿时也变成了一具枯骨。

令尹喜知道老子是神人,就跪下磕头向老子请求,自愿替老子还债。老子就把太玄真符扔向徐甲,徐甲立刻复活了。令尹喜就付了徐甲二百万钱的工钱。随后,令尹喜向老子恭敬地执弟子之礼,老子就把长生之道的秘方授给了令尹喜,并口述了五千字后就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了。令尹喜回去后就把老子所讲记录下来,这就是著名的经典《道德经》。后来,令尹喜按照老子所教,果然修成了神仙。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二)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二) wenyi 周五, 08/24/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4日】

【原文】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字词义解释】

自:从、由。
羲:指伏羲氏。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伏羲氏依河图画出了干、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农:指神农氏,即炎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中国自此进入农耕社会。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留《神农本草经》,创中华医药。
至:到。
黄帝: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建国于有熊,亦称为“有熊氏”。当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后来黄帝打败了蚩尤,诸侯将黄帝尊为天子,继神农氏后,成为天下的共主。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号:称,叫。
三皇: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指伏羲、神农与黄帝。
居:处、位于。
上世:上古时代。
唐:尧的国号。
有虞:舜的国号。
二帝:指帝尧、帝舜。
揖:指揖让,将帝位让给有才德的人。
逊:让位,辞去帝位的意思。
盛世:天下太平的时代。

【译文参考】

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他们三位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王。

唐尧和虞舜合称为二帝,他们两人没有一点私心,传贤不传子,都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造就了太平盛世。

【读书笔谈】

从这一课开始,进入历史的学习,除了懂得祖先的来历和文化的源头,更能懂得历史的兴衰规律,从而吸取教训,智慧而仁德地为人处世。这本就是古人接受教育,学习历史的目的。

在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之说,探究皇与帝的原义及古籍,会发现名称内涵不同,标示了两个重要的文化进程。

皇,金文中的写法是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1/1701200250302357.jpg  。这是一个象形字,是一个站立的人,头部特别大,顶上还有如光芒放射的符号。古籍中提及“皇”字时也强调其“光芒”意涵。如:《风俗通》:“皇者,中也,光也,弘也。”明确了称为“皇”者,有着弘大光辉的形像。一个被称做“皇”的人,代表其如耀眼的光芒令人钦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自,始也。”说明皇是人类文化的开创者,是具有创造力量的人。

 三皇是谁,说法不一,伏羲、神农、黄帝的说法出自《尚书.序》、《帝王世纪》。

伏羲与神农是不同说法中的共同人选,他们代表了渔猎、农耕的文明开创时期。三皇中的第三个人则有女娲、燧人、祝融,及黄帝四个不同说法;黄帝通常被列于五帝之内。

三皇在古人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一般后边加上“氏”字,与神祗的祗同义,表示神。 比如伏羲氏,神农氏,古文献形容,伏羲、女娲、及神农的相貌异于一般人类:伏羲、女娲是龙身人首,神农则为人身牛首。其出生也异于常人:伏羲是母亲“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神农乃“感神龙而生”,在神话中,女娲甚至创造了人类,这些说明古人认为他们是神的生命。

 皇,不只是权力与地位的代称,在神话与历史中,它传述了一个人神同在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神亲自下世传递文化。这种情况延续到黄帝时的蚩尤为乱,颛顼帝时期的绝地天通为止。

帝,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天”或“大”字,中间加上一个大大的眼睛。《说文解字》:“帝,谛也。”而“谛”字,《说文》则解为:“审也。”乃是“视”、“观”,“详审”之意。

《诗经》描述周民族成为神选之邦的诗〈皇矣〉,其文曰:“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意思是“那位发着光的上帝,威严无边地君临下土。 审视四方,发现民间的灾厄疾苦。”既佐证了“皇”字的“光芒”义,又说明“帝”字的“洞澈”内涵。

 “帝”是“洞澈”、“详审”之意,且是由天而来的视线;被称为“帝”者,代表的是他具有这样的洞澈天地真相的能力。

虽然皇与帝均非常人,但能力与高度显然有变。“皇”本身就像天一样,是光焰无际的直接以神的形象领导和开创人类文明的神人,而“帝”则是承接上天之力而能洞察四方,有特殊能力的人。

三皇的时代过去后,称帝而不再称皇,这标示了一个文化由神治渐渐开始过渡到人治,神在人中开创文明后,很快要退出人类的舞台,五帝之后让人进入人真正的历史。

五帝也有各种说法,但影响后世帝王与百姓最大的是尧舜,他们禅让天下的作法是历代帝王归正自身道德的镜子,使得皇权无私的观念得以传承。而舜帝更是留下孝道治国的传统。所以,五帝里特别提到他们两位。之后,便真的过度到人的朝代更替的历史了。

【故事天地】

黄帝梦游华胥国

黄帝即位后的第十五年,因天下拥戴自己而非常高兴,于是开始保养身体,用歌舞来娱悦耳目,用美味来满足鼻口,到头来却发现自己面色枯焦黝黑,头脑空虚,心绪迷乱。

又过了十五年,因忧虑天下得不到治理,黄帝竭尽聪明才智,去治理百姓,同样是面色枯焦黝黑,头脑空虚,心绪迷乱。

帝感叹道:“我的过错太深了。只保养自己的结果是这样,治理万物的结果也是如此。”于是他放下繁重的日常事务,撤去了侍从,撤掉了钟磐乐器,削减了厨师和膳食,离开了宫殿,闲居在宫外的大庭之馆。他去除心中的欲望,三个月不理政事。

有一天,他白日里睡觉时做梦,神游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的西方,台州的北方,离中国有几千万里,不是乘船、坐车和步行所能到的地方。华胥氏之国没有老师和官长,一切听其自然。那里的人民没有嗜好和欲望,一切顺其自然。

他们不知道以生存为快乐,也不知道死亡的可怕,所以对人死去不会感到悲伤;他们不知道私爱自身,也不知道疏远外物,因而对人事没有爱憎的区别;他们不知道反对与叛逆,也不知道赞成与顺从,因而没有利害的冲突。

他们没有什么值得偏爱与吝借的,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与忌讳的。他们落到水中沉不下去,掉进火里不觉得热。刀砍鞭抽不会感到伤痛,指甲抓搔也不觉的痒。在空中如履平地,寝卧虚空如安睡于床。云雾阻挡不了他们的视觉,雷霆妨碍不了他们的听觉,美恶扰乱不了他们的心神,山谷难阻其步,一切都是神行。

黄帝醒来后,怡然自得,于是把天老、力牧和太山稽三位大臣召来,告诉他们:“我闲居三个月,去除心中的欲望,思考养身治物之道,却得不到要领。后来我因疲倦而入睡,做了一个梦,才懂得至道是不能用欲望去追求的。我明白了!我得到了!但却不能用语言来告诉你们。”

又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得到大治,几乎和华胥氏之国一样,而黄帝却得道升天了。老百姓悲痛得大哭,二百多年都不曾中断过。

我们中国人自古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指的就是神农和黄帝的后人,神农是神,留下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和《神农本草经》,黄帝是半神,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黄帝是修道者,悟性极高,能很快接收到天意的启示,治国就是直接在修道,最后得道升天而去,所以中国叫做神州,其文化,被叫做神传文化。而儒家只是整理和继承了古老的修道文化中体现在人这个层次的一部分。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三)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三) wenyi 周六, 08/25/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5日】

【原文】

夏有禹, 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字词义解释】

(1)夏:朝代名。
(2)禹:夏朝开国的第一个君王。姓姒。是颛顼的孙子,黄帝的玄孙。
(3)商:朝代名。
(4)汤:商代开国的君主。姓子,名履,又称成汤。
(5)周:朝代名。
(6)文: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末年周族的领袖,建国于岐山下,称为“西伯”。死后,被尊为“文王”。
(7)武:指周武王。姓姬,名发,文王的儿子。
(8)三王:并非实指三人,而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圣王。
(9)传:传位。
(10)子:儿子、子孙。
(11)家天下:指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国家就像自己的家产一样,由子孙继承下去。
(12)载:年。
(13)迁:改变。
(14)社:社稷(音记),指国家。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时候帝王、诸侯一定设有社稷之神,社稷随着国家而存亡,故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译文参考】

夏朝的开国国君是大禹,商朝的开国国君是成汤,周朝的开国国君是文王和武王。他们都是夏、商、周三代时才德兼备的圣王。

夏代的君王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子孙,从此以后,天下就像自己的家产一样,由子孙继承下去。经过了四百多年,夏桀在位,暴虐无道,因此商汤起兵讨伐夏桀,得到天下,夏朝也就结束了。

【读书笔谈】

上一课,讲完三皇二帝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国先祖以及文化源自神的传承后,这一课,就正式进入中国朝代更替的历史,就这样从夏朝开始,一朝一代地演绎着朝代的兴衰与更替的故事,这些历史主角就是人,神已经离开了,不与人直接接触,也许是留下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剧本,经由各代预言家比如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袁天罡,宋朝的邵雍,明朝的刘伯温等人,偶尔点化一下人:老天在安排天下大事,推动朝代的更替,信不信,就看悟性,就看人自己的选择了。因此,这漫长的朝代更替的历史,是完全由人自己在当演员,在不断地演着,既有着文化的辉煌,也有着分分合合中战乱下的苦痛心酸,这一切都会启迪人们要重德行善,尤其是国君,既然把国当作家,那就是一国之父,要仁爱天下,把百姓当作子民。

虽然继承王位的是自己的后代子孙,但是先祖禅让制度留下的皇权为公、以及先帝舜以孝道治国的传统却根深蒂固地不断传承,因此,无论朝代如何传子更替,这些思想都会代代传下去,哪位国君违背了这些治国的道理,就会被臣民看到并指责,天下也就陷入混乱与苦难,这一朝就岌岌可危,最后走向灭亡。然后后人推翻前朝,开创新朝,再根据先祖帝王留下的参照反省和归正,再度走向繁荣。一开始这三个朝代,夏商周,就演出了这样的规律,夏桀无道被商汤推翻,商纣王无道被周朝取代,至今“助纣为虐”都是家喻户晓的成语,纣王之暴虐,可见一斑。无道昏君注定灭亡,有道明君则开创盛世。三个朝代演出了这个最重要的真实的道理,让后人铭记于心。三朝中,周朝最长,共八百年,留下大量的王朝文化,周礼,周易都在这一时期建立,文王请姜太公辅佐建立周朝时的礼贤下士,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鞠躬尽瘁,为后世留下了王朝开创与治理的君臣之德。这些,正是儒学看历史的目的。人们要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和智慧。懂得兴衰成败的真相。

【故事天地】

(一)大禹治水

鲧因为偷了天帝的息壤下到凡间防堵洪水,惹恼了天帝,在羽山被天帝派来的火神杀死。鲧的尸体经过三年不但没有腐烂,腹中还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天帝派一个天神到羽山,用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竟然跳出一只虬龙,就是禹。而鲧的尸体在生禹之后发生了变化,化为黄熊(一说是黄龙)跃入羽渊,消失了踪影。

大禹接续父亲未完成的遗志,要平息洪水。天帝还派了天神帮忙,伯益负责掌火,焚烧山林沼泽中茂盛的草木,驱逐禽兽,畅通水道;应龙帮忙测量,导引水路。治水初期大禹还获得了两样宝物,一是羲皇所给的“玉简”,可以用来度量天地;另一个是河精所授的“河图”,记载所有的河川道路,用来观察地形。天神、宝物的帮忙,再加上地上百姓的通力合作,大禹治水有了很大的成效,河川都顺着水道流向东方的大海,而人类居住的土地也都加高了。

大禹平息了洪水,老百姓又回到平原上居住,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感激他。因为禹的功劳太大,所以舜就把帝位禅让给他。禹成为天子之后,定都安邑,国号夏。

禹即位以后,也想效法尧舜的禅让,临死时把天下交给和他一起治水的益。但因为禹的儿子启很贤能,百姓都很属意他,启只好顺应民心,出来当国君。启死后,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太康。太康死后由他的弟弟中康继位。就这样世代相传,从此天下就专属一个家族的了。

(二)商汤灭夏

夏朝传了十几代之后,最后亡于夏桀的手里。夏桀不知道修德勤政,只知吃喝玩乐,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百姓苦不堪言,怨声四起。后来成汤出兵攻夏,在历山打败夏兵,将夏桀放逐到南巢,桀就死在那里。夏朝从禹建国到桀亡国,历时四百多年。

成汤灭夏后,建立了商朝。成汤是一位能礼贤下士、体恤百姓的贤君。成汤时曾遭遇持续七年的大旱灾,占卜后决定必须拿活人献祭,才能求雨成功,解除旱象。成汤听了,不忍牺牲百姓的生命,冷静的说:“如果一定要有人做牺牲,那就让我来吧!”并向上天忏悔,上天被他的诚意所感动,降下大雨,解除了旱象。

以上两个故事,讲了家天下的来历,和仁君与暴君的不同结局。从此改朝换代不断发生,也不断演绎着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的历史因果。体现在治国的兴衰上,就是仁德之君国家兴盛,残暴无德之君则导致衰败与灭亡的命运。夏商周三代已经演出了这条规律。体现在家族,就是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家族子孙必见繁荣;而积恶之家必有馀殃,连累子孙贫穷困顿,一代不如一代。至于小小的个人命运,善恶之报,更是明显,有不少属于现世报,几十年就看到结果,自古这样的民间故事多得数不胜数。从国家到个人,都是教训,也是天意使然,用以警示人,规范人的德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四)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四) wenyi 周日, 08/26/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6日】

【原文】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字词义解释】

(1)汤:人名,商汤王,商朝的第一个君王。
(2)伐:攻打,出征讨伐。
(3)夏: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个君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之一。
(4)国号:指中国古代,代表一国的名号。
(5)商:朝代名。商汤灭夏朝后所建立的国家。
(6)载:年。
(7)至:到。
(8)纣:人名。商朝最后一位君王,是历史上的暴君之一。
(9)亡:消灭。
(10)周武王:帝号。周朝的武王。
(11)始:开始。
(12)诛:消灭。

【译文参考】

商汤讨伐夏桀,灭了夏朝,建新国,国号为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

周武王举兵消灭商纣王建立了周朝,立国八百多年,是古代历代王朝中最长久的一个朝代。

【读书笔谈】

中国留下了最完整的王朝更替的历史和文化,夏商周,是王朝历史开端三个著名的王朝,其中商朝和周朝的历史最长,周朝更是在方方面面为后世奠定了人的这一层面全面的文化基础。基本上把君臣如何治国,做人的理念,基本的礼仪,甚至人类社会可能发生的一切大大小小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各种对策智慧和经验教训,都通过整整长达八百年的历史,给活生生地提前为后人演绎出来了。

这个中国历史最长的周朝,传说是周文王礼贤下士,四处寻访姜太公,并亲自在找到他后,将他用自己乘坐的车恭恭敬敬请回周朝为相,才拥有了天下的。只因他礼遇姜太公,让姜太公坐车,而自己身为诸侯王却屈尊步行于车下,走了八百步请回周地,于是上天感念他的仁德,给了他八百年的天下。为后世君者树立了如何礼遇贤能、开创天下和治理天下的典范,与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一样,成为历代君王礼贤下士的模范和榜样。

有了周朝的文王奠定王朝为君者的榜样,同时周朝还出了周公这样的贤能臣子,为后人奠定了中国人的礼仪文化;制定出周礼,并立下为臣者辅佐君王鞠躬尽瘁的榜样。所以后世都有了参照,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就是后世继承周朝君臣关系的一个典范。诸葛亮辅佐刘备和后主的忠义之心,跟周公极为相似。

到了周朝的后半部分的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的时代,天下纷争,战争频发,等于将各种人心与善恶,各种社会问题,活生生地上演于世间,为求安定,避祸,统一天下或保国家不灭,各国涌现了各种理念学说,使得诸子百家与儒家学说涌现世间,智慧、权谋、道义仁善和阴险残暴,都同时展现出来。因为战乱,留下《孙子兵法》,也涌现法家推行的严刑峻法,更因为劝善推行王道而出现儒家,周朝初年君臣的榜样和礼仪治国的文化被孔子继承,使得儒家宣扬的王道成为正统,而被后世继承。

商朝推翻夏朝与周朝推翻商朝,都是体现了同一个教训和道理。那就是,行仁义者得天下,失仁义者失天下,周朝演绎的君臣关系、文化理念、矛盾问题、战争对策和做人的理念,成为中国人历代参照的最宝贵的智慧。这就是读历史的目的:以史为鉴,坚守道义。

【故事天地】

历史故事:周公盛德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武王的弟弟。当文王在世的时候,周公旦非常孝顺,比别的儿子更为淳厚仁爱。到武王即位,周公则尽心尽力的辅佐武王讨伐商纣王、执掌政事。

武王灭殷的第二年,天下还不安定。武王有病,群臣都非常恐惧,太公、召公于是恭敬的占卜。周公说:“这不足以感动我们的先王。”于是就将自己作为人质,设祭坛向先王祷告,表示愿代替武王去死。然后再到先王神主前占卜,卜人都说“吉”,周公很欢喜。他将册文藏入用金属封缄的柜子中,告诫保管人不要说出去。第二天,武王的病就好了。

后来武王驾崩,周成王年幼,尚在繦褓之中。周公担心有人会叛乱,于是登上天子之位,代替成王暂理政务、执掌国柄。听到管叔等人散布“周公将要对成王不利”的谣言,周公说:“我之所以不加回避而代理国政,是担心天下背叛周室,那将无法回报先王。为了完成周朝大业,所以我这样做。”于是继续辅佐成王,让他的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前往鲁地受封。

伯禽临行前,周公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算卑贱了。然而我由于忙着起身接待士人,有时洗一次头却三次捧起头发;吃一顿饭却三次吐出食物,还怕失去天下的贤才。你到鲁国,千万不要因为是一国之主而骄慢待人。”

成王长大成人后能处理政事了,周公便将政权还给成王。周公代替成王治国时,面朝南方接受诸侯朝见。成王上朝亲政后,周公就面朝北方就臣位而立,恭敬小心如同畏惧的样子。

当初,成王年幼时得了病,周公就剪掉自己的指甲掷沉于黄河,向河神祷告说:“成王年幼还没懂事,干犯神命的是我旦啊!”也将祷告的册文藏入盟府。不久,成王的病情就好转了。

到成王执政,有人诬告周公。周公无奈,逃奔到了楚地。成王打开盟府看到周公祈祷的书册,感动的哭泣起来,马上让周公返回京城。

周公回归京城后,恐怕成王年轻气盛,治理国家出现骄奢淫逸,于是撰作《毋逸》、《多士》。在《多士》中告诫成王:“从成汤到帝乙,无不遵循祭典修明德政,诸帝无不德配上天。到如今这位后继君王纣,荒唐淫逸,不顾天道和民心的顺从与否。他的百姓都认为他该杀。”

周成王在丰京,天下已经安定,但周朝的官吏设置、行政职能还没有井然有序。周公又撰作《立政》,以利百姓。百姓非常喜悦。

看完这个故事,不禁令人感佩不已,周公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正是人们常说的“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的忠义之心,对待不公的误解与诽谤诬陷,他无怨无恨,而身居高位,却又能居高不傲,体恤百姓,爱惜人才,谦恭为人,面对君王,进退有节,彬彬有礼,这一切皆因心中无私,有仁德和大义在心,正是孔子眼中最理想的君子的风范。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五)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五) wenyi 周一, 08/27/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7日】

【原文】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字词义解释】

(1)周:周朝。
(2)辙东:周平王把国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周。
(3)王纲:王朝统治的制度。纲:纲纪。
(4)坠:下落、衰弱。
(5)逞:任意放恣,在此指“滥用武力”。
(6)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
(7)尚:尊崇、崇尚。
(8)游说:指谋士周游列国,向诸侯分析政治形势和利害关系,并提出个人的主张,以求取诸侯的宠信和任用。
(9)始:开始。
(10)春秋:春秋时期。
(11)终:结束。
(12)战国:战国时代。
(13)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14)强:强盛。
(15)七雄:即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
(16)出:出现。

【译文参考】

周平王把国都东迁到洛阳以后,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便逐渐衰落,诸侯们滥用武力,常发动战事。而谋士周游列国,以口才到处说服、献策以求取功名的行径,在当时蔚为风尚。

东周由春秋时代开始,结束于战国时代。春秋时期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诸侯国称霸,而战国时期则出现了秦、齐、楚、燕、赵、韩、魏等七雄。

【读书笔谈】

上一课提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已经上演了国家兴亡的规律:一国之王,如果残暴荒淫,必然衰败灭亡。个人也是如此,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可以获得治国以及处世为人的正理。

而这里重点拿周朝为例子,阐明这个最大的人生教训。是因为周朝最长久,共八百年,并分为前后的西周和东周两大部分,形成强烈对比,非常生动形象地把治国兴衰的规律和教训,摆在大家的面前。提前为后世预演了一遍,留下借鉴。

西周时期,君臣有德,天下太平,而东周,就走向了衰败,根源就在君臣的胸怀和德行渐渐偏离了天下为公的正念,君王图享乐安逸,无心主事,臣子图功名利禄,皆为一己之私。为君者完全偏离了文王为首的先祖为天下百姓获得安宁而励精图治,求取贤才的志向,当然最后朝廷,也就会出现奸臣当道的后果,君臣之间,相辅相成。

东周又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是从统一走向分裂的过程,而战国,是分裂后进行从新兼并,要走向统一,以武力征战,都想成为天下主人的过程。这东周整个过程就是国家生病了,各种次序和机制被打破平衡陷入混乱,带来无限的征战和痛苦之后,又自然地人心求取太平,要恢复平衡,以战争的方式兼并统一,再度形成新的有次序的机体。

这个过程征战不休,失去太平又恢复太平,这几百年的历史,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期间人心变异,道德下滑,世人多利用各诸侯国为保平安和争霸的心理而出谋献策,求取功名。急功近利,霸道横行,抛弃王道,崇尚武力,成为过程中暂时出现的残酷现实。如果不能从整体王朝变更的规律和角度看问题,陷入这几百年某段称霸称雄的历史去,看到一时因武力得到的胜利,就会得出反面的教训。以为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不然。

仅仅靠武力得到的臣服,并非真心,必将被更加强大的武力所征服和取代,这样的纷争,无止无休,此起彼伏。其危害,即使到了秦朝统一六国,也还是人心不安定,战争带来的恩怨情仇,遗害至深,影响十分深远,直到汉朝建立,确立教人重德的儒家的地位,以孝治国,明确恢复上古圣王舜帝留下的传统,这才达到了真正的安定和统一。所以看历史要整体来看,吸取正面教训,从根本看问题。修正道德,励精图治,感化人心,才是长久太平之道。即使需要武力,也主要是起到一时的极端情况下的治乱和防御的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所以后世从春秋的孔子开始,极为重视研读历史,明确读书人要拥有君子的品德,正面看历史,以关心国家兴亡和百姓疾苦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和价值,肩负重任,不可推卸。此为读书受教育的目的。

然而时代变迁,人的价值观也随之改变。现代的读书人,急功近利,只求一己之私,心胸狭隘,难以作为。只为自己而活着,一生因自私而郁郁寡欢,迷失自己。多少人因此失去人生的方向觉得活而无趣,内心空虚,拥有多少钱财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古人的教育观、价值观,值得我们深思。

【故事天地】

一鸣惊人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新即位,做了国君。晋国趁这个机会,把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拉拢过去。楚国的大臣们很不服气,都向楚庄王提出要他出兵争霸权。

无奈楚庄王不听那一套,在他即位后三年的时间里,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听音乐,什么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不理国事。使得官吏们贪污失职、欺压百姓。他知道大臣们对他的作为很不满意,还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谁的死罪。

这时,有一个叫伍举的大臣,实在看不过去,决心去见楚庄王。他告诉楚庄王:“有人让我猜个谜儿,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楚庄王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王一听,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

从此,楚庄王开始整顿国家,奖励尽忠尽责的官员,惩罚贪官污吏。使国家充满了朝气。与此同时,整顿军事,壮大武力。建立了较高的威望,各国的诸侯不但不敢再来侵犯,还把侵占的土地,归还给楚国。所以说楚庄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一鸣惊人”!

这是诸侯国征战时代发生在一个诸侯国里的前后对比,楚国君王昏庸则社会动荡,贪污横行,百姓受欺,民心必然不稳,国家的前途可想而知,可是后半期,国君被点醒,改正过失,励精图治,国家就充满朝气,人才得以善用,恶行得到惩治,一切都变得次序井然,当然会得到百姓拥戴,国家也就必然兴盛。一个人是否有仁德,对于国家也好,家庭也好,都是第一位的。兴衰之道,就在这里。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六)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六) wenyi 周二, 08/28/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28日】

【原文】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字词义解释】

(1)嬴秦:嬴,姓氏。秦,战国时代秦国灭六国后,秦王政于西元前221年建立秦帝国,自称“始皇帝”,秦始皇的名字姓嬴名政。嬴秦是指秦的封地祖先姓氏为嬴。
(2)氏:姓的意思。
(3)始:才、开始。
(4)兼并:这里指兼并战国时代的六国,统一天下。
(5)传:上代交给下代,这里指传位。
(6)二世:秦始皇的次子胡亥。始皇帝崩,宦官赵高伪造遗诏杀长子扶苏,立次子胡亥为帝,称为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
(7)楚汉争:楚汉相争,从秦末年到汉建立的四年期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各自称王,相互争夺天下。
(8)高祖:汉高祖,汉代的开国君主刘邦。
(9)兴:兴起。
(10)汉业:汉朝的基业(丰功伟业的基础)。
(11)至:到。
(12)孝平:汉孝平帝。
(13)王莽:孝元皇后的侄儿。孝平帝时,王莽以外戚专权,孺子婴继位后,王莽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14)篡:篡位,以不当手段夺取君位。

【译文参考】

秦王嬴政吞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统一天下称帝,是为秦始皇。后来宦官赵高伪造遗诏,传位给次子胡亥,是为秦二世。后来出现了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各自称王,相互争夺天下的局面。

汉高祖刘邦兴起,赢得胜利,建立了汉朝的基业。到孝平帝时,外戚王莽专权,孺子婴继位后,王莽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

【读书笔谈】

这一课,讲了秦与西汉两朝的兴亡大事。目的必然还是为了以史为鉴。所以,后世必然要对这两个朝代的王朝开创者的功过和末代的亡国教训进行总结和评价。由于这是历史的启蒙教育,不会详尽讲述,只让孩子记住个历史纲要则可以了。

所以在这里,不可能展开详尽的历史。只做一个提示吧。比如秦始皇,对他争议很多,褒贬都有。我们今天只给出一些思考的提示。希望孩子能不脱离实际的时代背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秦始皇13 岁登基,二十二岁亲政,至三十九岁完成统一大业,只用了短短十七年,就迅速结束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遂又制定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统一之法令及措施,统一文字、度量衡、法制、统一国道,废除封建(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制度,建郡县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因秦朝的统一,废封建制度,而不再有诸侯国,也就结束了封建的时代。这是非常伟大的无法否定的功绩,该文化制度,郡县政体,直至今日,都被普遍采用和借鉴,没有大的改变。

很多人误解他为暴君,实为500年的征战留下的恩怨情仇造成的后果,不论是哪国强大起来,被交给这等统一各国的历史使命,相信都不会做的比秦始皇更好。如果他真的暴虐,试想在十几年征服六国、完成统一霸业的屡次征战中,为何从不见有关其坑卒、屠城的记载,实际上,灭六国之后,他从未有过把各国王族整个灭掉除根的行径。他在那样的混乱现实中,敢于保留多数王族后代,实为中国历史上很有胆识和胸襟的君王。后代历史,文人多将秦始皇横扫六国描述为“暴”,实在是一些六国后裔,不甘亡国之恨,不念秦始皇活命之恩,反冠“残暴”于秦始皇的缘故,倘若秦始皇真如此“残暴”,六国后裔恐怕早被赶尽杀绝。

这种气魄,远非一般帝王能比。他能迅速统一六国,必定才智过人,志向高远,是任人唯贤、无国界、不讲身份、用人不疑的明主。若非如此,人才不会从各国汇聚到秦;没有人才,不懂重用,心胸狭隘者,混乱了五百年的艰巨的统一大业根本不可能完成。

秦始皇用人之最大特点是放手,用人不疑,不干预,给手下将、相以极大自主权。他将二十万大军交于李信,将六十万大军交于王翦,将三十万大军交于蒙恬,不设置各种限制他们权力之障碍,也不干预他们指挥作战。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对那些功臣宿将,继续委以重任。重要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将相都善始善终,君臣极少猜忌。

关于“焚书坑儒”的真相:焚书,涉及到正邪同在、鱼龙混杂的诸子百家和各国书籍的去伪存真,为留下正统文化从而严加整理等方面的论述。坑儒,则是清除攻击新政、想要复辟六国政体的那些妖言惑众的腐儒、方士。

而秦代的灭亡,还关乎天意、神定历史走向等古人的历史观,因此对于秦始皇和秦朝的所有真相,无法展开详谈,有兴趣者,可亲自查阅大纪元“千古英雄人物”中关于秦始皇的那部分系列文章。

【故事天地】

鸿门宴

秦朝末年,刘邦统领的军队先攻破了秦国入了关,并且派兵把守函谷关。入关之后,刘邦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实力比较强的项羽,没想到刘邦阵营有一个叫曹无伤的竟然派人去跟项羽说,刘邦有意侵占关中称王。项羽一听震怒不已,决定用兵攻打刘邦,项羽的大将军范增更是藉机力劝,他认为要一举歼灭刘邦,因为范增曾经叫过高人看过刘邦阵营上空的云气,发现有天子之象,所以,力劝项羽要先下手为强。

项羽的叔叔项伯知道了这个消息,因为他跟刘邦阵营的张良有很好的私交,于是连夜赶到刘邦阵营将消息告诉张良,项伯原来的用意是要张良离开刘邦,但是张良坚持不走,还把这个紧急的消息禀报了刘邦。刘邦一听自知敌不过项羽,于是反过来请求项伯回去代为向项羽解释自己绝对无意称王,项伯说可以,我可以帮你当和事佬,但是,明天一早你要亲自到项羽所在的鸿门来请罪。

于是项伯连夜又赶回项羽军营向项羽说,刘邦是这么解释的,并且他还说:“如果不是因为刘邦先攻入关中,您又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反而要去攻打人家,这是不仁不义的,不如趁机友好款待他吧!”项羽答应了。

隔天一早,刘邦果然率领了一百多人马来到鸿门,亲自向项羽请罪,希望项羽不要听信小人的流言,而从项羽的口中刘邦也知道,原来是自己阵营曹无伤放的话。当天,项羽留下刘邦一同饮酒,在筵席上还有项伯、范增、张良,范增多次以玉佩向项羽示意要杀刘邦,但是项羽无动于衷。范增实在是按耐不住,于是自己招来一个叫项庄的,要他以舞剑为藉口杀了刘邦,项伯看穿了项庄的意图,自己拿起剑也舞了起来,掩护刘邦让项庄完全没有机会下手。

就在这危急的时候,张良出了帐篷招来刘邦的卫士樊哙,樊哙气势威猛冲进宴会中,义正辞严斥责项羽忘恩负义。就在情势稍微缓和之际,刘邦藉口上厕所,在樊哙的护送之下逃回了自己的军营。

现在我们常把不怀好意的邀宴形容为“鸿门宴”,就是从这个典故来的。

这个故事还道出了古人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认为刘邦是天意选定的天子,无论范曾如何想要除掉他,都会化险为夷,透露了天意不可违,朝代各负使命,自有命定走向的这样一种神安排历史的历史观。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七)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七) wenyi 周四, 08/30/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30日】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字词义解释】

(1)光武:帝号。指汉朝光武帝刘秀。
(2)兴:复兴。
(3)为:建立。
(4)东汉:朝代名。自光武帝至献帝以洛阳为都,因洛阳在西汉首都长安的东边,历史上称这段汉朝时期为东汉。
(5)终:结束、灭亡。
(6)于:至。
(7)献:帝号。指汉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刘协(汉献帝)。
(8)魏:朝代名,三国之一。曹丕篡夺汉献帝帝位,代汉称帝,国号魏,与蜀、吴并称“三国”。
(9)蜀:朝代名,三国之一。刘备继承汉统称帝于蜀,史称为蜀汉。
(10)吴:朝代名,三国之一。三国时期孙权所建。
(11)争:争夺。
(12)鼎:九鼎,是夏禹时以九州贡金所铸的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
(13)号:号称。
(14)三国:汉末,魏、蜀、吴分立的时期,史称为“三国”。
(15)迄:结束于、终止于。
(16)两晋:史学上对中国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译文参考】

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翻王莽,建立东汉。汉朝延续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汉朝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互相争夺汉朝天下,三分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兴起,三国被灭,才结束纷乱的局面。而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读书笔谈】   

 
这一课,从东汉的兴起,讲到汉末三国三分天下后,终结于晋朝。核心是三国时代。不过,有兴趣的人,可以研究汉朝为何中断于王莽的篡权,又重新崛起,导致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段历史。

记得《三国演绎》在结尾如此总结:“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历史是上天安排好的一场场大戏。史学家把光武帝的崛起叫做“光武中兴”,实际,这段历史的前后,西汉的衰败与东汉的崛起,就是为了再度告诫人们,这一段戏剧般的历史,演出了永久不变的兴衰定律。

西汉末年,君主昏庸,沉迷享乐,官吏腐败,政治黑暗,民怨沸腾。让王莽有机可乘。而光武帝,正好吸取教训,以仁德著称于世,选贤任能,以人为贵,谦和中平,虚心纳谏,以德报怨善待敌军和有私仇的更始帝王族家眷。因珍惜人命、尊儒学尚仁德,从而赢得民心和东汉的复兴。

到了东汉末年,三国分治天下,又上演了一段表面看似大展诸葛亮兵法神奇智慧与各国斗智斗勇的时代。其实不然。

历史上有一著名预言,叫《马前课》,准确地描述了从三国以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大事,其作者正是诸葛亮。为什么他有这种智慧?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半神的文化,许多人乐天知命,宠辱不惊。他们深深知道历史自有它的安排和发展规律。其实,懂修炼的人都知道这种智慧其实远远超出了人的层次,达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的境界。这意味着,诸葛亮深知历史安排,他辅助刘备,是遵天意而行。后人不解他的选择,是因为不能从宏观的天意安排,从古人的历史观看问题。

《三国演义》一书,给出了安排这段历史目的最清晰的答案。三国分权,核心在于突出刘备如何以弱胜强,凸显他仁德与道义的巨大力量,所以,作者以其独到的历史解读,来构思这部历史巨著,将这段历史的主旨,定位为为人类演出义的内涵,所以叫做三国演义。仁义之道,能使天下归付,人才汇聚,也同时更加能展现出诸葛亮以弱胜强的神奇军事才能。那么,诸葛亮为何助刘备打天下呢?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讲:我本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隆中耕种,为的是能在乱世中保全生命,并无意追求名誉显贵。先帝不嫌我出身卑微低贱,反而屈尊,一连三次到草庐拜访,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非常感谢,于是我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成语“三顾茅庐”就从这里演变而出)

也就是说他深知历史的安排,是为了让刘备领着注定的奇才,留下一段辉煌奇迹,让后人铭记重视仁德道义的教诲。于是顺应天意,跟随仁义之主,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辅佐仁君,感念知遇之恩,忠心侍奉,开创奇迹,同时展现神传文化的兵法智慧。

不错,刘备,虽拥有汉室皇家正统血脉,以仁德著称,但无财无势,连立足之处都没有,却让他演绎出独独以仁德而获得天下的精彩大戏,让他获得最好的名将与军师,造就出空手建立一方政权的奇迹。

【故事天地】

三大以弱胜强的战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代有名的战役,结果都能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深具戏剧性,其奥妙之处耐人寻味。

历史有许多事情的发生都带有戏剧性,而且匪夷所思。我们先看官渡之战,袁绍70万人马对战曹操7万人马,而且曹操粮草不济,眼看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在这时,曹操用计烧了鸟巢的粮草,击败了袁绍。之后曹操势不可挡,欲一统天下。

再看赤壁之战,曹操拥雄兵83万,而孙刘联军只有几万人马,眼看曹操即将一统天下,但一场火攻令他折戟沉沙,险些命丧华容。而猇亭之战,刘备统兵70余万,而孙权只有几万人马,就在东吴将玉石俱焚之际,陆逊火烧连营700里,致使刘备败回白帝城。每一次都是在千钧一发、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发生一件极其不可能发生的事,并让历史在那里转折。

这是因为天意如此,非要达到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会让一个国家不到神安排的时间就覆灭,同时也在教导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三国》结尾的最后四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这四句诗应该说是《三国演义》的点睛之笔。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他们手下的文臣武将表面上斗智斗勇,那只是为了符合人中的理而表现给人看的,其实是神安排下来的一种平衡,达到三国之间的军事上鼎足而立而已。

留下这段演绎出义的文化后,三国均退出舞台,历史交移至两晋时代。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八)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八) wenyi 周五, 08/31/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8月31日】

【原文】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字词义解释】

(1)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其开国君主刘裕(宋武帝),小字寄奴,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对东晋有功,被进爵为宋王。后迫晋恭帝禅让帝位给他,改国号为宋。史称南朝宋或刘宋(与后来的宋朝(赵宋)区别)。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被萧道成所逼,将帝位禅让给萧道成,南朝宋终被南朝齐所取代。刘宋共历经五十九年。
(2)齐: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萧道成篡宋自立,国号齐,即齐高帝,齐共历经二十四年。
(3)继:接续、接连。
(4)梁:南北朝时期南朝的一个朝代名。齐朝东昏侯暴虐无道,于是刺史萧衍起兵灭齐,萧衍即位为梁武帝。后因侯景叛变靠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但梁也被陈霸先所篡,梁亡,共五十六年。
(5)陈:南朝的朝代名,陈霸先为开国之君,因侯景之乱国土残破而且物资也缺乏,到了后主时被隋灭亡了,共计三十三年。
(6)承:继续、继承。
(7)南朝:宋、齐、梁、陈四朝。
(8)都:建国都。
(9)金陵:地名。即今南京市。
(10)北: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灭北周为止,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史称为“北朝”。
(11)元魏:即北魏,又称后魏、拓跋魏、元魏。拓跋珪为北魏开国皇帝,史称太祖道武帝。因魏孝文帝改姓元,故称元魏。
(12)分东西:魏分为东魏和西魏。至后期,北魏的实权,被大将高欢和宇文泰所掌握。公元534年,北魏的孝武帝逃到长安投靠宇文泰。第二年,宇文泰杀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高欢另立魏孝静帝,迁都邺城。从此,北魏分裂成两个朝廷。历史上把建都在长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邺城的叫东魏。
(13)宇文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西魏后来被宇文觉所篡,建立了北周。因皇室姓宇文,又称宇文周。后被隋所灭,历经二十五年。
(14)高齐: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东魏被文宣帝高洋所取代,建立了齐国。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又称高齐。后被北周所灭,历经二十八年。

【译文参考】

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进入南北朝的时代。其中南朝共经历了刘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个朝代,都将国都建在金陵。

自北朝的元魏开始,至孝武帝时,元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宇文觉篡西魏,建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

【课文讲解】

历史从东汉末年的三国走入晋朝,又从晋朝,进入南北朝时期,由420年刘裕篡夺东晋建立南朝的宋开始,至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为止,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因为南北两势长时间对立,所以称南北朝。

我们说,历史从汉末的三国分权的220年开始,一直走到南北朝,长达360年。如果包括汉朝末年的动荡,几乎相当于四百年,与大统一的正统王朝汉朝或者唐的历史不相上下。是政权长期分裂或者交替统治的时代。

这样的长期动荡与分裂,意味着什么呢?既然中原自古称作神州,三国的诸葛亮写下预言《马前课》,预言了包括自己所治理的蜀汉政权的灭亡以及以后各朝的兴亡。足见历史的走向是天意的安排。目的是在各朝各代留下相应的做人的思想行为与文化,所以必然是神传的文化。

上一课讲到三国的历史演的是“义”的文化内涵。当然刘备的仁德与礼贤下士的古代君主的道德风范依旧不断。等于是对儒家文化的一个总结。之后就要开始奠定佛家的文化了。

回顾周朝末年的春秋战国,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和动荡,却因此出现了总结上古文化的以儒家和道家为首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和建立了儒家在人世中作为指导做人思想的正统地位,道家则作为修行和奉天意帮助改朝换代的力量和智慧而若隐若现地存在。因此当历史走入又一个长达四百年的分裂时代,必然有它的意义。

既然三国时代,为的是演绎一个义字,是为总结儒家文化,留下仁义的思想。那么也注定,另一个思想,佛家的思想要开始全面输入中国,以便为下一个大统一的唐朝,奠定三教大繁荣,文化走入顶峰的时代奠定基础。

因此就注定晋朝只是短暂的统一,形成讲究文学诗歌书画园林等艺术的独立理论、审美观,继续为唐朝文化艺术奠定基础后,又分裂成南北朝。这段南北朝时代,政权频繁更替,目的是为了少数民族不断与中原汉族融合,完成民族文化大融合,目的就是让佛的文化从西域大量传入中原,广兴佛教,为在中原留下佛法修炼的思想文化奠定基础。

所以看这个时期的历史,大量的皇帝都信奉佛教,佛寺被大批兴建。我们看富裕的南朝,南朝各代寺院,僧尼之类极多。据载,宋有寺院1913所,僧尼36000人;齐有寺院2015所,僧尼32500人;梁有寺院2846所,僧尼82700人;陈有寺院1232所,僧尼32000人。不少王臣达官及文人学士,乃至民间也笃信佛法,于是佛寺遍布江东,而以梁武帝所造最多,也最奢丽。

这个动荡的历史过后,最终佛法进入中原,为唐朝佛法的全面兴盛打下基础。一切看似无序,实则是一场为留下神传文化的历史大戏的既定安排。

但即使在这样的时代,历史依旧证实,仁君兴国,昏君亡国。由于不是讲述的重点,就不在此讲述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研读。

【故事天地】

梁武帝的故事

梁武帝是南朝梁代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一个极为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统治的三、四十年间,被史家誉为魏晋南朝两百余年来未有之盛世,在政治与文化等方面,也获得很辉煌的成就。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以下是关于梁武帝的一则小故事。

梁武帝听别人讲起有一位叫作磕头师的禅师修禅十分精进,并且很有神通,因而心生敬意,想见见他,就派人去找。有一天,梁武帝正在与别人一块下象棋。忽然有使者来报告:“陛下要找的法师,他来了。”当时梁武帝正专心下棋,想杀掉对方一颗棋子,便大声说道:“杀掉!”使者就赶快出去,把这位法师斩了。

等这盘棋下完了,梁武帝才想起来,说:“请法师进来。”使者回答说:“刚才陛下命令杀掉,臣已经奉命把他杀了。”梁武帝非常难过,便问:“法师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使者说:“法师讲:贫僧无罪。只是我在很久以前有一世是个农夫,在用铁锹挖地时,误杀了一条蚯蚓。皇上当时正是那条蚯蚓。所以现在我遭到了这个报应。”梁武帝听后,流下了眼泪,悔恨不已。

这个故事,为的是告诉后人,佛法讲的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人不可随意残害生命,善恶有报是天理所在,无论何人,何种身份,都要承担自己为恶或者行善的结果。善因善报,恶因恶报,起到劝善的作用。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九)

《三字经》读书笔谈(二十九) wenyi 周六, 09/01/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1日】

【原文】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字词义解释】

(1)迨:读音为dai,等到。
(2)隋:朝代名。北周时杨坚篡周,灭陈、梁,南北朝结束,统一天下,定国号为隋。
(3)一:统一。
(4)土宇:天下。
(5)传:传承、传位。
(6)失:丧失。
(7)统绪:指皇室世代继承不绝的统系。
(8)唐高祖:唐朝开国国君。姓李,名渊,字叔德,世袭北周唐国公。
(9)起:发动、发起。
(10)义师:正义之师,为正义而战的军队。师,军队。
(11)除:除去、平定。
(12)隋乱:指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混乱局势。
(13)创:开创、创立。
(14)国基:国家的根基。

【译文参考】

杨坚起兵,结束了南北朝混乱的时代,统一天下,建立隋朝,史称隋文帝。但是,隋朝只传了一代,到文帝的儿子炀帝在位时,因为荒淫无道,所以就亡国了。

由于隋炀帝奢侈浪费,民生困苦,各地都有人起兵,李渊便发动正义之师,平定了隋末的乱事,取得天下,奠定了大唐王朝的根基。

【读书笔谈】

中原的历史,演绎到隋唐,已经是到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朝代了,具体的历史我们也无需赘述,只说隋朝为何只有两代就灭亡了。

隋朝虽然短命,却结束了东汉末年三国到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第一次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开国皇帝杨坚,也就是隋文帝,勤政爱民,节俭有德,在位期间天下太平,国家富裕,为儿子杨广,也就是隋朝末代皇帝留下一片景秀繁华的大好河山。

隋文帝创下的基业,只可惜传错了人,废掉忠厚但不拘小节的太子,把皇位传给了善于以伪善伪装自己,工于心计,好大喜功的杨广。

杨广与父亲正好相反,他奢侈至极,到处巡游,打着效仿古代帝王巡视百姓疾苦的旗号,北巡西域,南游江南。为显示君临天下的帝王威仪,他穷奢极欲,那随天子巡行的浩浩荡荡的车帐人马,穿戴讲究,装饰奢华,沿途修建的御用道路,建立的行宫不知耗费了多少财力人力。不仅如此,他终年大兴土木,从来不思节俭,甚至为了显示天子和王朝的富足,让西域各国的商人自由来往,免费吃住,下令所有酒家凡遇外国商人住店吃饭,不得收钱。以此彰显天朝的繁华和帝王的脸面。其挥金如土,好大喜功到如此地步。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专为败父亲的基业而来。

他同时还精通音律,自己亲自谱曲,终日陪着后宫嫔妃沉迷声色,所有忠言一概不听。为巡游江南而动用百万民力和庞大的财富开通运河直达钱塘江。最后被逼死在这次巡游的路上。隋朝因此两代而亡。

杨广本天资过人,自幼饱读诗书,经史典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文韬武略才华过人,况有领兵50万,一举帮助隋文帝灭掉陈后主,统一南朝的功绩在身,难道他真的是故意要做无道昏君吗?他如此聪明,饱读诗书,怎会不知兴亡的道理,错就错在好大喜功、沉迷声色享乐时竟然毫无知觉,不听忠言,没把所学的道理用来对照自己的行为。

他与陈后主都一样,过于精通音律,喜好玩乐,本末倒置,帝王的本分置之不理,把天下当成享乐的私用财产,不惜民力,这才亡了国。足见为君之道,从来以践行仁德道义为本,道理不是挂在嘴上的,也不是做给人看图个好名声的,实际做起来,非常不易的,一朝手握大权,不听忠言,极易沉迷声色。

隋朝的父子两代,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唐朝的太宗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和警戒。太宗也因此成为一代伟大的明君,敢于纳谏,勤于朝政,忠臣良将汇聚,传奇佳话涌现,开创出中华历史上真正威德并重,恩泽四方,德化天下的最繁华富强的盛世,成就一代帝王的佳话。

【故事天地】

昙花一现的隋朝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他逼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接着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以来的近四百年分裂局面。

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他留心民间疾苦,崇尚节俭,重视农业发展,减轻赋税,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富庶而安定。可是文帝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猜疑心很重。文帝怀疑太子杨勇对他有不良企图,竟然决定要改立太子。杨勇秉性宽厚,为人直率,虽然也曾想博取文帝对他的好感,可是在他的弟弟杨广的设计和阻挠下,没有成功,最后被废为庶民。

擅作表面功夫的杨广(隋炀帝)继位后,逐渐显露出爱享受、喜奢华的本性,毫不顾虑人民的生活温饱,挥霍无度,几度南下巡幸江都;好大喜功,发动全国兵力三征高丽;炀帝种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终于激起民怨,导致群盗并起,最后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举兵入关后,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至此隋朝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

李渊虽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是他的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眼光远大,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不但带兵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并且征服突厥和西域诸国,使唐朝声威远播。李渊在位九年之后,把帝位传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李世民登位后,知人善任,政治清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太宗非常关怀部属,据史书记载,太宗有位部将名叫李绩,背上长了恶疮,群医束手无策,有人向太宗报告说,必须取得龙须灰作药引,才能治好李绩的病。但是,龙须要到哪里找呢?太宗急中生智,就说:“我是真龙天子,就用我的胡须吧!”于是剪下自己的胡须烧成灰,和药调敷,治好了李绩的背疮。

魏征是贞观年间的名臣,他为人刚正耿直,对太宗的生活言行及施政,经常进忠直谏。太宗对他非常敬畏。魏征死后,太宗感慨的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端正衣冠,整理仪容;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历代兴盛衰败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而今我已失掉了一面镜子。”

儒家研读历史是为了让人懂得天下兴亡的规律,懂得以德为政的重要,以这个目的来看,太宗可谓是最能领会历史,懂得正面吸取历史教训的英明帝王。正因如此,他明理并付诸实践,开创出了华夏最辉煌的王朝文明。这也就是当年孔子创办儒学的目的,人只有重德,才能立身,立国和立家。反之则败亡。读书就是为了明白做人的正理。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 wenyi 周日, 09/02/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2日】

【原文】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字词义解释】

(1)传:传承。二十传指的是唐朝传了二十位皇帝。
(2)载:载是年的意思,三百载就是指三百年。唐朝自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共二百八十九年,近三百年。
(3)梁:朝代名称。这里指的是后梁。
(4)灭:消灭。
(5)之:代名词。这里指的是唐朝。
(6)国:国号
(7)乃:于是。
(8)改:改变。
(9)及:和、与。
(10)称:称为、叫作。
(11)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
(12)皆:全部、都。
(13)由:因由、原因。

【译文参考】

唐朝从高祖开始,传了二十代,维持了近三百年的国运,最后被梁王朱全忠所吞灭,并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历史上称为“五代”。这五个朝代的国祚都很短,每个朝代的兴衰起落都有一定的原因可寻。(因为这五个朝代的名称过去都曾出现过,因此为了有所区别,所以都另加了“后”字)

【读书笔谈】

说起这个时代,就会想到被传唱至今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就是这一时代南唐亡国之君李煜的名作。

南唐后主李煜在词上的成就以及他亡国之君的命运,给人诸多感慨和启示。

词原本是唐朝流行整个社会的燕乐所填的歌词,弹唱填词普及盛唐,成为文人高雅的娱乐。所以词来自娱乐,原为歌辞。是宋词的雏形。

唐代的燕乐歌辞严格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制作,其文字句子长短不齐而有定格的形式。这是过去乐府歌辞所没有的。结合了唐诗押韵定格的特点。到了晚唐温庭筠,这种新体词逐渐定型。

到五代时期,唐朝的繁华,留在了西蜀与南唐二地。成为词人荟萃的两大基地。文人多在娱乐中逃避痛苦,寻找安慰,多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恨。西蜀一派和温庭筠被称为“花间词人”。

而李煜,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的一流大家。他受父亲影响很大。

父亲李璟是南唐第二代国君,他治国软弱无能,却有较高的文艺修养,词也写得很好,他洞晓音律,工书善画,尤擅于作词。这些作风特点自然传给了李煜。李煜的性格注定跟父亲一样,才能和志向在于音乐书画和词,过于迷恋艺能类的东西,如果专职乐府,定成艺术大家。而国君,需要的是用人的才能,而非用技术、用具体的器物的才能,那叫做匠才,不合适做国君,也没有办法承担治国的重任,所以他二十五岁当了国君以后,只能在年年向宋朝称臣纳贡的情况下,苟安于一隅之地。当他三十九岁时,南唐终于为宋所灭,已经投降的李煜也被押到汴京,开始了半是俘虏、半是寓公的生活,过了两年多被毒死。十分可悲。

孔子说:君子不器。是希望君子以治国为伟大志向,不可过于沉迷于器乐(老百姓则无妨,民间也是作为高雅艺术和娱乐生活的。),乐器也是器,过度沉迷,就会摆不正自己关心百姓疾苦,国家兴亡的大方向。国君尤为需要注意。之前南朝的陈后主、隋朝的杨广,以及后来宋代的柔弱灭亡,也都跟君主才艺出众,脱离本分有关。所以,李煜亡国前期也写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但代表李煜最高成就的是他的后期词,主要是写亡国的愁苦、悔恨和绝望。

如他的另一首著名的《浪淘沙》“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直抒真情,感人至深。

这些发自内心创作的词,流露的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的命运虽然可悲,但古人相信命由天定,也许就是为了奠定宋词而走了如此矛盾的人生,身负才艺却做了君王。

【故事天地】

五代兴亡的简史

五代十国(公元907-960年)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的开国帝王中,朱全忠、李存勖、石敬塘、刘知远原本均是节度使,而郭威则是枢密使。五代的另一个特色是国祚十分短,前后历时只不过五十四年,当中最短的是后汉,只存在了四年。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所建的后梁。朱氏原为唐宣武节度使,他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以后,于公元907年废唐哀帝而自立。梁太祖与河东李克用仍持续争夺霸权,交战不已。朱全忠被其子所弑后,政局更加混乱,最后被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后唐所灭(公元923年)。

后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是五代中的一个盛世,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公元936年,石敬瑭认契丹首领作父,而自己则称为“儿皇帝”,受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看着源源不绝的财富流入契丹,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附,契丹人挥兵南下灭后晋,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辽无力在中原立足,于是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公元948年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他的儿子刘承佑欲杀大将郭威不成,被郭威所代。

郭威于公元951年建国,仍建都于开封,史称“后周”。他在位三年而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世宗,其国势在五代中最强,他南征北伐,企图统一全国,最后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朝廷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恭帝让位,后周亡,五代至此终结。

这段历史向人们展示一个理:光凭着军事力量和计谋,谁也无法坐稳江山,帝王不是谁都能强抢得来的位置,仅仅依靠武力和阴谋政变得来的政权,必然不会长久,必然再次屈服于更强大的武力征伐。必须拥有众望所归的德行和天赐的时机,方能完成大业,稳定政局。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一)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一) wenyi 周一, 09/0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3日】

【原文】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十七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字词义解释】

(1)炎宋:指宋朝,炎是火的意思。宋朝人认为宋太祖因为具有五行中的火德而得天下,所以称为炎宋。
(2)兴:兴盛、兴起。
(3)受:接受。
(4)周:指的是后周。
(5)禅:古代天子巡守四岳,则有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因此把传帝位给贤者称为禅。这里指的是宋太祖接受周恭帝的禅让。
(6)十八传:指宋朝总共传了十八位皇帝。
(7)混:混乱。南北混指的是北方的辽、金、元等时常攻打中原,局势混乱。
(8)十七史:十七部史书。指史记、前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北魏书、北齐书、北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等。
(9)兹:此、这里。
(10)载:记录。
(11)治:太平盛世。
(12)乱:天下不安,乱世。
(13)兴衰:兴盛和衰亡。

【译文参考】

赵匡胤接受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建都汴京,传了十八位皇帝后被元朝所灭。钦宗(九世)的时候,金人来攻汴京,把徽宗和钦宗都掳了去。宋高宗迁都杭州,此后称为南宋,高宗之前的称为北宋。宋朝时期,辽国、金国与元都入侵中原而形成南北混乱的局势。

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五代(宋朝之前),历朝历代发生的史事都在十七部史书中,包括君之圣愚,臣之贤奸,人之善恶,各世代的太平与动乱,全在史书里详细记载。读了它我们就可以明白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原因,从而得到宝贵的智慧与教训。

【读书笔谈】

宋朝的历史,十分的悲壮,帝王作为不大,但却演绎了一场杨家将、范仲淹、岳飞和文天祥的千古忠魂和浩然正气。杨家将的传奇,岳飞的神武和“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身成仁,慷慨就义,写就了中国历史上武将文臣中最能激励人的忠义无私的民族精神。他们的故事被后人千古传颂,融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只要听到他们的故事,谁人不肃然起敬,不升起仰慕向往之心,从而立下男儿的雄心壮志呢?

今天的孩子们如果读到这样的故事,必能懂得何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君子之风,就会胸怀正气,从小立志。就不会沉迷电子游戏,也不会胸无大志,斤斤计较,只剩下狭隘的儿女私情和对名利的执着。对比他们,人人皆会感到羞愧。

由于《三字经》是宋代所写,所以历史到了宋,就出现了一个总结。 也在这最后部分,讲历史的最后,终于告诉大家读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中得到人生的启悟,学会做人重德的道理。这个朝代最该学习的就是这些英雄人物的一身正气和高尚的节操。这才是曾经受到过全世界敬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格。

【故事天地】

宋史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将领,他奉命率军北上抵御契丹,行至陈桥驿时,将士拿出事先准备的黄袍,拥立他为皇帝。因此年幼的后周恭帝让位给他,宋太祖封后周恭帝为郑王。次年,太祖准备了丰盛的筵席宴请重要将领,酒酣之间,太祖劝告他们到地方买好田,建华宅,多置产业,安享清福。次日众将领皆称病辞官。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与“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北宋初期主要的外患是北方的辽国与西北的西夏。太宗时辽国入侵,名将杨业在雁门关以数千兵力破辽的十万大军,开启历史上“杨家将”的动人事迹。北宋第一名将杨延昭(六郎)为杨业之子,杨业率军北伐时,延昭任先锋与契丹激战。厮杀中,延昭被乱箭射穿手臂,仍威风凛凛,率众大败契丹军。

真宗时,辽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督军下进攻遂城,杨延昭以冰城奇计挽救城破之危。数年后,萧太后又率数十万大军南下,并趁虚绕道直抵澶州,宰相寇准深信延昭等将士之能,力主真宗亲征,宋军大振,辽国求和。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仁宗时西夏屡攻宋朝,当时有韩琦与范仲淹固守边疆,范仲淹看到西夏物资匮乏,而宋朝兵弱,因此提出以守代攻的策略,最后西夏称臣求和。范仲淹并且曾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宋朝人毕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是改变世界的重大发明。《梦溪笔谈》是沈括所写,记载了包括古代的数学、天文、医学、社会学与奇闻异事等包罗万象的内容,其中就记载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这件事。

神宗时名相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史书,但是考虑史书过多,难以尽读,于是费十年之力编写了《资治通鉴》,以编年的方式记录重要史实。

金灭辽,并于钦宗时攻陷宋朝首都汴京,掳走了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终结。高宗即位,建都临安,南宋开始。名震古今的“精忠报国”岳飞就是此时之人。

岳飞,喜读《左传》,武艺超群,有智谋,是难见的文武双全之人。他能以寡胜众,曾领兵八百大破五十万盗贼;在朱仙镇以五百骑亲兵,大破兀术率领的十万金兵。郾城之战兀术派出一万五千名所向无敌的“拐子马”军队,众将领都感到畏惧,岳飞从容的命士兵以刀入阵砍马足,而大破金兵,“拐子马”从此就废了。在岳飞即将攻入汴京,迎回徽、钦二帝时,可惜秦桧力主和议,于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还,诬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死于狱。

南宋末年,蒙古兴起,忽必烈雄才大略,灭了宋朝建立元朝。时宋相文天祥宁死不屈,在狱中写下著名的《正气歌》,忽必烈招抚不成。文天祥就义之后,人们在他的腰带找到纸条写着:“孔曰成仁,孟云取义,从今而后,庶几无愧。”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二)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二) wenyi 周二, 09/04/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4日】

【原文】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字词义解释】

(1)考:研究、考察。
(2)实录:真实的记载。此处指原始的史料。
(3)通:通晓明白。
(4)古今:古往今来所发生的事迹。
(5)若:好像。
(6)亲目:亲眼看见。
(7)诵:朗读。
(8)惟:思考。
(9)朝:早晨。
(10)斯:如此。
(11)夕:晚上。

【译文参考】

凡是读史书的人都要细心研究、考察历史事实的资料,这样才能通晓古今发生的事件,就好像是亲眼目睹一样的清楚明白。而且读书时要心口相应,不仅要用口朗诵,还要在心里思考。而且要早晚勤奋读书,才会学有所得。

【读书笔谈】

《三字经》原着对历史的叙述止于宋朝,所以,这里自然开始交代和总结应该如何读历史。读历史,一定要务实,要看真实的记载和事实。如果一开始看到的都是假的,那就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从而误导人的思想行为。

但是仅仅看到真实的记载,还是不行,因为很多事件纷繁复杂,如果不能有正确的历史观和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样的事件,会得出不同的看法,甚至很多事件,也并不会只限于一个角度。全方位地看问题,是很重要的。

那为何全面正确看懂历史,对人很重要呢,因为我们人活着,要与社会交往,与人交往,碰到的各种烦恼和问题,不管是管理国家,经商,还是在家中处理父母、夫妻和子女教育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历史可以给我们以借鉴和参考,如果我们仅仅知道了历史发生过某件事,却不知道用于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和问题,那就成为死的知识。

就像今天的人,为了考分数而学习,很多人考完后,几乎全部还给老师,因为没有变成自己的见识和智慧。古人读历史,不会读出崇尚暴力或者武力来解决问题的结论,而是放眼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来看问题,所以不停告诫人,得人心者得天下,修德方能长久,为政者仁德,天下才会太平,持家者大度公正,家和才会万事兴。今天的孩子们,缺少有见识的老师教他们读历史,他们就只会被异端邪说引导到对金钱和暴力的崇拜。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孔子在《论语 为政篇》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就是说,读书却不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就会学而不得,无法理解吸收书中的知识,无法从书中吸取正面的有意义的东西,成为自己的智慧。那样就会越学越糊涂,不仅糊涂,因为感受不到任何意义,便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得如同被人强迫在学,毫无乐趣可言,就是说自己为何要学习为何要看书,为何要背书读书,都不知道了,如何能体会读书学习的乐趣呢?今天的学生逃学,自闭,很多情况,就是被动在学习,被人灌输了一大堆知识和名词,简直变成了活电脑。学得疲惫不堪。却一直活得糊涂而不安,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今天的孩子,十分空虚而无奈,甚至绝望忧郁,干脆沉迷电子游戏,什么叫做胸怀大志,什么叫做忧国忧民,什么叫做为人的本分,责任和道义,统统都被隔绝,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和思考。人没有老师和家长正的引导,必然没有主见,没有正见,那么异端邪说也就会占据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走向魔性。校园欺凌是如何发生的,为何杜绝不了,根本问题就出在这里。

也有的孩子会思考,希望按自己的意愿来学,但是找不到参照,找不到自信和根据,没有历史的借鉴,前人的经验,就会常常站在十字路口,感到惶恐不安,最后不了了之,放弃了自己的思考,随波逐流。所以,问题是严重的,什么时候,人能回归传统教育,懂得教师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分的,孩子们就有救了。也正是因此,传统教育的《三字经》才 让人不要读而不思,不要读死书。但前提是,老师自己都不懂教育的本质在哪里,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幸好有祖先留下的经典,我们可以自己去读。《论语》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正是此意。追远,就是追随祖先留下的足迹、留下的历史、见识和智慧。这样的民族,永远会守住传承的道义和仁德。不忘做人的道理,恶行便没有市场。

【故事天地】

春秋齐国太史的故事

《左传》上记载,齐国的大臣崔杼杀了淫乱无道的齐庄公,齐国太史伯秉笔直书说:“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掉了太史伯,然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载这件事。太史仲毫不犹豫,写下的仍然是这五个字“崔杼弑其君”,于是也被杀掉。三弟太史叔继承兄长遗志,再次写下“杼弑其君”,又被崔杼所杀。太史伯最小的弟弟太史季与三个哥哥一样视死如归,仍旧写“崔杼弑其君”,并对崔杼说:“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失职而生,不如死!”崔杼被其正气所震慑,放弃了歪曲历史的想法。当太史季出门时,看到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手持竹简而来,便问他来此何干?南史氏说:“我担心你也被崔杼杀掉,无人记录史实。”说罢将手里的竹简给太史季看,上面也是如实记载着“崔杼弑其君”。

这个故事意味着,古人视信义如命,古人原先记录的历史是严肃而真实的,是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会为权贵动摇自己的责任和道义。但是今天中国大陆的学到的历史是被中共篡改过的,把历史抹黑成史官随意屈服于帝王的淫威或被权贵收买的随意编造,让人不相信祖先,否定祖先,失去正统的参照,世上还有比这更狠毒的行为吗?将后人改造成否定历史,否定祖先和传统仁义道德的人,我们的孩子,将走向哪里,可想而知。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三)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三) wenyi 周三, 09/05/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5日】

【原文】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字词义解释】

(1)昔:以前。
(2)仲尼:孔子字仲尼。
(3)师:向……学习或请教。
(4)项橐(音陀):春秋时代鲁国的神童。
(5)尚:还、犹。
(6)赵中令:宋朝的赵普,担任中令,专门管理皇帝的文书。
(7)鲁论:就是《论语》。有一次,宋太祖在赵普的家中,看到赵普正在读《论语》,太祖讶异的问:《论语》从小就读过了,为什么现在还读呢?赵普回答说:“《论语》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需要不断的熟读,才能依此作为做人处事的依据。”
(8)既:已经。
(9)仕:做官。

【译文参考】

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凡是有不懂的,他都会虚心的请教别人。当时鲁国有一位叫项橐的七岁神童,孔子就曾经向他请教。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人,还能不忘学习、不耻下问,我们更应该见贤思齐!

宋朝的赵普已经当了中书令,还不断的读《论语》,没有因为自己已经当了大官,而忘了勤奋读书。

【读书笔谈】

这一课,可以叫做学习和为人态度的教导,告诫学子无论有多高的学问,也不能骄傲自大,始终要保持谦虚敬畏的态度。

孔子是古代圣贤,是万世敬仰的教育家,他不仅勤学好问,谦虚有礼,最难得的是他的不耻下问,能尊重所有人,不以身份地位年龄而论高低,待人平易近人,能够虚心屈尊地向孩子请教,底下的“故事天地”,讲的就是著名的孔子向七岁孩童项橐虚心请教和学习的故事。

孔子被孩子毫不留情指出错误时,不会为了维护脸面而生气,反而坦然承认自己不如孩子,正如他自己说过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还说过,如果只以一个字来教导弟子如何做人,“恕”字最要紧。此为君子之德,在底下的故事中,孔子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了。

他言行一致,是真正的君子。不虚伪,不掩饰,能当着学生的面夸赞孩子比自己懂得多,就是做到了“不知为不知”;要向孩子学习,以孩子为师,其实就是在身教学生,做人不能骄傲,无论自己有多高的学识,也不可能知晓所有的事情,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每个人都有其独到的见识,都是值得请教和学习的,这就是做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不责怪孩子不顾及他的脸面,便是宽容的心胸,做到了“恕”人之过,不予计较。

孔子不仅为人坦荡,既能承认别人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向所有人请教(他在《论语》首篇就说过,“无友不如己者”,人们以为孔子让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实是误解或者歪曲,这句话,其实就是教导弟子,任何朋友,都有自己的独自才能,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要谦虚。如果要翻译,就是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所以,孔子是让弟子自己看别人好的地方,自己错了要改正,因此,接着就说人错了,不要害怕改正。这里说的故事,正好证实了他在身教学生,在《论语》说的话,自己就做到了,认为孩子见识到的,比自己高,懂得多,愿意受教。)也能允许自己学生向自己提问任何疑惑问题,耐心解答,以理服人,从不强加于人。正是他,留下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非常符合人性的教育观。体现的是尊重和理性,是坦诚和仁善。正因如此,无论贫富贵贱,平等对待,使得门下三千弟子,皆能心悦诚服地尊他为师。而仅仅学识渊博,是不会受到世人敬仰的。

所以他的弟子才说,一个人只要行为符合仁义之道,即使他没读过书,也是有学问的人。相反读了很多书,却以炫耀学问为荣,则是违背了孔子的教导。孔子称之为小人。读书人很容易忘记这一点。

至于赵普,是宋朝为官的典范,终身以孔子的教导为师,治国遇到难题,常常对照《论语》,智慧源源不断,是践行孔子之道来治国的著名宰相。

【故事天地】

橐与孔子辩论

春秋时代有个神童名叫项橐。有一天,项橐和玩伴们在路上玩筑城游戏,用泥巴堆筑了一座土城。恰好孔子带着学生坐马车周游列国路过,其它的孩子们看到马车都纷纷避开,只有项橐依然坐在路中的小土城里。

于是孔子就下车问他:“马车来了,为何不避开呢?”项橐抬起头来看看孔子,理直气壮地说:“圣人说过,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自古以来,只听过车可绕城而走,从未听过要把城搬走让车通行的。”孔子觉得项橐说的很有道理,没有话可驳他,就叫学生驾着马车绕道过去,并对项橐说:“你小小年纪,却懂得不少道理。”

项橐很不服气孔子说他年纪小,又对孔子说:“我听说小鱼出生三天后,就能在江海中自由自在地游水;兔子生下来三天,也会蹦蹦跳跳地跑上一段距离;人生下来三个月,就能认识他的父母。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和年纪大或是小有什么关系呢?”

孔子觉得这个小孩子很有意思,想试试他的才识,又问项橐说:“你既然这样说,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不知道:什么山没有石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门不用关?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小牛?什么马不生小马?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树枝?”项橐毫不思索地回答说:“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里没有鱼。空的门不用关。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会生小牛。木马不能生小马。斫刀没有环。萤火不会冒烟。枯树没有树枝。”

孔子听了项橐的回答,大为高兴,连连称赞说:“答得好!答得好!”项橐听了很得意,也提出一个问题问孔子:“老先生,您知道不知道,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游?雁和鹤为什么能发出鸣叫声?松和柏为什么一年四季长青?”孔子回答说:“鹅和鸭所以能浮在水面上游,是因为它们脚上有蹼。雁和鹤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们脖子长。松和柏所以一年四季长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很结实。”项橐不以为然,摇着小脑袋说:“不对呀!虾蟆会叫,难道是因为它们脖子长吗?龟鳖会游水,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有蹼吗?竹子一年四季长青,难道是它们的心结实吗?”

给项橐这一反驳,孔子一时答不上话来,不禁感叹地对着身旁的学生说:“真不简单哪!真是后生可畏呀!看来我还得向他学习学习才好呢!”(《孔子、项橐相问书》)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四)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四) wenyi 周四, 09/06/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6日】

【原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字词义解释】

(1)披:剖开。
(2)蒲编:将蒲草编订成册。蒲,蒲草。
(3)削:将竹子削去青皮。
(4)竹简: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们。
(6)勉:努力。
(7)悬:挂在空中。
(8)梁:屋梁。
(9)锥:锥子,细长而头尖的铁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别人教导。
(12)勤苦:勤劳苦读。

【译文参考】

西汉的路温舒剖开蒲草叶编订成册,借人《尚书》抄写,以便阅读;公孙弘削去竹皮制成竹简,借人《春秋》抄写,来阅读。他们两个人连书本都没有,尚且知道努力读书。

晋朝时的孙敬,每天都读书读到深夜,为了怕睡着,就把头发悬挂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夜深时怕打瞌睡耽误读书,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两人不用别人的教导督促,就知道要勤劳苦读。

【读书笔谈】

上一课,以圣贤孔子、宰相赵普为例子,讲古代圣贤、名相做学问的态度和修养,这一课,再以身世贫苦、出身卑微的两个古人作为例子,表明人人都可以求学,只要有决心,什么外在的条件都不会阻挡人求学的脚步,都能获得成功。这也表明,古代的中国,并不认为身份和地位有多么重要,人人都可以读书,都有资格读书,并无等级观念,学问也不属于哪个特权阶级。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孔子将上古圣王留下的文化总结后,传出来的,之所以古代中国人,几乎人人向往做学问,甚至有人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也不放弃,除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最大的原因在于,因为懂得自己到底为何学习。孔子兴办教育,带弟子,为的是培育有着仁义道德修养的君子,让他们懂得如何安邦治国,教化百姓,福泽万民,所以,古代的儒生,都会有治国安邦,济世救民的志向,这就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基本志向。没有这个志向,就不叫儒生。所以从根本上讲,人人都必须、也都会抱着这样的志向在求学读书,才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意志苦苦追寻学问。因此就不会是表面我们看到的具体做法。如果不明白古人读书的目的,儒生的志向,就不会理解他们这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具体做法和过人的意志。

志,本就是一个“士”底下一个“心”。也就是说,立志,就是立下士大夫的心愿,这是“志”这个字的本意。士大夫,这个有儒学学问和修养的阶层,他们的最大志向就是安邦治国,德化天下,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而士大夫这个阶层并非固定的,人人都可以凭着读书,而拥有学问,自己就可以进入这个阶层,打个比方,如同今天从小学进入中学高中,最后考大学,大学毕业,就是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的有知识的人了,也许这些大学以上有学位的人,就相当于古代的士大夫吧,但这只是为了好理解打的比喻。实际还不一样。也就是古代教育的实质和目的与今天都不一样,过去的学问核心是道德教育,能让人变得无私为他,志向高远,令人尊敬。因而学生们也就能积极求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有积极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学的路温舒、公孙弘

路温舒,西汉巨鹿人,家里贫穷,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欢读书,但是却买不起书籍。当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写字时使用的是木简、竹简或绢帛,所以当时的书都很贵,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买得起书来读。

有一天,他在放羊时,看到水泽里长满了蒲草,突然灵机一动,心想,为什么不利用蒲草编成本子来写字呢?于是他摘取了许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编订起来,然后把借来的《尚书》抄写在上面。路温舒就这样苦读,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临淮太守,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时期,有一位名叫公孙弘的人,也因为家贫无法好好读书,一直到四十几岁时还在帮人家牧猪。这时,他觉得自己年纪已大,却整天与猪为伍,一事无成,于是下定决心努力读书,但他没钱买书,因此十分烦恼。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猪,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书写材料,于是砍了许多竹子,削去青皮,制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这本书,抄在竹简上,利用空闲的时间阅读。后来他也成为一名学者,官至丞相。

这两个人物,家庭条件十分贫苦,却能自己发奋读书,让那些抱怨客观条件的人能得到鼓励或者劝诫。但同时也说明,古代的中国人,受教育的资格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五)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五) wenyi 周五, 09/07/2018 - 02:05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7日】

【原文】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字词义解释】

(1)如:象。
(2)囊:将东西装入袋子里。
(3)萤:指萤火虫所发出的光。晋代车胤家里很贫困,没有钱购买灯油,于是将萤火虫放进袋中,藉着萤火虫所发出的亮光来读书。
(4)映雪:雪反射的光。晋代孙康因为家里很贫穷,夜晚利用雪反射的光亮来读书。
(5)辍:断。
(6)负:背着。
(7)薪:柴火。汉朝的朱买臣,家贫好读书,靠砍柴为生。砍完柴回家时,边走边背书。后来他被汉武帝所赏识,任会稽太守。
(8)挂角:把书挂在牛角上。《新唐书.李密传》中记载,隋朝的李密,“乘一黄牛,被以蒲鞯,仍将《汉书》一帙挂于角上, 一手捉牛靷,一手翻卷书读之。”
(9)犹:仍旧、还。
(10)苦卓:在劳苦中得到卓越的成就。

【译文参考】

象晋朝时的车胤,由于家里很贫穷,没有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纱袋中,利用萤火虫发出的微弱荧光来读书。像那孙康,每到夜晚时,就利用雪地上反射的光来读书,他们两人的家境虽然穷苦,却没有停止求学。

汉朝的朱买臣,家境贫寒,以砍柴为生,常常利用砍柴的空档读书,在背柴回家的路上,都是一路背诵着文章。像隋朝的李密,一心向学,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苦读。他们虽然在这么劳苦的情形下,依然坚苦卓绝地求学。

【读书笔谈】

囊萤映雪、负薪挂角,是形容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还能勤奋读书。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人,不会因为环境艰难就改变自己的志向。更不会因此而怨天尤人。这里涉及到的人物典故,古时候都是家喻户晓的,人人皆知,成为读书人的榜样。

他们不仅勤学,更懂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明理,明白做人和为官的义理,绝非今天人认为的富贵和利益,所以囊萤的车胤虽最后身居高官却能舍身取义(见底下的故事),映雪的孙康也官至御史大夫,因积德所致,后人出了济世名医孙思邈。

就连看似表面上是为求取功名的朱买臣,其实也是一位知天命的智者,他连自己何时会富贵都很清楚,也劝说妻子要耐得贫寒,将来必有出头之日。颇像姜太公的经历,目的是为人留下一段这样的文化,鼓励人勤学苦读,也警醒女子要守得贫苦,乐天知命。

这一课连同上一课,都是以贫苦家境的读书人的故事作为例子来劝人勤学苦读,将来必有成就,不可因为身处逆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作为藉口而放弃读书的志向。

【故事天地】

萤囊苦读的车胤

东晋时有位少年名叫车胤,字武子,出生于官宦人家。他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

因为家里没有钱买灯油照明,车胤相当苦恼,因为天一黑就什么也做不成,只能提早入眠。车胤想利用夜晚多读些书,苦思多日,仍不得其解。

夏天的某个夜晚,他坐在门外背诵书本内容,忽然眼前有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特别闪亮。于是,他心生一计,捉了许多萤火虫来放在一个白绢做成的袋里,以萤光照明。

从此,他就靠这萤囊灯天天苦读,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为人公正、敢于仗义直言、舍身取义的人。

他为官深得人心,名闻朝野,曾任吴兴太守、护国将军,最后官拜吏部尚书。他因要向朝廷举报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骄矜放荡而遭难,被逼自尽,他临死前大怒道:“吾岂惧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权奸耳!”最后以死明志,获得后世的敬仰,是一位真正的儒者。

朱买臣负薪苦读

朱买臣,字翁子,是吴地人。家境清贫,却喜欢读书,他不置产业,靠打柴度日。他挑柴下山时,一边走一边读书,其妻也背着柴跟在后面。妻子多次劝他不要在路上吟诵、唱歌,朱买臣却不听劝,越唱越起劲。

妻子为此事感到羞愧,便要求离去。朱买臣却笑着说:“我五十岁时定当富贵,如今我已四十多岁了。你随我吃了这么多年的苦,等我富贵了,一定报答你的恩德。”妻子愤恨地说:“像你这样,最后将饿死在沟中,怎能富贵呢!”朱买臣无法挽留住妻子,就只好听任她离开。

有一次,朱买臣一人背着柴在路上边走边吟唱,走到墓地间,正遇上前妻与丈夫上坟祭扫。她见到买臣饥寒交迫,就给他饭食充饥。

几年以后,因同县严助的推荐,买臣被汉武帝召见,受到皇帝的赏识,官拜会稽太守。

当他去会稽郡报到时,老百姓清理道路迎接他。买臣进了吴地辖地,看见他的前妻和丈夫也在修路的百姓中,就停车,把他们二人带到太守的官舍,安置在官舍,供他们饭宿。凡是曾经对他有恩的,他都一一报答。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六)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六) wenyi 周六, 09/08/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8日】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字词义解释】

(1)苏老泉:就是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
(2)始:才。
(3)发愤:下定决心,力求精进。
(4)彼:他。此指苏洵。
(5)既:已经。
(6)老:指年纪不小了。
(7)犹:还,尚且。
(8)悔:后悔。
(9)迟:晚。
(10)尔:你、你们。
(11)小生:年轻一辈。
(12)宜:应该。
(13)早思:早一点思考,想个明白。
(14)若:好像
(15)梁灏:宋朝人,非常喜欢读书,在八十二岁那一年考中了状元。
(16)对:应对
(17)大廷:朝廷。
(18)魁:第一名。
(19)多士:许多读书人。
(20)彼:那,指的是梁灏。
(21)成:成功。
(22)称异:称赞他的特殊、卓越。
(23)尔:你们。
(24)小生:年轻人。

【译文参考】

宋朝的苏洵,直到二十七岁时才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像苏洵那样,年纪已经不小了,还尚且为自己读书太晚而后悔,你们这些年轻小辈,应该早一点思考,想清楚其中的道理。

像宋朝时的梁灏,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而且在朝廷的殿试中对答如流,从所有应试的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

像那梁灏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努力不懈考中状元,达成自己立定的志向,大家都称赞他卓越的成就。而你们这些年轻学子,更应该效法他的精神,趁年少时立定志向、及早用功。

【读书笔谈】

记得前两课,是从家境贫寒,处于逆境的角度勉励人不要被客观条件所阻碍,只要有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学有所成。这一课还是勉励人要勤于读书,不过换了一个角度,从年龄的角度劝解,并举出了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洵和梁灏。

他们一个起步晚,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时,追悔莫及,敢于迎头赶上。为的是劝人多晚起步都不要紧,但还是要吸取教训,早读书莫要耽误好时光。但究其根本,苏洵最后能自觉读书,是因为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不应该为了功名(见下边的故事天地),朝廷通过科举择取有才之士,为的是求得安邦治国的贤才,但如果学子只是为了功名而参加考试,则违背了读书人立志的初衷。也就是说,勉励人早早学习读书的同时,不忘告诉人读书要目的纯正。

另一个则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学到老考到老,中举与不中举不是目的,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有见识,明道理才是目的,这本身就是乐趣,修养与见识就在不断提高。他和苏洵一样都是真正懂得读书目的的人,因此才能奋起直追,不用人劝,也才能不怕别人的嘲笑,因为他们心中都懂得自己读书是为了修正自己,向圣贤看齐,如果考不中,那就做到独善其身,如果中举,那就兼济天下,可退可进,并不执着,心中有数。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动摇自己的方向和意志,所写的文章就会有思想深度和广度,因为文如其人。

可见早读书与早立志,并懂得何为真正的立志,对于读书人来说非常重要。

【故事天地】

发奋读书的苏洵

苏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长子苏轼,次子苏辙,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后人合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到京师汴京。欧阳修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也很赞赏他的文才,对他礼遇有加。从此苏洵名闻天下,人人争相诵读他的文章,并模仿他的写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梁灏八十中状元

宋朝的梁灏,从小就喜爱读书。但是在他年轻时,虽然年年都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年都名落孙山。梁灏并不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地读书,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的一笑,继续准备参加下一年的科举考试。

即使后来他的儿子考中状元了,梁灏还是在家中苦读。朋友们见了,都笑着劝他说:“你的儿子都已经考中状元了,以后你也衣食无忧了,何必年年考科举呢?”可是梁灏却只是笑笑,并不为之所动。 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他八十二岁的那一年考中了进士。

在殿堂上,他对答如流,老当益壮,大臣们都很钦佩他,皇帝也很赏识他。最终中了状元。后来,他深有感触的对着儿孙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坚持不懈、铁杵也能磨成针啊!”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七)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七) wenyi 周日, 09/09/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09日】

【原文】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碁。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字词义解释】

(1) 莹:指祖莹,北齐人。
(2) 咏:吟唱、歌诵。
(3) 泌:指李泌,唐朝人。
(4) 赋:铺陈叙述。
(5) 碁:同“棋” 。
(6) 彼:他们,此指祖莹和李泌。
(7) 颖悟:聪明。
(8) 奇:奇特、不平凡。
(9) 尔:你,你们。
(10) 幼学:初入学的人。
(11) 当:应该。
(12) 效:效法、学习。
(13) 之:指祖莹和李泌。

【译文参考】

北齐的祖莹,八岁就能吟诵《诗经》;唐朝的李泌,七岁就能借用棋法来写诗说明道理。祖莹和李泌两人的年纪虽然小,但聪明过人,大家都称赞他们是奇才。你们初入学的人,应该效法他们。

【读书笔谈】

这一课还是劝学,但却回到了孩童的例子。前边讲完了贫苦的逆境和年龄的过大过晚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藉口,那么年龄小,是否就可以成为不读书不勤学的理由呢?当然不可以。所以这里举出了两个从小就聪明好学的例子来劝学。

通过下边的故事,大家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神童,尽管头脑敏捷,领悟力高,但最重要的还是勤于读书,坚持不懈的好学的态度最关键,不管怎样聪明,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每天苦读,是不会有所成就的。所以这一点才是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如果连这样聪明的神童,都知道从小就开始读书学习,并且不敢偷懒懈怠,那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更应该早早起步,从小就珍惜光阴,立下志向。

【故事天地】

圣小儿——祖莹

北齐时的祖莹,从小就很聪明,八岁时就能背诵《诗经》和《尚书》。十二岁时成为太学生,并被老师选为“讲生徒”,为其他学生讲授《尚书》。

祖莹读书非常刻苦,每天从早到晚读个不停。他总觉得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因此常常夜里攻读。父母为这事常犯愁,怕他累坏身体,多次阻止,不让他夜里看书。一天,父母把家里的灯盏、烛台都藏了起来。祖莹知道这是父母不让他夜读,就悄悄地把火拣在小炉子里,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灰。一到夜晚,他拨开灰层,将炭吹红,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上,不让光线透出去。就这样刻苦攻读,博览群书。

有一次,他因为读书读到很睌才睡,第二天醒来已过了上课时间。他急忙赶到学校,正好轮到他上台讲授《尚书》。正要打开课本,这才发现,由于匆忙,自己拿错了书,把另一同学的一本《曲礼》当作《尚书》拿到了课堂。但是他却不慌不忙的连续背诵了三篇《尚书》中的文章,没有错漏掉一个字。老师和同学发现后都大吃一惊。

由于祖莹的聪明好学,亲朋好友都叫他“圣小儿” (神童的意思),认为他将来必成大事。祖莹后来果然在仕途上很有成就。很受当时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太学博士、殿中尚书、车骑大将军。

李泌赋棋

唐朝的李泌,小时候也很聪明,七岁时就能写出很好的文章。玄宗听说有这么一个神童,就下诏召见李泌,要试试他的才学。李泌进宫面圣时,玄宗正在和燕国公张说(音月)下棋,就示意张说趁机考考他。张说就以下棋为题目,要李泌以“方、圆、动、静”四个字作一首诗,并先举一个例子给李泌作参考:“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又限制李泌诗中不能提到“棋”字。

李泌听了,从容地随口吟了一首:“方如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意思是:方似行义理,圆似用智能,动似施展才能,静似得以领会深意的样子。玄宗听了非常的惊讶,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一直称赞他聪明,当场赐他一件高官才能穿的紫衣袍。后来李泌果然当了宰相。

此外,据说李泌除了博学多闻,还十分慕仙求道,常常到嵩山、华山和终南山云游。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八)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八) wenyi 周一, 09/10/2018 - 02:07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0日】

【原文】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字词义解释】

(1)蔡文姬:名琰,是蔡邕的女儿。留下《胡笳十八拍》传世。《后汉书.董祀妻传》中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唐李贤太子引刘昭《幼童传》注曰: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
(2)能:能够。
(3)辨琴:分辨琴声。
(4)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5)咏吟:吟唱诗歌。
(6)彼:他们,在这里指的是蔡文姬、谢道韫。
(7)且:尚且。
(8)聪敏:聪慧敏捷。
(9)尔:你们。
(10)当:应当。
(11)自警:自我警惕。

【译文参考】

东汉末年的蔡邕的女儿蔡文姬,能从琴声分辨出吉凶之兆。晋朝宰相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她们这些是女孩子,天资尚且聪慧,你们这些男生更应当自我警惕,好好努力充实自己才是。

【读书笔谈】

这里提到了两位才女,中国历史上共有四大才女,除了班昭、李清照,就是这里提到的蔡琰和谢道韫了。为的是从女子都如此好学有作为的角度,勉励男子更应该好好读书。不过,这里的两位才女,虽然都才华惊人,但是性情却大为不同。

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年蔡邕之女,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大家自然很熟悉,也非常同情,一个弱女子,婚后一年丈夫去世,后被俘虏嫁给匈奴王生下子女,之后被曹操重金赎回,再度嫁人,忍受母子分离之痛。一生留下音律作品《胡笳十八拍》,是她最大的贡献。但是她的其他诗文著作,留下的很少。《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估计跟其主旨多为离恨悲情有关。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的文学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主旨还是悲愤。

其作品虽情真,但哀怨与伤悲之情过重,虽令人同情悲悯,终究跳不出女子狭小的情感。而东晋的谢道韫则完全不同,同样遭逢变故,丈夫子女全被杀害,但其心志坚强,正气凛然,令人敬仰。大家看完下边的故事,就会发现谢道韫的境界与人格,与众不同。完全领悟了读书人真正的目的。敢于践行忠义,守护百姓,丝毫没有哀怨。因此其作品意境高远,气势宏大,不渲染过度的哀伤情绪,正气十足。

【故事天地】

“咏絮才”谢道韫  更是巾帼英雄

谢道韫被后人尊为中国四大才女之首,她不仅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因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名扬天下,更是堪比花木兰的巾帼英雄。

《世说新语》中记载:谢道韫十四岁时,有一次的冬天家族聚会时,碰巧大雪纷飞,身为宰相的叔父谢安一时雅兴大发,问在座的晚辈们:“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堂哥谢朗抢着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谢朗的比喻不如柳絮因风而起更加形象、飘逸。谢安听了拍案叫绝,没想到他的这位小侄女,竟然可以对出意境这么美的诗,于是大大夸奖她,认为她比喻精妙、文思敏慧。后世也就以“咏絮才”来称赞有文才的女子。

人人皆知她为柳絮才,却不知她为人忠义,临危不惧,男子不及。谢道韫父亲为将军,自己是长女,家教是文武并重,因此她被薰陶得文才堪比李清照,胆识堪比花木兰。

当年,丈夫王凝之任会稽太守,孙恩叛乱,战火绵延到会稽。她为保城,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孙恩大军长驱直入冲进会稽城后,丈夫王凝之及子女们全都被杀。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竟能挺住莫大的悲痛,毫不畏惧,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最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孙恩一度要杀她的外孙孙涛,来威逼她,谢道韫亢声而辩:“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孙恩早听闻谢道韫才华出众,今见她品德如此高尚,能大义凛然,毫不畏惧,心生感佩,释放了她们。

之后,她一生不再嫁人,独居山中,过着隐士般清净的生活,还写下一首著名的《泰山吟》,尽管丈夫和孩子均在孙恩之乱中被杀,她的诗中不但没有流露一般女子那样的哀怨。反而意境宏大高远。正因如此,谢道韫所写的其他诗作也被后世所称赞,能流传于世。诗文反映出她不凡的胸襟和人格,读来扬人正气,心境开阔,热爱自然。所以人们对她是敬仰,而非悲悯,列为才女之首,只因人格堪配。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九)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九) wenyi 周三, 09/12/2018 - 02:20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2日】

【原文】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字词义解释】

(1)唐:唐朝。(2)刘晏:人名。
(3)方:才。(4)举:推举。
(5)神童: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唐代设童子科,参加考试者称应神童试。
(6)作:同“做”,担任。
(7)正字:官名。负责刊正文字、校对典籍。
(8)身:本身(9)仕:做官。(10)致:到达。
(11)有为者:有作为、肯努力的人。
(12)亦:也。
(13)若是:像他们一样。
(14)守夜:在夜间守备。(15)司:掌管。(16)苟:假如。
(17)曷:何、怎么。(18)酿:酿造。(19)物:动物。

【译文参考】

唐朝的刘晏,才七岁就被推举参加神童试,通过后做了正字的官。他虽然年纪很小,却已经做了官。你们初入学的人,只要勤勉努力,也是可以做得到的。有作为、肯努力的人,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狗会在晚上替人守夜看门,防止盗贼入侵。公鸡会在早晨报晓,提醒人们天亮了;这些动物都能忠于职守,我们如果不能用心学习,只是迷迷糊糊的过日子,哪还有什么资格当人呢?

蚕能吐丝,供给人类作衣服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酿蜜,供人类食用;人如果不肯努力学习,岂不是连这些动物都不如了吗?

【读书笔谈】

刘晏能被写入《三字经》,并出现在劝学童勤奋读书的最后章节,不仅仅因他从小就勤勉于读书,成为神童,是学童的榜样。更缘于他是古代读书人达成济世理想的典范人物。古代读书能做官,此话不假,但是做官的目的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辅助君王行王道,造福国家百姓,绝对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耀,这是士大夫读书明理后的最终理想和抱负。刘晏正是大家的楷模。

刘晏,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字士安。一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达宰相。主管财政达几十年,因效率高,成绩大,为官清廉,爱民勤政,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建中元年(780),因杨炎所陷被害,家中所抄财物唯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

他作为国家的财政大臣,能致力于发展工商业经济来经国济世,使得国家增加庞大的税收却不累及农民,富裕了国家财政,自己却毫无私欲,能从始至终无私奉献,两袖清风。是一个真正懂得读书是为国为民分忧解难的好官。

后边提到的动物们各有自己的本分和责任,指的就是做人也一样,有做人的本分,读书人读书为的就是懂得做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将来无论是身居何职,亦或者只是一个普通人,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否则,就会连动物都不如。刘晏能做到无愧于一生,大家只要努力勤学,也能如此。一再勉励学童从小就要勤学苦读。
 
【故事天地】

天资聪颖的刘晏

唐朝人刘晏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个神童。七岁时,唐玄宗到泰山祭天时,刘晏献上一篇《东封颂》的文章。玄宗看过之后,十分的赞赏,便召见他。玄宗见他年纪小,怀疑《东封颂》非刘晏的手笔,于是命宰相张说出题考他。张说看了刘晏的试卷后,发现他果真天资聪颖,不愧是一位神童。玄宗因此封刘晏当“正字”的官,负责刊正文字、校对典籍。

有一次,玄宗对刘晏说:“你是个正字官,到底能正几个字呢?”刘晏一听,即刻跪在地上说:“天下的字我都能正,只有一个朋字,我还不能正。”原来当时朝廷里有许多人结党做坏事,人们称这批为非作歹的人为“朋比为奸”。刘晏所说的不能正“朋”字,就是指这件事。

刘晏年纪虽小,就已经明理,懂得为国担忧,厌恶结党营私,所以长大后成就更是非凡,当了唐代的宰相,成为一个爱民如子,负责尽职的好官。

勤学的范仲淹

宋朝有一位宰相名叫范仲淹,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也非常有成就。但是他的成功并非只靠他的运气及天赋,而是因为他非常好学,经过不断努力得来的。

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因为家里很穷,所以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到朱家。长大以后,因为劝告同母异父的弟弟不要随便花钱,却被讥笑自己不是朱家的孩子。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告别了母亲,独自进入南都学舍,跟随大学问家戚同文读书。

他过着贫苦的生活,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一直勤苦的读书,从来没有解过衣服睡觉,常常读到深夜才去休息。有时候,书读得累了,便用冷水浇头,清醒以后,再继续读书。没有钱买米的时候,他就煮稀饭来吃。等到稀饭凉了,凝在一起的时候,就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又把咸菜切成十几条下饭,就这样填饱肚子。

有一次皇帝的车队经过附近,同学们顾不得看书,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不急!不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见到了皇帝。

因为范仲淹刻苦勤学了好几年,把五经研究得非常透彻,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大学问家,而且在宋朝仁宗时,当上了宰相。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三字经》读书笔谈(四十)

《三字经》读书笔谈(四十) wenyi 周四, 09/13/2018 - 02:06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13日】

【原文】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字词义解释】

(1)壮:大,长大。(2)行:力行,实践。(3)致:尽力。
(4)泽民:施恩泽于百姓,即造福百姓。(5)扬:显扬。
(6)名声:名誉、声望。(7)显:荣耀。(8)光:荣耀、光耀。
(9)前:指祖先。(10)裕:富足有余,指福荫。
(11)后:指后世子孙。
(12)遗:留下来。(13)满:充盈、全部充实。
(14)籯:竹箱。(15)惟:仅、只有。
(16)一经:一部经书,这里指的是《三字经》。
(17)勤:勤奋上进。(18)功:收获。
(19)戏:玩乐嬉戏。(20)无益:没有好处、没有帮助。
(21)戒:警惕。(22)哉:语助词,表示感叹。
(23)宜:应该、应当。

【译文参考】

一个人在年纪小的时候努力学习,长大后要身体力行,发挥所学。对上可以辅佐君主,为国家效力;对下造福人群,为百姓谋福利。这样不但显扬了自己的名声,同时也荣耀了父母,而且能光耀祖先,福荫后代子孙。

一般人留给子孙的是满箱的金银财宝,而我教导子孙们的,是要研读三字经,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只要肯努力的学习,一定会有好的收获,如果只顾着嬉戏玩乐不肯上进,必定没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引以为戒,并且应该努力才是。

【读书笔谈】

这是《三字经》最后一课,也是劝学的最后一课。点明读书做学问的主旨和目的,就是为了长大后能帮助国君管理好国家,救助百姓,为的是天下苍生的福利。这本就是历代儒生的目标和大志。也是这本《三字经》启蒙学童的主旨所在,意思是说,今后要记住自己读书的目的,要好好求学认真读书才是,否则一生碌碌无为,毫无价值地活着。

《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遣。”作为开端,点明教育之本是为守护人的善良本性,也就是说,人读书受教育,为的是懂得如何善良地做人。即使长大后做学问治理国家,也是基于这一点。因为进一步研读四书五经成为有修养的品行端正的君子,然后研读历史,借鉴智慧和教训,明治国要领,以高尚的道德发挥才智,这样才能为国家百姓效力,终身致力于以德服人,行善事,救济天下苍生。此为儒生的大志,也是以善为基点的。

所以说《三字经》是一部通俗的《论语》,把孔子办教育的宗旨,最后目标,以及如何一步步深入学习的顺序和方法都写出来了。并且十分通俗。使它可以成为自学儒学的指南针。

最后几句,说的是教育的重要,让父母和孩子都明白,学习经书懂得做人的道理,比金子更加可贵。以此勉励勤学并作为结语。

整部经书就是围绕劝善来劝学,也是传统教育最本质的地方,从不把技能放在第一位,而今天的教育正好本末倒置,所以整个社会才出现了令人头疼的诸多乱象和问题,看来回归传统势在必行。

【故事天地】

师旷劝学

师旷是晋国的盲人乐师。他非常善于辨别音律。《吕氏春秋.长见》中记载:晋平公铸了一只大钟,招来乐工鉴定,都认为音调是准的。唯有师旷说:“音调不准,请重新铸造。”平公说:“所有的乐工皆认为是准的。”师旷说:“后世有知音的,会知道钟的调不准。”后来经卫国的乐师师涓证实,果然钟的调不准。

师旷不仅是一个乐工,他还常向晋平公劝谏,表达自己的治国主张。下面要讲的是《说苑.建本》中记载的师旷劝学的故事。

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我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已是暮年,太晚了。”师旷说:“那您为何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人臣的随便取笑君王的?”师旷说:“我这个瞎子哪敢取笑国君呢?我听说,年少时好学,好比初升的太阳,阳气充足;壮年时好学,好比正午的阳光,光辉炽热;老年时好学,好比燃烛的光亮。蜡烛的光亮虽不及太阳的光辉,但与在黑暗中行走相比,哪一个更好些呢?”晋平公听后,称赞师旷“说得好极了!”

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小的时候很贪玩,觉得天天在学堂里读书很枯燥,所以常常丢下书,逃学出去玩。

有一天,他又逃学了,一个人在外面边走边玩,后来走到了河边,突然,他看到前边有一位老婆婆蹲在一块大石头旁,拿着一根铁杵在石头上来回的磨。李白非常好奇,就走上前问老婆婆在做什么?老婆婆笑着说:“我正在磨一根绣花针呢!”李白惊讶的问:“这么粗的一根铁杵,怎么可能磨成很细的绣花针呢?”这时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着李白说:“是呀!这铁杵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很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呀!”

李白听了老太太这一段话,忽然明白了。他想:“读书不就跟磨绣花针一样吗?我为什么不好好的用功呢?”从此以后,他不再逃学了,而且立志要好好读书,后来成为一位有名的诗人。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