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辞让功名参禅悟道的贯云石

伊莲


【正见网2007年08月17日】

贯云石是元代著名文学家,维吾尔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祖父是开国勋臣湖广行省右丞相、江陵王阿理海涯,父亲贯只哥曾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等官职,母亲赵国夫人是平章政事廉希闵的女儿。

贯云石出生前,母亲赵国夫人有一夜梦见有位神仙摘取天上的星宿变为明珠相赠,她拿在手掌上把玩,不慎将明珠吞下肚,然后赵国夫人就怀孕了。

贯云石自幼聪慧敏悟,少年时,武艺过人,善骑射,能手持长槊,驰骋马上。贯云石二十岁左右,因为祖父的功勋,担任了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他治理军队,纪律严明,赏罚必信。军务闲暇之际,饮酒赋诗,不为俗务所累,超然尘世之外。

有一天,他叫来弟弟忽都海涯,告诉他:“我平生对功名很淡薄,然而祖父的爵位不敢不承袭。现已为官多年,理当辞让给你。”当天,写信给父亲,禀告此事,移交公牍,解下所佩的黄金虎符,欣然授予弟弟。

贯云石辞官后,北上大都,结识了文学家姚燧,姚燧见他的古文峭厉有法,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为赞叹。于是,姚燧向尚在“潜邸”的仁宗极力推荐贯云石,仁宗听说他以爵位让弟,对身边的官员说:“将相子弟有如此贤能的,确实不易找到。”贯云石向仁宗進呈了《孝经直解》,受到仁宗的赞许,被任命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并担任宿卫。

延佑元年(一三一四年),仁宗正式登极,特拜二十八岁的贯云石为翰林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人称“小翰林”。一时间,馆阁之士,听说他的名声,争先一睹为快。贯云石与程巨夫等人,共同商议恢复科举,制定条列。不久,贯云石呈上《万言书》,陈述国事,切中时弊,皇帝看后,却没有采纳。贯云石独自思量:“古贤者辞去尊位,居于卑位,现在我担任翰林侍从之职,高于所辞让的军职,世人会说我沽美誉,而贪图美官,我该离去了。”于是,贯云石称疾,辞归江南。

贯云石在江南生活十余年,游历山川,吟诗作赋。所到之处,缙绅之士,官宦子弟,方外奇人,从之若云,得到他的诗词翰墨,只言片牍,如获珍宝。贯云石思忖:“我志在逃避虚名,而虚名如影相随。江浙物繁地大,可以隐居。”于是,贯云石隐姓埋名,混于市井之中。

贯云石曾于临安闹市中,竖立匾额:“货卖第一人间快活丸”。有人来买,展开双手,大笑示之。明白其心意的人,也大笑而去。

贯云石路过梁山泊,见有位渔翁织芦花絮为被,十分喜欢,愿以锦缎相换。渔翁见他以贵换贱,觉得很奇异,就告诉他:“你既然喜欢芦花被的清雅,那就以诗来交换。”贯云石挥笔写下了一首七律《芦花被》,自号芦花道人。

贯云石归隐江南后,潜心研究佛法。他曾在天目山,与中峰禅师一起参禅悟道,箭锋相当。每年夏季,在包山做禅,暑退,才進城。仁宗年间,杭州僧人道平集资重修天龙寺,贯云石慷慨资助,并为天龙寺书写了“山舟”二字。

贯云石在诗歌中常常表达自己淡薄功名、与世无争的思想。如在《清江引》中写道:“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837)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