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中的惊人发现

威宇


【正见网2004年05月24日】

过去,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取得紫色颜料非常不容易,紫色显得很昂贵,也因此才引发出史书上记载的“齐桓公衣紫”一事。古希腊、罗马人染色或绘画时,以茜草素制造紫色,可惜颜色偏红;古意大利、印度和波斯人,以混合红蓝的调和色取得紫色。直到1950年后,人类才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合成紫色。在1980年代科学家在研究超导材料时,偶然间获得一个副产品--矽酸铜钡(BaCuSi2O6)并称它为“汉紫”,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从未被发现过,即使透过现代人工合成技术,也很难取得。

奇妙的是,曾在大陆参与过研究彩绘秦兵马俑保护工作的德国巴伐利亚文物保护局专家,一九九七年于台湾参加文物保存维护研讨会时说:“由他们的研究发现,汉蓝色(Han Blue,BaCuSi4O)与汉紫色(Han Purple,BaCuSi2O6)是敦煌石窟壁画、彩塑以及秦俑身上已经普遍使用的彩色染料。”

听到这讯息的专家非常惊讶,心中充满疑惑:“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古代交通资讯不发达,所用颜料应是就地取材,更何况,矽酸铜钡的人工合成技术是近几年才拥有的,中国古代根本不存在。”

图片说明:兵马俑身上的彩色染料,紫色的部分即为矽酸铜钡

这种当代才发展出来的人工染料出现于古代文物,在美国也有一个例子,目前仍然争论不休,那就是文兰岛地图(vinland map)真伪之争。这张绘有美洲大陆的文兰岛地图,据称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60年,但科学界对此仍争议不断。

1957年,这张长40公分、宽28公分的羊皮纸地图,于瑞士日内瓦的一间书铺中现身,没人知道在此之前它归何人所有。地图上在欧洲、非洲以及远东地区的西边,注记着“极为丰饶,甚至生长着葡萄(vine)的新大陆”。

图片说明:这张地图即为饱受争议的文兰岛地图,目前仍保存於耶鲁大学图书馆

美国马里兰州史密森尼材料研究及教育中心的欧林(Jacqueline S. Olin)等人,于2002年发表了这张羊皮纸的碳十四定年结果,显示此羊皮纸的年份为公元1434年的前后11年。[1] 这项证据表明它确实存在于15世纪,而哥伦布极可能已对这张地图略知一二。

不过打从发现这张地图开始,批评人士便称其为冒牌货,最大的反对理由就是:“绘制地图所使用的染料需现代人工合成技术才能获得,而中世纪欧洲并不具备这种技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布朗(Katherine Brown)与克拉克(Robin Clark)发表研究论文指出,这张地图的墨水是1923年以后的产品。因为墨水中含有锐钛矿(anatase; TiO2),这是一种自然界中罕见的含钛矿物,仅见于20世纪后的染料中。[2]

欧林为了证实她的假设,便用中世纪的方法,制作中古欧洲使用鞣酸铁墨水(iron gall ink),发现其中确实含有锐钛矿,[3]但地质学家陶威(Kenneth M. Towe)则又在2004年的《分析化学》报告说:“用鞣酸铁墨水所绘成的地图上理应含有铁,但这张地图上几乎没有。”[4]

对此欧林的回应是,铁可能由于墨水变质而消失,但认为应对其他许多含钛的墨水做更深入的研究。她進一步指出,这张地图的墨水中含有铜、锌、铝与金,也与许多中世纪制品吻合。不过她的言论又立即受到其他反对人士的驳斥,认为她说的话“毫无逻辑,了无新意,而替她说话的媒体也不公正”。[5]

产生如此多争议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个方面,就化学家而言:学者们都先入为主的认定古代科技绝对不可能比现代发达,因此,一但古文物中掺有现代科技才能创造出的物件时,便一概否定的认定为是现代人的伪造品。就史学家而言:若承认文兰岛地图是真实的,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就必须要改写了,这是不被现代正统史学家所接受的。

相对于命运多桀的文兰岛地图,中国的汉蓝与汉紫染料之争可幸运多了,因为它是直接从秦始皇的陪葬坑中采样的,所以毫无争论。假使这个染料是从某个北京古董商所拥有的古玩中采集的,必然会有许多思想封闭的人说这是现代人伪造出来的骗人玩意儿!

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古文物中,超越或相当于当代科学技术的人工制品偶而可见于葬墓品或记载于古籍中,兵马俑的汉紫染料只不过是其中一例活生生且无法否定的实例而已,当年的欧洲Altamira史前岩洞壁画也因为染色过于精巧而被认定是伪造品,不过后来总算证实并非造假。由此看来,若我们对于人类的发展历史,能够放弃许多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及科学框架,秉持一个公正的看法来推衍,人类对于自我的历史与文化才能有更正确而深刻的认识。

资料来源

[1] Donahue, D. J.; Olin, J. S.; Harbottle, G. Determination of the Radiocarbon Age of Parchment of the Vinland Map (2002) Radiocarbon, 44, 45-52.
[2] Brown, K. L.; Clark, R. J. H. Analysis of Pigmentary Materials on the Vinland Map and Tartar Relation by Raman Microprobe Spectroscopy (2002) Anal. Chem., 74, 3658-3661.
[3] Olin, J. S. Evidence That the Vinland Map Is Medieval (2003) Anal. Chem., 75, 6745-6747.
[4] Towe, K. M. The Vinland Map Ink Is NOT Medieval (2004) Anal. Chem., 76, 863-865.
[5] Clark, R. J. H. The Vinland Map- Still a 20th Century Forgery (2004) Anal. Chem., 76, 2423.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2305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