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十一真(15)令严孙武 法变张巡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2年03月01日】

【原文】

lìng yán sūn wǔ ,fǎ biàn zhāng xún 。
令严孙武,法变张巡。

ㄌㄧㄥ?ㄧㄢ?ㄙㄨㄣ ㄨˇ,ㄈㄚˇㄅㄧㄢ?ㄓㄤ ㄒㄩㄣ?。
令严孙武,法变张巡。

【注释】

(1)孙武:字长卿,春秋时代齐国人。著名兵法家,曾助吴王称霸诸侯,着有孙子十三篇。后人尊称为兵圣、孙子、孙武子。
(2)张巡:唐代蒲州河东(今属山西)人。安禄山叛变时,与许远坚守战略要地睢阳,城破被杀,死时四十九岁。

【语译】

孙武训练士兵军令如山,张巡用兵之法变化多端。

【人物故事】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武以兵法求见吴王阖庐,阖庐说:“你所著《孙子兵法》十三篇,我全看过了,可以小试一下操练军队吗?”孙武回答:“可以。”阖庐说:“可以尝试用妇人吗?”孙武说:“可以。”于是派出宫中美女一百八十人。孙武把她们分成两队,以吴王的两名宠妾为队长,命她们手持兵戟。孙武指导口令动作:“前,就看心头的方向;左,看左手的方向;右,看右手的方向;后,就看后背的方向。”妇人都说:“好。”约定既已宣布,就摆设斧钺武器,随即再三告诫。于是击鼓发令往右,妇人皆大笑。孙武说:“约定不明,号令不熟,是将领的罪过。”又再三告诫而击鼓宣令往左,妇人又大笑。孙武说:“约定不明,号令不熟,是将领的罪过;既已明白而不确实执行,是官兵的罪过了。”就要斩杀左右队长。

吴王从台上观看,见到即将斩杀爱妾,大为惊骇。急忙下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我没有这两名侍妾,也会食不知味,希望别杀她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君之命为将,将军在军中作战,不受君王命令的约束。”(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就斩了队长两人以示众。用第二人为队长,于是再击鼓发令。妇人左、右、前、后、跪、起都合乎标准,不敢出声。于是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兵已整齐,吴王可试着下台观看,只要吴王想要用她们,虽是赴汤蹈火仍然可以。”吴王说:“将军放手休息了,我不愿下台观看。”孙武说:“吴王只是喜欢我的兵法言论,但不能实际运用。”于是吴王阖庐知道孙武能用兵,终究以他为将。吴国后来向西攻破强大的楚国,進入郢都,向北威震齐国、晋国,名声显赫于诸侯各国,孙武的帮助有很大的功劳啊!

据《新唐书.忠义.张巡列传》,张巡读书不超过三次,就能终身不忘,写文章也不用打草稿。固守睢阳时,士兵和居民,一见面问其姓名,之后没有不认识的。与叛军令狐潮和伊子琦,历经大小四百战,斩杀敌将三百、士兵十几万。张巡用兵不曾依照古法,率领大将教导士兵作战,要各自随机应变。有人因此问他,他回答说:“古时人情敦厚朴实,所以军队分左右前后,大将居中,左中右三军皆可望见以统一進退,如今胡人拼命奔驰猛冲,如云聚合,如鸟离散,变化百出,所以我只让兵知将意,将知兵情,上下配合,人人各自为战。”其武器盔甲在作战后取之于敌,不曾自己修整。每次出战,不亲临军阵中,有败退者,张巡已站在那里,对他说:“我不离开此地,为我决战。”士兵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皆以一当百。张巡待人不疑,赏罚信实,与士兵同甘共苦,故能以少击众,未曾失败。被围困日久,起初杀马而食,马既已竭尽,而及老弱妇孺,大约吃了三万口人。人知道自己将要死了,也毫无反叛之心。睢阳城被攻破时,遗留下来的人民只剩四百人而已。

【说明】

太史公曰:“世人每称扬战法,皆提及《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上多有,所以不再论述,而谈论他们的实际作为。常言道:‘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孙膑设计庞涓算是很睿智了,但却不能预救自己免于刖足的刑罚。吴起劝说魏武侯,凭藉地形险要不如有德,然而自己施行于楚国,却因刻薄暴戾、缺少恩德而丧命。可悲啊!”

《孙子兵法》立于兵学经典之首,孙武的行事作风也不同于孙膑、吴起。《孙子兵法》中言:“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见好友伍子胥被迫自尽,骄奢的吴王夫差已容不下忠臣,孙武很可能在晚年退隐。

其实《孙子兵法》隐含着孔子的“仁”、老子的“道”。孙武虽然不反对战争,但主张“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的惨烈造成双方的伤亡,并非是好的作法,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这也是孙武希望的理想境界。

张巡文武双全,博览群书且精通兵法,其战术灵活,不依古法,用兵“云合鸟散,变态百出”,正合《孙子兵法》所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张巡、许远为了保全江淮地区而死守睢阳,以寡敌众,为安史之乱时最惨烈的战役。两年的艰苦防御,阻止了叛贼向江南進攻,使江淮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关中,也让唐军反攻获得了准备的时间。天下不亡,睢阳血战具有不可抹灭的功劳。平定安史之乱,又与张巡的卓越战术密不可分。

张巡“守一城,捍天下”,城破被俘,众人见而悲泣,张巡说:“你们别怕,死,命也!”行将就戮时,依然从容。(据韩愈《张中丞传》后叙)张巡“为君父义死”(《旧唐书》),成为后人忠义的表率。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